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孟茜筆談》可以看出,畢升的活版印刷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在前人印本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孟茜筆談》中關於凸版印刷工藝的描述也是後人研究的重要財富。關於畢升的籍貫,沈括也沒有說明。我們只知道畢升死後,他制作的泥塑被沈括的侄子收藏。從這壹點,我們推斷畢升和沈陽要麽是親戚,要麽是近鄰。沈括是杭州人,畢升也可能是杭州人。杭州當時是雕版印刷發達地區,這裏發明活字印刷術也是符合歷史規律的。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的壹次偉大革命,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壹。它為中國文化和經濟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據說畢升的後人因用活字泥偽造錢幣被朝廷發現,牽連九族,僥幸逃脫的改姓田、萬。如今當地雖有壹個叫畢家鋪的地方,田姓、萬姓也不少,但沒有畢姓。/view/33366.htm
蔡倫(61?~ 121)仲晶,漢族,東漢桂陽縣人。中國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發明者。
蔡倫,中國“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創新者,是“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人”之壹,“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1]。蔡倫的發明創新不僅限於造紙術。他“督秘劍及諸器,皆精巧密致,為後世之法”。“蔡太夫的弩,龍庭九年的劍,天下聞名。”蔡倫在《東觀史》和《後漢書》中均被記載為“貴陽人”,但其籍貫之爭由來已久。目前主要有兩種意見:壹種是他是湖南省桂陽縣人,壹種是他是湖南省耒陽市桂陽縣人。永平末年(75),入宮為宦官。先後任小黃門、中仆、尚芳齡、長樂仆。元元年(114),安帝封其為龍亭侯(封地在陜西省洋縣龍亭鋪鎮),美食城三百座。蔡倫為人正直謹慎,關心國家利益。他曾經“嚴懲幾個違法者”,改變了時局。勤奮好學,專心做事。永元四年(92),蔡倫利用為官之便,經常到鄉村作坊視察。當他看到蠶女繅絲後,竹竿上還留有壹層短毛絲,可以用來寫字,從而受到啟發。他收集樹皮、廢麻、破布、舊漁網等原材料。元興元年(105),他把造紙的過程和方法寫成奏章,和植物纖維紙壹起上報漢和皇帝,受到他的極大贊揚,蔡倫的造紙技術很快就傳開了。人們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全國上下“無所不用其極”。蔡倫的這壹改進成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壹,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美國人麥克·哈特(Mack hart)在“100位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名人排行榜”中,將蔡倫排在第七位,遠遠領先於我們熟悉的哥倫布、愛因斯坦、達爾文。2007年,美國《時代》雜誌評選並公布了“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蔡倫再次上榜。2008年北京奧蔡倫肖像
全運會開幕式以蔡倫/view/5708.htm發明的造紙術為特色。
鄭和出生於明朝洪武四年(1371),原名馬。洪武十三年1381冬,明軍進攻雲南。馬,10歲,被帶進明營,閹割為宦官,然後進入的燕王府。靖南之亂時,馬在河北鄭州(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鄭州)為燕王立下戰功。永樂二年(1404),明太祖朱迪認為馬姓不能列入三寶堂。於是,在南京把“鄭”字給了馬姓,改稱何,任命為內務府監察太監,排名僅次於司第四。宣德六年(1431),鄭和被封為三寶太監。
鄭和是人類歷史上最傑出的航海家。鄭和的才華在他壹生所做的壹切偉大事業中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他在航海、外交、軍事、建築等諸多方面都表現出了傑出的智慧和才華。從永樂初年開始,鄭和在明太祖朱迪的安排下轉向航海。在鄭和早期的航海活動中,他已經在研究和分析航海圖,熟悉領星漂洋過海的航海技巧,熟悉東西方各種羅盤書籍,天文地理,海洋科學,船舶駕駛和修理。從明朝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到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鄭和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途經東南亞、印度洋、亞非,最遠到達紅海和非洲東海岸,航海足跡遍及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七次遠航的規模、人數、嚴密的組織、先進的航海技術、漫長的航程,不僅顯示了明朝的強大,也充分證明了鄭和指揮千軍萬馬的能力。/view/1988.htm
朱載堉(1536-1611年),伯欽人,衢山人。年輕時,他被稱為“瘋狂的生活”和“楊珊醉仙客”,也被稱為“端井世子”。朱載堉,安徽鳳陽縣人,懷慶府河內郡(今河南省沁陽市)人。他是朱元璋的第八個孫子,朱迪的第七個孫子,朱高熾的第六個孫子,仁宗皇帝的第六個孫子,鄭凡的繼承人。
朱載堉雖是太子,但人生道路並不平坦,這與父親朱厚安的經歷有關。朱厚安是明朝皇帝朱高熾的第五個孫子。他被父親封為爵士,成了鞏崢國王。他過著簡樸的生活,是沁陽市壹家朱載堉紀念館。
直立,朱厚安入獄時,朱載堉剛滿十五歲。他“感父非罪,於宮門外築泥室,獨待十九年,將後安送回住處,方入宮。”(明代列王傳)這壹時期,朱載堉致力於音樂和歷法的研究,寫了大量的學術著作。隆慶元年,朱厚安的冤案得到平反。次年,朱載堉結束了“Xi秋孤”的生活,回到了皇宮。萬歷十九年(1591年),朱厚安病死,他是太子。他本可以繼承皇位,卻上書皇帝,甘願放棄。有部門認為,“雖然載灃對租界節委以重任,但鄭王的繼承人已經三代了,沒有比這更合理的了。以仔仔為繼承人,是恰當的。”盡管如此,《明朝列王傳》還是不允許出版。他“累而勤”,堅持讓爵,從父親去世那年壹直到萬歷三十四年(1606)。十五年零七年後,宗申皇帝允許了。“與若之孫,(同上)受封後自稱道士,遷居懷慶府,潛心著書,過著純書生的生活。
朱載堉從小就喜歡氣質和數學。據明史傳說,他“好學”。在《秋獨》時期,他潛心寫作;在恢復太子身份後,他仍然專註於學習,潛心著書,從而為後人留下了朱載堉的《禮法大全》。
大量的書籍。嘉靖二十九年(1560)寫譜,萬歷九年(1581)完成《法歷調和》等書。萬歷十二年(1584),完成了《法學新論》。萬歷二十三年,記載“前歷算歲差之法及其所撰樂書,詳而精,知之者謂之。”(明代列王列傳)這裏說的《樂記》是壹種新的法律學理論,歷法推算歲差的方法包括《法律歷和》四卷、《聖壽萬年歷》二卷、《萬年歷準備》三卷、《音義》壹卷。萬歷二十四年(1596),出版了他新近完成的著作《呂精要》(包括內篇和外篇)。萬歷三十壹年(1603),撰《算術新書》。萬歷三十四年(1606),出版了《曹曼古樂譜》等著作。此外,還有壹些日期不詳的書籍,如《樂學新論》、《淩星小舞譜》、《旋轉宮譜》、《六朝小舞譜》、《小舞譜》、《二舒煩征》、《賈經》、《方圓句股圖說》、《呂祿質疑》等。以上作品大多收錄在他的《音樂與法律全集》中。(本文內容可參考戴念祖的相關研究成果)/view/652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