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猶卷二
遠猶卷二
原文
謀之不遠,是用大簡;人我叠居①,吉兇環轉;老成借籌②,寧深毋淺③。集《遠猶》。
譯文
謀略不夠深遠,做事就容易輕率。別人與我的位置在不斷地變化著,正如福與禍、吉與兇總是相互轉換的。老練成熟的人在處理問題時寧可考慮得深遠壹些,而不是只顧眼前。因此集《遠猶》卷。
註釋
①人我叠居:富貴貧賤的地位總是互相轉換的。
②老成借籌:老成,指老練成熟的人。借籌,代指策劃形勢。借籌意同。
③寧深毋淺:推測形勢的發展,寧可考慮得深遠,不要失之淺近。
宋太祖有遠慮
原文
初,太祖謂趙普①曰:“自唐季以來數十年,帝王凡十易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普曰:“由節鎮太重,君弱臣強。今唯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語未畢,上曰:“卿勿言,我已諭矣!”〔邊批:聰明。〕頃之,上與故人石守信②等飲。酒酣,屏左右,謂曰:“我非爾曹之力,不得至此,念汝之德,無有窮已。然為天子亦大艱難,殊不若為節度使之樂。吾今終夕未嘗安枕而臥也。”守信等曰:“何故?”上曰:“是不難知:居此位者,誰不欲為之?”守信等皆惶恐頓首,曰:“陛下何為出此言?”上曰:“不然。汝曹雖無心,其如麾下之人欲富貴何?壹旦以黃袍加汝身,雖欲不為,不可得也。”守信等乃皆頓首泣,曰:“臣等愚不及此③,唯陛下哀憐,指示可生之路。”上曰:“人生如白駒過隙,所欲富貴者,不過多得金錢,厚自娛樂,使子孫無貧乏耳。汝曹何不釋去兵權,擇便好田宅市之,為子孫立永久之業;〔邊批:王翦、蕭何所以免禍。〕多置歌兒 *** ,日飲酒相歡,以終其天年?君臣之間,兩無猜嫌,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謂生死骨肉也!”明日皆稱疾,請解兵權。
譯文
北宋建立之初,太祖趙匡胤對趙普說:“自唐末數十年以來,帝王前後***換了十多個,且戰亂不斷,這是什麽緣故呢?”趙普說:“這是由於節度使的權力太大,君主軟弱而臣下太強,現在只要稍微削弱壹點他們的權力,限制他們的錢糧,收回他們麾下的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下來了。”趙普話還沒說完,太祖就說:“愛卿不必再多說,我已經知道該怎麽辦了。”沒過多久,太祖和老朋友石守信等人飲酒,喝到盡興時,太祖屏退左右隨從,對石守信等人說:“若不是妳們的鼎力相助,我今日不能達到這樣的地位,想到妳們的恩德,實在是深厚無窮。可做皇帝也有做皇帝的難處啊,實在不如當節度使快樂,如今我從早到晚沒睡過壹天安穩覺。”石守信等人忙問:“是什麽原因?”太祖說:“這不難明白,占據天子之位,誰不想做啊。”石守信等人惶恐不已地叩頭說道:“陛下為什麽說出這樣的話?”太祖說:“誠然大家並無此心,但妳們的部下將領誰不想富貴?有朝壹日,他們將黃袍披在妳們的身上,即使妳們不想做,也是由不得了。”石守信等人連連叩頭哭泣著說:“臣等愚昧無知,還沒想到這壹步,只求陛下憐憫,給我們指條生路。”太祖說:“人生壹世就如白駒過隙,追求富貴的人,不過是想多得壹些金錢,多壹些享樂,使子孫不受貧困罷了。妳們何不放棄兵權,選擇好的田地買下來,給子孫後代留下永久的基業。多多置辦壹些歌童 *** ,每日飲酒作樂,頤養天年。君臣之間互不猜疑,不也是很好嗎?”石守信等人再次叩謝太祖說:“陛下這樣顧念我們,就如同臣等再生父母啊。”第二天,石守信等人都宣稱自己生病,請求解除兵權。
註釋
①趙普:字則平,宋朝幽州薊人,官拜宰相,封魏國公。
②石守信:宋朝開封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北宋初期重要將領,開國功臣。官拜中書令,封衛國公。
③愚不及此:愚蠢而沒想到這些。
夢龍評
或謂宋之弱,由削節鎮之權故。夫節鎮之強,非宋強也。強幹弱枝,自是立國大體。二百年弊穴,談笑革之,終宋世無強臣之患,豈非轉天移日手段!若非君臣偷安,力主和議,則寇準、李綱、趙鼎諸人用之有余,安在為弱乎?
