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梵高的勵誌故事

梵高的勵誌故事

梵高的勵誌故事

 梵高,荷蘭後印象派畫家,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個人物。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梵高的勵誌故事,供大家參閱!

梵高的勵誌故事:1

 我曾去壹家畫店買扇面,和老板聊開來。我說妳可以拍下店裏的畫放到網站上作為宣傳。他搖搖頭說,沒用的。我詫異地問,怎麽了?他說,現在繪畫市場蕭條,除非是名家的畫,不然無論怎麽宣傳都沒人買的。妳看我店裏的這幅畫,是我那生活在北京的侄子的,花了半年時間畫了這幅油畫,壹直沒有賣出去,急得要砍掉自己的右手了!現在把畫丟在我店裏。我更驚訝了,精神理想和物質生存的矛盾竟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想起了我腦海中常常出現的畫面,那是1922年豐子愷先生在《谷訶生活》(梵高當時譯作谷訶)壹書裏所描述的畫面:“他背脊上負著極大的畫布,搖搖擺擺地在田野中步行……他又屢屢遺棄畫布在地上,自己完全不介意。他並不想從這等作品獲得什麽利益,已經描出了,就不顧它。有的時候他畫畢了壹幅畫,就把它遺留在寫生的場所,獨自回家。”

 梵高雖也同樣貧窮,可是他的心態和現代的這位畫師迥然不同。

 梵高,壹個癡狂作畫的瘋子,踽踽獨行的天才。

 他畫了很多自己的自畫像,那畫筆是鏡面,自畫像是鏡子裏的和藝術顏料融為壹體的他。鏡裏的梵高是虛幻的,這幅幻影的對角線上才是真實的梵高。

 然而不理解他的世人看見的是鏡子裏的梵高,是當時的人們心裏猜測的,不曾觸到的梵高。

 有人說梵高的耳朵是自己割掉的,有的說是在他和高更起沖突時高更割掉的,有人說他被割掉的是右耳,因為畫裏的他是右耳被白布包裹著的,有人說是左耳,因為梵高是對著鏡面畫出了自己。

 他在美術商品店做學徒的時候——人們看見鏡子裏的他:孤傲、蔑視壹切,因為他用冷眼嘲笑那些前來購買美術店裏的名畫的人們,和美術店經理大吵壹架後卷鋪蓋走人。鏡子外的他鮮有人懂:已經悟得真正的藝術的妙諦,在他看來那些所謂的名畫沒有達到他的藝術標準,而他苦於自己的畫作竟還沒有被賞識的機會,只有冷冷地看著那些名作被人挾了大筆的金錢前來膜拜。他也沒有心計,不會掩飾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也不肯裝出諂媚的模樣討好顧客,不願說著和內心世界截然相反的話。

 他和世人隔著壹面鏡子,明明他擡起的是左手,世人看到的是右手。明明他畫的是如今價值上億的藝術品,當時的世人看到的是不值壹文的糟粕。

 鏡子裏的他:性格是陰郁的、沈默而寡言,毫無風采。在巴黎學畫時,已經三十三歲的他坐在古代雕刻的石膏模型面前,背後壹群青年同學在那裏窺探,竊笑他。鏡子外的他:壹旦繪畫起來就是熱情的、靈動的。他畫畫的時候好像渾身都燃燒起來了,是那些絢爛的顏料踩著他的思想脈絡跳著火舞,活躍紙上。

 鏡子裏的他:極端的,惡意的,狼狽的,他曾身無歸宿,寄宿當時有名的畫家、他的妹婿莫夫的家,卻又打碎莫夫的石膏模型,而後倉皇逃走。鏡子外的他:他不喜歡自命為大畫家,又拿出石膏命令他畫毫無生命的作品的莫夫的作為。在後來研究神學後的壹段時間,他整日苦口宣教,身心都疲憊了才肯休息,把自己的生活費都讓給窮人使用了。梵高的父親見到兒子時,梵高穿著破舊的短衫在壹間汙穢的小舍的稻草堆裏睡覺。過度疲勞、睡眠不足、極度貧窮,他窮得只剩畫兒了。他還曾將父親寄給自己的原本就不多的生活費讓了壹大半給了壹個撫育五個無父的小兒孤苦伶仃的母親。

