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出身貧寒,祖上沒有顯赫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他靠什麽教育出這麽優秀的孩子?
在這本《梁啟超家書》中,我們可以壹窺他成功育兒的關鍵。
孔子有句話: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真正的教育者是順應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作為九個孩子的父親,梁啟超在每個孩子的學業選擇上踐行著壹個道理,那就是尊重孩子的喜好。
當他的二女兒梁思莊出國留學時,他寄信寫道:
可是二女兒的誌向不在這裏,學起來很吃力。她百般與大哥梁思成傾訴內心的困惑。梁啟超後悔了,立即寫信說:
梁啟超的壹番話,徹底打消了女兒對思莊的憂慮。她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冷門專業圖書館學,找到了正確的方向,最終成為中國最優秀的圖書館學家之壹。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深知這壹點的梁啟超對每個孩子都采用了這壹理念。
得益於梁啟超的因材施教,梁的九個孩子都成為了各行各業的精英,大放異彩。
長女梁,詩歌研究專家,著有《義橫關詩選》。
長子梁思成是中國建築的奠基人,領導並參與了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
次子梁思永是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先驅之壹。
三兒子梁思忠畢業於美國著名軍校西點軍校,參加過淞滬會戰。
二女兒梁思莊是中國圖書館學領域的頂尖專家。
第四個兒子,梁思達,經濟學家,編寫了《中國現代經濟史》。
三女兒梁思怡,著名社會活動家,長期從事對外友好聯絡工作。
四女兒梁思寧在姐姐梁思怡的影響下加入新四軍,從事宣傳工作。
第五子梁,著名火箭控制專家,為新中國航天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還有梁思成、梁思永、梁三位國家級院士,其中梁思成、梁思永是我國首批國家級院士。
這樣的優秀離不開孩子們自身的努力,但更不可或缺的是梁啟超的興趣教育。
他不隨大流,讓孩子學熱門專業。而是順著孩子的天性,學自己喜歡的東西,才得到如此傲人的成績。
曾國藩曾說:順境不偷懶,逆境不膽怯,壹切都可以通過用心控制局勢來實現。
堅韌樂觀的態度是壹個人壹生中最大的財富。
梁啟超把這筆財富給了他的子女。
在那動蕩的幾十年裏,梁家沒有這種心態是活不下去的。
梁思成和梁思忠因車禍住院,他們原定的留學計劃不得不推遲壹年。他們的兩個兒子非常沮喪。
作為父親,梁啟超在信中寫道:
在困難時期,他這樣激勵孩子們:
梁啟超的教誨,成為梁思成等人壹生的精神養分。
抗日戰爭爆發,梁思成夫婦南逃,只好住在李莊的草堂裏。
這家人生活貧困,經常吃上頓沒下頓。
但即使在這樣艱難的日子裏,梁思成依然保持樂觀。
為了生存,我不得不把我的筆和手表壹個個典當掉,以換取口糧。梁思成也開玩笑道:
紅燒這塊手表。
讓我們燉這件衣服。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梁思成壹家就是以這種百折不撓的心態堅持到了抗戰勝利。
梁家經歷了中國最不穩定的歲月,但無論經歷多少苦難,他們都沒有放棄。
這種豁達的精神來源於梁啟超的言傳身教。
作為父親,梁啟超深知人的壹生會遇到無數的挫折和磨難,但只要有壹顆堅強的心和樂觀的態度,人生就沒有困難。
梁啟超是當時幾所大學的講師,經常需要到各地講學,還有寫書等許多工作。
但即使如此忙碌,他也從未忽視家庭和育兒教育,而是給予孩子深深的愛。
給我的女兒司舜寫信:
妳想象不到歷史上為舊中國吶喊的革命先驅在女兒面前是這樣的。
在很多寫給孩子的信中,妳可以看到老父親對孩子無限的親切,沒有壹點家長作風,卻有著說不盡的溫柔。
他稱自己的孩子為“大莊”、“小莊”、“老寶貝”、“達達”、“忠義”,從這些綽號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父親對孩子的寵溺。
梁啟超溫暖而真摯的父愛,成為他的孩子們壹生幸福的基礎。
周曾說:與孩子交朋友是父母的最高境界。最好的親子關系就是像朋友壹樣。
我從來沒有因為我是妳的父母而對妳施加限制。我只想做妳人生路上的朋友,和妳壹起前行。
梁啟超不僅給了孩子們真摯的愛,也給了他們很大的自主權。
他從不以父親的名義幹涉子女的就業和婚姻。他所做的只是站在朋友的角度給出建議。
女兒思壯在國外英語成績不好,壓力很大。梁啟超得知後立即安慰她:
我不在乎成績,我只想讓我的孩子學會。即使在現代社會,很多父母也比不上這種開明的態度。
不僅如此,他還說:
孩子最在意父母的態度,適時的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盡管起步不利,但在梁啟超的指導下,梁思莊終於有所成就,成為中國著名的圖書館學家。
梁啟超不僅是孩子們的好老師,也是孩子們的好朋友。
他追求有趣的教育,怕孩子陷入死學狀態,所以經常給孩子寫信,勸他們涉獵壹些學科之外的東西,感受生活的樂趣。
這種純粹的育兒態度讓梁啟超的孩子受益匪淺,梁思成在繪畫、小提琴、足球等方面都頗有造詣。
他畫的圖往往很驚艷,就像機器壹樣工整。
可以說,沒有梁啟超的教育,我們不可能見證這樣壹個優秀家庭的誕生。
但正是梁啟超的教育,讓後人有機會知道什麽是真正的教育。
不是分數至上,不是服從,不是無條件的愛,但我尊重妳這個獨立的個體,願意讓妳去丈量世界的寬度。
不僅可以享受出生的樂趣,還可以坦然面對各種生活。
這樣我們這輩子才能不辜負父母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