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正值日本幕府政府實行嚴格的閉關鎖國政策,日本實行全面的海上禁運,長崎只有對外貿易的窗口。然而,這壹切並沒有影響日本對外國情報的認識。鴉片戰爭壹爆發,日本的警報系統就迅速啟動。會發生什麽?
原來當時日本有壹個特殊的規定:所有從中國和荷蘭進入長崎港的商人,都要向長崎負責對外貿易的最高官員報告海外消息。這篇報道叫《唐式評書》,荷蘭商人的報道叫《賀蘭風評書》。通過這些謠言,鴉片戰爭的消息及時傳到了日本,使封閉的日本充分了解了鴉片戰爭的情況。
比如中國禁煙運動的新聞最早見於蘭(1839),記載廣東禁止從英國等國走私鴉片。命令政府嚴格調查儲存鴉片的基地。與此同時,中國的煙民也受到了嚴厲的懲罰。據日本學者森的研究統計,從1840年到1844年,有19篇關於鴉片戰爭的“唐式評書”散見於各種書刊,其中《現在是鴉片》由中國船主周提供。壹亭,上面寫著:
因為英國人賣鴉片給中國,給中國造成了嚴重的損害,林則徐皇帝派人到廣東禁煙。林則徐命令外國鴉片販子在三天內交出鴉片,並支付大黃和茶葉作為賠償。他後來被判死刑。英國商人* * *交出20036箱。1839年9月,中英軍艦交戰,廣東外地人陸續歸來。
這篇報道描述了從禁煙談判到中英武裝沖突的大致過程,基本符合當時的事實。除了這些“軼事”,日本人還通過流傳至今的中國書籍和資料,迅速獲得了壹些關於鴉片戰爭的信息。其中最能說明問題的是清朝1846年出版的《乍浦詩集》,裏面收錄了浙江乍浦文人為紀念當地烈士、譴責英軍而寫的詩。
令人驚訝的是,這本詩集是在當年11月用日文印刷的。這種幾乎同步的速度,說明日本人對中國情報和中英鴉片戰爭的重視。鴉片戰爭後不久,日本出現了許多以這場戰爭為題材的文學作品,並在日本社會引起強烈反響。
如代表作品之壹的田玲豐江所寫的《海外新話》,詳細描述了林則徐在廣東禁煙的經過,以及在廣東等地的戰爭場面。同時還介紹了英國的地理、歷史和現狀,並告誡“有海防的人,千萬不要輕視與西方隔絕的外國人。”
最後作者還在壹首詩中寫道:“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天賜良機,但非無心,母心淡泊記事。”喔!海國的重要任務是知己知彼,有備無患。“真是‘天賜良機’,四個字充分顯示了日本人的性格。而日本的仁人誌士也立即響應。
鴉片戰爭的消息傳到日本後,當時負責政務的水野彩香立即意識到鴉片戰爭是“外國的事,卻是對我國的壹個警告”。水戶諸侯德川趙琪原本認為清朝是大國,外國不敢侵略。當他聽到這個消息時,他感到震驚。他認為“如果真的發生了,可以拋開壹切,只壹心壹意投入軍備。”
德川甚至建議,為了應對這壹突發事件,應該推遲訪日時間,為日本軍備節省訪日費用。1853年7月,他就海防問題上書幕府,指出:“最近清朝的鴉片煙亂,是前車之鑒的重演。”
島島津忠在給日本幕府寫信時,十分焦慮地說:“清朝大亂,不知何時波及日本!”著名的改良主義思想家佐佐木香山在1842+01月提出了他關於加強日本海防的見解《海防八策》。
在這份意見書裏,佐佐木香山著重提醒西方列強,他們可能會在侵清之後入侵日本,迫使日本簽訂類似《南京條約》這樣喪權辱國的條約。所以佐佐木香山認為,日本必須以鑄炮、造軍艦、發展海軍為首要任務。“海防關鍵在槍,在船,槍排第壹。”
精通西方火炮的軍事學家高島秋範在戰爭中感受到了英國艦隊的火炮實力。早在1840年秋,他就向幕府提出了改善軍備的書面意見。高島秋範說,日本炮手的火炮技術已經落後西方幾百年了,沒有用武之地。他強調,“抵禦野蠻人並熟悉他們的技能甚至是至關重要的。”
日本人還從各方面總結了清朝在戰爭中失敗的原因,認為清政府的衰落和軍事裝備的失敗,以及清朝統治者的傲慢,閉眼不看世界形勢的變化,是失敗的原因。例如,翟藤正乾在談到中國戰敗的原因時說:
清朝自稱仲夏,視外國為禽獸。但是,這些國家反應快,有優秀的機器。清朝沒有防備。外國坐船渡海,清朝受辱。
不僅如此,日本還從鴉片戰爭中學到了英國的侵略戰術。漢學家廣瀨·洪超說:雖然清朝非常混亂,但我們可以看到厄洛斯和嬴稷是如何獲得土地的,他們奪取我們土地的伎倆也可以看到。但是我們國家壹直都是有準備的,看到大清被得罪就更要小心了。
江戶末期的經濟學家佐藤信義(Nobuyoshi Sato)也為此編撰了《海洋的預防》壹書。綜上所述,鴉片戰爭給日本帶來了三個好處:
首先,從中國的失敗中吸取教訓。
第二:適時加強重整軍備。
第三,了解西方大國的氣質,做好心理準備。
有了這個教訓,日本就可以通過標記清朝的壹部分來渡江,也讓日本在13以後遇到黑船過海關的時候少走了很多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