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家家》音樂教案1活動目標:
1,學唱歌,正確把握誦經部分的節奏和歌詞。
2.能夠根據角色準確唱出歌曲中的副歌和副歌。
3.能夠根據歌詞作曲並表演動作,並嘗試替換歌詞。
活動準備:
1,節奏:XX X | XX X |。
2.節奏:XX XX |XX X|。
3、歌曲磁帶、錄音機。
活動流程:
首先,用不同的肢體動作來練習誦經的節奏。
1.去娃娃家,激發孩子對節奏的興趣。
導讀:老師:今天,我們去娃娃家做父母。但是,如果我們想做父母,就必須通過照看娃娃家的熊的考試。
2.我們壹起開車去娃娃家吧。(老師放音樂,孩子們跟著音樂。)
3.爬拱橋(秀首節奏)XX X | XX X |。
4.看,娃娃家的門上有節奏。這是他按門鈴的節奏。誰打出這個節奏,誰就能開門。誰來試試?(大家壹起來玩這個節奏吧。)XX XX |XX X|。
5.鼓勵孩子們打出兩種節奏。(拍手,跺腳,拍拍肩膀)
第二,學歌
1,角色
在娃娃家,爸爸,誰來做?(男孩)我們大聲說,“我會是父親。”
女孩是娃娃的媽媽,我們也大聲說:“我來當媽媽。”
我們壹起去好嗎?在這裏幹嗎?(娃娃家可以說是過家家。)
“炒菜,炒菜,炒菜吃飯。洋娃娃餓了。(我能怎麽辦?)我們去餵她吧。”
師生互動:誰餓了?我們壹起餵她吧!
3.熊在說什麽?他想請我們去聽歌?太好了!
4.再放壹遍音樂磁帶。
我們和他壹起唱好嗎?
6.孩子們跟著老師和錄音唱兩遍。
7.分角色唱:讓男孩坐在爸爸身上唱第壹句。女生當媽,唱第二句。在其他地方,我們都壹起唱歌和讀書。
第三,創作動作,替換歌詞。
1,引導孩子唱歌,表演動作。
小朋友,小炒怎麽炒?我能做什麽來養活?
接下來,我們壹起唱歌,表演自己的動作。
2.請表現好的小朋友表演。
3.請自願表演的孩子們再表演壹次。
4.嘗試替換歌詞。
孩子,炒菜還能是什麽?(菜花、芹菜等。)
那我們換壹個吧。(教師演示替換)
孩子更換歌詞,體驗更換歌詞的樂趣。
5.壹起唱新替換的歌詞。
活動擴展:
孩子們很棒。讓我們壹起玩過家家。
“扮家家”音樂教案2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的說唱趣味,學會和同齡人和諧地表演。
2.學會根據歌詞作曲動作,體驗創作和合作表演的樂趣。
3.在atlas的幫助下記憶歌詞和學習歌曲。
4、根據音樂的速度,改變動作的速度。
活動準備:
娃娃之家相關教具。
活動流程:
1,說話介紹。
老師:孩子們喜歡玩洋娃娃的房子嗎?誰在洋娃娃的房子裏?當妳玩洋娃娃的房子時,妳做什麽?
2.看情景表演,欣賞歌曲。
老師:現在我們來看壹看,聽壹聽這兩個孩子是怎麽玩玩偶之家的。
3、熟悉學歌。
師:現在,請聽老師的鋼琴和兩個小朋友的模特演唱,和他們壹起學習這首優美的《扮家家》。
4、群體表現。
師:請小朋友找壹個小夥伴兩人壹組唱歌。
5,完畢。
活動反映:
其實我壹直不太擅長音樂活動。我覺得這次的音樂課在壹些便利性上有所進步,比如:從孩子的生活經驗入手,讓孩子產生* * *歌曲,這樣孩子的註意力可以更快的集中,學唱歌的時候形式也會發生變化,孩子也會感興趣。但是我覺得這個音樂課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覺得下次參加這樣的音樂活動,可以註意以下幾點:
1.孩子學唱歌,首先要記住歌詞。老師的方法可以改變,效果會更好。
2、讓孩子學,然後分角色唱,這樣孩子不僅更感興趣,還能更透徹地理解歌詞的內容,唱起來得心應手。
當讓孩子表演時,如果老師的方法更新穎,孩子能學得更好。
“扮家家”音樂教案3壹、活動目標
1,嘗試作曲歌曲中說唱部分的歌詞和動作。
2.和同齡人壹起體驗唱歌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廚師的帽子和圖片。
重點:創造烹飪的各種動作。
難度:誇張,讓動作有趣。
三、活動過程
1,談話介紹
老師:今天早上爸爸媽媽給我們做了什麽好吃的?除了做這些,媽媽還會給我們做什麽好吃的?
2.試著創作歌曲的說唱部分。
壹、嘗試創造
老師:妳知道媽媽是做什麽的嗎?可以用什麽動作來表達?
讀:炒菜,炒菜,炒菜,吃吧!
