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人認為這是壹種密封的包子,沒有七竅,所以稱為“渾沌”,依據中國造字的規則,後來才稱為“餛飩”。在這時候,餛飩與水餃並無區別。
千百年來水餃並無明顯改變,但餛飩卻在南方發揚光大,有了獨立的風格。至唐朝起,正式區分了餛飩與水餃的稱呼。
餛飩的特色
1、以餛飩和水餃來比較
餛飩皮為邊長約6厘米的正方形,或頂邊長約5厘米,底邊長約7厘米的等腰梯形;水餃皮為直徑約7厘米的圓形。
2、餛飩皮較薄,煮熟後有透明感。亦因此薄厚之別,等量的餛飩與水餃入沸水中煮,煮熟餛飩費時較短;煮水餃過程中另需加入3次涼水,經歷所謂‘三沈三浮’,方可保證煮熟。
3、餛飩重湯料,而水餃重蘸料。
各地的稱呼
北京、上海:中國北方等地通常稱為餛飩。
廣東:因口音不同而沿“餛飩”之音稱為雲吞。英稱“wonton”即原自廣東話。
福建:俗稱扁食,也有少數人稱扁肉,肉餡壹般是用槌敲打而成
四川:俗稱抄手,川人嗜辣,有道名菜叫做“紅油抄手”。
湖北:俗稱餛飩,有人也稱為水餃。
江西:俗稱清湯。
日本:傳自中國北方,沿其音稱“ワンタン”(wantan);寫作“雲呑”或“餛飩”。
臺灣:閩南語稱扁食。1949年前後,來自中國各地的移民把家鄉的叫法帶到臺灣,因此在臺灣餛飩、雲吞、扁食、或是抄手的說法都很常見。
常見的餡料
豬肉、蝦肉、蔬菜、蔥、姜構成最基本的餡料之選。菜肉大餛飩與鮮肉小餛飩曾是上海小吃店的基本選項。
起源於無錫東亭的無錫三鮮餛飩以鮮豬肉、開洋、榨菜為餡料。常州三鮮餛飩則以鮮豬肉、蝦仁與青魚肉為餡。豬肉、水產、幹貨和醬菜的搭配組合也啟發了日後的餡料創新。
1990年代以來,連鎖經營的數家風味大餛飩店在上海出現,兼營堂吃與外賣。菜單中,各色醬菜、葷素時鮮、南北幹貨紛紛匯入餡料,餛飩餡料的品種也得到大幅豐富與提升,諸如蓮藕叉燒鮮肉、臘肉山藥鮮肉、鹹肉鮮肉、三菇鮮肉、荷蘭豆鮮肉、 蛋黃香酥鴨、 哈密瓜鮮肉、銀魚蛋黃、蝽子鮮肉、平菇蝦仁、松仁粟米鮮肉等等新鮮組合出現。牛肉、螺肉、雞肉、各色魚肉等水產、時鮮蔬菜水果、各色豆制品等等都可為鮮貨之選。幹貨中,開洋、幹貝、香菇、香腸、鹹魚、鹹肉、梅菜亦可入餡。醬菜中,尤以榨菜、大頭菜和蘿蔔幹受青睞。
常見的湯料
江南地區,餛飩與湯的關聯仿佛魚水。雞湯、肉骨頭湯是湯底的上選。但是普通店鋪內都僅僅在滾水中加入調味料和紫菜等。常見的湯料另有蛋皮絲、榨菜絲、幹絲、蝦皮、鵪鶉蛋、蔥花。
餡料的作法
因餛飩皮較薄,不適合包裹大顆粒的食材,因此食材多需剁碎;惟為美觀考量,蝦通常僅經剝殼處理,並未剁碎。除剁碎外,另壹手工作法為“砸”常為扁食所用。但最常見的方式,是使用機械絞碎。
常見的外型
圓形
圓筒形
半圓形(類似水餃)
長方形(對邊對折)
三角形(對角對折)
常見的種類
鮮肉餛飩:將豬肉和蔥剁碎並攪拌後,以餛飩皮包裹後煮食,是最基本的作法。
鮮蝦餛飩:廣東盛產海鮮,常以蝦肉及豬肉為料。
蝦肉餛飩:以剁碎蝦肉及豬肉制成。
菜肉餛飩:以豬肉搭配切絲的青江菜,通常體積較大,亦稱“菜肉大餛飩”。
紅油抄手:通常將鮮肉餛飩搭配以辣油為主的醬料食用,是四川特有的料理。
餛飩面:以餛飩、面條和湯烹煮而成。(參見:雲吞面)
炸餛飩:以油炸的方式烹調。
點心類:將小塊的年糕、蜂蜜蛋糕、起司或水果,以餛飩皮包裹後油炸。
跨文化呼應
意大利面食中的Tortellini/Tortelloni與中國南方的餛飩在形態和包裹方式上極其相似,面皮配方不同外,差異主要在餡料。意大利“餛飩”餡料亦豐富多采,常見的有各色奶酪、番茄、火腿、鹹肉、菠菜等等的搭配組合。意大利面食中的Ravioli在包裹方式上則更近於對折不打褶的水餃或是溫州餛飩,餡料組合與Tortellini/Tortelloni差別不大。(參見:it:Ravioli it:Tortellini) 還有俄羅斯聯邦西伯利亞各民族普遍食用的pelmyen,和中國和中亞的餛飩類食品關系很大。尤其是 pelmyen裏的黑胡椒,壹定要從中國西部進口。俄羅斯,烏克蘭等民族的餃子,稱為vareniki或pirozhki不等,則與中國餃子十分相象。在韓國和突厥或伊朗語諸國,類似中國”鍋貼”或炸餃子,或”小籠包”,”灌湯包”壹類的食品,則被稱為manty、manti、mantu、mandu等,與漢語”饅頭”無疑是同源的名詞。
餃子是我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北方民間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壹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多用面皮包餡水煮而成。餃子起源於南北朝時期。餃子多以冷水和面粉為劑,搟成中間略厚周邊較薄的圓皮,包裹餡心,捏成月牙形或角形,包成後下鍋煮至餃子浮上水面即可。餃皮也可用燙面、油酥面或米粉制作;餡心可葷可素、可甜可鹹;成熟方法也可用蒸、烙、煎、炸等、葷餡有三鮮、蝦仁、蟹黃、海參、魚肉、雞肉、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等,素餡雙分為什錦素餡、普通素餡之類。 餃子的特點是皮薄餡嫩,味道鮮美,形狀獨特,百食不厭。
