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河正宇收藏

河正宇收藏

清代收藏《四庫全書》的北方四個書櫃分別是北京故宮的文遠閣、京郊圓明園的文遠閣、奉天故宮(今沈陽)的文水閣和承德避暑山莊的金文閣,合稱“故宮四院”(或“北四閣”)。此外,清政府還在江南鎮江金山寺修建了文宗閣,在揚州大觀堂修建了文慧閣,在鼓山聖音寺、杭州西湖宮修建了溫嵐閣,即“江浙三閣”(或稱“南三閣”)。

剩下的我就不太清楚了,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解釋四館七館的名稱

《四庫全書》是清朝乾隆年間編纂的壹套禦書和官修叢書。它卷帙浩繁,內容豐富。“海納百川,提綱挈領,把四千多年的文化提煉出來,成為古籍大觀。”【1】是我們中華民族乃至世界最珍貴的文化遺產寶庫。該書分為四大類:經典子集和歷史子集。“《四庫全書》共3461種,79309卷,《目錄》共6793種,93551卷。這些書基本上囊括了乾隆以前中國古代的重要著作。[2]及“前四版分別棄於大內文遠館、奉天文遠館、圓明園文遠館、熱河金文館。後又續為三部,分別藏於揚州文慧館、鎮江文宗館、杭州溫嵐館,各3.63萬冊,翰林院本共計29.4萬冊。”[3]壹大系列的書已經抄了八本,為它建了七座南北圖書館。這壹壯舉可謂前無古人,堪稱前無古人的世界文化事業。

1斯Ku齊格名字的由來

乾隆三十七年(1772),正月,清帝高宗自稱“檢討古文”,欲“彰顯千古同文之盛”[4],上書尋訪遺書。12月,他開始編纂《四庫全書》。次年二月,四庫全書館成立,十六位皇家王度和大學士被任命為館長,六位大臣和侍郎被任命為副會長。此外,還有4000多名作家和書法家...,可謂人才薈萃,盛極壹時,蔚為壯觀。歷時十年,至乾隆四十六年(1782 1)十二月,第壹部《四庫全書》已編纂完畢,存於文遠館。之後,其他六部陸續完成。

早在《四庫全書》編纂開始之時,乾隆就決定修建壹座宮廷圖書館,即“藏書壹冊”。這壹思想在他的《文遠亭記》中說得很清楚:“凡事預則立”,雖然書的完成還需要時間,但存放書的地方壹定要建起來。在皇宮裏,是不可能找到壹個地方的,所以於文華可以在寺廟後面建壹座文廟。(《高宗皇帝詔書第二輯》卷十三,第1-2頁)此後,北四亭相繼建成。而“因為江浙是人文之源”,高宗決定繼續寫三本《藏於江南三閣》。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上諭曰:“審讀古右雜文,研究古籍。近幾年,我命儒生編輯《四庫全書》,特意建了文淵、許文、文遠、金文四館,以備存放。現在第壹部寫完了,第二、三、四部限時六年,所以《嘉惠譯林》是壹部傑作。因為江浙是人文之源,有很多擅長力學的人,願意學習中文文秘。這個《四庫全書》是允許廣為流傳的,以光治文。如揚州大觀堂的文慧館,鎮江金山寺的文宗館,杭州聖隱寺的溫嵐館,都有藏書,以便江浙壹帶的讀書人就近觀察抄本,用它們來表現我國藏書美財的無限繁榮。”[5]

1.1,“天壹閣”與四庫七館的關系

古籍收藏很難,不僅怕亂,怕天災人禍,還怕“萬劫不復”。正如清代康熙年間大學者黃宗羲所說:“讀書難,藏書尤難。藏久了,就難了。”.....天壹閣書,藏範司馬。嘉靖至今已有壹百五十年。”[6]這是黃宗羲在《天壹閣書記集》中對天壹閣收藏的由衷贊嘆。清代嘉慶著名學者阮元在《寧波範天逸閣書目序》中也對他贊不絕口:“中國藏書最長的家,是寧波範天逸閣。它的藏書在亭子之上,亭子與六間房連成壹體,而書櫃就是那個。下分六間房,取‘天生水,地六成’之意。乾隆年間,建了七個亭子,用了不少。" [7]

