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白瓷創燒於明永樂年間景德鎮,它是元代“卵白釉”發展而來的,整個明代燒造壹直沒有間斷過。
在潔白瓷胎上,施以純凈透明釉,便能燒出白度很高的白瓷。胎越薄,色越白,薄到半脫胎程度,能夠光明見影,在其暗花刻紋和印紋上,再罩以光潔透明的釉,便有壹種特殊的美,給人壹 種“甜”的感受,因此又稱“甜白”、“甜白瓷”,它是宮廷作為祭器的主要品種。
到成化時期,甜白瓷進壹步發展,其胎薄的程度達到了幾乎沒有胎的地步,“脫胎瓷”,故又稱 “薄胎瓷”或“脫胎瓷”。“薄胎瓷”胎薄如蛋殼,輕巧秀麗,只見透明的釉,幾乎不見胎骨,映著光可看 見手指上的紋路,古人形容它是“薄如蟬翼”。
薄胎瓷制作要求極高,特別是修坯,最要緊,也最難。胎體成型後,待器內掛釉幹後,即刮除未掛釉那面的胎體,刮得幾乎只剩壹層釉,再在此刮削面上施以釉汁,關鍵時刻,少壹刀則嫌厚,多壹刀則報廢,稍不留神,壹個喘息都會導致前功盡棄。因此,非技術精湛的制瓷高手不敢問津。燒好後,似乎抽去了胎骨,“脫胎”之名由此而來。
薄胎瓷器形狀除碗、盤、碟、盅外,還有花瓶、文具及酒具之類,但已不是(或 主要不作為)實用瓷,而作為工藝品蜚聲中外。青瓷和白瓷的區別在於胎釉中含鐵量的多少,如果含鐵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燒成白瓷。成熟白瓷的出現大約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現晚約四百年。白瓷的燒制成功標誌著制瓷工藝的進步,它為元、明、清彩瓷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隋 白釉罐故宮博物院藏
白瓷,在永樂壹朝,達到了白裏透白、與眾不同。這種白,去除掉了壹切可以呈色的雜質,從根本上擺脫了“閃青”的影響,成為後世白釉的楷模。有清壹代,康雍乾三朝都大肆燒造過白瓷,但是始終無法比肩前輩。
永樂時期的白釉瓷器胎質細白,釉質溫潤,釉光柔和,尤其以其純凈潔白的釉色著名於世,素有“白如凝脂,素猶積雪”之譽。近代學者考證日常食用之白砂糖約於永樂白釉差不多時間問世,故自明代《事物紺珠》以來,鑒賞、收藏家們無不以當時的時尚用語「甜白」壹詞來形容永樂白釉器,此壹用法亦沿用至今。
明 永樂 甜白雙龍紋碗臺北故宮藏 永樂時期甜白釉器物是宮中主要用瓷,據1989年景德鎮明代禦窯廠遺址發掘報告顯示,在永樂前期地層中98%以上的出土物為甜白釉瓷器。據學者推測,永樂皇帝大量燒造白色瓷器有可能與他燕王時期居於北平,感染元人尚白之風氣有關。因其為報答父母之恩所建造的金陵大報恩寺塔,是以白瓷磚搭建而成的,因此也有人推測,大量燒制的白釉瓷器不但帶有宗教意涵,同時也承載了皇帝對父母的追思。
明 永樂 甜白雙耳瓶臺北故宮藏
經學者測試,發現其釉色特征與釉中的石英顆粒與雲母含量較多有關,因此視覺上呈現出與前代釉色偏米白的定窯瓷器或是泛著淡淡青色的青白瓷截然不同的溫潤光芒。
永樂官窯白釉釉質純凈釉面光滑,無流釉現象,有細小棕眼,玻璃質光澤溫潤。民窯白釉瓷的胎色白凈,瓷化程度較好,產品以高白釉為主,釉色潔白光亮,釉面細膩均勻,無閃青現象。
明永樂 甜白釉僧帽壺 高19.7cm,通流長16.7cm,足徑7.5cm故宮博物院藏