原文
熙寧中,作坊以門巷委狹,請直而寬廣之。神宗以太祖創始,當有遠慮,不許。既而眾工作苦,持兵奪門,欲出為亂。壹老卒閉而拒之,遂不得出,捕之皆獲。〔邊批:設險守國道只如此。〕
譯文
宋神宗熙寧年間,作坊因門巷彎曲狹窄為由,請求改直拓寬。神宗認為門巷是太祖創始的,必有遠慮,不準許改建。後來,很多工人因為工作太苦,心生背叛,拿著兵器想奪門出來作亂。壹個老兵站在巷口擋住他們,他們才沒有出來,全被擒獲。
原文
神宗壹日行後苑,見牧猳豬者,問:“何所用?”牧者曰:“自太祖來,嘗令畜。自稚養至大,則殺之,更養稚者。累朝不改,亦不知何用。”神宗命革之。月余,忽獲妖人於禁中,索豬血澆之,倉卒不得。方悟祖宗遠慮。
譯文
有壹天,神宗在後園裏走著,看見有人養公豬,就問道:“養公豬有什麽用?”牧養的人說:“從太祖以來,就命令養豬。把它從小養到大,再殺掉,然後換養小的。幾代都沒有改變,也不知道做什麽用。”神宗便命令把這件事取消了。壹個多月後,宮內忽然捉到施放妖術的人,倉促間要找豬血來澆他卻找不到,神宗這才領悟到祖宗的遠慮。
解評
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謀劃,就會有即將到來的憂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就是因果循環,今日因成他日果,今日不為他日打算,等到他日成今日時,必然會有許多憂慮。這個小故事提醒我們:做任何事都需提前做好準備。“不打沒把握的仗”用意即在此。
李沆為相
原文
李沆①為相,王旦參知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②。旦嘆曰:“我輩安能坐致太平,得優遊無事耶?”沆曰:“少有憂勤③,足為警戒。他日四方寧謐,朝廷未必無事。語曰:‘外寧必有內憂。’譬人有疾,常在目前,則知憂而治之,沆死,子必為相,遵與虜和親,壹朝疆場無事,恐人主漸生侈心耳!”旦未以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盜賊及不孝惡逆之事奏聞,上為之變色,慘然不悅。旦以為“細事不足煩上聽,且丞相每奏不美之事,拂上意。”沆曰:“人主少年,當使知四方艱難,常懷憂懼。不然,血氣方剛,不留意聲色狗馬,則土木、甲兵、禱祠之事作矣,吾老不及見,此參政他日之憂也!”沆沒後,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納款,遂封岱④、祠汾,大營宮殿,搜講墜典,靡有暇日。旦親見王欽若、丁謂等所為,欲諫,則業已同之,欲去,則上遇之厚,乃知沆先識之遠,嘆曰:“李文靖真聖人也!”
