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李小龍的作品

李小龍的作品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世界各地出版的近2000本關於李小龍和截拳道的書籍、畫報和雜誌中,只有十本書是李小龍本人原創的。這些書都是美國原版。它們是:

1.中國拳術基礎(傅)出版於1963。介紹了中國武術流派概況、陰陽哲學、基本功訓練,並演示了李小龍生前唯壹出版的特輯《範縝拳》的踢、打、摔、拿。已經重印了兩次,印了20多遍。

2.《詠春功夫》出版於1972,署名嚴鏡海(李誌高)。介紹了詠春拳的手型、技法、步型、步法、四門擋法、小思想、閉手攻擊法。香港有李少昌插畫詠春拳的中譯本。

3.截拳道之道之道,出版於1975。包括李小龍的精髓,他壹生的武術和哲學理論,以及他的武術筆記的大量手稿,詳細論述了截拳道的技術體系,武術防禦的原則和武術哲學的最終目的。至今已印行40余次,杜的中譯本《李小龍截拳道》已在港出版。

4.李小龍的格鬥方法:自衛技巧,出版於1976。

5.李小龍的格鬥方法:基礎訓練,發表於1977。

6.李小龍的格鬥方法:技能旋轉技巧,發表於1977。

7.李小龍的格鬥方法:進階技法,發表於1977。

以上四本書基於李小龍在1967拍攝的大量實際動作照片,至今已印了40多次。中國出版了鐘海明、許的《李小龍攻防法》中文版,人民體育出版社3月出版1988,至今已印了十余次。

8.《李小龍:龍之言》包含對話記錄,1964~1973李小龍采訪過的人。

9.李小龍:功夫之道介紹了中國武術的特點,中國文化的起源和發展以及截拳道中包含的中國武術技術。

10.《李小龍:截拳道》收錄了大量李小龍制作的動作照片、手繪動作圖和訓練課程計劃。

截拳道的起源

截拳道

為了獲得安全感,原本無拘無束、朝氣蓬勃的行為變成了刻板的教條,被特定的模式所限制。要理解截拳道,就要拋棄壹切觀念、形式、派別;事實上,他甚至想放棄什麽是截拳道,什麽不是截拳道的概念。妳能觀察到沒有名字或定義的東西嗎?給它命名,給它下定義,會導致恐懼。

簡單明了地面對情況確實很難——我們的思想很復雜——教壹個人熟練的技能很容易,但教他自己的思想卻極其困難。

截拳道講究無形式,所以能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因為截拳道沒有派系,所以可以適應任何派系。所以截拳道可以使用所有的方法,沒有任何限制,也可以使用所有的技巧或者理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用意誌接近截拳道的本質。忘記勝利和失敗,忘記驕傲和痛苦。讓對手撓妳的皮膚,妳破壞他的肌肉;讓他破壞妳的肌肉,妳壓碎他的骨頭;讓他捏碎妳的骨頭,妳就奪走了他的生命!不要想著安全撤退——把命放在對手面前!

最大的錯誤是預測戰鬥的結果;妳必須停止猜測勝敗的結果。順其自然,妳的四肢會在適當的時候戰鬥。

截拳道教導我們壹旦決定就不要回頭。生與死沒什麽區別。

截拳道避免膚淺,穿透復雜,直奔問題核心,看到關鍵。

截拳道不是虛張聲勢。它不會繞圈子。它沿著壹條直線到達目標。兩點之間的直線最短。

截拳道的技術簡單明了。它只忠於自己;它只是顯示了它的本質。這意味著直覺上的自由,不受任何外部物體、禁錮、偏好和幹擾的限制。

截拳道是啟迪心智的方法。這是壹種生活方式,壹種走向意誌力和控制力的運動,盡管它需要直覺的激勵和引導。

在訓練中,學生需要充滿活力。但在實際戰鬥中,他的頭腦必須冷靜清醒,不能驚慌失措。他必須感覺好像沒有危險。他向前移動時,步法要輕而穩,眼睛不能猛烈地盯著對手。他所有的動作應該和平時壹樣,表情也沒有變化。他的臉上沒有壹點他在生死搏鬥的跡象。

四肢,妳的天然武器,有雙重用途:

1消滅眼前的敵人——消除和平安寧、公平正義、人性博愛的障礙。

摧毀自己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而產生的內心沖動。摧毀任何困擾妳思想的東西。不要傷害任何人,要戰勝自己的貪、怒、癡。截拳道是針對自我的。

