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我去了壹所私立學校“讀書”。
八歲就能臨摹七十二賢人畫像。
9歲就能把孔孟等七十二賢人畫得惟妙惟肖;
之後考入泉州唯壹的藝術學校泉州西亭藝術師範學校。在西畫老師的指導下,他對西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輟學後,他成立了自己的“青年畫室”,以賣畫為生。“青年畫室”使李碩卿在當時的泉州小有名氣。
1927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上海新華藝術學院西畫系三年級,師從西畫大師朱老師。然而,當時在李碩卿的藝術生涯中任教的是著名的國畫大師劉海粟、潘天壽和王個簃。我親自指點他國畫的筆墨和技法,讓他以後既能接受中西繪畫,又能為將西畫的造型方法融入國畫的筆墨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1928 —1956,大學畢業,20歲左右。曾在泉州、惠安、南安、晉江等地的大學、中學任教。同時任教於泉州海江大學、泉州建國商學院、省晉江中學三所學校,兼任廈門中學、廈門美術學校教師。從教28年。
從1934到1947,年僅26歲的李碩卿成功創作《秋去蜀岡》,最年輕的壹幅入選福建美展。這幅畫是中西合璧,以中國畫為主,西畫為輔,在全省藝術界引起了轟動。
在抗日戰爭期間,創作了《日本暴力地圖》(65,438+00)、《漢奸末日》(8)。
自辦“薛璐”畫室,並在泉州出版的《福建日報》開設專欄“碩清賣雪”,開始以畫養畫。
1948中國美術年鑒出版《待卸》、《水磨》、《離別》、《努力》、《泰山殘雪》等五幅中國畫作品。
他根據自己貧窮的生活,創作了《窮人家》,登上了當時中國最著名的《上海美術》雜誌的封面。
1948 8月30日晚,他連夜創作了包括《蔣介石的末日》在內的20多張海報,張貼在泉州街頭,迎接泉州解放。
1952年2月,以支援抗美援朝戰爭為主題,畫《軍柴運輸》,從省展、華東展到全國國畫展。
65438年至0955年,他在金雞閘寫生,用筆墨謳歌社會主義建設的失敗,精心創作了《破金雞填晉南》這壹宏偉的國畫巨作,不僅入選全國美展,還被中國美術館收購收藏。這是福建省第壹件被國家收藏的藝術作品。
65438年6月至0956年6月,我省開始修建省外第壹條鐵路——鷹潭至廈門鐵路。年近半百的李碩卿帶領6名年輕畫家在鐵路工地上寫生。7天時間,我畫了上百張素描。直到13稿才完成“移山填谷”。這幅巨幅國畫以武夷山為背景,這裏山巒高聳,怪石突兀,雲鎖峽谷。在峽谷底部,數千名鐵路工人正在緊張施工。以建設為主題移山填谷,展現了社會主義建設如火如荼的雄偉面貌。這就是中國畫的新生。
1957,他以為杭州八景,蘇州八景,泉州八景(今市區)。
1958起《移山填谷》入選1958年春季舉辦的莫斯科社會主義造型藝術展,懸掛於中央大廳,在國內外藝術界引起強烈反響。我國著名文學評論家王朝文在8月30日的人民日報1958上稱贊:“中國畫能否反映現實,特別是社會主義建設,壹直爭論不休。
從65438年到0959年,移山填谷還參加了在印度和日本舉辦的世界藝術展覽。李碩卿參加了莫斯科、新德裏、東京和北京的展覽,《移山填谷》四幅原作全部被中國美術館破例收藏。這幅畫還在《中國現代繪畫作品選》、《中國繪畫十年作品選》、《中國美術館藏水晶》等美術史上發表過。電影《行走在畫中》《歷史的卷軸》也是從“移山填谷”開始的。
