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作文1現在最新的節日是清明節。再來說說它的習俗。清明節也叫踏青節。這壹天除了註意禁火掃墓,還要忌針、忌洗衣服。在壹些地區,婦女被禁止行走。而掃墓就是俗稱的上墳和祭奠死者。按照舊習俗,掃墓時,人們要帶著食物、酒、水果、紙錢等物品到墓地,給親人的墳墓獻上食物,然後將紙錢焚燒,為墳墓培育新土,折幾根綠樹枝插在墳頭上,然後磕頭祭拜,最後吃完食物回家。清明節之所以又被稱為踏青節,是因為此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蔥蘢的季節,也是人們春遊的好時節,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進行壹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在這個節日裏,有的人有身邊親人的恩情,有的人有春遊時親近自然的喜悅。讓我們祝福所有的人。
過年的時候,蓋了新房的人、娶了媳婦的人、新女婿來拜年的人、老人們過生日的人,竹馬獅燈隊在主人家會玩得更開心、更搞笑、時間更長。玩的招數更有針對性,會叫:三星牌坊照、騎龍送子、五子入考、高堂獻壽等等。主人的待客更有禮貌,也更豐富。由於演出時間長,白天沒玩夠,晚上會有更多的演出,會吸引村裏和外面更多的人。所以,每逢春節,我們家鄉的孩子都喜歡趕著去參加舞獅隊,看舞獅、唱戲成了他們的主要活動。
家鄉民俗豐富,人民生活越來越豐富,文化活動越來越豐富多彩。在我心裏就像巧克力壹樣甜,醇厚甘甜,已經成為家鄉生活乃至生命的壹部分。每到春節,我都迫不及待地想回到家鄉,不僅是為了過年,也是為了品味家鄉醉人的風土人情!
在我的家鄉——常德,有壹種非常獨特的民俗。
在我的家鄉,有壹種獨特的食物——魚糕。節日期間,人們總是拿出魚糕來品嘗。在家鄉人的心目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壹種象征。
我家鄉的另壹個顯著特點是,每年10月,村民們會聚在壹起,開壹個小“跳蚤市場”,大家可以隨意購買別人的農產品。整個交易會將持續大約十天。在此期間,每個人都會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希望來年有個好收成。
在這些日子裏,大家都不在幹農活,全村人都會以這樣壹種獨特的方式慶祝今年的豐收。
壹年又壹年,家鄉變了,但在遊子的心中,“故鄉”的感覺永遠不會變。
民俗作文2我的家鄉位於準格爾盆地邊緣的壹個小縣城。因為這裏是江格爾的故鄉,成吉思汗也曾長期在此居住,所以有很多蒙古人居住在這裏。為此,我縣命名為“和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接下來,我將向妳介紹蒙古的民俗。
蒙古族起源於埃爾貢流域,歷史上被稱為“吳萌石委”和“蒙古”。蒙古族是東北亞的主要民族之壹,也是蒙古的主體民族。除蒙古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內蒙古自治區、新疆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的周邊省份。世界上大約有1000萬蒙古人,語言是蒙古語。其中壹半以上生活在中國。
世界上大約有10萬蒙古族。中國蒙古族人口為581000,在中國少數民族中居第六位。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余散在河南、四川、貴州、北京、雲南。
畜牧業是蒙古族人民長期依賴的主要經濟。此外,還從事加工業、農業和工業。目前以養殖為主。蒙古族善歌善舞,民歌有長調和短調兩種。主要樂器是馬頭琴。喜歡摔跤。蒙古蒙古包和樂樂車是他們遊牧生活中的伴侶。
蒙古人有自己的語言。蒙古語屬於阿爾泰蒙古語系,包括內蒙、烏伊拉特、巴爾胡布裏亞特。科爾沁的四種方言。目前常用的文字是13世紀初用回鶻字母創制的。14世紀初,原始文字經蒙古學者查格依·沃斯爾改造,成為通用的蒙古語。
《蒙古秘史》等經典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著名的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三大英雄史詩之壹;飲食被列為對世界文明做出突出貢獻的重要醫學發明。蒙古有個習俗叫獻哈達;哈達是蒙古族日常行禮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獻哈達是蒙古族牧民在迎賓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壹種禮節。獻哈達時,主人張開雙手捧著哈達,唱著吉祥的祝福語和贊歌,渲染著尊敬的氣氛,同時將哈達的折疊口朝向接受哈達的客人。客人要站起來面對敬酒者,專心聽敬酒和接受敬酒。接受哈達時,客人要微微前傾,獻哈達者將哈達掛在脖子上,客人雙手合十放在胸前。
獻哈達的人表示感謝。蒙古有很多習俗,比如拜神,吃骨肉。和妳壹起唱:蒙古族人的勸說往往是通過真摯的感情來表達的。唱歌喝酒是同時進行的。往往是壹個主唱唱完,大家舉杯壹唱,然後大家壹起歡呼。最近怎麽樣?聽了我的介紹,妳是不是也開始喜歡上我這樣的蒙古人了?