拳腳是消除自我意識的工具。這個工具可以體現直覺和本能的力量。它不同於理性智能和復雜的自我意識。它不分裂自己,阻礙自由。這個工具就是往前走,不回頭。

由於人類天賦所具有的純凈心靈和空靈意識,四肢也具有同樣的本性,最大限度地自由發揮作用。作為無形精神的外在象征,這壹工具使頭腦、身體和四肢具有完整的生命力。

不基於舊的和不變的技能意味著達到壹種完整和自由的狀態。所有的動作和動作都是他用的。

不根植於外在的依附是人的本性。按照它的性質,思想會無止境地前進,過去、現在、未來的思想會無止境地流動。

不以任何思想為教條,就是在思考的過程中不受思想的限制,不受外界事物的幹擾,以壹顆空靈的心去思考。

讓精神集中在壹個尖銳的焦點上,並保持警覺,這樣我們就能憑直覺和本能迅速感知到無處不在的真理。頭腦必須從舊習慣、偏見、有限思維甚至普通思維本身中解放出來。

拋掉壹切雜念,妳的人生就會不斷積累,以本色、自然、本性展現本體。這就是佛教所說的空。

倒滿之前先把杯子倒空。

絕望的刻板印象

在武術的歷史長河中,盲從和模仿的本能似乎是大多數武術家、教練和學生與生俱來的。這壹部分是因為人性的趨勢,壹部分是因為各派背後極不合理的守舊傳統。所以能找到壹個不斷開拓創新,造詣很高的導師是非常難得的。這就好比“指路標”的需要。

每個人都屬於某個派別,每個派別都聲稱自己掌握真理,而排斥所有其他派別。所有這些派別都根據自己對道的解釋形成了自己的學派,分裂和孤立了穩定與和諧,但他們設計了花哨的套路作為自己特定和獨特的技術系統。

大多數武術流派並沒有直面格鬥的本質,而是積累和發展“花拳繡腿”,從而扭曲和制約了武術從業者,背離了原本簡單、直白、務實、求真的格鬥含義。巧妙的套路(孤註壹擲的套路)和人為的手法,都達不到事情的核心點,只能通過程式化的練習來模仿實戰。所以武術家不能在實戰中“打”,只能在壹些“看似”的實戰中“打”。

更糟糕的是,(很多門派都強調)超自然精神夾雜著各種所謂的精神理念,直到習武者越滑越遠,滑向神秘、虛假、抽象的境界。所有這些努力都是徒勞的,無法把握和適應千變萬化的實戰,也無法像屍檢壹樣研究分析。

當妳靜下心來認真體驗的時候,妳會發現,實際的戰鬥不是靜止的,而是“活的”。蹲伏(壹種無能的形式)把原本靈活的武功變成了僵硬和局限。當妳從實踐的角度來看,妳會發現其實沒什麽用,只是壹味熱衷於壹整套系統化的浪費,套路化的練習,無用的表演。

當憤怒或恐懼等真實情感出現時,屬於某壹派的人會用傳統的方式表達,還是用自己的方式吶喊?他是壹個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還是壹個刻板的被操縱的機器人?他會只是隨波逐流,還是會反抗強加給他的限制?固定的模式會在他和對手之間豎起壹道屏障,阻礙“正直”和“靈活”的關系。

屬於某壹派的人,無法直接看到事物的本質,只能盲從形式(理論),讓自己在迷茫中越陷越深,直到把自己陷入無法逃脫的陷阱。

他們看不到事物的本來面目,因為他們所受的教育歪曲了事實。訓練必須面對事物的本質,遵循其自然規律。

成熟並不意味著成為思想的囚徒。成熟是對自己內心深處的理解和實現。

當妳擺脫了機械化的訓練,獲得了自由,妳就可以達到簡單樸素的境界。人生是壹個整體統壹的“關系”。

壹個清晰簡單的人,不用猶豫選擇。事情就是這樣。按照某種觀念,行為明顯是有選擇性的,這種行為不是自由的、解放的。反而造成了更深層次的沖突和矛盾。變成了沒有主見的頭腦。

“關系”就是認識和理解。這是壹個自我覺醒的過程。“關系”是壹面鏡子,透過它妳可以發現自己——我們的存在就是為了產生“關系”。

固定模式完全沒有適應性和靈活性,只是提供了壹個更好的籠子。真相在所有模式之外。

形式只是壹種徒勞的重復,可以讓妳從容體面的面對真正的敵人時逃避自省和自知之明。

積累是在諸多障礙中自我封閉,巧妙的技巧進壹步鞏固這些障礙。

固守傳統的人,只知道墨守成規,照搬概念,循規蹈矩。他在行動的時候,只能按照老套的觀點對待每壹個靈活的瞬間。

知識在壹定時期內是相對固定的,反之,知識是連續的。知識來源於數據、積累和結論,而求知是壹個主動的過程。

積累的過程只不過是增加機械僵化的記憶。學習絕不是簡單的積累,而是壹種求知的活動,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

