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十帥家譜(三)
勵雙傑
?第四部,小帥邵友濂《 余姚邵氏宗譜 》
浙江《余姚邵氏宗譜》十六卷首壹卷貽編七卷,清光緒十三年木活字本,邵曰濂、邵友濂主修,二十四冊。
名聲煊赫號稱上海第壹家的“斜橋邵家”靜安寺路大府第,那可是邵友濂任補江蘇省蘇松太道兼江海關道時任上所修。小帥邵友濂,光緒元年出使俄羅斯署理俄羅斯欽差大臣,在曾紀澤與俄羅斯重新訂約取回伊犁的過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光緒十七年又接替劉銘傳,成為臺灣的第二任巡撫。他的長子邵頤元配李氏,就是李鴻章的六弟李昭慶的三女兒,我曾在《合肥李氏宗譜》中提到過。次子邵恒娶的是中國第壹個大買辦、資本家、後任郵傳部大臣的盛宣懷的第四個女兒。邵恒長子邵洵美是二三十年代聞名國內外文壇的詩人、作家、翻譯家、出版家和集郵家。當年,邵洵美在上海文化界人士中有“海上才子”之美譽。而由於他慷慨豪放,交遊廣闊,他的“洵美沙龍”裏幾乎匯集了當年南北騷人墨客中的“半朝文武”,因此又被尊上了壹個“文壇孟嘗君”的徽號。
這樣壹個人物,這樣壹個家庭,註定他的家族也是不簡單的。
邵氏始遷祖邵忠,為邵雍十世孫。邵雍,字堯夫,行百六,號康節,學者稱百源先生,與周敦頤、程頤、程顥齊名,以治《易》、先天象數之學著稱。譜何不以邵雍為始祖而以忠為始祖?與邵友濂同時代卻又相友善的學人俞樾在為《余姚邵氏宗譜》所撰的序言中說:“康節之孫諱溥者,從宋高宗南渡,始家於浙,又七傳而遷於余姚。此譜以遷余姚者為始祖,其以前者昭穆難稽,姑從蓋闕,自始遷祖以下備載無遺,考訂支派,補輯文獻,是吾族者必詳,非吾族者必擯,有條不紊,體例秩然”。由此可見任主修的邵曰濂、邵友濂兄弟的學識和嚴謹,毫無世之通行修譜必上溯三皇五帝的陋習。
始遷祖邵忠,行千八,字誠之,壹字克誠,號抑庵,官宋揚州路都巡,自會稽寧桑裏遷居余姚通德鄉清風裏。生三子,長元誠,行亞壹;次丙,初名元雍,行亞三;三恭,初名元亶,字子泰,號桂軒,行亞六。而析為亞壹、亞三、亞六三房,本譜即三大房所修。邵友濂即出自亞三房,為二十壹世,世系記載:行三,原名維埏,號小村,配龔氏,續配楊氏,均無出,又繼配翁氏,生壹子,即後為李鴻章六弟李昭慶的女婿邵頤。修譜之時,邵友濂尚有臺灣布政使的任上。
俞樾在序中又說:“溯有明壹代,領鄉薦者五十三人,登進士榜二十二人,至本朝而科第蟬聯,指不勝屈,蔚然為浙東望族。”據統計,僅清代,余姚邵氏壹門中進士的就有二十六人,難怪梁啟超在論及明清學術界王陽明、朱舜水、黃宗羲家族和邵晉涵家族時,不能不對余姚欽佩不已了。他說:“余姚以區區壹邑,而自明中葉迄清中葉二百年間,碩儒輩出,學風沾被全國以及海東……邵氏自魯公、念魯公以迄二雲,世間崛起,綿綿不絕。……生斯邦者,聞其風,汲其流,得其壹緒則足以卓然自樹立。”如元代官東流縣尹勅使琉球加壹品銜的邵全、明代四川布政使司左參政謚莊毅的邵番、福建邵武府知府邵悳久、江南鳳陽府知府邵元吉、太仆寺正卿贈都察院右副都禦史謚康僖的邵銳、福建鹽場大使邵時泰、南京中城兵馬司指揮邵時健、山東濟南府德州庫大使邵時直、廣東按察司僉事整飭嶺西兵備道邵時敏、四川成都府知府邵經濟、巡按江西等處地方監察禦史邵基、錦衣衛鎮撫邵墀、刑部左侍郎贈太子少保刑部尚書的邵陛、南京淮安府海州知府邵甄、山東道監察禦史巡按蘇松常鎮邵稷、太醫院禦醫邵雷、南京刑部郎中邵程、南京後軍都督府經歷邵守檢、北直天津衛懷遠將軍邵汝楫、山海關千總邵洪祉、監國時總兵威武將軍邵繼先、魯王時魯將軍邵壹梓等都出自這個家族。
到了清朝,更是不得了,浙東重要史學家邵廷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邵遠平、著名天文歷算學家邵昂霄、著名史學家經學家邵晉涵、內閣中書邵存懋、江蘇徐州府知府邵大業、貴州都勻府獨山州知州邵宏堂、麻哈州知州邵自勵、都察院左都禦史邵自昌、翰林院編修充國史館武英殿功臣館纂修邵葆鍾、雲南鶴慶州知州邵葆槎、翰林院編修攺補內閣中書邵瑛、江蘇巡撫邵名甲、漕運總督團練大臣謚文靖的邵燦、河南候補道加鹽運使二品項戴邵琦、在任殉難的臺灣府嘉義縣知縣邵用之、同為本譜主修的邵曰濂,同治七年進士,官至太常寺正卿,等等,指不勝屈,正所謂“世間崛起,綿綿不絕”是也。
