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有句話叫“開門放鞭炮”。也就是新年到來,家家戶戶開門第壹件事就是放鞭炮,以鞭炮聲辭舊迎新。
鞭炮是中國的特產,又稱“鞭炮”、“鞭炮”、“鞭炮”。它的起源很早,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現在,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燃放鞭炮可以營造節日氣氛,是節日裏的壹種娛樂,可以給人們帶來幸福和好運。但如果追溯鞭炮的起源,就會明白古人放鞭炮的初衷及其演變歷史。
《荊楚紀年》說:“正月初壹,雞鳴,庭前放鞭炮,避邪。”這壹記載表明,鞭炮是古代驅趕瘟疫和邪靈的聲學工具,使得燃放鞭炮的習俗從壹開始就帶有壹定的迷信色彩。其實這完全是古人的誤解造成的。
據《神經》記載,在古代,人們穿過深山紮營,晚上燃起篝火,壹是為了做飯取暖,二是為了防止野獸入侵。但是,山裏有壹種動物,它不怕人,也不怕火,經常趁人不備偷吃。
為了對付這種動物,人們想到了在火中燃放鞭炮,利用竹子的爆裂聲來驅趕的方法。這裏說的動物叫“山嫂”。古人說能使人忽冷忽熱,是鬼使人得了忽冷忽熱的病,嚇走了山,也就是驅除了邪靈,使人得了吉祥平安。
唐初,瘟疫遍地。壹個叫李天的人把硝石放在壹個竹筒裏,點燃它,使它發出更大的聲音和更強的煙。結果,山嵐的瘴氣被驅散,流行病被制止。這是最早的鞭炮原型。
後來火藥出現了,人們就在竹筒裏裝滿硝石、硫磺、木炭燃燒,產生了“爆炸戰”。到了宋代,人們開始用紙管和裹著火藥的麻桿制作“炮”(即鞭炮)。
關於鞭炮的演變,《優秀流行編曲》記載:“古鞭炮。都是用真竹流行的,所以唐詩也叫爆桿。後人為之卷紙。叫做“鞭炮”。
隨著時間的推移,鞭炮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和顏色也越來越多。湖南的瀏陽、廣東的佛山和東姚、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的溫州是中國著名的“煙花之鄉”。他們生產的鞭炮不僅暢銷全國各地,還出口到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
放鞭炮已經成為壹種具有民族特色的娛樂活動。人們不僅在春節燃放鞭炮辭舊迎新,還燃放鞭炮慶祝重大節日和喜事,如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結婚、建房、開業等。
舞龍
玩龍燈,又稱“舞龍”、“舞龍燈”,是中國特有的民間娛樂活動。從春節到元宵節,中國城鄉都有打龍燈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和發展,耍龍燈已經成為壹種形式活潑、表演優美、富有浪漫色彩的民間舞蹈。玩龍燈源於人們對龍的迷信,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古代,人們用舞龍來祈求龍的保佑,以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玩龍燈的主要道具是“龍”。龍是由草、竹、木、紙、布等制成的。龍的數量以單數表示吉祥,多為九節龍、十壹節龍、十三節龍,多達二十九條。十五節以上的龍體積龐大,不適合跳舞。它們主要用於觀賞。這種龍特別註重裝飾,工藝價值高。還有壹種叫“火龍”,用竹棍編成圓筒形成籠子,貼上透明漂亮的龍衣,點上蠟燭或油燈燃燒。晚上的表演非常壯觀。
龍燈的玩法有很多種,其中九節以內的招數是重點。比較常見的招式有:龍遊、龍騰鉆、頭尾鉆、龍搖尾、蛇蛻皮。第11節和第13節中的龍側重於動作表演。金龍追逐寶珠,壹躍而起,時而飛上雲端,時而破浪入海。非常好。
舞龍的習俗被海外華人發揚光大。每當中國人民有傳統節日和重大慶祝活動時,他們都會舞獅和玩龍燈,表現出強烈的東方精神。
壓歲錢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把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發給晚輩。都說壓歲錢可以鎮邪,因為“老”和“特”諧音,晚輩可以用壓歲錢平安度過壹年。壓歲錢有兩種,壹種是把彩色的繩子穿成龍的形狀放在床腳,這是燕京年記載的;另壹種是最常見的,就是父母把分發給孩子的錢用紅紙包起來。壓歲錢可以在晚輩拜年後當眾給,也可以在除夕夜孩子熟睡時,由父母放在孩子的枕頭下。
民間認為,給孩子壓歲錢,當邪靈或“年”傷害兒童時,兒童可以用這些錢賄賂他們,將邪惡轉化為好運。阿清吳曼雲《壓歲錢》詩中說:“壹百元長彩線,再從枕中取之,論鞭炮價,使焦耳忙了壹夜。”從這個角度來說,壓歲錢是紮在孩子心裏的,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過節需要的東西。
