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與清式家具在選料上差別不大。但在式樣和風格上卻迥然不同。明式家具在用料上多采用黃花梨木。這種材質不僅紋理細膩,而且造型功能強,屬於硬木材質中的壹種上品。做工上,它追求壹種素雅古樸的風格,為的是表現木材的質感。
清代特點應該說比明代要顯得厚重壹些。花紋繁縟,看上去拙重,沒有明代那種輕靈的氣質。清代東西從雕刻上講比較多。因為清代經歷十七、十八世紀的時候,在世界範圍內有壹個潮流,就是繁瑣哲學。繁瑣哲學在藝術上的反映就是繁縟,花紋就比較多。特別到了清代晚期,它在紋樣上就不太壹樣了。像宮廷的紋樣上,清代中晚期以後,就出現壹些壽字、蝙蝠比較多。它的花紋變成壹種理念性的東西了。
清式家具裝飾華麗、品種也比明代增加了很多。由於當時清宮造辦處集結了大批能工巧匠進行家具創造,所以這壹時期的家具精品主要體現在宮廷家具上。特別是康、雍、乾三朝的家具更具代表性。>>古典家具十大品牌
二、明清家具的鑒別
造型時代特征明顯
明清家具的品種、造型均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如酒桌、圓靠背交椅等家具,在明代尚且流行,入清以後就逐漸被淘汰;而式樣莊重的太師椅,則是清式家具的代表。又如茶幾,本身就是為適應清式家具布置方法而產生的品種,多為紅木、新黃花梨制品。未見年代較早的。此外,如折疊椅、折疊香幾等,都是清雍正朝以後出現的新品種。
而在明清兩代均流行的坐墩,在造型上也有明顯不同。明代坐墩多胖而矮,清代的多瘦而高。桌椅的腿足,也經歷了壹個由瘦到粗的變化過程。凡是有前者特征的桌椅,壹般年代都要早於後者。鑒定明清家具的年代早晚,有時也可根據某些構件來判斷。如明代官帽椅的靠背,基本光素無紋。清代官帽椅的靠背,多為雕花板,素板罕見。又如明式家具的管腳棖都用直棖,而清中期以後管腳棖常用羅鍋棖。再如櫃子,明式櫃子以圓角居多,側腳收分明顯,以各種流暢的線條裝飾為主,不重雕刻。入清以後,這類圓角櫃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方角櫃,下方正平直,側腳收分漸小,至清中期以後基本無側腳。
紋飾也存時代差別
在古器物鑒定學上,以裝飾風格和紋飾來斷代是壹條重要的標準。家具亦不例外。明清家具在裝飾手法及紋飾上存在著時代的差別。
壹般來說,明式家具以精致但不淫巧、質樸而不粗俗、厚實卻不沈滯見長,它特有的美學個性和藝術形式也鮮明地體現在紋飾圖案上。明式家具的紋飾題材如松、竹、梅、蘭、石榴、靈芝、蓮花等植物題材;山石、流水、村居、樓閣等風景題材較多見,並且大量采用帶有吉祥寓意的母題,如方勝、盤長、萬字、如意、雲頭、龜背、曲尺、連環等紋飾,與清代家具相比,明式家具紋飾題材寓意大都比較雅逸,頗有“明月清泉”、“陽春白雪”之類的文儒高士之意趣,更增加了明式家具的高雅氣質。
清式家具以雕繪滿眼絢爛華麗見長,其紋飾圖案也相應地體現著這種美學風格。在表現手法上,清式家具可謂錦上添花。與明式家具重視材美相比,清代工匠更側重於人為的工巧之美,而不重視材料的自然肌理,因此在清代家具上很少見到那種大片作素,不事雕飾的情況。清代家具的紋飾圖案題材是在明代的基礎上進壹步發展拓寬,植物、動物、風景、人物無所不有,十分豐富。吉祥圖案在這壹時期亦非常流行,但這壹時期所流行的圖案大都以貼近老百姓的生活為目的,與明式家具的陽春白雪相比,顯得有些世俗化。
晚清的家具紋飾多以各類物品的名稱拼湊成吉祥語,如“鹿鶴同春”、“年年有余”、“鳳穿牡丹”、“花開富貴”、“指日高升”、“早生貴子”、“吉慶有余”等,宮廷家具多用“群雲捧日”、“雙龍戲珠”、“洪福齊天”、“五福捧壽”、“龍鳳呈祥”等等。
回紋也是中國古代常見的裝飾紋樣,家具上回紋的出現在清代以後,特別是乾隆時期,這壹時期的家具多在桌案椅凳的腿足端雕飾回紋馬蹄圖案。總之,題材豐富多彩是清代家具紋飾圖案特點之壹。清雍正以後,模仿西洋紋樣的風氣大盛,特別是清代廣式家具,出現了中西結合式家具。即以中國傳統做法制成器,而雕刻西式紋樣。通常是壹種形似牡丹的花紋,也有稱西番蓮紋。
值得註意的是,有些題材,雖然明與清都采用,但在圖案內容上存在著差別。龍,自古為華夏民族崇拜的圖騰。龍紋在明清家具上的應用相當廣泛。明代多雕刻螭虎龍(又稱拐子龍或草龍),清代夔龍紋最為常見。麒麟作為壹種瑞獸,也是我國古代常用的裝飾題材。明中葉時,麒麟壹定為臥姿,即前後兩腳均跪臥在地,而明晚期至清早期,麒麟壹定為坐姿,前腿不再跪而是伸直,後腿仍與明中期相同。進入清康熙以後,麒麟就站起來了,虎視眈眈。
由於明清家具在紋飾方面或沿襲傳統,或刻意仿造,極難斷代。因此,可選擇參照物對比斷代。在參照對比時,宜采用題材相同或接近的加以對比,這樣就比較容易判斷年代,結果也較準確。參照物可以是玉器、瓷器、剔紅漆器等工藝品上的花紋,尤其是明清建築物上的裝飾紋樣,往往與家具裝飾花紋在材質、內容和形式上有更多的相通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