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室,列有琴(2件)、瑟(5件)、笙(2件)、鼓(1件),均聚傍主棺,如“寢宮”內演奏“琴瑟之音”的輕音樂團。
“寢宮”和類似“後院”的西室,二十壹具彩繪棺裏息臥著十三至二十五歲的少女,可能是表演樂舞的“女樂”,連同樂器,壹道殉葬。
北室,還陳放著三件專供盛放石盤的漆木匣。
樂室中最為顯赫的屬編鐘。巨大的鐘架,由銅木結構呈曲尺形,長7.48米, 寬3.35米,高2.73米。七根彩繪橫梁,兩端均有浮雕著盤龍和花瓣紋的青銅套加固,由六個佩劍武士形銅柱和圓柱承托。鐘架及鐘鉤,達二百四十六個構件,可以折裝,設計精巧合理。六十五件青銅鐘分三層八組懸於架上:上層為三組鈕鐘,***十九件;中層有短枚甬鐘壹組十壹件、無枚甬鐘壹組十二件、長枚甬鐘壹組十件;下層有大型長枚甬鐘兩組***十二件、另有鑄鐘壹件。其最大者, 通長153.4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者,通長20.4厘米,重2.4公斤。僅鐘體總重量達兩千五百公斤。
鐘架、鐘構、鐘體上***有銘文三千七百五十五字。內容有編號、記事、標音及樂律理論。鐘體銘文大都錯金。鑄鐘的銘文,記敘楚國的惠王在執政五十六年(即公元前四三三年)時,為祭奠曾侯乙而鑄制了鐘鼎彜器,並送給曾國。 甬鐘均有壹面鉦間刻“曾侯乙乍(作)時(持)”,標記著鐘的主人。甬、鈕鐘的標音,均在鐘體壹面的正鼓部和側鼓部,依姑洗均(C調)記寫著各種所發樂音的階名或音名。甬鐘另壹面鉦間、鼓部還有成句成段的文字,論敘各鐘的樂音所屬律名、階名、變化音名及其在不同均中、不同國間的稱謂對應關系。
件件保存完好。閃亮著青銅光澤的鐘體,均保留著優美迷人的原有音響。 僅少數大型甬鐘的側鼓音不甚明顯之外,絕大多數鐘均能在正鼓部和側鼓部,分別擊奏出呈三度音程,且與標音相符的兩個樂音。全套鐘含有深沈渾厚的低音、鏗鏘圓潤的中音、清脆明亮的高音,豐富的色彩可調配出相當的表現力。其音域自C2至7,跨五個八度音程,可奏出完整的五聲、六、以至七聲音階樂同;中心音域內二十半音齊備,可以旋宮轉調,演奏古今中外多種樂曲。
鐘及架的裝飾,取有人、獸、龍、花、幾何形等多種題材,采用了圓雕、 浮雕、陰刻、雕繪、線描等多種技法。加之精巧的布局和細微的刻劃,達到了極好的美化效果。整架編鐘,宏觀巍峨莊重,微觀精美華麗,是耐人觀賞的藝術佳作。
這套編鐘的擊奏工具***有八件。六件T字形小木槌,當由三人各執壹對, 分別掌奏中層的三組鐘,並兼顧上層鈕鐘,主奏旋律。兩件長215厘米、粗6.6厘米的彩繪大棒,由兩人分執,掌奏下層大鐘,可配以和聲,或烘托氣氛。這套造型壯觀、鑄制精美、保存完好、配備齊全、音域寬廣、音列充實、音色優美、音頻準確的大型編鐘,堪數我國古代編鐘之最。
五千多年前,我們尚處在原始社會的祖先,創制了陶鐘。河南陜縣廟底溝仰韶文化晚期遺址、陜西長安客省莊龍山文化遺址、湖北天門石家河文化遺均 出有實物。將近四千年前,河南二裏頭文化已出現了銅鈴。到了商代,青銅鐘已經出現,並三、五件編組成為奴隸主階級享樂的工具。西周時期,編鐘不僅是統治者作禮奏樂之器,還是權貴、名份、等級的象征。鐘的編制擴大,由三件增至八件,形制除有甬鐘外,新出現了鑄鐘。鐘體的正鼓部和側鼓部已被正式調定為相距三度音程的兩個樂音,每套鐘為羽、宮、角、徵四聲音階序列。春秋戰國時期,是編鐘最為活躍的時代。單組鐘的編制逐漸增多至十幾件不等;壹種較輕便型的鈕鐘於此時興起,並較廣泛地應用;甬、鑄、鈕鐘被混合配套音階結構不斷擴充;漢時鑄鐘的合金配方,形體比例及其音響效應等經驗被較為系統的總結,並見諸記載。編鐘的活動範圍亦有擴大,至今,陜西、山西、 河南、河北、山東、湖北、安徽、江蘇、江西、浙江、甘肅、遼寧、四川、福建、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均出土有實物。與這些多達百余批的出土編鐘相較,屬戰國早期的曾侯乙編鐘既繼承了傳統,又大有發展,在鑄造、工藝、音響上都有突出的特點,不愧為編鐘極盛時期的產物。
與曾侯乙編鐘相伴而出的壹套編盤,是古編盤中的傑出代表。青銅鎦金的盤架,高1.09米,寬2.15米,呈單面變層結構。壹對集龍首、鶴頸、鳥身、鱉足為壹體的怪獸銅立柱,咬合著兩根銅桿,桿底等距焊鑄銅環,以掛盤鉤。三十二塊石磬次序懸掛,與之相映成趣。據研究,全架編盤原有四十壹塊,每盤發壹音,為十二半音音列,音域跨三個八度,音色清脆明亮而獨具特色。盤塊上亦有與鐘銘相通的墨書和刻文,內容是編號、標音及樂律理論。其精美的盤架、眾多的盤塊、明確的編懸狀態、完備的配件(同出有裝盤之匣和盤槌)為迄今僅見。
從曾侯乙編鐘所攜帶的具有經典價值的鐘磬樂律銘文裏,我們不難得知人類早在二千四百年前所已有的音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