壺因口部形似僧人之帽而俗稱“僧帽壺”。闊頸,鼓腹,瘦底,圈足。壺身壹側口邊至頸部置寬帶形曲柄,相對的另壹側出鴨嘴狀流槽。通體施甜白釉,無款識。
此壺造型端莊秀麗,釉面恬靜瑩潤,釉色白如凝脂,優美的器形配以甜美的釉色,相得益彰。
甜白釉劃花纏枝蓮紋梅瓶 高24.8cm,口徑4.5cm故宮博物院藏
瓶小口,肩下漸斂,足脛處略外撇,圈足,砂底無釉。通體施甜白釉,釉面暗劃3組紋飾,依次為卷草紋、纏枝蓮花紋、折枝花卉紋,以弦紋間隔。
此梅瓶保持了宋代梅瓶器身修長挺拔的特點,適當壓縮了瓶身的高度,放寬了肩部和足部,使各部位比例更趨諧調。瓶體所施甜白釉純正潔凈,色澤柔潤,紋飾刻劃細膩,是永樂時期甜白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明 永樂 甜白劃花葫蘆形綬帶耳扁壺 高3.2cm,口徑13.2cm,底徑8.3cm臺北故宮藏
器仿葫蘆形,斂口,短頸,腹圓體扁,側面平闊,頸旁兩方形耳,長方淺圈足。通體施釉,色白瑩潤略青,口膨大處印有壹圈轉枝花紋,器腹雙鉤細刻幾何花卉,以長葉與如意首交錯排列成壹輪形,外有壹圈卷葉紋;側邊淺劃兩道弦紋,耳緣與中脊作細棱,線條細膩雅致。長方圈足底端露胎。
明 永樂 甜白雙龍紋碗 高4.7cm,口徑10cm,底徑4cm臺北故宮藏小碗的口部略外侈、深壁、矮圈足。胎質細膩潔白,半脫胎,重量不足五十克。全器施潔白溫潤的白釉,只在足底著地處露胎。器身內壁錐拱雙龍,碗心刻有「永樂年制」雙行四字篆書款,外加單圈。
明 永樂 無款 甜白暗花菱花式茶鍾 高3.8cm,口徑8.5cm,足徑4.5cm臺北故宮藏
器呈八瓣菱花式,口微斂、淺壁,平底,矮圈足。外壁口沿淺劃暗花轉枝花卉壹道,器心為折枝茶花,外加雙圈。外壁四折枝靈芝紋,口足間加飾線紋五道。通體施甜白釉,釉色腴潤,厚處微泛青,釉內氣泡密集。足底無釉泛橙色,胎骨勻厚,胎質細致。此器舊名為「白瓷暗花菱花式茶盅」,作為飲茶用器,圖版38為與此同形、同紋,惟紋樣以青花描飾。
明 永樂 甜白玉壺春瓶 高31.6cm,口徑8.9cm,底徑10cm臺北故宮藏
這種口部外撇、頸部修長、腹部圓滾帶著低矮圈足的瓶子稱為「玉壺春」。這件玉壺春瓶的胎體較薄,除圈足著地處無釉之外,全器施潔白盈潤的白釉。器表隱約可見花紋,但因釉層包覆,紋飾無法清楚辨識。
白釉玉壺春瓶極為珍稀,在土耳其托普卡普宮博物館(Topkapi Saray Museum)有壹件口沿破損鑲嵌金屬扣飾當作飲器使用的作品。景德鎮珠山遺址尚未見到白釉玉壺春瓶的出土報告,但從出土的青花玉壺春瓶中可以看到,此時的玉壺春瓶有細頸及粗頸兩種,本件的器形接近細頸玉壺春瓶。
明 永樂 甜白花卉紋葵花式盤 高2.6cm,口徑18.8*18.5cm,底徑11.8cm臺北故宮藏
盤子模制,呈八瓣菱花形,口部外侈、寬折沿、淺弧形壁、底部平。全器壓印並以細線刻畫紋飾,器心有八瓣菱花式開光,開光內線刻折枝花卉二朵,內壁有折枝四瓣花及卷葉紋兩兩相隔,外壁則為八折枝花卉紋。器內外壁滿釉,平底處無釉。景德鎮珠山遺址曾出土尺寸較大,並貼有金彩裝飾的花口折沿盤。
明 永樂 甜白雙耳瓶 高40.7cm,口徑10.7cm,底徑12.5cm臺北故宮藏
