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或“國母”壹詞,通常用於以慈母般的慷慨與博愛來關懷天下百姓,以維護國家的和諧與穩定。女王自然是人民的母親,她應該遵守母道,善待人民。母儀是指封建社會規定的母性方式。
第二,世界是公共的:
出自《禮記·李雲》:“大道之行也,公事也。”
原意是天下為公,天子之位,傳聖賢而不傳子孫,成為美好社會的政治理想。
中國人因為孫中山的推崇,對“天下為公”這個詞非常熟悉。
服務大眾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規範。它不僅是個人修養的關鍵,也是社會道德的最高原則。它要求的是關心他人,幫助有需要的人,“老有所養”,“幼有所幼”;追求平等正義,視公共利益高於壹切。它的最高境界是以義為重,義利為先,甚至在義利矛盾沖突的情況下,忘記公利、無私的自我犧牲。
也許孫中山壹生最喜歡的內容就是“天下為公”。據統計,在孫中山的題詞中,“惟以受者姓之”“天下為公”共32件,其中有贈馮玉祥、張學良的。為什麽孫中山對「天下為公」情有獨鐘?在我看來,這就是他提倡和實行三民主義所希望達到的目的。或許可以說,他的理想,他的目標,他的思想體系的基本精神,都凝聚在“天下為公”這四個字裏。?
“天下為公”?
1924年,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中提出:“真正的三民主義,是孔子所希望的大世界”。孔子所向往的“大同”世界,指的是《禮記》和李雲所描述的理想社會:“大道之行,亦為公事。”這個社會“老有所終,幼有所強,寡孤獨病有所養”,“貨棄於地,不必藏於己;如果妳討厭它,妳不必為妳自己去做。”這就是所謂的“大同”。《李雲》實際上是由戰國末期或秦漢時期的學者編撰的。它反映了以孔子為創始人的儒家學派的政治理想和對未來社會的願景。孫中山“天下為公”思想的源頭是兩千多年前編纂的《禮記·李雲》。但孫中山的“天下為公”思想與儒家思想有很大不同。前者帶有孫中山時代的印記。它既吸收了儒家思想的精華,又融入了中國古代農民起義軍的平等思想,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以及當時流行的社會主義理想。?
孫中山眼中的“天下為公”?
“公”字按東漢學者鄭玄的解釋,是“* * *”的意思。“天下為公”,即天下屬於天下。到孫中山先生到來的時候,“天下為公”的內容更深更廣。他說:“我們的三民主義就是民有、民治、民享。民有、民治、民享,就是國為民有、政為民治、利為民享。按照這種說法,人民對國家不僅是* * *財產,壹切事務都是* * *。”壹個“* * *”字涵蓋的範圍之大,以至於“國家”、“政治”、“利益”都在其陰影之下。國家歸人民所有,政治由人民治理,獲得的國家利益由人民享有。?
在孫中山理想的未來社會中,全體人民當家作主,管理國家事務,享有平等幸福:“真正以民為本”;“4000萬人民擁有管理國家事務的主權”;沒有貧富懸殊,沒有少數富人壓迫大多數窮人的不合理局面,全國人民“生活幸福平等”。“民有”、“民治”、“民享”得到了充分的實現,古人所說的“天下為公”也確實做到了。孫中山自信地告訴世人,他理想中的未來社會,會有歐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繁榮,但不會有歐美資本主義發展必然帶來的弊端、階級對立和社會動蕩。孫中山對中國的改造和建設藍圖,確實打動了當時很多人的心,成為當時中國人民的奮鬥目標。?
“世界是公共的”的實現方式?
孫中山試圖通過實行三民主義來“統治世界”。他主張民族主義,即國民革命,推翻滿清貴族的統治,恢復中國,把壹家壹姓的世界變成“公天下”。清朝滅亡後,他繼續國民革命,反對官僚軍閥的專制權力,把官僚軍閥的世界變成人民的世界。同時將中國各民族融合成壹個非常文明強大的統壹的中華民族,以反抗帝國主義列強的壓迫,從列強手中奪回失去的土地和權利,使中國成為壹個獨立富強的國家。?
