2001年8月,無為縣政府以政府撥款、社會贊助的方式,啟動了米公廟修復工程。根據古籍中保存的“墨池地圖”,恢復了聚山亭、竹深的景觀。壹期工程於2006年9月底竣工,正式對外開放。
米公廟的文化內涵主要體現在三個“遺存”上。
第壹,米芾在晉代提倡書法。他收集了王羲之的《王略帖》、謝安的《八五帖》、王獻之的《十二帖》的墨跡後,取名為包金齋。目前有晉唐以來名家題跋150余幅。《寶金齋》原碑已不翼而飛,但中華書局上海編輯部於1960影印了宋拓《寶金齋法貼》十卷。現在收藏的碑文,壹部分是後人摹仿的,壹部分是從民間搜集的,主要部分來自前四川巡撫劉的後裔劉體仁家族“遊配齋”的私人碑文。目前,無為縣文化部門已對現存寶金齋碑刻中的精品進行了精選和擴充,如米芾篆書《宋真宗帝制王瓚》、楷書《鞏俐楊熠官圖》、趙孟頫行書《武侯師表》等。,先後出版了1-3系列《寶金齋碑刻選》。
第二,米菲是個石頭癮君子。他每天都在朝拜長袍裏的石頭(也叫張世)。《宋史傳》載:“米元璋,守河時,聞河中有奇石,不知從何而來。人們認為它是不同的,不敢拿走它們。公命移州,為燕友之樂。”根據傳說,這塊奇怪的石頭形狀像壹個嶽父,有八英尺多高。米芾移步前朝,三訪九叩,與石頭結為兄弟,留下了“米顛拜石”的佳話。明代畫家陳洪綬(陳老臉)畫的《南宮拜石圖》,清代畫家張仿的《南宮拜石圖》,現在都不存在了。後來武威太守張昆玉修建了“拜石亭”,武威太守方題寫的“拜石亭”碑文留存於清末。安徽省圖書館藏有長洲劉德潤在白題寫的《米襄陽公白石圖》拓本。圖為米菲穿著長袍在石頭前鞠躬。他身後站著壹個小廝,手裏拿著壹把棕櫚扇。扇子上畫著雲海。在石頭的右下方,站著壹個書卷氣十足的人,手裏拿著筆和硯臺。這幅畫是誰寫的,有待檢驗。米公廟裏的拜石已經失去了它的模樣,但保存著它傲人的性格是非常難得的。拜石被視為米公廟的壹大景觀,極為珍貴。
第三,米芾在寶金齋前鑿池建亭,業余時間在墨池讀書,投硯亭臺。“投硯止蛙”,池水全黑,故稱“墨池”。這個傳說歷史悠久。舊誌記載的亭名為“程健亭”,解放前後改名為“水心亭”,現在亭上的匾額叫“頭雁亭”。和金塔壹樣,米公廟在1981年被安徽省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個公園是以繡溪命名的。它位於古城的西南角。有山有水,山是山治,林竹遮天蔽日;水是錦繡溪,碧波清澈,岸邊楊柳搖曳,是遊客觀賞休憩的好去處。武威市,又名枝城,源於山治,出產紫芝。秀溪原與外河相連,建城後與外河分離。
相傳溪中有壹種特別大的珍珠蚌,常在夜間在水邊開殼,吐出如月亮般明亮的光。錦繡溪在宋代壹分為二,又稱雙溪。壹堤之隔,水波蕩漾,亭臺樓閣掩映在柳條之中,十分嫵媚可愛。如果逢年過節,親朋好友在小溪裏劃船,在大堤拱橋下散步,在兩水之間漫步,或擡頭看雲,或看小魚在水中遊,或比賽劃水,用歌聲互相回答,那會是壹種怎樣的愉悅?
