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典》每卷約50葉(頁),以兩卷、壹卷或三卷為主。書的葉子是用雪白厚實的樹皮紙做成的,打開後非常優雅美觀。
古籍的書衣是現代書籍的封面,因為它像人穿的衣服壹樣包裹在書的外面,所以有“書衣”的形象。永樂大典的書皮是用多層宣紙硬裝的,最外面壹層是黃絹,顯得特別莊重。這種與現代書籍極為相似的書籍裝幀形式被稱為“包北裝”,是元代和明初常見的書籍裝幀方式。包北莊的書要豎著插在書架上,不像後來的線裝書橫七豎八的放在書架上。可想而知,壹萬多冊的《永樂大典》擺在書架上,就像壹個小圖書館,可謂體系恢弘。
書皮正面左上方有壹個長方形書簽,框內有“永樂大典”字樣,字下方有兩行小字,標明此書的卷數。還有壹個貼在書皮正面右上方的盒子,裏面用墨水鐫刻著這本書所屬的韻部,“低”字表示這本書屬於哪本書。如果妳手裏有壹本《吳鴻鄭雲》,妳可以很容易地從壹萬多冊《大典》中檢索到妳所需要的東西。打開《永樂大典》的書皮,就是書的結尾,也就是正文的第壹頁(頁)。正如妳所看到的,整個儀式是用朱和墨水寫的。朱碧主要用來畫側邊欄線,寫被引圖書的作者和書名;墨水筆是用來寫書名、卷、韻、書的正文和畫圖的;圓點用蘆、竹、骨或玉制成的筆管,內空外圓,蘸朱砂印泥壓印而成。整體看起來端莊美麗,朱墨繪聲繪色。
《永樂大典》中每壹個葉朱色的邊欄都是手繪的,而不是印刷的。儀式的側杠都是雙邊畫的,“朱絲杠”把每半個分成八排。版型上下各有壹條粗大的“象鼻”,中間有壹條“魚尾”。“魚尾”上面記錄了卷軸的標題和數量,下面記錄了葉子的數量。線條的筆觸均勻細致。如果妳仔細看,妳還會發現柱子的頂部和底部都有針孔。根據這個針孔,妳就能猜出為什麽柱線能等間距畫出來。
《永樂大典》3.7億字,都是書法家用明代的正式楷書:亭體臨摹的。儀式中所畫的山川,都是用簡單的手法畫出來的,做工精致。這3億字在編的時候至少要抄壹遍,花了2000多人5年時間才編完抄完。清稿不到兩年,平均每天抄50萬字。臨摹的書籍中有許多世界各地的著名書法家。因為現存的《永樂大典》是嘉靖年間重錄的,永樂年間的書法原作不詳。嘉靖年間負責重錄的徐階曾誇贊,老版本寫得太好了,很難再找到這樣的書法家了。從嘉靖重錄本來看,大典的書法比較細長,類似於歐洲的書,看起來流暢飄逸。相比較而言,清代的亭子風格更為圓潤。當然,“大典”的書法也有很強的工藝感,不能壹概而論,也不能太挑剔。
從《永樂大典》的殘跡中,也可以看到其中的插圖。這些畫都是用簡單的方法畫出來的,描繪山川、名物、人物、城垛等。,栩栩如生,精美絕倫,是古籍中最好的插圖。
《永樂大典》完成的時候,插圖的樣式和類型壹定很多。如果把《永樂大典》的插圖單獨編集,將是古代文明的壹次大展示。清代大學者紀曉嵐曾在《嶽薇草堂筆記》中說,他在編《四庫全書》時,翻到《永樂大典》中的宋代兵器“臂弓”圖,感到很驚訝。根據《永樂大典》中的記載,“臂弓”可以站在地上,扣動扳機,箭可以穿透300步外的盔甲。宋朝軍隊使用“臂弓”對付遊牧民族是非常有效的。宋軍對這種武器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軍事要求,絕不能丟失或被金兵軍隊奪走。“臂弓”在元世祖丟失了。結果,“臂弓”最終隨著永樂大典而消亡。壹部《大英百科全書》,它的文字是按照英文26個字母的順序排列的,那麽在中國古代,如何把宏大的《永樂大典》組織成壹個整體,讓人們快速檢索到自己要找的東西?《永樂大典》的編者采用了“用韻統字,用字結事”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在這壹盤《永樂大典》中,卷軸第壹行底部的“四記”字是韻的順序和名稱,第二行的“記”字是屬於紀韻的韻字。雖然只有三個字,但是作用很大!