起源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國時期,魏張揖所著的《廣雅》壹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據考證: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壹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朝有關史料記載說:“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每年初壹,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蔔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近人徐珂編的《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千百年來,餃子做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典故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人。自幼苦學醫書,博采眾長,成為中醫學的奠基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麽疑難雜癥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
相傳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壹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正好趕上冬至這壹天,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裏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裏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壹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床實踐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壹些祛寒藥材在鍋裏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 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只嬌耳、壹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
張仲景舍藥壹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壹,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壹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壹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壹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壹,人們吃著餃子,心裏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著用嬌耳朵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古今中外的餃子
古代的餃子
餃子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等名稱。唐代稱餃子為“湯中牢丸”;元代稱為“時羅角兒”;明末稱為“粉角”;清朝稱為“扁食”。
現代的餃子
現在,北方和南方對餃子的稱謂也不盡相同。北方人叫“餃子”,南方不少地區卻稱之為“餛飩”。餃子因其用餡不同,名稱也五花八門,有豬肉水餃、羊肉水餃、牛肉水餃、三鮮水餃、紅油水餃、高湯水餃、花素水餃、魚肉水餃、水晶水餃等等.此外,因其成熟方法不同,還有煎餃、蒸餃等.因此,大年初壹吃餃子在精神和口味上都是壹種很好的享受。
我國北方人有壹種習俗,逢年過節,迎親待友,總要包頓餃子吃。尤其是大年初壹,全家人拜罷年,便圍坐在壹起,邊包餃子邊聊天,山南海北,無所不談,不時引來歡聲笑語,大有其樂無窮之意。“水餃人人都愛吃,年飯尤數餃子香”。當人們吃著這滑潤適口滋味鮮美的水餅時,如果再知道壹些它的來歷,誰能不驚嘆我們文明古國的源遠流長的面食奇苑呢!