宋代,任唐太官的彜族人、魏公王之道,有壹首關於錦繡溪的詩:“畫橋雕檻接堤,繡溪旁有新人。千頃清水明日起,兩束光映水。飛樓和廳堂不壹樣,古樹就在不遠處。信不信由妳,青陽陰下有黃鸝。”清代魯班班女士寫的《繡溪春遊》:“繡溪春來柳滿,堤上遊人如花。人們在花木叢中歌唱鳥兒,甘在任何地方都不是壹首詩。”白話文的先驅李新柏是無為縣湖龍人。早年在秀溪草堂師從方術時,曾寫過壹首《為六嶽之師》詩:“輕煙大漠,雨露稀稀,畫湖光山色不及。綠亭添壹條草船,人間必有西湖。”可見,秀溪的風景很美。
因為位於城南,錦繡溪也叫南池。宋末有壹首《南池》詩:“燕越城南麓美江,亭臺綠樹環繞。筐與蠟閑,竹烏花溪前走。”錦繡溪,俗稱“觀震潮”,據說是地震落潮形成的,年代無法考證。清嘉慶《武威周誌》記載:“溪水幹涸時,居民挖洞取水,直到超過張裕,然後樹木挺立,就像當年房子的柱子壹樣。”秀溪公園風景秀麗,在許多詩歌中,“山治繡水”被稱為美麗的武威古城。
解放後,“錦繡溪”改名為“秀溪公園”。政府先後投資在公園種植大量花草,建立動物園,收購遊船,設置假山,修建磚木結構的五角亭。1958在園區山治開辟了烈士陵園,建立了革命烈士紀念碑,隨後建設了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豐富了園區內涵。
武威市東北郊鳳凰山金墩上矗立著壹座桅桿式建築,就是著名的金塔。相傳南臺寺住持鄧公在宋真宗登基時建此塔,希望佛祖保佑普渡慈航壹方。幾千年過去了,古塔經過多次修繕,至今雄偉壯觀。根據文獻記載和古代建築師的調查鑒定,金塔建於宋先平元年,即公元998年。它是壹座木制亭子狀的磚塔,有9層鬥拱,高37米。平面是正六邊形,邊長3.4米。塔內有中軸線磚柱,磚階繞柱盤旋至頂層。通道的墻上有壹個佛教聖地。這是武威唯壹的古塔,也是安徽省最早的古塔建築之壹。金閣寺、南臺寺等原有古建築早就被破壞了。1981年,金塔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塔是安徽省現存最古老的古塔。北宋初期,無為縣佛教興盛,僧人眾多。於是在太湖(今西河)邊建了壹座廟,叫南臺寺,然後在廟裏建了壹座寶塔,即金塔,形成了壹個規模宏大的佛教建築群。但由於時代的變遷和戰亂的破壞,南臺寺和金塔也經歷了反復的動蕩,由盛轉衰,只剩下壹座古塔。據文獻記載,洪武、隆慶、萬歷、康熙、乾隆等年間對其進行了修繕,使古塔安然無恙。清末至建國,由於年久失修,塔身下部磚石脫落,塔頂破損開裂,樹木叢生。文革期間,多虧了當地人的保護,才免遭劫難。1981年,省政府公布金塔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撥出巨資對金塔進行了全面測繪和修繕。現在金塔已煥然壹新,成為重要的文物和旅遊景觀。景福寺建於北宋寶元二年(1039)。它坐落在武威市的景福寺(現武威中學),遠離金塔,猶如武威船形地上的雙桅。景福寺又名西寺,也是唐代貞觀二十年(646年)僧人所建。宋代僧人懷玉建造了西寺塔,也被稱為西門錐子。該塔高44米,為7層磚塔,雄偉壯觀,已成為武威市的標誌性建築。西溪寺在解放前夕被毀,塔毀於1966文革,非常可惜。關於第二座塔有許多民間軼事。壹個是“楊姐姐捐款22000元,、監造”的碑文。另壹種是這兩座塔是魯班和他的弟子同時建造的,至今在武威地區廣為流傳。但經文物工作者審查,並無事實依據。
金塔、西寺塔、米公廟都是武威宋代的三大古建築。除了上述景點和歷史遺跡,還有壹些著名的寺廟,如羅漢寺,城隍廟,夫子廟和二狀元廟,講述了武威市古老而文明的傳承故事。
羅漢寺建於唐代。明朝嘉靖年間,大雄寶殿被焚毀,僅存五神殿“華光樓”。因為改名為武神廟,武神廟街(拜神廟街)也因此得名。後於清代恢復,改名延壽寺。抗日戰爭時期,該寺被侵華日軍焚毀,遺址在朝拜寺街五華山北頭。
城隍廟是城裏最大的寺廟。建於明洪武四年(1371)。裏面有幾百尊雕像,包括正殿、後殿、左右殿、儀門和鐘樓。廟前是娛樂廣場,節日是城裏最熱鬧的地方。沒有著名的貢燈——“紗燈”作坊,集中在城隍廟街。廟前有井,明澈水清。相傳紗燈籠就是用這種水畫的,色彩鮮艷,人物形象生動。1934年,城隍廟造像被毀,改為公教堂,1956年拆除。廟址在原縣政府大樓和原縣檔案局辦公樓附近。
夫子廟就是孔廟,在繡溪附近。清鹹豐年間在今天的武威壹中拆除,只留下了淩杏門和池畔。池旁有兩口井,俗稱“龍眼”。當許多井在幹旱中幹涸時,僅有的兩口井是取之不盡的。在文化大革命的動亂中,二井作為“四老”被消滅了。90年代,武威壹中在原址修建了拱橋和雙井池,再次成為壹道風景。原夫子廟拆除後,在西街重建,位於武威師範學校和實驗初級中學,這裏俗稱“洪門”。
二狀元廟舊址在西街無為縣實驗小學附近。它是用來祭祀宋朝冠軍焦丹和明朝冠軍邢寬的。原來是第二個莊媛坊,壹個在周至西(今武威市菜場、杏花泉小學)紀念焦道堅;壹個是治東於州,紀念邢寬健。後來在西街建了第二座狀元廟。清末民初,遊手好閑的王賀天寫下了《第二狀元對聯》:“宋狀元,明狀元,前賢頂禮膜拜,千古春風永可貴;科舉人才,科學人才,古寺新學,問孰優孰劣,雙溪秋水無聲。”神社被毀已久,但於2001竣工,用壹座長339米的九孔“狀元橋”連接新老城區。位於二狀元廟舊址以北數百米,直通新建學校武威三中。既是人們對兩位冠軍的懷念,也是新壹代學子努力為國爭光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