譯文
宋朝年間,李沆擔任宰相,王旦任參知政事。這時因西北邊疆戰事不斷,有時到很晚才吃飯。王旦感嘆地對李沆說:“我們什麽時候能使天下太平,悠閑無事地活著呢?”李沆說:“多少有些憂慮、勞苦,可使人引為警戒。如果哪天四方太平,朝廷也未必安然無事,有句話說‘外寧必有內憂’。就好像人有了病,常常能看得見,就知道擔心從而給予治療。我死了以後,妳必擔任宰相,朝廷很快會與戎狄和親。壹旦邊疆無事,君主恐怕就會有奢侈之心。”王旦對此話不以為然。後來,李沆又把四方災民水旱、盜賊和壹些世俗不孝惡逆之事上奏皇上,皇上因為此事大變臉色,非常不高興。王旦認為不必以這些零碎小事煩擾皇上,而且丞相每次上奏的事,都有違皇上心意。李沆說:“如今皇上年輕,應當讓他知道天下的艱難,常心懷憂慮、恐懼。如果不這樣的話,皇上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即使不留意聲色狗馬,那麽,大興土木、興兵打仗、立廟祈禱等事也就會出現了。我年紀大了,來不及看見這些,這可是妳以後所憂慮的事啊。”李沆去世後,宋真宗因契丹講和、西夏納貢稱臣,便封禪泰山,往汾水祈禱,大肆營建宮殿,搜討前代已廢止的典籍,沒有空閑的日子。王旦親眼見王欽若、丁謂等人的所作所為,想去勸諫他們,想不到自己也和他們與之同流。他想離開皇上,可皇上對他又很寬厚,他這才知道李沆很有先見之明,深有感觸地說:“李沆先生真是聖人啊。”
註釋
①李沆:字太初,宋朝洺州肥鄉人。真宗時官拜參知政事,死後謚號文靖。
②旰(gàn)食:晩食。指事務繁忙不能按時吃飯。旰,晚,天色晚。
③憂勤:此指令人憂愁而勞苦的事。
④封岱:景德四年,真宗用王欽若言,造作天書,準備封禪。次年以“天書”下降,改元大中祥符,真宗封禪泰山,耗資八百余萬貫。岱,泰山又稱岱嶽。
夢龍評
《左傳》:晉、楚遇於鄢陵,範文子不欲戰,曰:“唯聖人能內外無患。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盍釋楚以為外懼乎?”厲公不聽,戰楚勝之。歸益驕,任嬖臣胥童,誅戮三谷,遂見弒於匠麗。文靖語本此。
解評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們往往只是看到了眼前的美好,卻不顧以後的結果會怎樣。原因在於人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人的生活好了,太平無事了,就會生出許多亂七八糟的想法,做壹些求近利、圖壹時之快的事情,忽視了事物發展的規律,最終會面對因無遠慮、無遠見而帶來的後“果”。
姚崇流涕免禍
原文
姚崇①為靈武道大總管。張柬之②等謀誅二張,崇適自屯所還,遂參密議,以功封梁縣侯。武後遷上陽宮,中宗率百官問起居。五公相慶,崇獨流涕。柬之等曰:“今豈流涕時耶?恐公禍由此始。”崇曰:“比與討逆,不足為功,然事夭後③久,違舊主而泣,人臣終節也。由此獲罪,甘心焉。”後五王被害,而崇獨免。
譯文
唐中宗時,姚崇擔任靈武道大總管。當時張柬之等人謀劃誅殺張易之和張昌宗二人,適逢姚崇從屯駐處回京,於是就參與了秘密商議,後來因功被封為梁縣侯。武則天被迫遷到上陽宮後,姚崇率領百官去問候武後的日常生活作息,參與密謀的五個人都相互慶祝,只有姚崇痛哭流涕。張柬之等人說:“現在難道是妳痛哭的時候嗎?恐怕妳的大禍就會從此開始了。”姚崇說:“和妳們壹起討伐叛逆,不值得稱功。可侍奉舊主久了,壹旦背叛舊主就不免有些傷心,這也是身為人臣應有的節義啊!我若以此獲罪,也是心甘情願的。”後來,五王遇害,而唯獨姚崇幸免。
註釋
①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陜州峽石人,他曾三次為相,並兼兵部尚書。
②張柬之:字孟將,襄州襄陽人,曾出任宰相,封漢陽郡王。
③夭後:指被迫下野的武則天。
夢龍評
武後遷,五公相慶,崇獨流涕。董卓誅,百姓歌舞,邕獨驚嘆。事同而禍福相反者,武君而卓臣,崇公而邕私也。然驚嘆者,平日感恩之真心;流涕者,壹時免禍之權術。崇逆知三思猶在;後將噬臍,而無如五王之不聽何也。籲,崇真智矣哉!