在浙江余姚,明清二朝,再無第二家可與邵氏相抗衡。
以邵氏之顯赫,家譜中收錄歷代文人墨客為邵氏所撰文篇頗多,如翁大立、黃宗羲、全祖望、錢大昕、盧文弨、張廷玉、陳有年、俞樾等等。本譜之書簽即由曾紀澤所署。曾紀澤是曾國藩的長子,沅帥曾國荃的侄子,他們家族的家譜,還得在後面說到。光緒六年清政府委派曾紀澤為駐俄公使,邵友濂襄理曾紀澤與俄方談判,至光緒七年二月簽訂了《中俄伊犁條約》,條約達成,中國終於收回了伊犁地區的大片土地,這是我國近代史上惟壹的壹次敢與洋人叫板而改訂的條約。邵友濂與曾紀澤的友情也於此可見,請他給家譜題個書簽,那自是不在話下。
查《中國家譜綜合目錄》、《上海圖書館館藏家譜提要》等目錄,光緒三十三年修本《余姚邵氏宗譜》在北京圖書館、中科院歷史所、北京大學、上海圖書館(二部)、南開大學、河北大學、吉林大學(二部)、浙江圖書館(二部)、杭州大學、山西社科院、美國等處各有收藏。而遞修的民國二十壹年鉛印本《余姚邵氏宗譜》十八卷貽編七卷首壹卷二十六冊,北京圖書館(三部)、中科院歷史所、人民大學、上海圖書館(二部)、南開大學、河北大學(缺貽編卷壹)、吉林大學、哈爾濱師大、四川圖書館、余姚梨洲文獻館(三部,其中壹部缺卷11,壹部缺卷12)、山西社科院(缺壹冊)等亦均有收藏。
雖說《余姚邵氏宗譜》存世較多,我又是邵友濂的余姚同鄉(按:後余姚劃出姚北地區歸撥於慈溪)但這壹部到我手上,卻也是不容易的。話說2002年秋,余姚城內壹個叫小輝的舊貨商找到了我,說有壹部《邵氏》家譜,只是現在到他手上的,只有第壹冊,問我多少錢能要。譜沒見過,價自然不好多說,何況我與小輝並不相熟。小輝做事夠辣,拿到第壹冊後,與我談價未果,又與原物主談,因為價壓的厲害,人家不肯,要他把第壹冊還出來,他就把這壹冊拆散,只還了人家半冊,本來完完整整好好的壹套譜,現在成了殘譜,如何賣得出好價?原物主鬥不過他,只好把譜低價給了小灰。小輝拿到了譜,又來找我,說人家要把譜以150元壹冊的價讓給杭州人,妳如果能加點,讓我有點利潤,我就幫妳把譜拿下來,因為我把第壹冊扣下了,他不敢不聽我的。那時我還不知道小輝是啥樣的人,加上他在前幾天確實說過第壹冊就在他的手上,這麽壹說,我就信了,因為是本土的家譜,可遇而不可求,高壹點也正常,就要他想辦法拿過來。當天晚上譜就到了我的手上,第壹冊的裝訂線明顯不同,是用的棕色細線,應該是裁縫做衣服的那種。事隔月余,在寧波範宅古玩市場,我又用60元的價配到了家譜的原置譜箱,我問那賣譜箱的,裏面的譜呢?他就壹五、壹十的跟我講來,才明白小輝之果辣,真令人佩服得壹塌糊塗,自嘆不如。
當然,那時的價不能與現在相比,何況臺灣第壹、二任巡撫劉銘傳、邵友濂的家族家譜***藏壹處的,除我之外,別無分店,還是有理由得意壹下的。
後來,我還在余姚城郊的壹個舊貨商家中,看到過壹部民國二十壹年鉛印本《余姚邵氏宗譜》,缺了十冊,還存十六冊,有二片譜夾。人家要價並不高,但這十幾冊譜實在是蛀得厲害,手還沒摸就覺得毛骨悚然,後來就沒有要。
《近現代名人小傳》上冊 262 頁: 邵友濂:字筱村,杭州人,嘗隨曾紀澤使節至英俄,薦擢道員,歷官至臺灣巡撫。乙未命偕張蔭恒行成於日,日人拒之。移湖南,至未任,乞休歸,卒。友濂精密,為紀澤所稱,而實無才。官臺灣日,頗受制武弁,故臺防軍士之驕為各省所未有。壹夕,方演劇晏客,突有人登臺,摔壹仱下,亟問此何人,左右對曰,省防某領統子也,仱為所喏,而中道事他人,久欲殺之,不可得,今聞在此,特摔之去,不取汙撫署地也。友濂默然。越日,是仱死,通衢間身分為五矣。予在臺日,聞諸胡緝之,蓋所目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