雙耳瓶盤口、長頸,圓腹,圈足做雙臺式。瓶頸兩側各飾壹象首耳。通體施白釉,僅圈足著地處無釉。這件瓶子高40.7cm,胎骨及釉層皆厚重。對照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及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明代洪武時期釉裏紅獸耳瓶,以及景德鎮珠山遺址發現口沿書有「永樂元…供養」及「永樂四年…供養」字樣的盤口長頸瓶殘片,推測其可能為永樂時期作品。另,本器上貼有黃簽「世宗憲皇帝」,暗示本件雙耳瓶或許曾為清代雍正皇帝用器。
明 永樂 甜白四季花卉紋蓮子碗 高10.1cm,口徑21.2cm,底徑7.5cm臺北故宮藏
大碗,敞口,深壁,平底,矮圈足。全器施白釉,足底露胎。器外壁刻劃花瓣紋壹周,內壁淺刻菊花花卉。
明 永樂 甜白四系罐 高14.9cm,口徑10cm臺北故宮藏白瓷罐直口、短頸、圓肩,肩上等距分布四個小環形系耳,器壁深,往下漸收斂,平底,內凹成足。全器施白釉,僅在足底著地處露胎,外壁光素無紋,可見明顯接合痕跡。罐子的直口、環形系耳以及內凹成足的修足方式,帶有永樂時期瓷器的特色。
明 永樂 甜白梅瓶(「內府」銘) 高36.7cm,口徑7.5cm,底徑15cm臺北故宮藏明代的內府有十二監、四司、八局,負責供應官方用器並提供各種服務。此外,明代承襲元代的制度,朝廷燒制的瓷器,都先由內府「定奪樣制」,才發給瓷窯照樣制作。這壹件梅瓶的口部內斂、卷邊、肩部豐滿、器腹內斂、淺圈足。胎質厚實,器表施白釉,圈足底露出致密胎體。全器無紋飾,僅在肩上以青花書寫「內府」二字,顯示其為宮廷所用的性質。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收藏同樣帶「內府」銘且帶青花蓋的白釉梅瓶壹對,北京首都博物館則藏有壹件「內府」銘收腰梅瓶,可能皆為明初內府用器。
明 永樂 甜白四季花卉紋雙系蓋罐 高7.5cm,口徑9.6cm,底徑3.5cm臺北故宮藏在器肩上帶有二個、三個或四個環形系耳,是永樂時期瓷器的壹個特色。這件罐子小口卷邊,短直頸,圓碩腹,足微外撇,平底。肩部有兩個環形耳。帶平頂直壁子母口蓋,蓋上有花萼形紐。全器施潤潔白釉,腹部淺劃纏枝四季花卉花六朵。蓋上淺劃蓮花,蓋緣有壹圈卷草紋。器形相仿但肩部不帶系耳的白釉小罐,在新安沈船出水品中可以見到。景德鎮珠山遺址曾出土器形相同,不帶蓋的的青花纏枝蓮紋雙系小罐。
明 永樂窯 甜白半脫胎番蓮八寶葵瓣口碗 高6.2cm,口徑20.3cm,底徑5.1cm臺北故宮藏兩件小碗的口部外侈、斜壁、矮圈足。器壁薄透,半托胎。全器施潔白溫潤的白釉,只在足底著地處露胎。壹件器身內壁錐拱雙龍趕珠紋,另壹件則為纏枝番蓮花托飾八寶紋,兩件碗心皆有「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並外加花邊。類似的無紋小碗在景德鎮珠山遺址曾有出土,與高足盞托配套使用。以蓮花托起輪、幢、魚、瓶、蓋、螺、花、結八寶的做法,是永樂時期宗教用器上的壹種裝飾紋樣。
明 永樂 ?甜白雙龍紋高足杯 高9.5cm,口徑10.9×10.95cm臺北故宮藏瓷高足杯口部外撇,深弧壁,高圈足。高足杯的胎壁十分細薄,器底與圈足則稍厚,通體施潔白溫潤的白釉,只在足底著地處露胎,胎質細膩潔白。器外壁平素無紋,內壁則隱約可見暗花五爪雙龍及雲紋。器心印壹單圈,外圍加飾花邊壹周,圈內有「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