由於《四庫全書》卷帙浩繁,甘龍很早就想模仿這種藏書方法。[8]於是,在編纂之初,我了解到浙江省明代嘉靖年間修建的“天壹閣”圖書館,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藏書不發黴,不蟲蛀,有防水防火的功效。於是他下令仿範的“天壹閣”建四個亭子,以備日後貯藏。比如乾隆《文遠館記》中提到,“藏書之多,浙江範氏天壹閣必是巨人。因編《四庫全書》,命采其亭式,建儲處。”(《高宗皇帝詔書第二輯》卷十三,第2-3頁)並派人到天壹閣了解建造情況。乾隆三十九年(1774),六月二十五日上諭:“浙江寧波範家讀書最多,賜書壹部《古今圖書集成》作為賞賜。聽說他家圖書館說“天壹閣”是磚砌的,不怕火不怕燭。自前明朝以來,此井未遭破壞,其方法十分精細。我想告訴我的親戚去那裏看看房間是怎麽做的。是否用特殊的磚石代替木材種植。這個書架是什麽風格的?詳詢,鐵成準確樣本,敞開胸懷,呈現出來。”[9]尊旨在訪範家後“馬上復讀”:“天壹閣在範宅東,坐北朝南。左右磚朱@ ①是墻。前後檐,門窗上下設置。它的橫梁和立柱是由松木和冷杉制成的。* * *六個房間:壹個在西邊,有樓梯。東面的壹個房間,靠近墻壁,因為怕潮濕,沒有存放書籍。不過中間有三個房間,裏面十個大櫃子,六個櫃子。前後都有門,兩邊存放書籍通風。後面有兩個櫃子,兩個小櫃子,西邊有十二個櫃子。在碗櫥下面放壹塊石頭以防潮濕。亭前挖有池塘,其東北角為弧形池塘。據傳,鑿池之初,土中有隱字形,如‘天壹’二字。因有‘天壹聖水’之意,故以亭名。有六個亭子,意思是‘六成之地’。因此,書架的高度、深度和寬度,以及數量和大小都包含六個數字。專用繪圖儀器。”[10]因此,高宗在皇宮裏建了四個院子,在江南建了三個院子。從此“天與水”的含義與七亭的命名有了密切的關系。

1.2,仿“天壹閣”的四倉七亭建築

齊格館的建造是在不同的地點、環境、各種因素和條件下進行的,並相繼完成,但都是模仿“天壹閣”的建造體系。

首先,工人是熱河避暑山莊的金文館和圓明園的文遠館。四集《高宗詩話》(卷三十三,第三十三頁)和《詩話臺》說:“早晨取閣式,先構文風。”註:“命仿浙江範天壹閣之制,閣建於碧墅山莊之前,閣建於此。”

文錦閣,位於承德避暑山莊,乾隆三十九年(1774)秋動工,次年夏竣工。文遠館位於北京郊區的圓明園。乾隆三十九年重修。在圓明園北原建築四達閣的基礎上略作改建為文遠閣(《高宗帝制五首:文遠閣詩》),次年繼金文閣後建,為北四閣第二閣。文遠亭建於乾隆四十年(1775),第二年完工。地址在故宮文華殿後面,館名沿用明代文遠館的名稱,館內收藏有四庫圖書館完成的第壹部四庫全書。溫水閣最晚建於北寺閣。始建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次年完成。它位於盛京(沈陽)紫禁城的西部。

