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為所知的是,梁啟超還是壹位傑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具有深入研究和深刻見解,在對子女的家庭教育實踐上梁啟超堪稱成功典範,其科學而獨到的家教方式尤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梁啟超***有九個子女,在他的先進的教育思想影響下,每個子女都品德高尚,才華出眾,學有所成,都成為對國家做出傑出貢獻的棟梁之材。
壹、十分重視思想品德教育
梁啟超特別註重對子女進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他就要求孩子們從小就要養成艱苦樸素的習慣,在逆境中磨練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意誌品質,並且以身作則,用自己崇高的道德品質為子女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曾經說過:“生當亂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壹個人在物質上的享用,只要能維持生命便夠了,至於快樂與否,全不是物質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得快活,才真是會打算盤哩” 在這種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子女們個個養成了壹種艱苦奮鬥、堅忍不拔的精神。梁啟超的次子梁思永學業有成,曾在美國哈佛大學攻讀考古學和人類學。1930年學成回國時,正是中國戰亂不斷的時代。他在那種特別艱苦的條件下,長期堅持從事考古工作,曾主持河南安陽後岡、山東章丘龍山鎮、西北岡等重要考古的發掘,並在世界上首次確定了仰韶、龍山和商文化的相對年代。梁啟超的四女梁思寧,在南開大學讀壹年級時,因日軍侵略而失學。她毅然懷著滿腔的愛國熱忱加入新四軍,奔赴抗日前線。梁啟超的幼子梁思禮,在5歲的時候,父親梁啟超就去世了,他17歲赴美求學,當過服務員、勤雜工,在飯館裏洗盤刷碗,什麽都幹,靠打工支持自己的學業,刻苦攻讀八年,終於攻取博士學位。學成回國後壹直從事電子科學領域的研究工作,成為我國著名的火箭專家,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並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他經常教導子女們要熱愛生活,培養廣泛的興趣,全面發展。他說:“我是學問、趣味方面極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專積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內容異常豐富,能夠永久保持不厭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歷若幹時候,趣味轉過新方面,便覺得像換了新生命,如朝日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覺這種生活是極可愛的,極有價值的。我雖不願妳們學我那泛濫無歸的短處,但最少也想妳們參采我那爛漫向榮的長處。”
二、 註重愛國主義教育
梁啟超身處社會動蕩時代,壹生歷經多次重大國家變故,經歷可謂滄桑坎坷,但始終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強國圖強之誌,這種信念壹生從未動搖過。這種愛國精神和報國思想也對對子女的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愛國教育體現在他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家裏,他經常向子女們講述祖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誌士的感人故事;而在孩子們長大離家後,他仍以書信的方式繼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鼓勵子女們勤奮學習,精益求精,努力掌握專業知識,將來報效祖國,建設未來強大國家。在他的教育影響下,孩子們從小就培育了對祖國深厚的感情,立下了報國強國之誌。
梁啟超的九個子女中,先後有七個曾到外國留學,他們在國外都接受了西方的高等教育,學有所成,成為各行各業的專家學者,。但是,他們中沒有壹個人留在國外,享受西方優厚的物質生活待遇,而是義無反顧地學成回國,與祖國***憂患,與民族同呼吸。抗戰期間,梁啟超的長子、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音在四川進行古建築的研究工作,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十分艱苦,以至於疾病纏身,卻仍然頑強地堅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當時美國許多著名大學和博物館都想聘請他們到美國工作,並給予及其優厚的生活待遇和極佳的工作條件,但都被他們壹壹拒絕了。梁思成說:“我的祖國正在苦難中,我不能離開她,哪怕僅僅是暫時的。”
新中國成立後,梁啟超的家人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於新中國的建設事業,雖屢遭磨難而毫無怨言。他們全家人在梁啟超夫人王桂荃和長女梁思順(時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的主持下,將梁啟超遺留下來的極具文化和史料價值的手稿都捐贈給北京圖書館,並把他們位於北戴河的壹座別墅獻給了國家。1978年,著名的圖書館學專家、梁啟超的次女梁思莊又代表全家將梁啟超坐落在北京臥佛寺的陵園和幾百株古樹獻給了國家。1981年,梁思莊組織在京的梁啟超子女集體自費回廣東新會探望父老鄉親。他們帶去了梁啟超的親筆字卷和收藏的戰國編鐘,贈送給廣州和新會博物館。至此,梁啟超和他的子女們將他們所能獻出的壹切全部奉獻給了祖國。
三、重視子女學習,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梁啟超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很重視培養孩子們求知的興趣,讓子女愛學習好思考的良好習慣。他很早就對子女采取個性化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們的個性和誌趣,按照每個孩子自身的特點因材施教,讓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梁啟超不斷鼓勵子女們在學習中要知難而進,不斷戰勝學業上遇到的困難,要學習古人“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的求學精神,同時也要註重培養和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當在美國攻讀建築學專業的梁思成完成學業之後,梁啟超建議他到歐洲去考察壹二年,然後結合對中國古建築的深入研究而形成自己的學術體系。當在美國研究考古學的梁思永完成學業之後,梁啟超立即安排他回國實習並收集了大量相關史料。
在學習方法上,梁啟超強調每個孩子在知識學習中要既能專精又能廣博,他在與女兒梁思成的通信中指出:“思成所學太專門了,我願意妳趁畢業後壹兩年,分出點光陰多學些常識,尤其是文學或人文科學之某部門,稍多用點功夫。我怕妳因所學太專門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於單調;太單調的生活容易厭倦,厭倦即為苦惱,乃至墮落之根源。”他總結了自身的經驗:“我生平趣味極多,而對於自己所作的事,總是作的津津有味,而且興趣淋漓,什麽悲觀咧,厭世咧,這種字句,我所用的字典裏頭可以說完全沒有。”他告誡次女梁思莊“在專門學科之外,還要選壹兩種關於自己娛樂的學問,如音樂、文學、美術等”。他對梁思成說:“做學問總要‘猛火熬’和‘慢火燉’兩種工作,循環交互著用去,在慢火燉時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實有諸己。”
正是由於梁啟超科學獨到的家庭教育方法,使他在對子女的教育培養方面能夠大獲成功。他的兒女們個個品德高尚,意誌堅強,富有愛國精神,在學有所長的同時又多才多藝,真正達到了素質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