他主張民主,即政治革命,“打破舊專制,主張* * *建立新共和國”。在這個“真正的中華民國”裏,主權在民,國家由民立國。辛亥革命前,孫中山所說的民權是間接民權,公民只有選舉權,不能直接行使主權,必須由他人即代表行使。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借鑒瑞士方法,主張實行直接民權。在這種制度下,公民有四項權利,即選舉權、公民復決權、創制權和罷免權。孫中山說:“民有此四權,即能任官、為官、控官、防官,則為壹國之主而不辱。”但孫中山也說過,要把“權力”和“能力”分開,“政治權力”和“統治權力”分開。簡單來說,有權力的人不要直接管,可以委托有才能的人來管。他說:“當涉及到國家政治時,人們應該有權利;至於那些管理政府的人,必須付給有能力的專家。“而且,受人民委托管理政府的專家,也應被視為普通人,甚至是中華民國的總統、長官。至於“政權”與“統治權力”的分離,孫中山是這樣解釋的:“國家的政權應分為兩部分,壹部分是政權,應完全交給人民,人民應享有直接管理國家事務的充分權利。這個政權就是民權。壹個是治理,要完全交給政府機關,政府要有很大的權力治理國家事務。這種治理就是政府權力。“孫中山的設想很好,真正實施起來可能並不容易。人民把管理政府的權力交給“有能力的專家”後,讓他們行使職權並不容易,還要對他們進行監督,防止他們把仆人變成主人。?
他主張民生,即社會革命,以防止資本主義的弊端。辛亥前,孫中山提出“均地權”。“平均土地所有權”意味著土地的“單壹稅制”。具體方法是讓地主自己報地價,然後國家根據地主報的地征收土地稅。國家征用地主的土地,按地主自報的地價收購。由於交通發達,當歸鄉部分土地價格上漲。孫中山說:“這對於國計民生大有裨益。少數富人把持壟斷的弊端自然會永遠消失,這是最簡單最容易的方法。”但他主張的“平均地權”只適用於“宅基地”,不適用於“耕地”;只適用於城市和郊區,不適用於廣大農村。孫中山晚年雖然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思想,但對於如何讓無地或少地的農民獲得土地,並沒有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案。而且這個想法也不太現實。孫中山既想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又想通過抑制資本主義的發展來防止其不可避免的弊端,這是其思想中的壹個主要矛盾。辛亥革命後,孫中山提出了“統制資本”的思想。他說,在歐美國家,資本被少數人壟斷,解決經濟問題比政治問題麻煩百倍。中國應該吸取歐美的教訓。中國應該盡快阻止大資本家壟斷資本。方式是國家抓住經濟命脈,以國家之力發展經濟,造福全社會。孫中山認為,這種做法體現了社會主義精神。他把民生社會主義或者國家社會主義,或者集體生產社會主義,或者* * *生產主義。他的民生主義確實有蘇俄經濟制度和政策的影子(孫中山稱之為“生產制度”和“國家資本制度”)。?
孫中山深知,要實現“天下為公”,就必須與以天下為私利的人作鬥爭。他指出:“* *和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官員是人民的公仆。民國成立十年,那些公仆壞到把中國搞亂了……”孫中山所說的擾亂民國的所謂“公仆”,是指袁世凱、張、曹錕、龍繼光等人。這些官僚軍閥視軍隊為私有,視政權為私有,視國家為私有。所以他說,“沒有革命精神,將來改造民國是沒有希望的。”孫中山不會不知道國家統壹,革命黨成為執政黨後會出現的腐敗。他曾經設想,采用外國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權力,加上中國的審查和監督權力,將導致壹個“五權分立”的政府。按照他的說法,有了這樣壹個“最完備、最善良的政府”,我們就可以“防諸惡”,“建立壹個民有、民治、民享的國家”。但是,“五權分立”能解決多少,真的不好說。?
孫中山壹生都在為實現“天下為公”而奮鬥。雖然直到他去世,中華民國還是壹個假招牌,但他實現“天下為公”的嘗試和努力是有益的。今天的時代與孫中山的時代有著根本的不同,但孫中山的題詞“天下為公”仍然激勵著中國人民,仍然是中國人民的奮鬥目標。自然,“天下為公”有了新的時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