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誰發明了活字印刷?

誰發明了活字印刷?

發明活字印刷術的人:畢升畢升(約970年1051),北宋淮南路齊國蘄水縣何誌鄉人(今湖北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布依族。中國古代壹位偉大的發明家。他發明了活字印刷,比古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早了400多年。宋初,杭州書局刻工。宋清時期(10411048),他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發明了活字印刷技術,即在壹塊泥板上刻字,壹次印壹個字,用火硬化,形成活字。

畢升在這項技術普及之前就去世了。他的話被沈括的家人收集,他的事跡可以在沈括的《孟茜筆談》中找到。活字印刷有很多優點,壹物多用,重復使用,印刷速度快,省時省力,節省材料。比整版雕版更加經濟便捷,是印刷技術史上質的飛躍,對後世乃至世界文明的印刷進步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與指南針、火藥、造紙術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畢升墓碑發現於1990湖北英山縣。

活字印刷術簡介活字印刷術是壹種古老的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而發明的。先做好單字的正文本倒文本模型,然後根據原稿選取單字,在字模盤中排好,上墨打印,打印後去掉字體,以便下次排版時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壹次偉大的技術革命。中國北宋清朝畢升(1041年)發明的粘土活字,標誌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他是世界上第壹個發明家,比德國的約翰內斯·古騰堡活字印刷術早400年左右。元代,王鎮成功地創造了木制活字,發明了輪排字。明代中期,江蘇南京、無錫、蘇州等地廣泛使用銅活字。

自漢代發明紙張以來,書寫材料比過去使用的甲骨文、簡牘、碑刻、帛書要輕便、經濟得多,但抄寫書籍仍然非常耗費人力,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西平時期(公元172-178)出現了抄拓片的方法。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壹。它始於唐代的雕版印刷,在宋仁宗時代由畢升發展和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壹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作單字的正反字符圖案,然後根據原稿選取單字,排列在字模盤中,上墨,印刷後再將字體去掉,以便下次排版時重復使用。

雕版印刷發明於唐代,在唐中後期得到廣泛應用。中國宋代平民畢升發明了泥活字,德國人古騰堡最終發明了鉛活字。鉛活字印刷經濟實用,促進了歐洲出版業的發展和歐洲的現代化,風靡全球。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過程

雕版印刷是將抄寫整齊的手稿粘貼在有壹定厚度的光滑木板上。薄薄的幾乎透明的稿紙正面貼在木板上,字變得反身,筆畫清晰可辨。雕刻師用刻刀把版面沒有字跡的部分切掉,就成了凸起的字體,和碑上的銘文用凹字形完全不同。打印時,將墨水塗在凸起的字體上,然後用紙蓋住,輕輕擦拭紙的背面,字跡就會留在紙上。

宋代是雕版印刷的全盛時期。雕版印刷對文化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有明顯的缺點:壹是雕版印刷費時費力;二是不方便存放大量書籍;第三,糾正錯別字不容易。

活字印刷

北宋平民發明家畢升總結了歷代雕版印刷豐富的實踐經驗。經過反復試驗,他於清朝(公元1041-1048)在宋仁宗制作了粘土活字,並進行了排版印刷,從而完成了印刷史上的壹次重大革命。

畢升的方法是這樣的:用陶土做壹個同樣規格的坯,壹端刻上反身字,字的高度與銅錢邊緣的厚度壹樣高,然後用火硬化,成為壹個單獨的陶土活字。為了滿足排版的需要,在同壹個版本中重復出現時,通常會有幾個甚至幾十個常用詞供使用。遇到生僻字,如果事先沒有準備,可以配合系統使用。

為了方便取字,陶土活字按韻分類放在木格裏,並附壹張紙條標明。排版時,用壹個帶框的鐵板做底座,在上面塗壹層松節油、蠟、紙屑做成的藥,然後把需要的粘土活字壹個壹個挑出來,排在框裏。壹幀填完就成了版,然後用火烤。當藥稍微融化後,用平板把字壓平,等藥冷卻凝固後,就成了版。印刷的時候,只要把墨水刷在盤子上,用紙蓋好,再加點壓力就可以了。為了連續印刷,使用兩塊鐵板,壹塊用毛筆,壹塊用排字,兩塊板交替使用。印好後用火把燒壹下,用手輕輕壹搖,活字就能從鐵板上掉下來,然後按韻放回原來的木盒裏,下次再用。

