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7年,在廣州和澳門出版的壹本介紹中國的雜誌刊登了壹位來自中國的藝術家的圖文並茂的文章,生動地描述了壹位富有的鴉片吸食者的兒子如何從健康富裕走向痛苦貧窮。圖片如下:
1.家裏壹個小夥子,衣著奢華,身體健康,充滿青春活力。後面的大理石桌上有壹個漂亮的外國時鐘。在他的右邊是壹個裝滿金銀財寶的珠寶盒。他的貼身仆人站在他旁邊。不遠處,他的另壹個仆人買了藥帶了進來。
他躺在豪華的沙發上,嘴裏叼著煙鬥,周圍都是* * *,其中兩個年輕漂亮。他花了很多錢。
他嗜藥如命,貪得無厭,短暫沈迷於這種生活。然後他臉色蒼白,憔悴,瘦弱,肩膀高聳,咧著嘴笑,奄奄壹息,整天昏昏沈沈,壹點活力也沒有。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他坐在壹個非常普通的沙發上抽煙鬥,旁邊還有其他吸煙用具。這時,他的妻子們——壹個妻子和壹個妾——走了過來。妻子發現首飾盒是空的,皺著眉頭站在那裏,滿是驚訝。虞姬滿臉疑惑地盯著沙發上堆放的那些冒煙的東西。
他的田地和房屋被夷為平地,他的長沙發被壹些粗糙的木板和破墊子代替,他光著腳,臉側著,頭向前探著,喘著粗氣。他的妻子和孩子站在他面前,衣衫襤褸,饑腸轆轆。壹個兒子憤怒地把自己所有的煙具砸到地上,沒有經驗的小兒子拍手打遊戲,但對這壹切無動於衷。
他煙癮越來越大,但現在的生活貧窮絕望,如同朽木。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湊了幾個銅幣,趕到壹家香煙店,從另壹個吸煙者的煙鬥裏買了壹點點碎香煙屑,以緩解他的艱難煙癮。
6.他的角色是固定的,壹個煙鬼。他坐在竹椅上,還在吞藥面,汙穢不堪,只好用茶水把藥咽下去。他的妻子和孩子坐在旁邊,在竹筒上拉直壹捆捆的絲綢,把它們繞成球。他們辛辛苦苦掙著微薄的收入維持生計,他們掙紮著維持生計。
這是壹個典型的鴉片吸食者的肖像。如果再加壹張圖的話,我覺得應該是老婆孩子分開了。最後這個可惡的煙鬼橫屍街頭,被野狗吃掉。
提到鴉片,中國人首先會聯想到近代所遭受的屈辱,這往往會勾起中國人痛苦的回憶,甚至很多人認為鴉片是中國近代苦難的根源。這種認識沒有錯,但如果我們對鴉片的認識就止於此,那就遠遠不夠了。
鴉片是壹種毒品,現在大家都知道了。然而,在過去的幾千年裏,鴉片被視為靈丹妙藥,甚至是聖物。而且西方發現和使用鴉片的歷史比中國長得多,影響也大得多。現有的研究成果證明,歐洲是罌粟的故鄉,最早的人工種植罌粟也出現在歐洲。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在歐洲許多地方發現了保存完好的野生和人工種植的罌粟種子和果實。但是,當時人們對罌粟種植的目的還不是很清楚。它可能被用作止痛劑或提取油,或者它可能被用於宗教儀式。然後這種植物傳播到了美索不達米亞的兩河流域。蘇美爾人可能發現了罌粟的真正秘密,因為他們稱之為快樂植物。最遲在3000年前,關於鴉片的知識已經在歐洲、中東和北非廣泛傳播。鴉片發現的最早可靠記錄來自埃及,因為大約3500年前在墳墓中發現了鴉片樣本。埃及城市底比斯以生產鴉片而聞名,鴉片的重要成分蒂巴因也是以該城市命名的。在埃及,鴉片被用來消除膿腫、止頭痛、治療外傷和安撫吵鬧的兒童。古埃及紙莎草文獻中有這樣壹個藥方:將罌粟漿與墻上的蠅糞混合,過濾。服用四天,效果立竿見影。這種方法已被世界各地的人們所采用。據史料記載,直到近代,歐洲的母親或保姆仍給不安分的嬰兒服用鴉片。因為英國的紡織工人白天工作非常辛苦,所以很多母親為了在晚上得到足夠的休息也這樣做。此外,鴉片還有抑制食欲的作用。貧困家庭的孩子服用鴉片後可以減少饑餓感,節省夥食費。正如壹位觀察家所說,到了三四歲,許多孩子由於營養不良,身體狀況不佳,像小老頭壹樣萎縮,或者像猴子壹樣幹枯。其結果是,可想而知,這些窮孩子長大後,大部分會繼續窮下去,很多會成為癮君子。在近代中國,鴉片發揮了不可思議的作用。《廈門編年史》記載,許多富裕家庭以鴉片為誘餌,讓子女在家吸食鴉片,以防止他們賭博或鬧事。