民俗作文3歡歌笑語辭舊歲,歌舞迎新年。農歷正月十四,武岡市壹年壹度的花會比賽在溫州路北段拉開帷幕。作為壹個普通市民,我當然不會錯過這精彩的壹幕!
壹大早,我媽叫我起床,說我要去看花會。我壹聽到“花會”這幾個字,就趕緊穿上衣服。晚飯後,我和哥哥、媽媽、爸爸壹路小跑到了那裏。鑼鼓喧天,彩帶飛揚,放眼望去,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溫州路寬闊的路面變得有些狹窄,很多大大小小的人依次圍了上來。
我和弟弟迫不及待地跑到最擁擠的壹圈前面,費了好大勁才進去。“我們幼兒園!”我驚呼,難怪這個節目這麽吸引人。原來這個節目是小娃娃表演的。都是濃妝艷裝,有的踩高蹺,有的舞獅,還有個七品芝麻官。最搞笑的是他!只見他滿臉兩撇上翹的胡須,穿著鮮紅的官服,表情誇張,舉止幽默,走路神氣活現,仿佛真的是個大官,讓人笑彎了腰。人們不時對他指指點點,竊竊私語,有的還不停地舉起手機拍照,留下這美好的瞬間。
今年的節目特別豐富,有劃船、秧歌、龍燈、扇子舞、高蹺,還有精彩的雜技表演。他也是我們家鄉武功鄉的參與節目。我和弟弟擠在臺前,看得津津有味。
其中壹個節目叫“吞鋼珠”,聽起來很嚇人。我心想:“鋼珠能吞下去嗎?咽下去會怎麽樣?”最後,我看到表演者圍著舞臺轉了幾圈,伸腿,彎腰,做熱身運動,然後拿出壹個鋼珠,讓在場的壹個小朋友檢查鋼珠的真偽。最後,他讓孩子慢慢把鋼珠放進嘴裏。他難以下咽,臉漲得通紅。我很擔心。很快他就把球吞下去,在臺下打雷。還是沒吐出來。我真的很擔心他會出事,心裏七上八下的,好像要跳出胸膛壹樣。最後,他用盡全身力氣吐出來。掌聲和喝彩此起彼伏。演出結束後,我對父親說:“我終於知道我們家鄉為什麽叫武術了。”妳知道,沒錯!就是武功鄉懂武術的人多!哈哈!我是其中之壹!
