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張睿重修海藏寺
元朝末年,海藏寺不幸毀於戰火。而它的重修,與明代壹位福建籍太監張睿有關。
據《成化禦敕修海藏寺碑記》記載,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因為太監張睿深受明憲宗寵信,所以明憲宗命張睿到涼州監督軍務,“以能聲聞於上,特承簡命。”而張睿也不辱使命,“至涼數年,戎羌不敢輕犯。”
成化十九年(1483年),張睿來到當年海藏寺的遺址,當聽說“此古海藏寺之遺址也”,他不禁感慨道:“寺以海藏名,將以藏其佛氏之宏且遠也……且寺之興廢,則系乎其人之得與不得耳,非有系乎佛也。”當即決定重新修建海藏寺,“是寺之興,我當任之”。
張睿重修海藏寺的倡議,得到了總鎮甘肅太監覃禮、總戎劉晟、協副李寬等官員的大力支持。重修工程自成化十九年(1483年)二月十九日開工,至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十五日竣工,前後歷經四年,建築規模宏大,使先前成為廢墟的海藏寺又重放異彩。工程完工後,明憲宗賜名為“清化禪寺”。
六、題寫“海藏禪林”的孫思克
海藏寺紅色宮墻外,有壹座三間三層的木結構牌樓,古樸玲瓏,巧奪天工,走馬板上書“海藏禪林”4個大字。這四個大字,是振武將軍孫思克於康熙三十壹年(1692年)三月題立的。
那麽,孫思克是誰?他與涼州有什麽淵源呢?
孫思克(1628年-1700年),字藎臣,號復齋,清朝名將,河西四漢將之壹。
康熙二年(1663年),孫思克擢升為甘肅總兵,鎮守涼州。期間,孫思克在扁都口西水關到嘉峪關壹帶修築邊墻,使得厄魯特蒙古在邊境放牧的部落盡皆遷走。山陜總督盧崇峻奏知朝廷,加孫思克為右都督。
1674年(康熙十三年),陜西提督王輔臣在平涼響應吳三桂叛亂,蘭州陷落,陜西總督哈占命孫思克前往救援,孫思克率軍奪取靖遠。這時,厄魯特部的墨爾根臺吉趁機入寇涼州,副將陳達戰死。孫思克率精兵返回涼州,擊退墨爾根臺吉。又率軍趕赴甘州,擊退黃番部落,然後東渡黃河,與張勇會師,壹同圍困鞏昌(今甘肅隴西),鞏昌府十七州縣全部收復。
1676年(康熙十五年),王輔臣出降,孫思克返回涼州。康熙帝為表彰孫思克的功勞,擢升他為涼州提督。1679年(康熙十八年),康熙帝命圖海率軍南下四川,孫思克與將軍畢力克圖出軍略陽,奪取文縣、成縣、沔縣等縣。不久,康熙帝命孫思克返回涼州,後又將他調往莊浪。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孫思克又擔任甘肅提督。1692年(康熙三十壹年),孫思克加封太子太保,不久請求退休。康熙帝下詔慰留,又加封他為振武將軍。 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準噶爾部噶爾丹作亂。內大臣郎岱率禁軍出鎮寧夏,並以孫思克為參贊。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禦駕親征,任命大將軍費揚古為西路主帥。孫思克率軍出寧夏,與費揚古在翁金(今蒙古海爾汗杜蘭西)會師。
費揚古率軍截擊噶爾丹,在昭莫多交戰。當時,孫思克所率的陜甘精銳有涼州總兵董大成、肅州總兵潘育龍、寧夏總兵殷化行三部。各軍並力奮戰,大敗噶爾丹,追奔三十余裏。康熙帝下詔褒贊,將孫思克召到京師,加以賞賜,又讓他鎮守肅州,偵察噶爾丹的下落。
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孫思克病逝,追贈太子太保,賜謚襄武。孫思克久鎮邊關,深得軍民之心。他的靈樞運回京師時,自甘州至潼關,所經之處,軍民無不號哭。康熙帝聽聞後,嘆道:“孫思克如果平時為官不善,怎能得到如此擁戴!”
七、海藏寺藏經閣的曲折故事
海藏寺無量殿外立著兩通清乾隆年間的碑刻。壹通是敘述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海藏寺重修經過;壹通為《海藏寺藏經閣記》,裏面記載了海藏寺藏經的曲折故事。
康熙年間,海藏寺經過重修,煥然壹新。寺僧明徹、實印欲赴京請回全部藏經,但中途遭兇變,第壹次請經沒有成功。雍正年間,際善法師成了寺院的主持。他看著修葺壹新的寺院,百感交集,欲繼承前人遺願,親自赴京請經。際善法師以唐代高僧玄奘、鑒真為楷模,拄杖托缽,沿路乞齋,艱難東行,正所謂“玄奘光大,際善步塵。”而這壹路,竟然走了整整8年。經過8年的長途跋涉,際善法師終於到達北京。際善法師的行為,使許多朝廷大臣深受感動,經過壹番努力,朝廷賜給海藏寺明版藏經6820卷,並施銀920兩作為資助。際善法師攜經回來後供奉在靈鈞臺上的無量殿裏,並將此殿取名為“藏經閣”。
乾隆元年(1736年)十月,奉政大夫分守甘肅涼莊道、清代著名書法家郭朝祚得知這壹壯舉,揮筆寫下了蒼勁峻拔的“藏經閣”匾額,還撰文書寫了《海藏寺藏經閣碑記》,以贊頌際善法師的宏願善舉和高尚精神。
海藏寺的藏經在解放前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損毀1944卷。1952年,藏經收交大雲寺佛教會代管,1956年又由文化館收藏,現存武威市博物館。
八、海藏寺的優美風光
虢虢清泉向北流,招提切漢慣來遊。不詢僧臘嫌饒舌,久讀碑文覺渴喉。曲沼嘉魚跳拔刺,高松怪鳥叫鉤舟。此間消夏真佳境,況有溪邊賣酒樓。
約200年前,清代武威著名學者張澍遊海藏寺寫下的詩句,生動描繪了海藏寺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象。
明代成化年間重修後,海藏寺就以風景優美著稱當地。《重修古剎海藏寺》碑雲:“海藏之勝概也,環四山之秀,帶諸澗之流;樹密鳥繁,而弋者可射;水清魚肥,而漁者可釣;以酌以歌,以行以止,仰焉俯焉,悠悠不知身世之在何地。”
海藏寺坐北向南,寺前湖光山色美不勝收,四周農田村舍環抱,寺內蒼松古柏蔽日參天。每至日出時分,紅色宮墻外的牌樓東側壹縷青煙裊裊直上,盤旋於白楊、垂柳之間,縹縹緲緲,給海藏古剎增添了壹種神奇絕妙的氣氛,被稱作“海藏煙柳”,或曰“日出寒煙”,為涼州八景之壹。
清光緒年間,武威人段永恩做《登靈鈞臺》壹詩:“依舊靈鈞結構工,溪邊流水繞臺東。雙峰寶塔孤城裏,壹角危樓夕照中。拱翠梯山高入座,參天松柏秀淩空。登臨最是春秋日,才有風光便不同”,道出了站在海藏寺靈鈞臺上眺望四野的美麗景色。
康熙(139)噶爾(4)思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