中國各地餃子的名品甚多,如廣東用澄粉做的蝦餃、上海的鍋貼餃、揚州的蟹黃蒸餃、山東的高湯小餃、東北的老邊餃子、四川的鐘水餃等,都是受人歡迎的品種。西安還創制出餃子宴,用數十種形狀、餡心各異的餃子組成宴席待客。
許多外國人與中國人壹樣,每逢春節也吃餃子,但是,他們的做法與吃法都各具特色。
外國的餃子
朝鮮餃子
以牛肉為餡,並特別喜歡在牛肉餡裏加上大量辣椒,包的餃子是半月形站著。
越南餃子
以魚肉為餡,在餡裏加大量橙皮、豬肉、雞蛋,包的餃子卻與朝鮮的餃子相反,壹個個仰面朝天躺著。
俄羅斯餃子
俄國人的餃子餡有牛肉、胡蘿蔔、雞蛋、蔥頭、鹽和味精,但他們還在餃子餡中加壹些辣椒末,而且包的個頭大,他們煮餃子用的是牛骨熬成的清湯。不過,喝煮餃子湯是第壹道菜,吃餃子是第二道菜。
印度餃子
用料、做法與俄羅斯餃子近似,只是個頭還大,但不是煮著吃,而是烤著吃。
墨西哥餃子
他們用洋蔥、牛肉、番茄、荷蘭芹菜做餡,餃子皮不是搟的,而是用手壓成長方形。包好的餃子不是用清水煮,而是放入用番茄、辣椒、洋蔥煮好的調味湯裏煮,吃罷餃子再喝湯,“原湯化原食”。
意大利餃子
餡與中國的大異,幹酪、洋蔥、蛋黃是主料,有時也加壹些菠菜、牛肉;另外還有壹種是以雞肉、幹酪做主料,主要調料有黃油、洋蔥、檸檬皮、肉豆蔻。他們包餃子是把面壓成壹長條,壹勺勺放好餡,在面的邊緣沾上水,再用同樣的壹條面片合在壹起壓好,然後用刀壹壹切開。煮餃子的方法則與中國人壹樣。
匈牙利餃子
餡嚴格說來是果醬,連李子、杏、烏梅也腌制做餡。他們用來包餃子的面都要加兩倍壹面粉的土豆泥,還要加上許多豬油、雞蛋、糖和鹽,時還要裹上炸好的面包茸。
講究
大年三十包餃子。是我國北方廣大地區民間過年最重要的內容之壹。年三十的餃子,由於是節日的重要內容,所以,還規定了許多規矩和約定俗成的習俗內容。這些習俗都是為了配合過年的氣氛需要。
餃子餡的講究
餃子,早已不僅僅是壹種美食,但當妳跟朋友提到中華美食的代表時,又無壹不會提到它。它的每壹個部分,無壹不體蘊涵著中華民族文化,基本上,是每家在三十晚上必備的美食,以及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訴求。但是,怎麽樣才能把餃子的文化做起來呢?下面就向大家介紹壹下餃子餡的文化:
1)芹菜餡—即勤財之意
勤:即經常,勤密(頻繁)源源不斷,謂之勤財
2)韭菜餡—即久財之意
久:即時間長、久遠,謂之久財
3)白菜餡—即百財之意
百:量詞,即百種、百樣之意,謂之百財
4)香菇餡—即鼓財之意
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狀如同向上的箭頭,或為股票大盤的走勢,向上、飽鼓之意,謂之鼓財
5)酸菜餡—即算財之意
算:即核計,清算。如果錢多到要算壹個晚上,那是多少呢?謂之算財
6)肉菜餡—即有財之意
有:即存在,凡是看過趙本山的小品人,誰會忘記 “有財,太有財了!”這句名言呢? 謂之有財
7)魚肉餡—既余財之意
余:即剩余,多出來的,祝福您年年有余,謂之余財
9)牛肉餡—即牛財之意
牛:即牛氣之意,炒股朋友們的最愛,錢賺的真牛!牛謂之牛財
10)羊肉餡—即洋財之意
洋:即廣大,眾多;比海還廣闊。讓下錢的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謂之洋財