花會比賽不僅給美麗的節日帶來了歡樂,也為這個傳統節日畫上了耐人尋味的句號。
民俗作文4滿族波波,滿族民俗。滿族人喜歡吃黏糊糊的東西,因為黏糊糊的東西餓,方便狩獵活動。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制作精美、風味獨特的各類小吃,統稱為“滿清珍品”,故有“滿漢全席”之稱。滿族波波歷史悠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栗臉窩窩頭”,又名小窩頭。
滿族入關前有壹種宴席叫“波波席”,每桌用面粉80斤,可見規模。所用面粉多為粘稠狀,即以糯米、黃米、小黃米為主,配以適量的其他米渣,再以豆沙、堅果、糖為餡。主要品種有沙琪瑪、綠豆糕、蘇葉糕、豌豆黃、牛舌糕、打糕、炸糕、豆包等。每到冬天,滿族人家壹般都會煮幾鍋豆沙包,凍著了就帶著吃。現在在沈陽的冬季市場經常可以聽到粘豆包子的叫聲。
菜肴。滿族人特別喜歡吃豬肉和酸菜,烹飪方法也很多。比較有特色的菜有肉食禮、白肉、酸菜血腸、火鍋、酸湯等等。
遇到喜慶事件或祭祀時,要舉行吃肉儀式。壹桌有八個人。晚餐時,主人會端上壹塊豬肉和肉汁。客人們不用筷子,而是用自己的刀把肉切成塊或片,蘸上肉汁,依次飲用,十分大方。
白肉血腸是滿族人招待親朋好友的壹道主菜。五花肉,切成薄片,和切得很細的酸菜同時放入鍋中,然後放入盛好的,煮開後切成小塊。這道菜香而不膩,營養價值很高。現在沈陽那家餐館全是白肉血腸,風味無與倫比,很受消費者歡迎。
火鍋是最典型的滿族飲食。這種飲食與當年滿族人的狩獵生活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無論是原汁原味的滿族火鍋,還是如今中國隨處可見的現代火鍋,都會讓人聯想到“劈裏啪啦”的森林篝火和“吱吱”的小吊鍋。可以說滿族火鍋是現在風靡全國的火鍋始祖。除了菊花火鍋,還有著名的什錦火鍋和三鮮火鍋。
酸湯是滿族傳統食品。秋天新糧成熟後,農村幾乎家家都泡酸湯。把整個剛打好的玉米放在壇子裏浸泡發酵,然後用清水沖洗去酸味,磨成水,過濾去渣去皮,就成了面湯。吃的時候把鍋裏的水燒開,把特制的湯蓋套在左手的大拇指上,左手拿著壹團湯面,右手擠壓,把擠壓出來的湯條直接放在鍋裏煮,取出來,拌上肉醬、蛋醬或蔥花醬等調料就可以吃了。
民俗作文5每年過年,最開心的事就是在自家院子裏看舞龍!舞龍需要預約。新年過後,壹家人會早早準備好貢品,興奮地在家等待龍燈的到來。經過漫長的等待,元旦終於到來了。舞龍的人壹到,我們就興高采烈地跑到院子裏去看。在龍開始跳舞之前,院子裏的人異常興奮。鞭炮聲響起,龍開始翺翔。鞭炮放得越響,龍跳得越歡!
“喲嗬……”只有領導喊了壹聲,龍頭壹提龍就醒了。然後身體稍微動了壹下,隨著鞭子的刮擦聲,龍開始翺翔。鞭炮點燃了縷縷輕煙,龍在雲間飛翔。周圍的孩子們高興地跳了起來,大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爺爺拉著我的手,鉆到龍的身體下面,好像在飛壹樣。
鞭炮聲越來越大,我恐懼地捂著耳朵,卻止不住興奮的感覺。只見壹位身穿黃袍,手持龍杖的老先生走到水龍頭前,雙手鞠躬,喃喃自語著什麽。雖然有些句子他聽不懂,但是他那嚴肅的樣子讓我不敢出門。接下來,就聽到身後壹群人“嘿”的壹聲,鞭炮聲越來越響,漫天都是煙花。龍跳得更開心了。龍頭跟著龍珠,旋轉出壹個又壹個美麗的弧線。隨著鑼鼓聲的節奏,龍身轉圈,時而猛撲,時而昂首,場面十分壯觀。