直到19世紀初,鴉片才被視為毒品。歐洲很多國家之前都出臺過禁酒法,但是沒有鴉片禁酒法,人們還抱著鴉片無害的觀念。甚至有學者認為18年末09年初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出現與鴉片有很大關系。沒有鴉片,壹些最好的作品可能不會誕生。浪漫主義文學的核心是想象力的復興,想象力的翅膀與敘事的結合,體現為更多自由、主觀的表達悲傷等個人感受,而不僅僅是描寫。這些都需要讓人暫時擺脫世俗的羈絆,所以作家需要鴉片。這壹時期的浪漫主義作家,如歌德、柯爾律治、華茲華斯、司各特、雪萊、拜倫、德·昆西等。,可能都和鴉片有關系,有的作家還對鴉片上癮。事實上,也正是如此,許多作家在患上鴉片癮之後,創作出了最著名、最好的作品。勇敢的德·昆西在1821出版了自傳體小說《壹個癮君子的自白》,他聲稱小說中真正的英雄是鴉片,而不是他自己。在作品中,他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述自己吸食鴉片後的奇妙感受,並寫出了著名的《鴉片頌》:
哦!公平而強大的鴉片!妳對窮人和富人壹視同仁,妳給那些永遠無法治愈的創傷和誘發精神反叛的抑郁帶來了減輕痛苦的香油——雄辯的鴉片!.....妳在黑暗的中心,妳用妳富有想象力的頭腦建造了城市和寺廟...它的宏偉超過了巴比倫和布拉斯;從混亂的睡眠中,那些被埋在地下很久的美人和死去的家人的面孔,在洗刷了墳墓的恥辱後,被召回到光天化日之下。只有妳能給人類所有這些禮物,只有妳掌握著天堂的鑰匙。
鴉片的使用不僅限於壹般人群,在很多國家的軍隊中,都有* * * *的許可。美國內戰中,雙方軍隊都離不開鴉片,因為服用鴉片可以有效治療和預防流行性痢疾和腹瀉,還可以暫時緩解因想家或失去親人而帶來的痛苦。在聯邦軍隊中,鴉片是定量配給的,定期分發給士兵。鴉片可能是歐洲國家軍隊中除了酒之外最受歡迎的東西。
在19世紀開始之前,鴉片在全世界都不被視為洪水猛獸。像酒和煙壹樣,鴉片只是人們的壹種愛好。此外,鴉片還有治療疾病的作用,所以大多數人甚至認為鴉片是對人有益的東西。即使在科學家和醫生從鴉片中分離出其他更純凈的物質(實際上是更容易上癮的物質)之後,人們仍然沒有把鴉片視為毒品。鴉片中的成分非常復雜。生物堿有20多種,占總重量的25%,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有嗎啡(10%)、可待因(0.5%)、蒂巴因(0.2%)、罌粟堿(1%)、諾司基丁(6%)等。海洛因是德國科學家從嗎啡中提取的另壹種生物堿。heroisch在德語中的意思是萬能的或英勇的,因為臨床實驗證明其功效(鎮痛和鎮靜)是嗎啡的5到10倍。可見,鴉片是幾種主要毒品的來源,人們稱鴉片為毒品之母是恰當的。但在國際社會正式認可毒品之前,人們習慣以毒攻毒,也就是用嗎啡來治療鴉片成癮,因為當時人們認為註射嗎啡不會使人成癮(大多數人認為鴉片成癮是因為被口腔味覺和胃消化);當海洛因首次進入市場時,它被用作治療嗎啡成癮的特效藥。直到1910年後,醫學界才對海洛因的危害有了清晰的認識,其醫用逐漸減少。然而此時,海洛因已經在世界範圍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響。
