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主要介紹詩人梅的生平及其詩歌創作。梅壹生仕途坎坷,多次因被考官打壓而考試不及格。她直到五十歲,成為別人的職員,才接受聘書。我才華橫溢,雄心勃勃,但在事業上卻發揮不出來。筆者對此深感遺憾。這些是介紹梅生和琪宇的人。然後是梅七人寫的。余省從小就開始練詩,他的詩讓長輩們大吃壹驚。長大後學習了六經中的仁義學說。“就是壹篇文章,簡單純粹”,因為我迎合不了,所以得不到世人的關註。因此,世界只知道石梅,不知道梅文。在這裏,作者以梅文作為陪襯,反映了石梅被世人所重視和喜愛。當時無論智者還是愚者,每當談到詩歌,都要向梅求教,而梅又願意用詩歌來表達自己的失意,所以他壹生寫的詩也就多了。世人都知道梅公的大名,卻沒有人願意推薦給皇帝。筆者對此深感遺憾。時任宰相的王曾稱贊“二百年來無此事!”可以看出,他非常了解石梅,但即使是他也沒有向皇帝推薦余省。作者哀嘆余省的才華對世界無用。不能為朝廷歌功頌德,不能祭祀祠堂,只能寫壹些“蟲魚悲”的聖歌。世人只知道喜歡他的詩,卻不知道詩人貧窮久了也會老去。作者對詩人的困境和才華的匱乏深表同情,同時也對世人不愛惜才華的狀況表示由衷的感慨。
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闡述了梅詩歌的編纂過程。梅余省寫了很多詩,但他不珍惜也不重視收集。他妻子的侄子擔心這些詩會丟失。他把從洛陽遷到吳興後寫的詩收集起來,編成十卷。作者本人壹直很喜歡余省的詩,所以他收集了這本詩集,並為它寫了壹篇序言。十五年後,余省在北京病逝。作者去拜謁,向家人要詩,得到1000多份手稿,把自己以前的詩集加起來,從中選出600多首好詩,編成15卷。這就是梅詩歌的寫作過程。這是壹首詩序言不可缺少的壹部分。關於梅詩歌的成就和特點,歐陽修在《舒眉余省手稿》和《劉壹詩話》中已多次論述,在此只想說壹句話:“余省的詩論我講得太詳細了,就不贅述了。”意思是梅詩的特點有很多,我就不用贅述了,讓讀者自己去想象去品味。
全文圍繞“詩窮而後作”的觀點。第壹段反駁“詩人很少是窮人”的觀點,以此來確立“詩歌貧窮落後”的論點。梅的兩段人生經歷、經歷和他的詩作都以具體的事實加以說明:“窮則思變”說。第三段雖然沒有明確說“貧窮落後”,但還是隱含了這個意思。正是因為“久貧而老”,余省才“病逝於京師”,也正是因為石梅的作品,作者才能“品味余省的詩,卻又愛不釋手”,並為其編了詩集。本文提出的歐陽修“詩窮而後作”的觀點,無疑是他對我國詩歌創作理論的傑出貢獻之壹。這充分體現了作者構思的精妙和文章結構的技巧。在表達詩人的工作時間時,作者主要采用側面對比的方式,而不是側重於正面表達。比如用梅文的“簡單、樸素、純粹”來體現* * *,然後人們向他要詩,向名人要贊,來襯托他的詩歌作品。這樣靈活多樣的表達方式,使文章生動活潑,不死板。
作為壹本詩集的序言。本文體現了“序言”文體的必備要素:壹是要說明全書的基本情況。文章的第三和第四段完成了這項任務。二是介紹作者的思想和創作,並對其作品的主要特點進行評論。這是前言的主要內容和任務,所以本文第二段用筆較多。第三,要有序言的主導思想,這個主導思想要與書和書的作者緊密聯系,從而形成整個序言乃至整本書的靈魂。文章開頭闡述的“先窮後工”思想,起到了這個靈魂的作用。歐陽修的序壹直備受推崇,主要是因為作者提出了“窮則思變”的創作理念。吳楚材等人在《中國古代文學觀》中說:“‘窮而後工’壹詞,是歐公的壹句獨創之言,是永恒之論。”歐陽修的“窮則思變”理論與司馬遷的“憤懣之作”理論、韓愈的“不平則鳴”理論壹脈相承,* * *起著文學創作的普遍理論作用。
“怒而為之”的語言,源於司馬遷的《史記·太史公列傳》。他認為《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孫子兵法》、《陸蘭》、《詩經》“多為聖賢怒而為之”,這是對屈原的批評。李贄在《水滸傳·忠義序》中簡明扼要地解釋了這壹思想:“古之聖賢,不怒而不為。”做到不怒如威,瑟瑟發抖,無病呻吟,盡管妳怎麽想!《水滸傳》也生氣了。”蒲松齡還把他的作品《聊齋誌異》稱為壹本關於孤獨和憤怒的書。可見,“帶氣工作”是中國文論的傳統思想。
“不平則鳴”的說法出自韓愈《送孟冬野序》:“萬物不平則鳴...人的話也是。那些要說話才說話的人,他們的歌也是有思想的,他們的哭也是懷的。”韓愈的“不能公道,必被人聽見”,是對司馬遷“怒行”的進壹步發展,對後世影響很大。何在《水天居筆記集》卷三《詩餘序》中說:“萬物雍容華貴,自以為太平。如果是在作者的本意,那麽壹開始就不公平!若媾和,為何要生美刺與嘲諷,為何要興、觀、群、怨起?”王國維《人間詞話》也說:“壹首古詩說:‘誰能不歌而思,誰能不食而饑?’詩人們,事物不可能平淡而健全。所以‘喜字難工,悲字易巧’。”可見,“不平則鳴”也是中國傳統文論的重要思想。
歐陽修《梅詩序》第壹段,主要從三個方面闡述了“窮而後工”的創作思想:壹、他認為“傳世的詩人,多出自古時候窮人之言”。這裏的“窮”是指事業坎坷,生活艱難。誠然,沈浮出詩人,困難出詩人。二是強調“有郁怒之氣”,以作詩。因為“窮”,所以能感受真實,思考深刻,感情激烈,這是文學創作的必要動力和源泉。三是肯定“越窮越努力。”工人又好又漂亮。這使人想起孟子的壹句話:“天將降大任於斯,先苦其誌”,“困其心,平其慮,然後行之”。把以上三個層面放在壹起看,就是“窮”的深刻,“滯”的強烈,“上位怒”的強烈,所以能成為“多工”的好詩。這符合認識論、實踐論和創造論的基本原理。
從重點來看,“帶著怒氣工作”論強調創作需要強烈的激情,“不平則鳴”論強調這種激情來自內心的不平,而“窮後工作”論強調這種激情和這種不平來自生活的貧困和停滯。其實這三種理論在精神上是壹致的。兩者相輔相成,相互發揮。他們共同構建了壹個關於文學創作起源的系統理論。文學創作尤其是詩歌創作的動力和源泉是什麽?這三種理論都側重於創作主體的內在積累和情感。胸中能有,筆中能有,這是必然。但這三個因素並不排斥客觀現實的本義:“怒”是如何產生的?「不公」從何而來?尤其是歐陽修對“貧窮”的強調,把“憤怒”和“不公”與社會生活的現實緊密聯系在壹起。因此,中國以“出離憤怒”、“不平則鳴”、“窮後工作”三大理論為核心的傳統文學創作起源論,是壹個全面的、綜合的理論,應當充分肯定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