解評
事情相同而遭遇的福禍卻相反。只因為壹個是君,壹個是臣;壹個為公,壹個為私的緣故。為此嘆息的人是平日裏感恩的真心表現,而流淚的人只是為了免除壹時的禍害而使的權術。
高明駁履畝坐稅
原文
黃河南徒,民耕於地,有收。議者欲履畝坐稅。高禦史明①不可,曰:“河徙無常,稅額不改,平陸忽復巨浸,常稅猶按舊籍,民何以堪?”遂報罷。
譯文
明朝時,黃河河道向南遷移,老百姓在舊河道上耕種,有了收成。有人提議官府應丈量壹下土地,好按田畝收稅。禦史高明認為不行,他說:“黃河遷徙沒有規律,稅收的額度輕易不能改變,假如平地忽然又被河水淹沒,日常稅賦還是依據登記的田畝數量征收,老百姓怎麽承受得了?”於是這個提議就撤消了。
註釋
①高禦史明:高明,字上達,明景泰間進士,授禦史,以敢言著稱。
夢龍評
每見沿江之邑,以攤江田賠糧致困,蓋沙漲成田,有司喜以升科見功,而不知異日減科之難也。川中之鹽井亦然。陳於陛《意見》雲:“有井方有課,因舊井塌壞,而上司不肯除其課,百姓受累之極,即新井亦不敢開。宜立為法:凡廢井,課悉與除之,新井許其開鑿,開成日免課,三年後方征收。 *** 困可蘇而利亦興矣。若山課多,壹時不能盡蠲,宜查出另為壹籍,有恩典先及之,或緩征,或對支,徐查新漲田,即漸補扣。數年之後,其庶幾乎?”查洪武二十八年,戶部節奉太祖聖旨:“山東、河南民人,除已入額田地照舊征外,新開荒的田地,不問多少,永遠不要起科,有氣力的盡他種。”按:此可為各邊屯田之法。
解評
黃河遷徙沒有規律,稅收的額度也不可以輕易改變,如果輕易改變,百姓就會無法承受。所以,任何制度的改革,都不能只依據好的方面來評論,而要綜合好壞等多方面的意見來作出長遠有效的決定。
劉晏高價造船
原文
劉晏於揚子置場造船艘,給千緡。或言所用實不及半,請損之。晏曰:“不然,論大計者不可惜小費,凡事必為永久之慮。今始置船場,執事者至多,當先使之私用無窘,則官物堅完矣。若速與之屑屑較計,安能久行乎?異日必有減之者,減半以下猶可也,過此則不能遠矣!”後五十年,有司果減其半。及鹹通中,有司計費而給之,無復羨余,船益脆薄易壞,漕運遂廢。〔邊批:惜小妨大。〕
譯文
唐代宗時,劉晏在揚州設置了造船廠,每只船撥錢壹千緡。有人說造船所花的費用實際不到這個數的壹半,便請求減少所撥經費。劉晏說:“不可以。幹大事的人不可以吝惜壹點小費用,凡事壹定要從長遠考慮。現在才剛開始設置造船廠,管事的人又很多,應先使他們私人的花費不會窘迫,這樣所造給公家的船才會堅固完好。如若現在就和他們斤斤計較,又怎能長期辦下去呢?他日必有人減少撥款,如果所減不超過減半還可支撐,超過壹半,那麽造船就不會長久。”五十年後,有關部門果然將費用減少了壹半。到了鹹通年間,有關部門依實際費用撥款,不再有盈余,造出來的船更加脆薄,極容易損壞,漕運事業從此也就廢棄了。
解評
世人說:做大事不可吝惜小費。劉晏實行高價造船,是為了讓工匠齊心協力,認真做工,“民忘其勞”,質量堅固,既沒有民工急急忙忙奔命般的返工勞苦,又沒有因返工再浪費錢財,保證了船只正常使用,延長使用年限,社會效益很好。如果沒完沒了地錙銖必較,不留有余地,無論是工匠還是管理人員斷然不會餓著肚子為官家出力做苦工,管理者蠻橫地指揮,工匠們魯莽草率地應付,必然要生出種種弊端,偷工減料,移花接木,簡單地把事情湊合著交差了,還動不動以省錢為名去邀功。只顧著小利不作長遠打算,層層茍且塞責,質量殘次,工程倉促建成又馬上毀壞重建,勞民傷財,欲節省而更靡費!