簡要回顧鴉片史有助於理解近代中國的鴉片問題。從世界範圍來看,世界其他地區種植和使用鴉片的歷史比中國要長得多,使用範圍也更廣,但其他國家基本沒有因為鴉片而引發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而中國則與近代中國的悲劇命運緊密相連,這的確是壹個值得思考的現象。
據史料記載,直到唐朝,中國人才對罌粟有所了解,並開始種植。起初,它只是作為壹種觀賞植物被栽培。宋代以後,人們逐漸了解鴉片的藥用價值,在實踐中發現鴉片主要可以治療痢疾、咳嗽、痔瘡等,認識到它是壹種強效藥,所以在使用時要非常小心。直到明朝中葉,中國基本沒有吸食鴉片的人,因為鴉片很貴,只有富人才能買得起。同壹時期,印度人已經廣泛使用鴉片,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1513年,葡萄牙駐印度總督記載了印度人廣泛使用鴉片的情況。在給葡萄牙國王的壹封信中,他說:如果殿下能信任我,我將在葡萄牙的所有土地上種植罌粟,並用它們生產鴉片。鴉片是這裏最好的商品...這樣壹來,我們的勞動者將大大受益,而如果印度人吃不到鴉片,可見印度有那麽多人吸食鴉片,這和中國300年後的情況差不多。令人驚訝的是,總督的話並沒有完全兌現,因為印度從此不僅成為鴉片進口大國,而且成為最大的鴉片生產國和出口國,而葡萄牙國王幸好沒有聽他的勸告。
那麽,是什麽原因讓中國人在很短的時間內愛上了鴉片?鴉片真的有無窮的魔力嗎?為什麽壹直喜歡鴉片的印度人和後來對鴉片上癮的北美人沒有繼續迷戀這種東西?為什麽鴉片只會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以前我們經常把這個問題簡單化和政治化,阻礙了我們對歷史真相的認識。
中國鴉片泛濫的基本原因有兩個,壹是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二是中國自身的原因。內外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巧合,使中國人成為鴉片的最大消費者,也使中國人成為現代化進程中最大的受害者和失敗者。沃勒斯坦說,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整個世界可以分為核心區、半邊緣區和邊緣區,邊緣區被無償剝奪,為核心區服務。按照這種理論,近代中國自然是壹個邊緣地區,免費向核心地區,也就是西方提供市場和原材料。
具體來說,外部因素意味著在不知道地球是方的還是圓的情況下,中國被拖入了第壹次真正的全球化進程。出於對東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對東方財富的貪婪,無數西方探險家來到東方。當然,壹開始最成功的是葡萄牙人和荷蘭人,然後是英國人、法國人和美國人。起初,他們用香料和白銀交換來自中國的商品。他們感興趣的商品是中國的絲綢和瓷器,然後是茶葉。與他們對中國商品的強烈需求相比,中國人對他們的進口商品興趣不大,除了鐘表和呢絨等少數幾種。這種情況壹直保持到鴉片戰爭後的壹段時間。長期以來,中國人只對壹件事感興趣,那就是白銀,只有白銀才能在中國市場暢通無阻。據此,有學者估計,從明朝末年到19世紀上半葉,世界白銀產量的1/3流入中國,導致歐洲許多地區出現白銀短缺。與此同時,精明的歐洲商人發現中國人對鴉片越來越感興趣,在很多地方鴉片甚至等同於硬通貨,這讓他們欣喜若狂。於是,世界歷史上出現了著名的三角貿易:歐洲的商品出口到印度等國,然後在印度購買鴉片;把印度的鴉片賣給中國,然後從中國買絲綢、瓷器、茶葉運到歐洲。後來走私進口到中國的鴉片數量劇增,傳統商品遠不能支付鴉片,只能支付白銀,於是中國白銀開始大量回流。顯然,貿易的組織者和受益者是歐洲人,中毒的是中國,所以馬克思稱之為邪惡的三角貿易。也就是說,在世界經濟發展的鏈條中,中國是壹個被剝奪的外圍地區,她被強行拖入了現代化的征程,只是因為太弱小,火車壹啟動就被無情地拋棄,被後面駛來的火車碾壓,慘不忍睹。