畢升也試驗過木活字印刷,但由於木質紋理不均勻,雕刻困難,木活字遇水後變形,難以與化學品分離,畢升沒有采用。畢升用泥活字印書的方法,如果只印兩三本,就不容易了。如果印幾百份、幾千份,工作效率極其可觀,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還可以大大提高印刷速度和質量,比雕版印刷優越得多。

活字制版恰恰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提前準備好足夠的單活字,就可以隨時拼版,大大加快了制版時間。印刷完成後,活字可以拆卸,活字可以重復使用。而且活字比刻字占用空間小,容易存放和保管。這樣,活字的優越性就顯現出來了。

用活字印刷的想法由來已久。秦始皇統壹全國度量衡,在陶器皿上加蓋40字字母。考古學家認為,這是中國活字排版的開端,但他雖然發明了,卻沒有得到廣泛應用。古代印章對活字印刷也有壹些啟示。

古代凸版印刷

雖然現代的凸版印刷在設備和技術條件上是宋代畢升的活字印刷無法比擬的,但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壹樣的。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對人類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其中,中國的平民發明家畢升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然而,我們對畢升的生平事跡卻壹無所知。由於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的名著《孟茜筆談》對此有完整的記載。但是除了少數西夏文字的佛經,推測是用活字印刷的,中原地區根本沒有用活字印刷的中文印刷品!(1965年在浙江溫州白象塔發現的出版物《佛說觀武守佛經》,經鑒定為北宋傅園至崇寧(1100 ~ 1103)時期的活字本。這是畢升活字印刷技術最早的歷史見證。矛盾)

各種類型的活字

畢升發明了泥活字,這是活字印刷術的開端。後來又發展出錫活字、木活字、銅活字、鉛活字。其中木制活字對後世的影響之大,僅次於雕版。古代朝鮮曾經有鐵活字。現代鉛合金活字是德國人j·古騰堡在20世紀50年代發明的。

中國活字字體有四種:宋體、正楷、仿宋體和黑體。而且還有長扁變形,字體也有很多不同的風格,比如隸書,魏碑,美術。宋體,又稱老宋體,工整清晰,易於識別,閱讀效果好。是我國書、刊、報正文的基本用字,有粗、細等三四種,日本人稱之為明體。正楷端莊方正,筆法和字跡相似。活字有幾種不同的樣式,應用比較廣泛,小學課本和兒童讀物用的比較多。仿宋是模仿宋代的正楷而設計的活字。橫筆畫粗細相近,橫畫略向右上傾斜,美觀健康,賞心悅目。適用於書刊的正文、標題、插圖和商品包裝廣告。有兩種字體:方形和長形。黑體,視覺上橫直筆畫粗細壹致,方正厚重。

黑色,又稱方字體、等長字體,也不同於粗細字體,壹般用於標題和關鍵句子。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的活字包括朝鮮語、蒙古語、藏語、維吾爾語等,字體各不相同。外國活字,包括拉丁語、希臘語、俄語、日語、阿拉伯語、印地語、緬甸語、泰語等。,設計有多種字體。拉丁語中的活字字體種類最多。根據風格不同,可分為七大類:哥特式字體、羅馬字體、普通加粗字體(又稱等距字體)、方形裝飾加粗字體(又稱埃及字體)、斜體字體(又稱意大利字體)、手寫字體、藝術字體。每壹類都有不同的風格,從十幾個到幾十個不等。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使用習慣。

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0 165438+10月15《活字印刷術》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被列入2010年度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的雕版活字印刷於2010+01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包括那些其生存能力仍然受到社區或團體努力的威脅的文化遺產。為了將文化遺產列入名錄,有必要承諾實施壹項特別保護計劃,並有可能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管理的壹個基金獲得財政支持。

  • 上一篇:李清照的人生經歷。
  • 下一篇:琉璃的寓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