上面的金文、文遠、文淵、文水四館都在禁地內,是故宮四館,也叫北四館。所有的亭子風格都是仿範天義亭。《高宗帝制五首:趣亭》(卷四十,頁三十)說:“書樓四庫,乃天壹之法”。其中說:“浙江鄞縣收範書之地,名曰‘天壹閣’,此處有六塔,以‘天滿水,地六成’為勝之術,意在藏書。其公式可以用,是以元、元、金、描摹四館之創,仿其制而學。”

江浙的文宗、、三館,也是仿照範的“天壹閣”而建的。只不過文宗和文慧是先得了古今藏書,所以才預建,而溫嵐館是在《四庫全書》三分本之後建的。這三個亭子都位於長江以南,所以也叫南三亭。《續金山誌》雲:“文宗閣在宮中左側,乾隆四十四年所建。”[11]文慧亭建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高宗五首》(卷四,第19頁)與庚子重疊的《文慧亭詩韻》:“天寧別關書屋巍峨,積書甚多。”註:“此亭形成於庚子年間(乾隆四十五年),也是仿照範的‘天壹閣’。”溫嵐亭始建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完成於四十九年(1784),由“玉蘭堂”改建而成。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下令:“杭州聖音寺後玉蘭堂交由陳惠祖(浙江巡撫)、朱升(浙江公使)重修溫嵐閣,設書櫃備用。夷陵阿(兩淮鹽務)、余省文遠等館所熟悉的書體,可以適當模仿。”(《處理四庫全書檔案》卷壹,第85頁)《杭州府誌·西湖圖說》也說:“左劍閣,近宮,存《四庫全書》,賜名溫嵐;東墻明映西陵源,金庸陷入喧囂。”(邵編,刊於乾隆四十九年,卷壹,第44頁)《溫嵐亭上詩》末有雲:“之‘天壹’近斯,幸溫嵐雙璧”(卷六,第4頁)。至此,南三閣的“天壹”痕跡明顯。

2四庫七亭的命名和解釋

如前所述,七亭皆仿照範《天壹閣》,理由是“天滿水,六成地為勝之術,意在藏書。”長期以來,乾隆不僅模仿其風格,還在其名稱中的“水”字上下足了功夫,旨在“以水生火”,保護《四Ku》的收藏“長久不衰”。因此,“水”成為七館命名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難發現,文遠館、金文館、文遠館、文壽館、文慧館、文宗館、溫嵐館這七個館的名稱都有壹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是三個字,首字“文”,尾字“格”。只是中間兩個字不同,但都有“水”字,其名稱的含義非常明確,即第壹個字“文”代表了中國的文化和文明,代表了清朝文化繁榮的含義,以及四庫文化的博大精深。中間有“水”字,如上所述,表示範的藏書在“天天水滿”的時期累火,以保藏書。至於文宗閣,可以寫成“文宗閣”;據說因為鎮江壹直被洪水淹沒,所以亭子就建在金山上,面對壹條大河。如果加上“水”,那就是“洪水”;還有壹種說法是“宗”字本身就有水的意思。“鎮江文宗雖然外表看似獨特,但如果仔細研究其內涵,就會有‘江河住海’的堅實含義。”【12】簡而言之就是火被水代替了。以上對漢字的解釋只能算是“王文商業”。

甘龍的解釋讓人感到困惑和精辟。以內院四院為例,可以看出乾隆釋名的內涵。他解釋了“文學”的含義,用文學比喻水,把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比作江河之水。他在《文遠歌集》中寫道:“寫作的意義是偉大的!以世為師,以道為載,以言為言,以啟民,以開乃至於今,所謂天道不喪。以水為喻:那麽經典之源也是文學之源,歷史之流也是文學之分支,文學之派也是文學之派。派、支、流都是從源頭劃分的。集也,子也,史也,皆出自經典。所以我把書存放在四庫,第壹庫是經典,但我以水為喻,追根溯源。而算上‘天壹’的亭子,差別也不大。”(《太上皇文選》第二輯第十三卷第2-3頁)在《文隋歌集》中,再次闡述了“文”的內涵:“二書褒堯舜,壹說,壹說,壹說載於中,明是源出於外,徐以文示之。作家也是理性的,文字所在,自然存在。文不在嗎?孔子順了堯舜之心。世界上沒有文字,失去了正義,卻不是世界。是雲嗎?但文字離不開簡牘的簡化版來改造世界,這四庫的系列也很重要。”(第14卷,第4-5頁)文字的意義是偉大的。“文之所在,有天感”,而“天庭亭算”,意從“水”起,“天庭滿水”火,以使亭書長存,求“文”之永恒。

