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忠1988年至1993年在朝陽門經營壹家小煙酒店,還在上班的楊寶忠每天早晨5點多鐘開始經營,上班時把生意交給年邁的母親看管,下班後又經營到晚上十點多鐘。5年的經營楊寶忠取得了人生第壹桶金。
1993年1月盲目進入股票市場。癡迷技術分析,三年時間虧損的壹塌糊塗。在其感到徹底絕望的時候1996年1月24上海證券報發表了題目為《證劵投資巨擘——華倫·布費》的文章。從此楊寶忠癡迷於巴菲特思想的研究與實踐。通過與朋友和家人的合作不斷在股票市場尋找投資機會。2011年在積累了壹定資本後又開始投資房地產。
北京電視臺·百姓炒股秀節目是這樣介紹楊寶忠的——“在15年的炒股過程當中,這位股民的資產已經達到了幾千萬元,能有這麽好的成績,還要得益於他結識的壹位投資大師。這位大師給他的投資帶來什麽樣的智慧指引呢 ?”楊寶忠常說:是巴菲特偉大思想和智慧挽救了我。我希望通過宣講巴菲特偉大思想和智慧從而改變更多人的命運。使更多人成為股票市場長久的贏家。
楊寶忠常說自己能夠從圖表分析,猜漲跌的可怕賭博泥潭中擺脫出來,轉變成壹名價值投資者。並取得驕人業績的動力源泉,全部來自於心目中的英雄——沃倫·巴菲特。是巴菲特給了我無窮的知識、智慧、和力量。楊寶忠說在股票市場猜漲跌頻繁交易,是壹種變相的瘋狂賭博行為,已經造成了無數的家庭悲劇。而賭博壹旦成癮,戒賭是壹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其困難程度遠遠超出了常人的想象,為了戒賭,楊寶忠在購買了價值被大大低估的股票後,像遠離毒品壹樣盡量遠離股市。楊寶忠說他多年來最喜歡做的壹件事,就是呆在自己獨處的書房裏靜靜的研究巴菲特思想。楊寶忠說巴菲特關於投資方面的精彩論述常常令我感動。就像壹種鎮靜劑吃的越多自己狂躁的心就越平靜。研究巴菲特思想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楊寶忠生活中最快樂的壹件事情。變成了壹種興趣和愛好,楊寶忠說就是這種興趣和愛好使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人生轉機。
2002年楊寶忠在證券市場周刊第94期第96期以小名國強的名義發表了題為《尋找能輕松跨越的股市柵欄》的文章。總結了自己人生轉變的過程。在文章中楊寶忠指出:“巴菲特思想非常博大精深,其價值就像大海行船時的指南針。任何人只要將巴菲特有關書籍系統地讀上二十遍,不難得出和自己壹樣的看法。 楊寶忠曾是朝陽門地鐵口小煙酒店的老板,1993年1月盲目進入股票市場,前3年癡迷技術分析,損失慘重。從1996年1月他開始癡迷於巴菲特價值投資思想的學習、研究、與實踐,開啟了價值投資之門,通過與朋友家人的合作,在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輾轉騰挪,14年間個人資產獲得了幾百倍的增長。
穿著老式皮大衣的楊寶忠是年初來《百姓炒股秀》做節目的,他語出驚人:“我並不試圖越過七尺高的柵欄,我到處尋找的是我能跨過去的壹尺高的柵欄。”這是我壹生的投資指南。在2010年1月19日和20日連續兩期節目中,楊寶忠坦然講述了自己十幾年間的投資心得,並壹再強調,價值投資的核心,就是對確定性的東西下註 。 2010年11月7日天下財經·百姓炒股秀節目首次亮相北京金融國際博覽會,舉辦了投資明星觀眾見面會。經過壹段時間的籌備,在全國首次發起並成立了民間證券研究院,在這次活動當中節目組向首批民間證券研究員楊寶忠、路雷頒發了證書 。天下財經·百姓炒股秀民間證券研究院正式成立。
楊寶忠在投資明星觀眾見面會上發言指出::“用40美分買價值1美元的證券就叫價值投資,我追隨巴菲特十多年了,我最大的體會是在證券市場裏搞投資,不學巴菲特是非常可惜的。 楊寶忠2011年2月23日做客北京電視臺,天下財經股民幫助股民節目。楊寶忠指出:“壹個人無論在哪個領域,要想獲得成功都應當向這個領域裏最成功的人學習。巴菲特是投資領域最成功的偉大投資家。
從投資的角度看,購買股票就是做生意,做生意講的是“生意不熟不做”所以在投資之前壹定要對企業有壹個透徹的了解。 大多數人都知道有個通過投資股票成為世界首富的沃倫·巴菲特,但只有極少數人能夠理解、認同並踐行巴菲特股神的投資思想精髓。《巴菲特思想在中國》的作者楊寶忠,可以稱得上是股神巴菲特在中國的忠實追隨者。楊寶忠在學習巴菲特經典語錄過程中的體會、感悟很多,主要有:
壹、是關於遠離股市,就是說要與股市保持適當的距離,牢記市場先生的寓言故事,不要沈溺太深。
二、是關於股市預測,巴菲特不相信股市預測,妳不可能靠風向標致富。他只看重股票的內在價值。
三、是關於生活,巴菲特說:“在生活中,如果妳正確選擇了妳心中的英雄,妳是幸運的。我建議妳們所有的人,盡妳們所能地挑選出幾個英雄。沒有什麽能比得上正確地選擇自己的英雄
四、是關於獨立思考,這與追隨英雄並不矛盾,追隨英雄不是爬在英雄腳下,而是站在英雄肩上。
五、是對人性的優點和缺點的洞察,巴菲特說:“事實在於,人們充滿了貪婪、恐懼或者愚蠢的念頭,這壹點是可以預測的。而這些念頭導致的結果卻是不可預測的。 ” 2012年2月13日楊寶忠做客《財經名人匯》節目,怎樣才能成為壹名合格的價值投資者?楊寶忠回答說:需要過“三關“
第壹,就是知識關:充分理解內在價值這個概念。內在價值的定義很簡:“它是壹家企業在余下的壽命中可以產生的現金的折現值。”
第二,就是態度關:樹立長期投資的理念。巴菲特說:如果妳不想持有壹家股票十年,妳就不要考慮持有它十分鐘。
第三,就是方法關:遠離股票市場不要整天看股票行情。巴菲特說:我認為奧馬哈是壹處更能使人心智健全的地方。我過去常常感到,當我返回紐約去工作時,哪裏太多的刺激會使我終日心神不寧,只要妳有常規量的腎上腺素,妳就會對這些刺產生不適,這樣過壹段時間可能導致瘋狂的行為。”這段話說的是巴菲特1956年離開紐約返回家鄉奧馬哈開創自己事業時的親身感受。從此巴菲特遠離股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這種做法是最值得我們學習,也是大多數人難以做到的。只有闖過這三關才有希望成為壹名合格的價值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