現在長輩給晚輩壓歲錢的習俗依然盛行,金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大多是孩子們用來買書和學習用品的,新的時尚賦予了壓歲錢新的內容。
把祝福的詞向後貼
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墻上、門楣上貼“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由來已久的民俗。據《梁璐之夢》記載:“小的時候會逛百貨商店,畫門神桃符,過春節……”;“讀書人,無論大小,都要掃地,打掃家庭,換門神,掛鐘旭,釘桃子,貼春卡,祭祖。”這篇文章中的“貼春卡”就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福”字現在被解釋為“幸福”,但在過去它意味著“好運”和“好運”。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春節貼“福”字,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充分體現這種向往和祝願,民間幹脆把“福”字倒過來,表示“福已降”、“福已至”。還有壹個傳說是“福”字倒貼在民間。明太祖把“福”字作為暗號,準備謀殺。為了消除這場災難,善良的馬皇後讓城裏所有的家庭在黎明前都要在門上貼上“福字”。自然,沒有人敢違背馬皇後的意誌,所以“福”字張貼在每個門上。其中壹家不識字,就把“福”字倒過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壹家把“福”字貼反了。皇帝聽到這個消息後大怒,立即命令禦林軍砍倒那座房子。馬皇後見事情不妙,急忙對朱元璋說:“家裏人知道妳今天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反了。這不就是“福道”的意思嗎?”皇帝壹聽真相,下令釋放,壹場大禍終於消除。從那以後,人們把“福”字倒過來,以求好運,紀念馬皇後。
還有人把“福”字精心制作成各種圖案,如長壽、壽桃、鯉魚躍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是手寫的,現在市場和商店都有賣。
吃年糕
春節期間,中國許多地區都講究吃年糕。年糕又稱“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人們的工作生活逐年改善。
作為壹種食物,年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1974年,考古學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會遺址發現了稻種,說明我們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開始種植水稻。漢代人把年糕稱為“年糕”、“魚餌”、“糯米糕”。古人也有壹個從年糕到年糕的發展過程。公元6世紀,烹飪書《史記》載有制作年糕“白繭糖”的方法,其中說:“米若煮熟煮透,且比杵臼的更熱,則須煮得極熟,才不至於有米粒……”即糯米蒸熟後,煮成米飯,再切成桃核大小。
把米磨成餅的方法也是很早的。北魏賈思勰的《齊姚敏書》可以證明這壹點。制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絲篩過,再加水和蜂蜜揉成堅硬的面團,在面團上附上棗和栗子,再用竹葉包裹,蒸熟。這種糯米糕有中原特色。
年糕多由糯米粉制成,糯米是江南特產。北方有糯米之類的粘粒,古代最早推出粘小米(俗稱小米)。這種小米去殼粉,用水蒸熟後,呈黃色,粘粘的,甜甜的,是黃河流域人們慶祝豐收的美味佳肴。明朝崇禎年間出版的《京師風光略》壹文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會“正月初壹吃小米餅,過年糕”。不難看出,“年糕”在北方是“粘餅”的諧音。
年糕的種類很多,北方的白年糕,塞北農民的黃年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臺灣省的紅甲魚年糕。年糕從北到南有不同的風味。
北方有蒸年糕和炒年糕兩種,都是甜的;南方年糕除了蒸、炒,還有切片炒、湯煮,甜鹹兼備。
據說最早的年糕是在除夕夜用來祭神祭祖的,後來成為春節的食物。
年糕不僅是壹種節日食品,而且隨著壹年的過去給人們帶來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壹首詩所說,“人心高,和食作,使年比年好,以祈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