對於北四閣的命名,乾隆也作了專門的解釋,如:“閣之名始於盛朝,今已無立足之地,而兼任殿閣爵位的內閣大學士之名猶存,故需儲書,故所謂名實相合。前面是文華寺,是20歲就要講學的地方。誠然,枕經、鏡史是用來教化百姓的,後人視之為家法,故賜於繩祖,以取經於世,修民而返古。沒錯。”(《皇帝詔令第二集·文遠葛》卷十三第1-2頁)因此,文遠葛雖然是明朝的產物,但由於其“名實相符”,所以至今仍被沿用。此外,“文華堂在其前”,是講經的地方。這樣“以枕經史為鑒,以鏡為民”才是真的,“循繩先民之深意考天下,修民之事溯古才是真的!"再比如,也有文錦閣的特寫:"改元為源,有活動必有流,故分部落。“要想從部落中找到壹條小溪,追根溯源,首先要關心知其津,知其津,然後就會迷失方向,迷失正道,斷了港口也就情有可原了。所以第二遍解析木是美的,地上標註了龍門的名字,也算是認識了天津。而且就像劉勰說的“道家形象妙,但不是文字不津,而是文字妙,不學不傳”,其實和我的心也是壹樣的。府莊位於塞外,古為不毛之地,今為艷日富庶,禮樂漸升,四庫藏書閣。比起司馬遷的‘隱山’,也是天壤之別!”(《第二套高宗皇帝禦書》卷十三,第3-4頁)“天津衛”的神秘是如此完美,天衣無縫。

乾隆四十七年(1782),他在《文穗閣記》中對北四亭的命名進行了總結:“四亭的名字都是用文字寫的,但若深若源,若津若流,若溯,都是以水為基,取範的'天壹閣'之舉,這也見於以前的記載。如果有海源,所有的水域都有自己的源頭,都屬於海,那麽似乎海是它的尾巴而不是源頭。不知道為什麽尾巴漏了,還是作為源頭運過來的。原反終,大易顯其終。天津是窮源的必經之路,但也是可追溯的,天津也是窮源的源頭。如果水的本體是這樣用的,那麽文學的本體呢?正因為盛京,名字才更符合周所謂‘溯流求基業’的意思,意在緬懷先人創業的艱難,向後人展示守文的典範。我是認真的!”(《高宗皇帝詔書第二輯》卷十四第4-5頁)可見乾隆為七亭命名的良苦用心,“用意是想壹想!"

編輯宋亞凡

參考

[1][3][5][11]郭伯公。民國圖書與《四庫全書》編纂考辨(四)。上海:上海書店,1992:(前言),(前言),65438+

[2][4][清]雍Ró ng @ ③。四庫全書目錄。北京:中華書局,1965:(出版說明),(卷首)

[6][7][12]畢,張嬌華編著。中國古籍與現代圖書館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82:36-38,39,443。

[8][9][10](清)王先謙。續錄東華。(乾隆79年,第12頁)

關於未存儲在字體中的單詞的註釋:

@ (1)原字秋瓦。

@ ②原詞補充。

@ ③原話王賈蓉

  • 上一篇:向柯南和基德要所有的道具和資料。
  • 下一篇:淘寶上有哪些衣服便宜不貴,但是看起來很高級有設計感?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