明 永樂 甜白三系竹節把壺 高11.0cm,口徑4.0cm,足徑12.8cm臺北故宮藏單把壺的壺身呈半球形,小口、短直頸、圓肩、器腹略內斂、平底、淺凹足。器肩上有三個環形系鈕,器身壹側帶曲流,另壹側帶竹節把手,並有壹平頂直璧原形蓋罩住口頸。全器除足底露胎外,均施以白釉。全器光素無紋,釉色潔白瑩潤。相同器形之瓷壺存世不多,本院另藏有壹件器形相同,器身飾以鳳凰壹對的青花三系竹節把壺,有學者推測兩者皆為明初宮庭用茶器。廣東臺山南宋沈船中,曾出水有類似造型的錫壺,也有學者據以推測其為穆斯林使用的湯瓶。
明 永樂 甜白蓮花紋梅瓶 高25cm,口徑4.4cm臺北故宮藏明朝永樂白釉作品,不論薄厚,釉色大多呈色瑩白,滋潤如脂,以此為容器,正可以對內容物,如院藏甜白三系把壺。而這件梅瓶圓口略侈,短頸豐肩,斂腹下收,平底淺挖圈足。器肩淺刻劃轉枝葉紋壹周,間飾弦紋二道,腹部刻劃纏枝蓮花紋,底邊上下飾有弦紋二道,刻劃六朵蓮花紋。胎骨稍厚,全器施甜白釉,釉質瑩白潤澤。
明 永樂 甜白暗花菱花式茶鍾 高4.5cm,口徑9.5cm,足徑3.5cm臺北故宮藏茶鍾葵瓣撇口,弧壁,矮圈足。通體施甜白釉,內壁無紋,外壁飾大小葵瓣雙層,並劃瓣脈莖線。碗壁勻薄透光,內底微凸,外底及圈足露胎,潔白細膩,白釉瑩白如脂,故自明代以來即有甜白美譽,清宮記載有時稱為「填白」,與甜白相通。此器《點查報告》上載為:「填白脫胎葵花式茶鍾」。永樂葵花甜白茶鍾造型秀麗典雅,明初開始至清末皆有制作,十七、十八世紀時亦廣受日本煎茶道喜用,因此向景德鎮或德化窯訂制不少此類薄胎小茶杯。然葵口茶盞的流行或始自北宋,尤以青瓷系如汝窯、南宋官窯或哥窯等均見制作葵口茶盞與茶托。
白番蓮八寶紋高足杯高12.7cm,口徑11.6cm臺北故宮藏
高足杯的口部外侈、圓弧壁、高圈足,圈足外撇。胎體稍厚。全器施白釉,釉略偏灰,圈足著地處露胎。器物外壁以細線刻畫紋飾,主紋飾為蓮托八寶紋,其下有六個雲頭紋,圈足外壁並有四朵纏枝番蓮紋以及小花壹周。器內壁平素無紋,僅在杯心刻畫「永樂年制」雙行四字篆書款,外加單圈。元代即已得見與此器形相類,呈倒鐘形的金器與瓷器高足杯,院內另藏有壹件器形相同但尺寸稍小的明代洪武時期青花穿蓮夔龍紋高足杯,可以看出其由元代以及明代洪武時期以來的淵源。
明 永樂 甜白半脫胎錐拱雙龍高足碗高9.5cm,口徑10.9cm臺北故宮藏
撇口,深弧壁,高圈足。器內壁印飾暗花五爪雙龍雲紋,器心飾壹單圈,外圍起伏規則花邊壹周,圈內錐拱暗花「永樂年制」二行直書篆款;此壹圈狀帶花邊紋飾頗似象徵龍珠火紋,整體紋飾或為雙龍戲珠。外壁樸素無紋。胎壁勻薄,底與圈足略厚;足底露胎,胎質細膩潔白;高足底微凸。通體滿施甜白釉,積釉處微泛青,釉質瑩白潤澤,並帶「橘皮紋」棕眼孔。
明永樂 甜白釉玉壺春瓶故宮博物院藏
明永樂 甜白釉暗劃龍紋執壺故宮博物院藏
明永樂 甜白釉錐花纏枝蓮紋梅瓶故宮博物院藏
明 永樂 甜白雙龍紋碗高4.7cm,口徑10cm,底徑4cm臺北故宮藏
明 永樂 甜白暗龍紋高足碗高9.9cm,口徑15.3cm,底徑4.5cm臺北故宮藏
明 永樂 甜白暗龍紋高足碗高9.9cm,口徑15.1cm,底徑4.6cm臺北故宮藏
明 永樂 甜白雲龍紋碟高3cm,口徑14cm,底徑8.3cm臺北故宮藏
明 永樂 甜白雙龍紋撇口小碗高3.5cm,口徑10.5cm,底徑3.5cm臺北故宮藏
明 永樂 甜白番蓮八寶紋高足杯高12.7cm,口徑11.7cm臺北故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