 鏡子裏的他:不曉得迎合俗眾的心理,完全拋卻利害得失,只顧著自己的性子作畫,農民都不肯給他做模特兒,嫌人品古怪畫風狂熱的他畫得太醜陋。鏡子外的他:他所選的題材壹般是勞動者,所產的畫,大部分是勞動者的生活的'深刻表現。疲勞的人,憂愁的人,病苦的人,壹直不離開他的腦際,他從不畫壹切上流社會的人物。《食馬鈴薯的人們》便是他有著這壹繪畫題材傾向的荷蘭時期的代表作品。他體察人民疾苦,他樂於救助。他看起來愚鈍,不會也不願按照“市場價值”來繪畫,可是他壹直懂得追隨真理。這就是真實的梵高。

梵高的勵誌故事:2

 文森特·梵高27歲那年,不想再當教士、給礦工們傳教了,他決心當個畫家。到他33歲,第壹次進了美術學院,但壹個月後就退學了。那是1886年,他處於人生低谷:開始當畫家已有六年,離他死去還有四年;此前壹年,父親去世令他悲痛欲絕,此時他的畫,恰與他的心情同樣:灰暗,沈郁。那年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壹雙鞋子,壹只翻著》,只有灰黑二色,就像是礦工所穿。

 ——等壹等,文森特·梵高,不是應該如陽光般熾烈、讓斑斕星月漫天旋轉的半瘋子麽?而事實上,到1888年,他的確已經成了那樣。那在1866年到1888年間,發生了什麽,讓灰黑色的靜物畫家變成了向太陽燃燒的金色葵花?

 1886年去巴黎之前,梵高是個很純粹的荷蘭畫家,秉承荷蘭黃金時代的傳統:長於描繪靜物,對物體材質表面精雕細琢,打光精確,陰影明晰,質感到位。但1886年,他去了巴黎。他那幅《吃土豆的人》被看中了——那幅畫線條粗糲,色彩陰暗,幽深莫測,但19世紀80年代的巴黎,正是對筆觸造反的時節——於是他也被召邀去了巴黎,參加了印象派的第八次,也是最後壹次聯展。

 如妳所知,1886年印象派正要分崩離析。12年前首次聯展時以莫奈為首的主力們,正待各奔東西;點彩派諸位野心勃勃,正要造莫奈的反;1886年的畫展是印象派的最後斜陽,梵高趕上了。他沒來得及在這次聯展成名,但是:他看到了壹些畫,比如莫奈的風景畫,比如畢沙羅的鄉村畫,比如保羅·西涅克的河流景色,比如埃米爾·伯納德的風景畫——這些畫現在掛在艾克·麥克雷恩畫廊,壹如梵高當日看見它們的樣子。

 他獲得了什麽呢?從1887年開始,他的畫變了。他感受到了光線與色彩的重要,明白了粗重筆觸的力量。他明白了“正確的素描”在光線下多麽無力,領會了塞尚高呼的“根本沒有線條,形體之間的關系靠顏色決定”這壹道理,以及最重要的:他邂逅了自己最鐘愛的壹個人——他在巴黎的印象派諸位大師畫裏,找到了日本浮世繪大宗師歌川廣重的身影。

 壹個新的梵高就此出現了。他此前的33年灰黑色如畫人生,在巴黎印象派的余暉中,被盡數燒盡,此後灰燼裏,站出了美術史上最鮮艷奪目的人物。

 1888年2月19日,梵高離開巴黎,去了南方的阿爾勒。他在那裏給高更寫信:“我永不會忘記初到阿爾勒之日的情感。對我來說,這就是日本。”6月5日,他寫道:“浮世繪的筆觸如此之快,快到像光。這就是日本人的風貌:他們的神經更纖細,情感更直接。”

 是什麽促使他開始燃燒生命的?還是1886年到1888年,他在巴黎的見聞。他會說出這樣的話:“看日本浮世繪的人,該像個哲學家、聰明人似的,去丈量地球與月亮的距離嗎?不;該學習俾斯麥的政略嗎?不。妳只該學會描繪草,然後是所有植物,然後是所有風景、所有的動物,最後是人物形象。妳就做著這壹切,度過壹生。要做這壹切,壹生都還太短。妳應當像畫中人壹樣,生活在自然裏,像花朵壹樣。”

 他的壹生最後,如他所言。

;

  • 上一篇:描寫剪紙作品的作文
  • 下一篇:如何收藏遊泳圈?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