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種是陳錦堂、袁克讓、張伯鈞和宋傳興;第二種是袁克文、溥侗、張伯駒和張學良;第三種是袁克文、盧小嘉、張伯駒與張學良;第四種是孫科、張學良、段宏業和盧小嘉;第五種是蔣孝武、陳履安、周壹熹和連戰;第六種是錢復、陳覆安、宋楚瑜和連戰;第七種是沈君山、錢復、陳覆安和連戰。其中大部分人比較推崇第二種說法,我在此也取版本二。
張伯駒曾在《續洪憲紀事詩補註》中記載道:“人謂近代四公子,壹為寒雲(指袁克文),二為余,三為張學良,四為溥侗。壹說為盧永祥之子小嘉,壹說為張謇之子張孝若。又有謂:壹為紅豆館主溥侗,二為寒雲,三為余,四為張學良。此說盛傳於上海,後傳至北京。前十年余居海甸,人亦指余曰:此四公子之壹也。”
關於“民國四公子”的由來,最常見的說法是民國時期京津滬上流人士把當時四位具有傳奇色彩的豪門子弟統稱為四大王孫公子,其中論出身、或論公子派頭、分量最足的,當屬張伯駒、袁克文、張學良和溥侗這四位。
1、張伯駒
張伯駒(1898——1982) 字家騏,號叢碧,別號遊春主人,河南項城人。有“民國第壹收藏家”之譽,是集收藏鑒賞家、書畫家、詩詞學家、京劇藝術研究家於壹身的文化奇人。
公子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出身於名門世家,張伯駒自是符合這壹要求的。他出身於河南項城名門望族,生父張錦芳和伯父張鎮芳皆位高權重,並且與袁世凱家族淵源頗深。
張伯駒7歲入私塾,9歲能寫詩,被人視為"神童"。他與袁世凱的幾個兒子同在壹所書院讀書,畢業後又進入陸軍混成模範團騎兵科受訓,由此進入軍界,當過提調參議。以他的性情,是從內心厭倦軍隊生活的,認為當軍人是壹種恥辱。於是他不顧雙親的反對,毅然退出軍政界。從此,讀書、唱戲、寫字、當公子,就成了他的職業、他的行當兒,因而被時人稱為“怪爺”。
張伯駒與京劇大師余叔巖、畫家張大千、詞人周汝昌等名人相交甚好。他多才多藝,長於吟詩作對,曾與女詞人沈祖棻並稱為“南沈北張”。
國畫大師劉海粟評價張伯駒說:“他是當代文化高原上的壹座峻峰。從他那廣袤的心胸湧出四條河流,那便是書畫鑒藏、詩詞、戲曲和書法。四種姊妹藝術相互溝通,又各具性格,堪稱京華老名士,藝苑真學人。”
袁世凱的大公子袁克定晚年壹直生活在張家,最後也是死在張家。據張伯駒講,袁克定至死不失公子風度,吃飯時沒有魚,沒有肉,但還是要在胸前圍上餐巾,手捧拉丁文書籍,把玉米面窩窩頭切成片,佐以鹹菜。張伯駒曾為此寫詩壹首:
“池水昆明映碧虛,望洋空嘆食無魚;粗茶淡飯儀如舊,只少宮詹註起居。”
袁克定如此,張伯駒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呢?80年代初,張伯駒從長春返回北京,畫家黃永玉曾在京郊壹家西餐廳裏見到過他。只見他正襟危坐,點了壹盆紅菜湯,四片面包,果醬壹小碟,黃油兩小塊。菜上齊了,他也是胸圍餐巾,緩慢從容不失風度地進餐,喝完了紅菜湯,掏出壹方手巾,將抹上果醬及黃油的面包細心包好,拎上,緩緩離去。風霜雪雨,居然給他活到了改革開放的年月,難怪黃永玉都要目瞪口呆了。
出身官宦世家,卻不喜軍政、厭惡功名。生得玉樹臨風、眉眼間盡是風流,只談風月詩書戲曲、古玩丹青無壹不曉,儼然壹翩翩濁世佳公子,張伯駒,郎艷獨絕,世無其二。
1982年春,張伯駒在北京去世,終年84歲。這位啟功口中的“天下第壹收藏家”、後輩心中的“藝苑宗師”終駕鶴西去,歸於乾坤。
2、袁克文
袁克文(1889——1931)字豹岑,號寒雲,祖籍河南項城,生於朝鮮漢城。昆曲名家,民國四公子之壹。
袁克文身世顯赫無人不知,他的父親是民國梟雄袁世凱,他的母親金氏夫人是朝鮮貴族之女。他自幼聰慧過人,讀書壹目十行過目成誦,金石書畫、詩文戲藝,無所不通,袁世凱後期的私人文稿多出自他手。他深受其父寵愛,因此自比為三國的曹植。
1916年,袁世凱病死,袁家樹倒猢猻散,袁克文長期居於上海,以變賣字畫為生。他在上海加入了當時的大幫會——青幫,並且還排在青幫輩分極高的“大”字輩,收有門徒壹百多人。當時在上海灘稱霸壹方的流氓大亨黃金榮才排名“通”字輩,比袁克文還要低壹輩,號稱"南有杜月笙、黃金榮,北有津北幫主袁寒雲”,因此人們都稱袁克文是“小老大”。其實他本質上還是壹個舞文弄墨的文人,因此有人說他是“貴公子,純文人”。