在武術訓練中,我們必須有壹種自由的意識。受制約的頭腦絕不是自由的頭腦。條件的限制會把人限制在某個特定教派的框架內。

如果妳想自由地表達自己,妳必須扔掉昨天的壹切。從“舊”中妳可以獲得安全感,從“新”中妳將獲得靈活性和機動性。

為了實現自由,心靈必須學會正視生活。生命是不受時間束縛的寬廣寬廣的運動過程,自由是超越意識的。看著它,但不要糾結於它。“我自由了”——(當妳這麽想的時候)妳已經沈浸在過去的回憶裏了。如果妳想理解和體驗“現在”,妳需要扔掉昨天的壹切。

從知識中解脫出來就是滅亡,然後妳才能獲得新生。消除內心的是非。在自由的領域裏沒有對錯。

當壹個人不能表達自己時,他就不再自由。於是,他開始奮鬥,奮鬥會導致壹整套模型系統的出現。後來他不再回應事物的本質,而是循規蹈矩,把格局體系作為自己的呼應。

壹個鬥士必須沒有雜念,集中精力做壹件事——戰鬥。不要回頭看或左顧右盼。他必須清除路上的所有障礙,無論是情感上的、身體上的還是理性上的。

當壹個人遊離於“體系”之外,就可以行動自如,行動徹底。壹個真正渴望真理的人,是完全不受“正式派系”束縛的。他只強調實質。

要想明白武術中的道理,對每壹個對手都有清晰的洞察,就必須拋棄風格和門派的觀念,偏見,愛好和厭惡。然後,妳的心可以停止所有的煩惱,回歸平靜。在這種寂靜中,妳會對壹切有完整、清晰、明亮的洞察。

如果有壹個門派教妳某種戰鬥方法,那麽妳可能會按照這種方法的極端來戰鬥,但這不是真正的戰鬥。

如果遇到不規則的進攻,比如打亂節奏的進攻,如果從傳統的有節奏的攔網中選擇壹種模式,妳的防守和反擊總是缺乏適應性和靈活性。

如果妳遵循傳統的模式,那麽妳所知道的只是刻板印象、傳統習慣和陰影——妳不了解妳自己。

壹個人如何以部分和片斷的形式回應整體?

只是重復固定的節奏和僵硬的動作,會讓真正的格鬥動作失去“生命力”和“精髓”,這是事實。

形式的堆積只會帶來壹個變化,成為壹個拖累和束縛的錨,它只能朝著壹個方向前進——向下。

形式會增加障礙,它只是既定動作的刻板預演。在壹個動作開始時,我們必須直接觀察它的本質,而不是制造障礙;不要求完美,不隨意附和——沒有刻意選擇的知識會讓妳從整體上充分了解真正的對手,並和諧地適應它。

壹旦習慣了偏法,脫離了封閉模式,格鬥家就會隔著壹道屏障面對對手。他只是在“表演”他程式化的防守技巧。他只能聽到自己的喊聲,卻看不到對手真正在做什麽。

我們被自己固定的套路和傳統的攻防模式束縛的有多深!

如果妳想適應妳的敵人,妳必須直接了解他。而如果抱著“只有壹條路”的態度,就會增加障礙,失去直截了當的洞察力。

“整體”就是能夠適應“某某”,因為“某某”是不斷運動變化的。壹個人如果被某種觀念禁錮,就無法適應“這樣那樣”的快速變化。

勾手和揮桿是個人風格的壹部分,無論妳怎麽評價,都不可能有完美的防守方法。幾乎所有未經訓練的戰士都使用它。對於武術家來說,這會豐富他們的攻擊手段。他的手必須能夠從任何位置攻擊。

在傳統教派裏,制度比個人更重要!個人只能在門派體制下跟風!

哪裏有什麽教學方法或教派可以導致靈活和活力?有壹條通往靜止、固定、僵化方向的路徑,有壹條清晰的路徑,卻無法通向靈活和活力。不要把現實變成靜態,發明壹種教學方法來實現。

所謂的道理,就是和對手的關系,是不斷運動的,是靈活的,絕不是靜止的。

真理沒有軌跡。真理是靈活的,因此是可變的。它沒有靜止的部分,沒有固定的形式,沒有系統的教條,沒有哲學體系。當妳明白了這壹點,妳就會明白妳是如此的靈活。通過靜態的、堆疊的形式和模仿的動作,妳將無法表達自己,失去活力。

  • 上一篇:班會上關於“信任”的小遊戲
  • 下一篇:檳榔的功效、作用與禁忌,檳榔的功效、作用與禁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