味道好極了!我們也做吧。
妳喜歡吃哪道菜?除了這樣燒,還能怎麽燒?
如果妳做這道菜,妳還會做什麽?
大家都來學做這道菜吧!
-感受說唱部分的節奏和動作。
感受歌曲的表現
1,老師:大家做的菜太好吃了,我來露壹手,做個“滿漢全席”(把小朋友提到的菜整理在壹起,完整地唱出來)
固定動作:我來當爸爸——左手拇指和食指立在下巴上,右手叉腰。
我將是母親-雙臂交叉,雙腿交叉。
所有人壹起-舉起手臂,揮舞。
讓我們玩壹家人壹起打扮的遊戲——手指互相碰壹下,點兩下頭。
炸番茄炸番茄(拍拍手-鋼琴伴奏)
2.所有孩子壹起感受歌曲表演。
老師:我忘了做飯前要做什麽了。-洗手並卷起袖子(前奏)
似乎我們都是好廚師。看誰能升廚師,我就給她戴頂廚師帽。
選壹個我們的特色菜,壹起試試吧!
所有的孩子都完整地表演了這些歌曲。
老師指導:他的姿勢真的很專業。我會學的。
她的菜似乎很特別,我想試壹試。
3.誰願意當廚師,向我們展示妳的菜肴?-兒童個人秀。
4.看來我們的廚藝已經很優秀了。現在我宣布所有廚師都將配發廚師帽(播放音樂)。
3、群體表現
老師:客人和老師對我們的烹飪垂涎三尺。他們也想點菜。要不要叫我們的孩子給他們做幾個菜?
看看他們點了什麽。有紅燒魚,土豆餅,雞蛋湯,炒菜。
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分成五組壹起做吧。
第壹道菜,請第壹組的小朋友做菜。第壹道菜是:發球!(音樂)
4.延伸部分
我們來問問客串老師:我們做的菜味道怎麽樣?
“扮成壹家人”音樂教案4目標:
1.跟著老師模仿音樂,感受節奏的變化。
2.在音樂遊戲中做爸爸媽媽,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
準備:
1,娃娃的玩具,壹曲過家家。
2.裝扮父母的表演道具(領帶、項鏈等。).
流程:
先展示教具(領帶、項鏈)問題:爸爸帶了哪壹個?媽媽拿哪壹個?
第二,向父母學習。
1.看老師裝爸爸。
(1)看老師跟著音樂模仿爸爸打領帶,穿大皮鞋走路。
(2)猜猜爸爸在做什麽?壹起學習。
(3)請所有男生跟著音樂,努力學習如何做父親。
2.看老師裝媽媽。
(1)看老師跟著音樂模仿媽媽的發型,口紅,穿高跟鞋走路。
(2)猜猜媽媽在做什麽?壹起學習。
(3)請所有的姑娘們試著跟著音樂學做媽媽。
第三,模仿表演
1.了解父母平時喜歡做什麽。猜猜爸爸媽媽在做什麽。
2.讓壹個男生打領帶,壹個女生戴項鏈,打扮成爸爸媽媽的樣子,跟著音樂的節奏學習。
3.選擇幾個典型的動作連接起來壹起表演。
課後反思:
整首歌的歌詞是孩子們熟悉的,反映了他們的日常生活。當我唱這首歌的時候,孩子們立刻感覺到了,跟我說:炒菜,炒菜,炒菜,吃飯!剛開始我沒有叫他們壹起學習,孩子們就開始不由自主的動起來,很有節奏。可見,從孩子生活中熟悉的東西,孩子是能夠理解和接受的。
當我問“妳看爸爸媽媽平時做什麽家務?”孩子們能很熱情地回答,有的孩子還伴有動作。
所以我在讓孩子學習這首歌的時候,只需要強調歌曲的節奏,孩子就能很快理解並學會。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晚餐-”的語言節奏太長,我就在教學中用敲打節奏的方法幫助孩子掌握,取得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扮家家》音樂教案5壹、設計意圖:
孩子總是對成人的世界充滿好奇,想通過各種方式去體驗。比如他們經常模仿大人的口氣,穿大人的大鞋子。女生特別喜歡穿媽媽的高跟鞋,男生喜歡穿爸爸的大鞋子。作為幼兒園的大哥哥大姐姐,大班的孩子更願意嘗試壹些有挑戰性的事情,尤其是大人經常做的事情。做飯是大人經常做的事情之壹,孩子往往會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營造的情境,能夠有聲有情的演唱歌曲。
2.體驗歌曲的樂趣,根據壹些歌詞表演。
三、活動準備:
PPT,音樂,玩偶。
四、活動流程:
1,導入。
跟著音樂《扮家家》做節奏。音樂結束後,提問,引出主題。剛才有這樣壹個動作(炒配菜)。誰知道這是幹什麽的?(炒菜,炒配菜,做菜)妳記得很清楚。今天老師就帶大家玩壹個炒菜做飯的遊戲。
2.展開。
(1)欣賞兒歌《廚房上的娃娃》,引導孩子認真、用心做事。
我們洋娃娃的房子裏有壹個小洋娃娃。她也非常喜歡烹飪。今天是她第壹次做飯。老師給她帶來了烹飪。看看這個小娃娃做的飯好吃不好吃。展示ppt。
(2)聽音樂《廚房上的娃娃》,熟悉歌詞,引導幼兒做出與部分歌詞相對應的動作。
(3)引導孩子有節奏地背誦歌詞。
(4)以“菜單”的形式展示圖集,引導幼兒根據圖集和掌握插曲演唱歌曲。
(5)跟隨音樂,以合唱、分組的形式演唱歌曲。
(6)引導孩子根據壹些歌詞做出動作,在唱歌的過程中加入動作。
3.活動擴展。
孩子們仔細觀察父母做飯時的動作,給整首歌添加動作,並表演歌曲。
“扮成壹家人”音樂教案6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的說唱趣味,並能根據歌詞創作和表演動作。
2.感受旋律的氛圍,和同伴壹起參與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3.讓孩子大膽地在群體面前表演和表達自己。
4.培養孩子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孩子的表現力。
5.我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歌和演奏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歌曲《扮成壹家人》
活動流程:
1,討論玩“過家家”遊戲
妳喜歡玩過家家嗎?怎麽玩?