當龍尾與龍頭相對的時候,也就是高潮的時候,我們已經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煙、肉、魚、雞鴨等貢品,鄭重地擺放在黃色的大桌前。據奶奶說,人們之所以這麽尊重和熱愛龍,是因為據說龍是神,有著巨大的力量和神力,可以幫助上天,保佑災難,主宰乾坤。所以它可以讓世界有九年的洪水和七年的幹旱。但如果我們尊重它,它也能保佑我們幸福平安。所以人們認為龍有威望,受人尊敬,有美德值得珍惜,所以故意請龍消災祈福。大人們紛紛領著孩子們虔誠地磕頭,默默祈禱新年新氣象。
“砰!”隨著壹聲巨響,壹朵巨大的煙花散去,金色的陽光映襯著,仿佛化作了千萬個新的希望。剛才那位老先生拿出了很多紅條,說可以保平安。誰不想要和平!大人小孩都蜂擁過去。
黃龍在院子裏遊來遊去,遊到了別的地方。當然,我們不會就此罷休,於是我們跟著這條可以維持和平的龍來到了另壹個地方。但無論走到哪裏,人們對它的熱愛是不變的,對生活的美好期待是永遠不會變的。
民俗作文6今天是4月4日——清明節。我和媽媽姐姐去給我們的祖先掃墓。這壹天的天氣有點陰沈,像是要下雨,讓我想起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死”的詩句。壹路上,我看到許多人拿著菊花、鞭炮、冥幣...東西燒到了他們的祖先,而我和媽媽壹路找到了奶奶的墳。那裏有那麽多墳墓,包括祖墳(就是全家人的墳墓)。
到了奶奶的墳前,我們先燒香,然後把準備好的冥幣燒給奶奶。願奶奶在天國裏得到很多錢,給自己買東西,給自己買衣服,買車開車,等等。最後,我向奶奶祈禱,希望我的成績能壹步步提升,不要壹年到頭感冒鼻煙,姐姐高三了,今年要面臨嚴峻的考試。當然希望考個好大學!!每年上墳都是這幾個程序:第壹,燒香。第二,燒冥幣和壹些天國用的東西。第三,磕頭。第四,燒鞭子。這也是對死去親人的紀念。
想著想著就想起小時候奶奶去世的時候。那時候,我奶奶雖然滿臉皺紋,頭發花白,但還是會對我們下壹代露出慈祥的笑容。從小到大,奶奶慈祥的笑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微笑讓我忘記了自己的膽怯。她的微笑讓我感到親切;她的微笑讓我真誠地感受到了長輩對下壹次的關心............
從小到大,奶奶壹直很關心和照顧我們。奶奶家後院有壹大片菜地。每年她都會種壹些青菜,橘子,紅薯,豆子。收獲之後,我們會分享壹些我們的下壹代。所以我和媽媽每次回外婆家回來,都會從外婆家的園子裏帶點蔬菜回來。那段時間,我很好吃,因為我有奶奶種的好吃的菜。但是奶奶幾年前去世了,我當時很難過,因為我再也看不到她那慈祥、溫暖、親切的笑容,吃不到她做的香甜可口的飯菜,再也見不到她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死。這句話又傳到我耳朵裏。每當想起這首詩,我就會想起那些離開我們去了天堂的親人。我不禁想起他們,想起他們對我們的好。雖然這些人已經離開了我們,但我們每年的4月4日都會去看望他們,給他們掃墓。也是壹種悼念吧!
民俗作文7過年!過年了!新的壹年又來了。孩子們,妳們知道新年由來嗎?有海關嗎?哈哈,我來告訴妳!
根據傳說,以前,有壹個叫“年”的怪物。除夕夜,村裏的人都逃到深山裏躲避年獸的傷害。
今年除夕,人們要去山裏避難。這時,村外來了壹個老乞丐。村民中沒有人關心這個乞討的老人。只有壹個老婆婆給了老人壹些食物,並建議他趕快上山,以避免野獸年。老人笑著說:“如果婆婆讓我住壹夜,我壹定會把年趕走。”半夜,“年”獸闖進村子,發現老婆婆家貼著紅紙,屋裏燈火通明,還有鞭炮。年最怕紅色,最怕火光,最怕鞭炮,只能迷茫的逃離。第二天,當人們回來時,村子仍然安然無恙。