公孫儀不受魚
原文
公孫儀相魯,而嗜魚,壹國爭買魚獻之,公儀子不受。其弟諫曰:“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對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夫既受魚,必有下人之色,將枉於法;枉於法,則免於相;免於相,雖嗜魚其誰給之?無受魚而不免於相,雖不受魚,能長自給魚。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譯文
春秋時期,公孫儀任魯國宰相,他很喜歡吃魚,於是全國的人都搶著買魚送他,公孫儀卻不接受。他的弟弟勸諫他說:“妳喜歡吃魚,卻又不接收別人送的魚,這是為什麽呢?”公孫儀回答說:“正是我喜歡吃魚,所以才不接受別人送的魚。壹旦接受了別人送的魚,壹定會因為受惠而感恩,對他人低聲下氣,這將違犯法律;違犯了法律,我就會被免去相位;免去相位,即使我喜歡吃魚,還有誰會送給我呢?不接受別人送來的魚就不會被免去相位,雖然不接受別人送的魚,但卻能長久地自己買魚吃。這說明依靠別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
解評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公孫儀自己喜歡吃魚,卻不接受別人給他的獻魚,因為他明白,收了人家的魚,則可能有“下人之色”,很多事情就不能按照法律原則來做,其結果定是罷官免職,那時候即使想吃魚也沒有了。另外,此時人們給妳送魚,是有求於妳,壹旦妳敗落了,就不會有這樣的好事了。可惜很多人只見眼前的小利,卻不顧嚴重的後果。
下巖院主僧棄碗
原文
巴東下巖院主僧,得壹青磁①碗,攜歸,折花供佛前,明日花滿其中。更置少米,經宿,米亦滿;錢及金銀皆然。自是院中富盛。院主年老,壹日過江簡田②,懷中取碗擲於中流。弟子驚愕,師曰:“吾死,汝輩寧能謹飭自守乎?棄之,不欲使汝增罪也。”〔出吳淑《秘閣閑談》。淑,宋初人。〕
譯文
巴東縣下巖院的主持僧人,得到壹個青磁碗,帶回寺中,他折了些花插在碗中,供奉在佛像前,第二天碗中便開滿鮮花。他又換了壹點米放在碗中,過了壹夜,米也成了滿滿壹碗,再改放錢及金銀也都壹樣。自此以後,寺院越來越富裕。主持僧人日漸年老,有壹天,他過江去查視寺院的田地,到江中時從懷中取出青磁碗扔入河中。子弟們都驚愕不已,主持僧人說:“我死後,妳們還能這樣謹慎自守嗎?把碗丟棄,是不想讓妳們增加罪過啊!”
註釋
①磁:通“瓷”。
②簡田:查視寺院所屬的田地。
夢龍評
沈萬三家有聚寶盆,類此。高皇取試之,無驗,仍還沈。後築京城,復取此盆鎮南門下,因名聚寶門雲。
解評
下巖院主持是明智的,聚寶盆雖好,但它容易讓人產生貪欲,腐蝕人的靈魂,所以古人提出了“居安思危”的思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順利的時候,不要忘記後面潛藏的危機;在成功的時候,要警惕困難和挫折;在做計劃時,要留有充分的余地。只有時刻保持著“危機意識”,妳才能從容面對出現的任何困難和危機,才能時刻有著清醒的頭腦。
阿豺以折箭示理
原文
吐谷渾阿豺疾,有子二十人,召母弟①慕利延曰:“汝取壹只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箭折之。”慕利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乎?單者易折,眾者難摧,戮力同心,然後社稷可固!”
譯文
吐谷渾首領阿豺得了重病,他有二十個兒子,壹天,他召來同母所生的弟弟慕利延說:“妳拿壹支箭來把它折斷。”慕利延壹下子就把箭折斷了。阿豺又說:“妳再拿十九支箭來把它折斷。”慕利延折不斷。阿豺說:“妳們都明白了嗎?壹支箭容易折斷,很多箭在壹起就很難折斷,只要妳們同心協力,國家才能穩固。”
註釋
①母弟:同母之弟。別於庶弟。
夢龍評
周大封同姓,枝葉扶疏,相依至久。六朝猜忌,庇焉尋斧,覆亡相繼。不謂此狄中,乃有如此曉人!
解評
折箭的道理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團結起來,才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和智慧。道理雖然簡單,但在現實中,我們卻難以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