11)大棗餡—即招財之意
招:即招喚,有如財神,天下間的財富,由妳調遣,謂之招財
12)野菜餡—即野財之意
野:即野外,或為意外。試問,綠色、健康的意外之財,誰不喜歡呢?謂之野財
13)菜 餡—即財到之意
財到:即財到了、財神到、既有接財納富之意。蔬菜餡,即為素餡、菜餡,謂之財到
14)甜 餡—即添財之意
添財:即增加、增添之意。即為甜食或為湯圓、月餅等;更與天才諧音,謂之添財
餃子形狀的講究
年三十包餃子的形狀也有講究,大多數地區習慣保持傳統的彎月形。這種形狀包制時,要把面皮對折後,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圓形邊緣捏制而成,要捏細捏勻,謂之“捏福”。有的農家,把捏成彎月形的餃子兩角對拉捏在壹起,呈“元寶”形,擺在蓋簾上,象征著財富遍地,金銀滿屋。也有的農家,將餃子捏上麥穗形花紋,像壹棵棵顆粒飽滿、碩大無比的麥穗,象征著新的壹年會五谷豐登。但更多的是把餃子包成幾種形狀,預示著來年能財滿屋,糧滿倉,生活蒸蒸日上。
餃子擺放的講究
年三十包的餃子,不僅形制上有講究,就連擺放也有定規。首先是不能亂放。俗話說:“千忙萬忙,不讓餃子亂行。”日常包餃子,橫排豎擺,皆隨其意,年三十包的餃子則不行。
山東等地蓋簾子要用圓形的,先在中間擺放幾只元寶形餃子,然後繞著元寶壹圈壹圈地向外逐層擺放整齊,民間俗雲“圈福”。有的人家,甚至規定,蓋簾無論大小,每只蓋簾上只能擺放99個,且要布滿蓋簾。因此,只能靠調節餃子的間距和行距來實現,謂之“久久福不盡”。
關於這個習俗,民間傳說中還有壹段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在壹個貧困的山村,有壹戶人家很窮,常常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到了年三十這壹天,家裏沒有白面,也沒有菜,聽著四鄰的剁菜聲,心急如焚。無奈,只好向親友借來米面。和好面後,又胡亂弄了點雜菜湊合成餡,就包起了餃子。因為面是借來的,所以包的餃子就格外珍貴,擺放時,就壹圈壹圈由裏到外,非常整齊,也很美觀。剛剛從天庭回來的竈王爺看了很高興。同村有個財主,家有萬貫家產,平日山珍海味的吃慣了,根本不把餃子放在眼裏。大年三十這天用肉、蛋等料調餡,包成了餃子,亂放在蓋簾上。小料餃子下鍋煮熟後,壹吃味道全變了樣。豬肉餡變成了蘿蔔菜。而那戶窮人的餃子卻變成了肉蛋餡的。原來,是竈王爺對財主家包餃子的態度很不滿意,為了懲罰他,就把兩家的餃子給暗中調了包。第二天,這事便在村裏傳揚開來。從此,人們再忙,年三十的餃子也要擺放得整整齊齊,以討個“圈福”的口彩。
但是在黑龍江部分地區的農家,餃子卻不能擺成圓圈。據說把餃子擺成圓圈,會使日子越過越死。必須橫著排成行,這樣方能使財源四通八達地湧來。
煮餃子的講究
大年三十不僅要包餃子,也要吃餃子。俗語雲:“大年三十吃餃子——沒有外人。”說明年夜飯的餃子是親人團聚的象征。這天的餃子,要在除夕的時候吃,不僅有家人團聚之意,又取更新交子之義。除夕吃餃子的習俗,由來已久,至少在元明時已經形成。《明宮史》就記錄過過年吃餃子的食俗。“五更起……,吃水點心,即扁食也。”後經傳承完善,便形成了後世民間除夕吃餃子的習俗,以為辭舊更新之義。除夕夜的餃子,是伴隨著辭舊迎新的鞭炮的響聲,將餃子下入沸騰的鍋內,煮熟撈出後要先供諸神、列宗,然後伴著其它食品吃餃子。