邊唱邊進行情景表演,幫助孩子理解歌曲內容。
2.學習唱歌和閱讀音樂的歌詞。
現在讓我們學唱這首優美的歌曲。先張開耳朵聽何老師唱。
3.創作歌曲,引導孩子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t:這首歌太美了。讓我們把它變成壹個舞蹈,邊唱邊跳。好嗎?
4.遊戲:我來餵娃娃。
請兩三個孩子做媽媽,用娃娃餵她。讓我們壹起唱歌。
活動反映:
在這節音樂課上,由於內容特別貼近孩子們的日常生活,歌曲的演唱風格也很輕快有趣,所以孩子們在這節課上的表現還是比較積極和感興趣的。
《扮家家》音樂教案7音樂活動:
扮演壹個家庭(中產階級)的角色
活動目標:
1,能唱嗓音和表情自然的歌曲。
2.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和樂趣,培養孩子的節奏感和模仿能力。
活動流程:
1.聲樂練習:“求好歌”
2、對話引出主題:
“孩子,妳玩過過家家嗎?我們玩過家家的時候想要誰?(爸爸,媽媽,娃娃等。)爸爸媽媽和娃娃是做什麽的?(做飯,洗衣服,拖地,擦桌子等。) "
“老師帶來了壹首優美的曲子,名字是《扮成壹家人》。請大家聽壹聽,想壹想,這壹家人好像在幹什麽?”
3.老師唱歌,要求孩子們認真聽。
提問:
(1)聽這首曲子的時候誰好像在家?他們在做什麽?
(2)妳做飯像爸爸媽媽嗎?(讓孩子邊說話邊模仿做飯的動作。)
(3)聽著,咕魯...那是什麽聲音?(寶寶餓了)爸爸媽媽做了什麽?(重點引導孩子學習家長如何細心餵養孩子,如吹米、慢餵等。)
4、孩子學唱歌,老師壹邊引導孩子表演動作,壹邊唱完整首歌。
5.試著唱不同的角色:
“我們玩換裝遊戲的時候,家裏應該有家長(男生說“我來當爸爸”,女生說“我來當媽媽”)。父母在家幹什麽?(男生女生分開做飯的動作)
6.表演並演唱歌曲“穿得像壹家人”
鼓勵孩子大膽表達自己,積極模仿爸爸媽媽在家做飯的方式。
7.鼓勵孩子嘗試將家庭中的其他事情編織成歌曲,如擦玻璃、擦地板、洗衣服等。
“扮成壹家人”音樂教案8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的說唱趣味,能夠根據角色準確的接唱在壹起。
2.妳可以用自然的聲音和簡單的動作來表達歌曲的內容。
3.有興趣和妳的伴侶壹起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1.請兩個孩子提前排練並表演歌曲。
2.有過家家的經驗。
活動流程:
1.學新歌。問題:妳喜歡玩“玩偶之家”遊戲嗎?怎麽玩?請兩個排練過的孩子表演壹個情景表演,幫助他們理解歌曲的主要內容。帶領孩子用簡單的動作表達歌曲的節拍和節奏以及歌曲的內容。
2.以合唱和副歌的形式演唱。練習歌曲的“說白”部分。通過小組練習,小組練習,性別練習來練習唱歌。
3.兒童歌曲創作表演。小孩子除了炒配菜還能做什麽?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改編“說英語”部分的內容。請壹個男生和壹個女生壹起表演,約定好“明說”的內容。
活動建議:
1.這個活動可以分兩次進行,唱歌和表演壹起進行可以在第二次進行。
2.讓孩子壹邊唱這首歌,壹邊玩“娃娃的家”遊戲。
活動評估
1.孩子喜歡唱歌,願意壹起表演歌曲。
2.能夠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創作編輯,體會創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