這個故事很快就傳開了,人們知道了趕走年的方法。從那以後,每年除夕,家家戶戶都貼紅對聯,放鞭炮,等待新年的到來。這個習俗越傳越廣,最後成為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知道了過年的由來,再來了解壹下紹興人是怎麽過年的吧!在紹興,壹進入農歷十二月,人們就忙著為過年做準備:包粽子、除塵、殺雞鵝、曬魚幹和醬肉、準備過年的衣服、給親戚朋友買禮物。
臘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戶戶都會把竈神送上天。送完竈神,除夕夜前,家家總要選個吉日祈福,這是壹年中最隆重的大祭祀。紹興人稱之為祈福菩薩,以感謝神靈保佑,祈求來年幸福。人們說天上的菩薩不入不潔之宅。因此,在祈福之前,必須將大殿、祭祀臺和祭祀器皿清掃幹凈。
除夕夜,首先要做的是給祖先分年,也就是祭拜。祭祖結束後,全家人會聚在壹起吃年夜飯,這是最豐盛的壹餐。過了除夕,就是“年夜飯”。子女向長輩行禮,長輩將事先用紅紙包好的硬幣分發給晚輩,俗稱“壓歲錢”。當新年的鐘聲響起時,壹些人會燃放鞭炮,俗稱鞭炮。有的人玩得不亦樂乎,通宵達旦,也就是俗稱的守歲坐長夜。據說坐長夜可以保佑長生不老。
紹興等地過年的習俗也差不多。在新年和舊年之間的壹個月裏,人們都很忙。
民俗作文8去年我在外婆家度過了寒假。奶奶家在農村,春節年味十足。她貼春聯,放鞭炮,吃年糕,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看秧歌。
大年初二,爺爺奶奶壹大早就起來了,把院子裏長長的走道打掃幹凈,放上壹個大圓桌,放上瓜子、花生、香煙、糕點、熱茶,然後大人們開心地聊著天,我和妹妹則興奮地上躥下跳,時不時跑到門口張望。今天秧歌隊第壹個來我家拜年!
終於,鑼鼓聲響起,很快我就看到壹群穿著花花綠綠衣服的阿姨和奶奶來到我家。我和妹妹對著院子裏的大人喊:“來!來!”壹位老人走在前面,壹進院子,雙手拱著拳頭說:“新年快樂!新年快樂!”爺爺奶奶趕緊迎上來,說:“新年快樂!”然後熱情的請他喝茶抽煙。
壹支煙抽完,隊長下了命令:“出發!”鑼鼓聲響起,時而輕,時而重,時而慢,時而快。秧歌隊員隨著鼓聲扭動身體。他們左手揮舞著五顏六色的手帕,右手揮舞著鮮艷的扇子,時而排成壹長串,時而排成紅綠兩列。當他們的手帕和扇子壹起向空中揮舞時,就像蝴蝶在天空中飛舞。看的人越來越多,調皮的大孩子爬上了墻。奶奶也迫不及待地跳了下去。她跑進房間,拿出扇子和手帕,加入秧歌隊,有時還逗壹些隊員跳,引得大家樂不可支。慢慢地,鑼鼓聲停止了,胖奶奶也筋疲力盡了,但她也和爺爺壹起笑了。
這時,壹個聰明的年輕人拿起鼓槌,用力地敲著。兩只鼓槌忽高忽低,忽上忽下。再加上鑼鼓聲,就像鞭炮炸花,連躲在窩裏過冬的喜鵲都驚呆了,沖向藍天。最後,所有的聲音都停止了。爺爺奶奶趕忙叫大家坐到圓桌旁休息壹下。大家壹邊吃蛋糕,壹邊聊天。
我問我媽:“為什麽過年要跳秧歌?”我媽告訴我:“很久很久以前,我們北方漢族人辛辛苦苦幹了壹年。為了慶祝豐收,娛樂村民,大家組織了壹個隊伍唱歌跳舞。敲鑼打鼓是為了嚇跑壹切妖魔鬼怪,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漸漸的,就成了現在的秧歌。到了清代,秧歌在全國各地廣為流傳。”原來這個熱鬧的秧歌有這麽悠久的歷史!
民俗作文9“我家在東北,松花江邊,那裏有山有田,大豆高粱……”回想起這首有趣而流行的民歌,我不禁笑了。想起來這首歌和我的有點像!老家在東北,現在住在大連。不管是什麽理論,我都應該是東北人!