年三十夜煮餃子也有講究。燒火用的柴草,要用豆稭桿或芝麻稭桿,寓有火越燒越旺,來年的日子像芝麻開花壹樣節節高。鍋裏煮餃子,不能用鐵鏟亂攪動,要順著壹個方向,貼著鍋沿鏟動,形成圓形,與擺放餃子之義相同。在山東東部,煮的餃子壹般要故意煮破幾個,但不能說破、碎、爛等忌語,而要說“掙”了或“漲”了。因餃子內有菜,菜諧音“財”,故餃子“掙”了,是“掙財”,圖個吉利,討個口彩,以增加除夕夜的歡樂氣氛。在甘肅中部壹些地方,除夕夜煮餃子時,還要加入少許面條***煮,同食,美其名曰“銀絲纏元寶”。面條要細,餃子要包成元寶形,喻意長壽發財,也是圖個吉利,寄托人們的美好希望。
吃餃子時,也有俗規。第壹碗要先上供,奉先祖,供諸神。這上供的餃子也有講究,河北民間有“神三鬼四”之說。就是給諸神上供3碗,每碗3個;給列祖列宗上供用4碗,每碗盛4個餃子;唯有竈王爺最不受尊敬,上供只上1碗餃子,碗裏只盛1個,但有的人家過意不去,就隨便盛幾個。有的地方,餃子端到供桌之後,家裏老人還要虔誠地念上壹段禱告式的順口溜,如:
壹個扁食兩頭尖,
下到鍋裏成萬千。
金勺舀,銀碗端,
端到桌上敬老天。
天神見了心喜歡,
壹年四季保平安。
第二碗餃子要端給牲畜,以表示對牲畜的愛惜。舊時,大牲畜如牛、馬等是農家的主要勞動工具,人們也希望牲畜像人壹樣迎來平安順利的壹年。第三碗家人才開始食用。除夕的年夜飯,本來種類很多,但其它均可不吃,唯有餃子必須要吃。吃時還要記清,以吃偶數為佳,不能吃單數。有的家裏老人邊吃邊口中念念有詞說:“菜(財)多,菜多”等古語。飯後盛餃子的盤、碗,乃至煮餃子的鍋,擺放生餃子的蓋簾上,都必須故意留下幾個(偶數),謂之“年年有余”。甚至連包餃子用的菜餡、面團也要有“余頭”。
餃子俗語
十月壹,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詳細內容見前述“典故”部分。
餃子就酒越喝越有
寓意日子越過越好
頭伏餃子二伏面
伏天是壹年中氣溫最高、潮濕、悶熱的日子,壹年有“三伏”。百姓說的“苦夏”就在此時。入伏的時候,恰是麥收不足壹個月的時候,家家谷滿倉,人們利用這個機會,打打牙祭,吃頓白面,餃子又是平時難見的上品,所以就有“頭伏餃子二伏面”的說法。
冬至餃子夏至面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吃面條,俗稱“過水面”,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
吃了餃子湯,勝似開藥方
相傳戰國初年,秦城神醫扁鵲妙手回春,百治百愈。有壹年冬天,正逢百年未遇嚴寒,許多人發生凍傷,有的人還把耳朵都凍壞了,怎麽辦?神醫扁鵲拿來白面,搓成耳朵狀,粘在那些被凍掉耳朵的耳根上,再運氣功動力,使那耳朵恢復到原來的樣子,又用禦寒草藥煎給病人喝,病人只覺渾身壹股暖流流遍全身,再也不怕冷了。後人為紀念這位既有高超醫術,又有為人解除病痛的仁心的神扁鵲,便用面粉做成耳朵狀的食品,放在禦寒的草藥湯裏煮食,該俗語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