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練帶平鋪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鵜淬花白鷴尾。
直是荊柯壹片心,分明照見春坊字。
挼絲團金懸,神光欲截藍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
這是壹篇詠劍詩。詩中用奇異的比喻,細膩地描繪了春坊正字收藏的壹把寶劍。引用了周處持劍斬蛟、高祖劉邦持劍斬蛇等神話故事,歌頌了古劍嫉惡如仇,勇於壹試鋒芒的性格,表達了作者雖胸懷遠大誌向卻又遭排斥的憤激不平的心情。
詩的頭兩句是寫寶劍的歷史功績。詩人以“三尺水”比喻先輩——春坊正字官收藏的壹把寶劍。本來“水”和“劍”沒有直接的聯系,而詩人卻以大膽的想象、生動逼真而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寶劍,給人壹種非常奇特而強烈的感受。就是這樣壹把劍,“曾入吳潭斬龍子”,詩人引用了《世說新語》裏的壹篇故事。此故事講的是周處持劍斬蛟的故事。周處少年時 “兇強俠氣,為鄉裏所患”,當時周處的故鄉水中有蛟龍,山中有惡虎,所以老百姓把他和龍、虎說成是“三橫”、“而處猶劇”。這時就有人勸說周處,讓他去殺虎斬龍,“實驥‘三橫’唯余其壹”,周處馬上去把惡虎殺了,“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裏,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裏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人裏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通過這個故事說明此劍來歷不凡,是斬過龍的寶劍。此句以“曾”點出此劍過去輝煌的歷史。
接著詩人進壹步寫寶劍發出的光芒,“隙月斜明刮露寒”,就象暗夜中透出的壹彎斜月發出的光芒,這股光芒雖是不動的,卻能“刮露寒”,“刮”這動詞用的絕妙,把本不動的東西寫活了。使人壹見這劍光便不由全身起戰栗之感,寒氣逼人。這是放在劍匣中,如果揮舞起來,該是怎樣的情景,就無須再說。下壹句,詩人又換壹個角度,“練帶平鋪吹不起”,上壹句是以不動形容動,這壹句又以易動的東西形容不動。“練帶” 白色的絹帶,本是極柔軟飄逸的東西,可以隨風舞動,可這裏是風都吹起來的白絹帶,會是什麽樣的白絹帶。想象之大膽,比喻之奇特,正如古人評李賀“愛奇務險,遠出常性之外。”
詩人從裏到外,寫完劍又寫劍鞘。劍鞘是用沙魚皮制成的,上邊還雕有“蒺藜刺”的花紋,形容劍鞘華麗精美。收藏寶劍人不僅配制了華美的劍鞘,對劍的保藏也是費盡心血,他用防銹的鸊鵜骨塗在寶劍上,就象白鷴白色的長尾羽。可見收藏寶劍的人,深知此劍是壹把非同尋常的寶劍。
以上這六句詩,詩人設想奇特,煉字精警,每壹句每壹字都是金雕玉琢,“三尺水”,“刮露寒”,“吹不起”、“白鷴尾”,非常形象逼真,恰如壹幅寫意畫。詩人極盡比喻之能事來寫這把寶劍,目的並不是把寶劍逼真地展示給讀者,而是為了下兩句作壹個鋪墊。
“直是荊柯壹生心,分明照見春坊字”這兩句是對上六句的總結,是點睛之筆。荊柯是戰國末年衛國人,曾為燕太子丹行刺秦始皇,失敗被殺。這把劍就如壯士的壹顆心,有著遠大的抱負和“壯士壹去不復還”的雄心’而今卻落入文人的手裏。所以它雖有寶劍的神采,卻並未盡寶劍之用。這兩句詩正是詩人心情的寫照。詩人雖“天才奇曠”,但因“犯家諱”而不得應進士試,這在封建社會就意味著失去了入仕之道,所以詩人曾發出 “我當二十不得意,壹心愁謝如枯蘭。衣如飛鶉馬如狗,臨歧擊劍生銅吼”的感憤。這首詩雖沒直抒胸臆,卻通過壹把寶劍的境遇暗寓了自己的心情,同時也是對封建社會物不能盡其用,人不能盡其才的社會現象的抨擊。
壹筆帶過後,詩人神思回遊,又繼續觀賞寶劍。“挼絲團金懸”,詩人筆鋒悠然壹轉,又接著“蛟胎”句寫。這句是寫劍穗的精美,劍穗也不是壹般東西做成的,是金絲紮成的,並配以金塊裝飾。到此為止,詩人把壹把寶劍形象地展示給讀者,寫得非常詳細,從裏到外壹壹寫盡,不漏壹處。寫到這裏,詩人又筆鋒壹轉,情不自禁地帶出下邊“神光欲截藍田玉”三句。《列子》記載:“西戎獻銀铻之劍……其劍長尺有咫,練鋼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古有寶劍切玉如泥,而眼前寶劍的神光也好象要在藍田玉上壹試其鋒芒。這“欲”字,不僅寫出了寶劍的欲望,也寫出了詩人的願望。因為詩人進壹步寫道:“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這把寶劍壹但出鞘,也會和劉邦持劍斬蛇壹樣,妳將看到西方神白帝子驚慌失措,耳將聽到鬼母嗷嗷哭子聲。詩人這裏借用劉邦斬蛇的典故,來形容寶劍的威力。說明此寶劍壹但出鞘,以前發生的事情還將發生。這三句表達了 “挾劍赴長橋”的願望。詩人希望現實社會能有所改變,能讓寶劍壹展它的雄威,詩人也希望自己,“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發揮自己的才能。所以這三句正是全詩的精神所在。
李賀是壹位富有創造性的詩人,他雖然“天才奇曠”,也壹生郁郁不得誌,難以舒展自己的抱負。所以詩人只有借詩來抒發自己的情懷,來寄寓自己憤激之情。《春坊正字劍子歌》 正是這樣的詩篇。縱觀全詩,詩人似乎不厭其煩地描寫壹把朋友收藏的寶劍,每壹字每壹句都表現了詩人的精雕細琢,刻意求工,但在這細致中不難感到寶劍的悲哀,它被裝飾得越精美華麗,珍藏得越精細,越說明它命運的可悲。它本可重揚武威,重立功勛,但現實是它只能作壹個古董,作壹珍藏來供人們炫耀,供人們賞玩,這對寶劍來說是多麽悲慘可憐的結局。而詩人在詩中並無壹句嘆惜之辭,反而極盡稱贊之能事。詩人之所以這樣寫,因為這把劍的處境也正是詩人的處境。詩人沒用壹句感憤之辭,但每壹字每壹句又無不是詩人心情真實的寫照,這也正是此詩的絕妙之處,“言有盡而意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