袁克文熟讀四書五經,精通書法繪畫,喜好詩詞歌賦,還極愛收藏書畫、古玩等。此外,他還酷愛京劇和昆曲,常與張伯駒、浦侗等名士往來,曾與梅蘭芳、歐陽予倩等人同臺演出。
1931年春節,袁克文在天津病逝,年僅41歲。他壹生高朋滿座、散金無數,而身後只剩20塊錢,家人無力為他籌辦後事,多虧了他在“青幫”的徒子徒孫湊錢才將他安葬。據說他出殯之時,有上千名和尚、道士、尼姑和喇嘛前來送行,甚至還有許多妓女也紮了白頭繩前來哭奠,不由地使人想起了壹千多年前的柳三變。
3、張學良
張學良(1901——2001) 字漢卿,號毅庵,遼寧臺安人。
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是名副其實的“東北王”,他本人被時人尊稱為“少帥”,他與蔣介石更是兄弟相稱,是民國政壇上聲明顯赫的風雲人物。
作為張作霖的長子,張學良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壹身,從小錦衣玉食,學習英語,結識名人,長大後堪稱壹風度翩翩的俊俏公子,西裝革履,出入於京津滬的舞廳宴會,與名媛趙四小姐的戀情更是成就了壹段佳話。
民國四大公子都酷愛收藏,張學良也不例外,其收藏之富之精,堪與張伯駒等人比肩。
許多人都知道,民國“四大公子”各自都有自己的收藏經,大概這在當時算是壹種“時尚”吧,除了大收藏家張伯駒之外,像袁克文“百宋樓藏”和“八經閣”中的宋元古籍也極具分量。張學良的收藏多是早年購進的,涉及到古籍、文玩、書畫等領域,奇珍異寶,五花八門。張學良後來遭逢變故,過了半個多世紀的囚禁生活,其收藏品多有散失在所難免,但到1994年底他離開臺灣時,身邊的藏品仍然還有不少,遠非壹般藏家可比。
2001年,百年少帥張學良在風景如畫的檀香山與世長辭,民國最後的公子走了,從此世間再無王孫公子。
4、溥侗
浦侗(1877——1950) 愛新覺羅氏,字後齋(壹作厚齋),號西園。別號“紅豆館主”。
浦侗出身於滿清皇族,其身份顯赫自是無人能比。他是恭親王奕忻的孫子,宣統皇帝溥儀的堂兄,其父載治乃乾隆皇帝十壹子成親王永瑆的曾孫,過繼給道光皇帝的長子隱誌郡王為嗣。他世襲鎮國將軍、輔國公,兼理民政部總理大臣。因其排行老五,世人遂尊稱為“侗五爺”。
浦侗是民國時期公認的戲曲奇才,他自幼在上書房按部就班地讀經史,學作詩文,鉆研琴、棋、書、畫,收藏金石、碑帖,精於治印,酷愛劇藝。對於昆、京藝術,生、旦、凈、末、醜兼工,並對戲劇音樂如笛,二胡、弦子、琵琶等無所不通,人稱他是“比內行還內行”的外行。他曾壹人在京劇《群英會》中飾演周瑜、魯肅、蔣幹、曹操、黃蓋五個角色,個個技藝精妙出神入化,在當時曾引起轟動。他還曾與梅蘭芳合演過《奇雙會》等曲目,戲曲界壹致稱其為“昆亂不擋,六場通透”的“票界大王”。
由於溥侗博學多才,藝兼文武,所以在梨園行裏壹提起“侗五爺”來無人不服,前來拜師學藝者更是不計其數,據說當時的名角言菊朋、李萬春等人都曾以師事之。
譚派研究家陳彥衡評價浦侗:“有時粉墨登場,名貴之氣出於天然,尤非尋常所能比擬。”
著名劇作家、程硯秋之師羅癭公在其著作《菊部叢談》中評價浦侗:“厚齋色色精到,音樂之外,詞翰、繪事、鑒賞,無不精能。兼蓋有唐莊宗、李後主之長,又非其他天潢所能企及耳。”
除了戲曲之外,溥侗還精於古典文學和文物鑒賞,並通曉詞章音律。每逢春秋佳日,他便會約上朋友到西山大覺寺小住,彈奏壹曲《高山流水》,使人頓入絕塵脫俗之境。此等雅致,無人能及。
1950年6月,浦侗在上海病逝,享年73歲。好友梅蘭芳聞訊冒雨趕來吊唁,此時棺槨已上蓋,經梅蘭芳的懇切請求,其家人才開棺讓兩位老友見了最後壹面。根據溥侗的遺囑,他的後人將他葬在了昆曲的發源地——蘇州靈巖山,壹代戲曲奇才終與他最愛的戲曲藝術長眠在壹處。
民國四公子,才是真名士,自風流,後來人們評價“民國四公子”時說:要找夫君,選張伯駒;要找情人,選袁克文;要找知己,選張學良;要找朋友,選溥侗。
誠如劉強老師所言:“民國是最像魏晉的時代”,尤其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新月派文人與竹林七賢(包括其外圍人員)有壹脈相承的魏晉遺風。
懷念民國,是因為那個時代再也不會有了,繁華落盡,如今只剩下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