從1960到1961,文化部部長周揚到全州,在會上見到李碩卿時,對當時的地委主要負責人說:“每年至少要用三個月的時間,給李碩卿足夠的條件去遊山玩水。於是他多次遊覽泰山、華山、黃山、雁蕩山、天臺山、太姥山、廬山、武夷山、長城等數十處名山名勝,創作了《泰山殘雪》、《黃山雲霞》、《天臺瀑布》、《太姥山奇石》、《武夷山勝跡探秘》、《花月疑雲》、《春到長城》。
從1962到1965,他用了三個月的時間走遍泉州,尋訪奇景,選景20余處。最後,他創作了泉州八景:鳳山春曉、東湖荷香、丘陵翠竹、雙塔飛天、玉毯風、玉毯風。福建人民出版社在文革前四次出版80萬冊。
這些作品單獨或與他人合作,反映了華僑對自然的征服和對家鄉新貌的建設,如《破金雞填晉南》、《惠女水庫》、《八婆渡海征服荒島》、《航天圖》、《華僑之鄉春曉》、《海上崛起回家觀光》等。這些作品大部分被國家收藏出版。
李碩卿每年數次登上清遠山,畫出了《清遠春曉》、《瑞香巖》、《虎奶泉》、《老君巖》、《彌陀巖》等膾炙人口的國畫。
1966年6月至1967年6月,“文革”期間,李碩卿被打被囚禁,家中的繪畫、素描和古董文物被洗劫壹空。他萌發了畫梅子的想法,用12開小宣紙畫梅子,磨練筆法,加深構思能力。在兩年多的時間裏,我畫了上百幅不同規則和結構的梅花國畫。李碩卿畫梅花有前後左右感,而其他人畫梅花只有前後左右感。方向感是他兩年多的辛苦和筆墨磨練出來的。後來著名的梅花作品有《苦寒出梅花香》、《寒年三友》、《紅梅聞香》、《迎徐》、《羅浮月牙兒》、《東風新聞》等,都是當時用小畫放大的。從畫梅子開始,他還下大力氣渲染紫藤、松樹、水仙、荷花、葡萄。晚年,他的花鳥畫和山水畫都已成名。
1968農歷10十月14是李碩卿的六十大壽,所以我為自己的人生畫了壹幅雪松國畫。他原名李松林,畫名為“大雪壓松柏,松柏挺拔”,表現了畫家逆境中的風範。
1969因“特殊嫌疑”被羈押在泉州工藝美術公司二樓。他穿著整潔,笑著,
1970,“牛棚”關閉。
李碩卿在文化大革命中所受的壹切冤屈都得到了平反。
1981年4月,新加坡華商代表團訪問泉州。1928新加坡總統50多年的學弟兼藝術顧問劉康先生大學畢業後,特意委托周英男、葉松英在全州聯系李碩卿。周英男送給劉康先生壹幅描繪新加坡海灘風光的西洋畫給李碩卿,李碩卿也送給劉康先生壹幅中國畫《雙塔在天》。
1981年在香港舉辦畫展,重繪泉州八景壹套。
1981年65438+2月香港華豐國貨有限公司舉辦“與林書畫展”。李碩卿帶來了150多幅山水花卉書法作品,港內報紙、電臺、電視臺的10多名記者以新聞、采訪、特寫、評論的方式稱贊李碩卿為“現代中國畫第壹人”。美國、加拿大、法國、意大利和東南亞的各界朋友專程來香港參觀。在港期間,他還應邀參加了香港書畫界的風雅集,互相交流繪畫技巧,並與20多位香港畫家合作,繪制了壹幅巨幅花卉國畫《五彩繽紛》。現場,李碩卿以福建省美術家協會主席的身份,邀請港書畫雅集來福建舉辦展覽和寫生。
1992年6月,臺灣省美術家出版社出版了《李碩卿書畫集》,其中包括196幅書畫。藏畫在島內外都很受歡迎,洛陽有段時間很貴。
1992期間,李碩卿被日本墨會書畫社聘為首席顧問:墨會是日本最大的書畫團體,他們早就著手在日本東京、大阪等地舉辦李碩卿書畫展,但因李碩卿不幸去世而未能成行。
1992年秋,他還在清源山山頂寫生,最終完成了壹幅名作《清源山上看洛陽》,捕捉了清源山、他任教多年的華僑大學和洛陽橋的主要景觀。
1993年2月28日上午,也就是去世的前兩天,國立華僑大學校長莊到他家看望他。此時,李老已無力題詞,卻親自將壹幅梅花國畫交給莊校長,委托他轉交給壹位旅居菲律賓的華僑大學主任。這是他在世時送人的最後壹幅畫,也是他幾十年藝術生涯中唯壹壹幅沒有題名的畫。
從6月1993 11到去世前壹個月,他在畫桌上完成了人生的最後壹筆。
1993 65438+2月30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