有句老話: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不過話說回來,東北真的和其他地方有點不壹樣!首先,東北的民居和其他地方不壹樣。在東北,大多數人住在平房裏。東北人從來不捂著住房,也從來不認真分什麽臥室,客廳,廚房。他們做的只是壹堵墻。東北廚房有壹個地下窯,不算太大,用來存放土豆等食物。東北廚房還有壹個生活爐竈,從裏面出來的熱氣通過鐵管輸送到臥室取暖。
再看,就是兩個嵌在大水泥裏的鍋。當然,妳需要壹張嘴來生火。56個民族中,恐怕70%都是軟床(我現在就是!而在東北,我睡的是炕,其實是又長又硬的床(老家的炕有兩三米長!)。床下有個洞,是用來連通廚房的。這樣,在外面做飯的時候,妳就坐在熱炕上。如果是冬天,那是多麽愜意的事情啊!可以說東北民居根本沒有客廳。從正門進去,先進廚房,再進炕臥室。壹個比較富裕的家庭會有壹個小房子。客人來了,坐在別人的炕上,沒有對立,更親切!其次,東北人的口味也和其他地方不壹樣。東北人特別喜歡燉菜。什麽豬肉燴面,雞肉燉蘑菇,土豆燉排骨,都是東北人的最愛。
除此之外,東北的文化習俗也與其他地方不同。在其他地方,幾乎所有的歌都是哼著跳著。但是東北的二人轉卻不同凡響,清新脫俗。他們兩個在當地,但是大家都知道!小到十幾歲的孩子,大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隨時隨地都可以來,不需要舞臺,不需要服裝。可以哼歌,邊唱邊跳,養眼又養眼。不開心的時候,來最後壹段,說不定心情會轉陰轉晴!最後,東北人的性格和其他民族有些不同。
東北人爽朗、大方、不拘小節,表現出中華民族的特殊風情,讓人感到親近。有句老話:壹方水土養壹方人。也許正是東北這些獨特的民風民俗,孕育了東北這樣壹個豪爽、大方、不拘小節的民族!
民俗作文10“鞭炮聲隔壹年,春風送溫暖進屠蘇。千家萬戶天天老是換新桃換舊桃。”迎接我們的是笑聲、爆竹聲和滿滿的期待。我們來到了湖北,我們思念已久的祖國。大年初二,我們在襄陽看了古城墻、米公廟、古隆中。現在讓我把他們介紹給妳!
米公祠,原名寶金齋,位於樊城,由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所建。米菲(1051-1107)人稱“米向陽”。米菲非常喜歡收集硯臺。他清正廉潔,勤政愛民,深受人民愛戴。他卸任去世後,修建了米公廟作為紀念。
位於相城區,古城墻始建於漢初,略呈方形。在東南角,有鐘鉉大廈和淑女城。城墻周長7.6公裏,平均高8米,寬約10米。漢水河是城北的水池,東、南、西三面都刻有市政廳。市政廳的寬度為130米至250米,深度為2至3米。它是宏偉的,真的很神奇!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古隆中。說起古隆中,大家壹定想到了諸葛亮,他有壹個巧妙的計劃。他是三國時期蜀國的宰相、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本名孔明,65438-27歲隱居古龍。我年輕的時候失去了父母,後來跟著舅舅去了荊州。17歲叔叔去世的時候,我去襄陽隆中苦讀,那裏叫“臥龍”。代表作品有《模型前》《模型後》。發明了木牛流馬、孔明燈籠等。後來劉備參觀山寨,諸葛亮分析了三分天下的形勢,提出了壹統天下的策略,使劉備茅塞頓開。進入隆中後,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道路兩旁成蔭的樹木。繼續往裏走,就會看到氣勢恢宏的古龍中門,別具壹格,由三道門組成。中間是壹扇大門,上面印著三個大大的紅色大字。兩邊各有壹個小門,三個門中間有兩根柱子,上面寫著壹副對聯,上聯是“三訪人間”,下聯是“且向兩代人獻真心”。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三顧堂,劉備三邀諸葛亮出山。有壹個浮雕:諸葛亮和劉備互相行禮,張飛卻雙目圓睜,眉毛倒豎,看上去氣鼓鼓的。懷疑?為什麽那邊有壹口六邊形的井?原來是諸葛亮在這裏打水用的,現在還是那麽晶瑩剔透,在燈光的照射下還是那麽波光粼粼,讓人驚嘆。
其實人不是生來就什麽都懂的,就像愛迪生說天才是百分之壹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人的壹生離不開先天的靈感和後天的努力。讓我知道,做任何事都要努力,只有先付出才能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