編纂壹部百科全書,當代的專家學者往往要先確定條目,然後根據大量的材料壹條壹條地寫出來。比如大英百科全書和中國百科全書。《永樂大典》的編輯也要根據文獻中的文字來確定詞條,但他們不寫任何文字。而是把這個詞條在各種古籍中的記錄全部抄錄下來,甚至是整本書,並指出是從什麽文章和書籍中收集來的,是誰寫的,這樣就可以明確地查出處。這種做法有點類似於孔子所說的“言不盡意”。
《永樂大典》記錄內容的壹般規則是用壹行大墨寫字,兩行小墨記作者和書名,墨記書名和書的內容,就像這個盤子壹樣。
韻下也有文章:永樂大典編輯的經典或文章壹般都列在標題下。但根據具體情況,也有壹些列在標題下。例如,在圖表中的“趙”標題下,列出了《左傳》中關於魯的所有記錄,壹欄就是幾卷。
書中收錄了古音、古字:在搜到的字的底部,《永樂大典》應先註明音韻、洪武鄭雲該字最早的來源和釋義,還註明了篆書、隸書、行書、草書、楷書等各種楷書和異體字,內容十分豐富。妳看,在“吉”這個標題下,寫“吉”的方式多種多樣,就像壹本書法字典。
《永樂大典》前後編了兩次。第壹次編纂始於永樂元年(1403),由解縉、胡光、胡琰、楊士奇等人負責,匯集147人,次年完成編纂。永樂三年(1405),明命、姚、鄭慈等人重新編纂。這次由於選書數量較多,參與研究的朝臣、學者、老學者達21600人。
永樂大典完成後,明朝廷在各地招募了大量的書法家,描柱、清冊、畫圖、標點。由於人數眾多,無法統計。參與編修《永樂大典》的人就住在離皇家圖書館文遠館不遠的崇禮坊等地。光祿寺早晚提供酒、食、茶、果,還支付油膏火費。參與編修的官員免朝,待遇非常優厚。當時有人把《永樂大典》編纂的盛況形容為“天下文藝之英,富鹽而集中於京師”。
《永樂大典》在永樂年間編纂完成後,只抄錄了壹本,稱為《永樂原本》。到了嘉靖朝,怕禮損,又重錄了壹份,叫《嘉靖抄》。因為這兩個大典都藏在宮裏,所以沒有出版,流傳也很少。在改朝換代和內憂外患中被盜、被搶、被燒,“原版”不見了,只剩下400多本。《永樂大典》從編撰到毀滅的600年間,留下了許多傳說和千古之謎。
《永樂大典》編好後,放在南京文遠館東館。永樂十九年(1421),明成祖遷都,選了壹些書帶到新都。正統年間,永樂大典正式置於文樓。永樂、萬歷年間,雖有人提出過刊刻,但因“人力成本巨大”而未能實現。
明朝皇帝中,明世宗(嘉靖帝)最愛《永樂大典》,他通常在辦公桌上放幾本《大典》,以備隨時翻閱。嘉靖三十六年(1557),宮中發生火災,三大殿全部燒毀。火勢蔓延,很快危及文樓裏的盛大儀式。明世宗壹夜三金,及時挽救了大典。明世宗為了防止以後發生類似的災難,想出了重錄大典的主意,多次和大臣徐階商量此事。
嘉靖四十壹年(1562),明世宗任命高拱、曲景春、張等人負責《永樂大典》的復錄工作。吏部、禮部主持“糊名考試”,評選出109名好作家。內廷分配油漆工、壓延工、造紙工等。謝集、光祿寺、翰林書院還分別負責木炭、酒米和“月米”的供應。重新錄制工作已經正式開始。
在重錄之初,徐階部長認為,儀式要抄幾萬份是壹個龐大的工程,不必拘泥於原有的風格和書法。後來他翻閱大典的時候發現,如果版面變了,上面的文字和圖形也會變,不如照原樣抄。最後,他決定不做任何改動,重新錄制原《永樂》。