外在因素很容易看清楚。在利益的驅使下,歐洲人向中國大量走私和出口鴉片,導致鴉片數量大量增加,價格下降,吸食人數迅速增加。但從根本上說,這壹切都是中國人的內在需求造成的。需求旺盛,供應極其方便,價格越來越低,反過來又造成更大的需求,形成惡性循環。自17世紀中葉鴉片傳入中國以來,吸食鴉片的人數以幾何速度增長。到19世紀末,據保守估計,中國有400多萬人(有人估計有10多萬人)。說到這裏,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麽中國人在這個時候對鴉片如此癡迷?這確實是壹個很難回答的問題,筆者在此僅提出壹些簡單的想法供討論。首先,18世紀以後,中國人口迅速增加,生存壓力增大。再加上戰亂頻仍,人們安全感下降,避世感增強,所以很多人持否定態度,吸食鴉片是主要方式之壹。其次,* * *的無能和不作為是壹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到了19世紀,清朝表面上還是壹個無所不在的強大帝國,但實際統治能力卻很弱。就拿清軍來說吧,別說大規模作戰,就連壹些小型走私艦隊都應付不了。那時候中國沒有海軍,我也不知道什麽是海軍,因為中國人對海洋和更遠的地方沒有興趣。清軍的裝備仍然以冷兵器為主,沒有現代化的戰術和戰略理念。可想而知,這樣的軍隊如何能與後來入侵中國的先進且訓練有素的英國海軍抗衡?也就是說,清朝雖然主觀上想堵住鴉片的來源,但客觀上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再次,中國是世俗國家,人的行為主要受到自己和家人(家庭)的約束,但這種約束是道德的。在清代,很多人認為吸食鴉片只是壹種純粹的個人行為,是否違背道德,常常引起人們的爭論。所以,這個約束是相當寬松的。
林則徐禁煙,無疑是壹項順應民意、民心所向的愛國行動。然而,與林的禁煙行動相比,另壹批官員的想法簡直是愚蠢的。他們主張中國人民的鴉片戰爭,即中國人民自己種植和生產鴉片,以對抗外國鴉片。他們更沒有想到的是,此舉不僅沒有取締外國鴉片,反而導致鴉片進壹步泛濫:從沿海到內地,從內地到邊境;從城市到鄉村,從衙門到皇宮,幾乎形成了全民皆被吸引的盛大場面。鴉片的大量種植增加了* * *的稅收,也在壹定程度上增加了鴉片的進口。然而,這帶來了更嚴重的後果。壹方面,鴉片種植的地方,新的癮君子會擴大,因為鴉片種植者往往自然成為鴉片吸食者;另壹方面,在本已珍貴的耕地上種植罌粟,導致糧食供應更加緊張,再加上饑荒和社會混亂,人們生活在絕望和痛苦之中。清朝也陷入了壹個怪圈:禁止種植不僅不會減少稅收,還會鼓勵進口和走私;沒辦法。禁煙法只能是表面的、形式的。最終,* * *只能采取明禁暗放的政策,任由鴉片泛濫。* * *期間,這種情況壹直沒有改變。日本侵華期間,侵華日軍繼續鼓勵中國人民種植和吸食鴉片,他們想從靈魂深處徹底解除中國人民的武裝。新中國成立後,人民下定決心,使用壹切強制手段消除鴉片隱患。到1960年,中國大陸幾乎所有吸毒人員都成功戒了癮,鴉片這壹惡魔終於在中國歷史上結束了它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