《永樂大典》的重寫者被要求每天抄寫三葉(頁),所以重寫者用了六年的時間才在隆慶元年(1567)四月完成。此後,大典的兩個手稿:永樂手稿(原件)和嘉靖手稿(副本),分別收藏在文遠館和黃石更。《永樂大典》由於卷帙浩繁,參與編纂的人數眾多,難免前後有別,前後有錯,但這並不影響其巨大的價值。《永樂大典》最大的貢獻在於保存了我國明初以前的大量各學科文獻資料。對此,清代壹些學者在編撰《永樂大典》方面取得了壹定的成就。乾隆年間,《四庫全書》館開館時,安徽學者朱筠邀其“校對《永樂大典》,選取其中不常見的壹些書籍”,得到了清帝高宗的批準。乾隆三十八年(1773)四庫全書館“永樂大典文集校勘”成立,參與者先後* *。乾隆四十六年(1781),* *編書:經66種,史41種,分103種,集175種,共計385種,4946卷。其中,重要文獻有西晉杜預《春秋》註、唐《元和姓氏纂修》、北宋薛《舊五代史》、南宋李新傳《燕國建立以來的年譜》等。宋代傷寒的醫學經典、方、肖誌,都是失傳已久的秘籍,因《永樂大典》而得以保存。
中國古老而浩瀚的文化經典流傳到今天的只有1%或2%,其他的都因自然或人為的破壞而最終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古籍記載是承載古代文明和文化的“鄭和寶船”。它們的形式、語言和內容都是壹個時代歷史的真實寫照,能激起人們探索寶藏的強烈沖動。
永樂大典就是這樣壹艘“寶船”。它曾經是那麽的龐大華麗,把14世紀以前的中國所有文化都裝進了它的倉庫。道教在元朝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元朝統治者幾乎燒毀了所有關於道教的書籍。明代流傳於世的道教經典數量不到宋元時期的三分之壹。《永樂大典》最大程度地記錄了明朝以前的所有道教經典。但現在,人們只能通過壹根露出水面的短桅桿來猜測這艘沈沒寶船的壹切。歷史上的永樂大典給人們帶來了太多的驚喜和贊嘆,它的毀滅也帶來了同樣強烈的悲傷和惋惜,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有待探索的謎團。很多當代人不知道《永樂大典》是壹部什麽書,很多熟悉《永樂大典》的人,可能壹輩子也沒見過《永樂大典》的本來面目。
《永樂大典》中的書大多是宋元時期的作品。到明代編輯《文遠閣書目》時,十本中已有三四本。到了清代,只有十壹兩還在流通。此外,除了比較正規的儒家經典,還有數百種歷史傳記、歷代選集等。《永樂大典》中的古籍記載還包括大量的地方風光、小說戲曲、醫療技術、道教和佛教典籍等。,於是歷代學者都把《永樂大典》作為編纂的源頭,他們在其中爬來爬去,整理散落在各卷中的書籍和記載,使得很多失傳。
清代學者收集了宋元文人的詩詞和宋元史料。近代以來,戲曲、地方誌、科技書籍、醫學著作等都受到人們的重視和編纂。儀式中的佛道材料逐漸為人們所知。我們來看看歷代編纂的過程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