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浙江十大冷門景點,人少景美好玩

浙江十大冷門景點,人少景美好玩

說起去浙江 旅遊 ,大多數人首先會想到的是西湖、千島湖、錢塘江、西塘、烏鎮、西溪濕地、莫幹山、普陀山、天臺山等著名的景區,但其實也有壹些聽起來很冷門的景點,遊人不多風景也很美。當妳走在那些著名景區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滿眼盡是人頭攢動的時候,不妨到這些小眾冷門景點去試試看,去過之後妳會發現風景壹點不亞於那些著名的景點,尤其對喜歡自然山水的朋友來說,下面介紹的這十個小眾景點都非常適合休閑遊玩。

瑯珰嶺,又名郎當嶺,舊時叫做捫壁嶺。原指天竺山東,龍井村西,梅家塢村東北的山嶺。習慣上把南起五雲山,北至天竺壹帶的山嶺通稱“瑯珰嶺”。

“十裏瑯珰”這個名字其實源於它的功能,在古時候,這裏曾經是商道。貨郎們挑著貨物從錢塘江邊到龍井、靈隱,因為貨擔上總是發出“叮鈴當啷”的聲音,因此人們將這段十裏左右的商道叫做“十裏瑯珰"。

如今的十裏瑯珰大多由青石板或碎石鋪就,並不需要如古人壹般,緣木攀蘿方可舉趾。遊客多從雲棲登五雲山,然後,沿山頂小路北行,或龍井下山,或繼續前行,如昔日的香客從天竺寺下山。

主峰郎當嶺風光秀麗,攀上山頂,極目遠眺,近可觀峽谷叢林,遠可望西湖美景。周邊山巒起伏,山間村落點點,別有壹番景致,讓人心曠神怡。

徒步“十裏瑯珰”有多條線路,但是最佳的線路非“從五雲山出發”莫屬,壹直向右前方前進,可以看遍風景,十裏瑯珰十裏路,十裏路上十裏景。

沿著五雲山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半個小時左右可以到達山頂的真際寺,是個亦佛亦道的古寺,以財神為尊,這裏有許多虔誠的香客。由真際寺開始壹直到天竺峰,這是壹條連綿起伏的山嶺,這就是“ 十裏瑯珰 ”。

走到“十裏瑯珰”,換個視角可以看到山坡上種滿了茶樹,據村民介紹,這就是天下聞名的龍井茶林,也是龍井茶的主產區。

在“十裏瑯珰”下面,有著六百多年 歷史 的古村靜靜地坐落於此地,這就是有著“ 十裏梅塢 ”美譽的梅家塢村,著名的梅家塢茶園,就在村莊周邊的山坡上,綠油油的,充滿生機。

碇(dìng)步頭位於溫州市蒼南縣橋墩鎮,在橫陽支江的上遊,距蒼南縣城約25公裏,是壹個被譽為“村中有景,景中有村”的古村落。矴步頭村地處橋墩鎮北部山區,毗鄰莒溪鎮、玉蒼山,村中有莒溪穿過,風景秀麗,十分宜人,以前曾經是浙南閩北兩省三縣茶葉集散之地,素有“浙江南大門”之譽。

在封建 社會 ,建房最要考慮風水,而在風水學中,水為財,有水的地方,就是聚財之地。碇步頭正好是莒溪、清水溪、南嶴溪三溪匯流之所,是商人眼中的聚寶盆,沒有什麽地方比這裏更適合定居。

村口的石碇步,是這裏的名片,也是溪流兩岸的主要通道 。當妳第壹次在石階上行走,或許會有壹絲忐忑、壹絲緊張,但更多的必定是刺激和樂趣。

這裏山很綠,水很清。如果妳能丟掉矜持,釋放自己,可以跳進小溪裏,踩著鵝卵石,享受溪水的撫慰,定會感到十分愜意。

碇步頭村有壹座典型的清代建築“ 謝氏民居 ”,俗稱 廣昌內大厝 ,據說第壹批定居的村民就 是謝氏壹族,接踵而來的就是賴氏壹族 。

廣昌內大厝於建於道光七年(1827年),依山臨溪,坐西朝東,由臺門、前屋、廂房、正屋組成三進合院式木構建築,占地約5000多平方米。 民居的檐梁、鬥棋、屏窗等構件上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為清代浙南閩東民居的代表之作 。

民居臺門屋面采用懸山頂,兩側置樓房,中間為通道。過臺門為天井,前屋***有七開間,懸山頂,堂前懸掛“椿萱長春”行書大匾,兩側有“鶴畀頻添七旬清健,鹿車***挽百歲長生”的楹聯。前屋天井用青石鋪地,左右廂房面寬五開間,二層懸山頂。正廳面寬七開間,二層懸山頂,為擡梁穿鬥混合式木構建築,樓上置美人靠,正堂中間懸掛清同治五年(1866)“英傑聯芳” 楷書大匾。

溪流南岸與謝氏民居相隔的便是碇步頭老街,這條老街始建於清 鹹豐 年間,南北走向,全長百余米,用塊石鋪就。沿街均為二層閣樓式民居,漫步老街, 可以感受到濃濃的生活氣息 。

碇步頭不僅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還有豐富的 歷史 文化古跡,地處莒溪-矴步頭-碗窯-玉龍湖-玉蒼山的黃金 旅遊 帶之間,是連接莒溪大峽谷、碗窯古村落之間的節點,是鰲江源頭莒溪流域的壹顆明珠。

漫步 矴步頭村落間的小徑,時光仿佛回到了那個遙遠的過去。

九龍湖是壹個人工湖泊,原先叫十字路水庫,位於寧波市鎮海區九龍湖鎮境內,距離寧波市中心大約20公裏。

湖周山巒逶迤,青峰翠綠;湖中清澈如鏡,峰懸樹影;湖面天水壹色,風吹浪起。山水之間,時而輕煙朦朧、雲霧繚繞,時而煙消霧散、碧空如洗,景色極為旖旎。

在九龍湖的北岸,山勢雄偉壯麗,九個山頭和九條山脊好像等待檢閱的軍隊昂首而立,猶如九條神龍伏地,綿亙數十裏,九龍山和九龍湖因此得名。

九龍盤青山,松竹映碧波 ”,古人留下了傳世的佳句,感嘆九龍山和九龍湖的美景。

湖東北,是大蓬山,亦名達蓬山,山峰陡峭,懸崖絕壁,登頂可遠眺 浩瀚 東海 ,杭州灣跨海大橋綽然可見 。湖東側有壹片紅瓦白墻的建築群,是西班牙式風格的九龍山莊,給九龍湖點綴壹絲別樣的異域風情。

九龍湖有“壹跡、二池、三石、四瀑”等十余個核心景點,景區內佛跡、池瀑、危崖、奇石、竹海、古樹、疊瀑交相輝映,被譽為“ 浙東的香格裏拉,寧波的世外桃源 ”。

遊人步道位於湖岸邊,沿途有“源”字摩崖石刻、九龍源碑樓、太平橋、九龍四疊瀑、上、下瑤池、龍脈、神鐘石、仙人古道、金蟾聽佛、金剛臺、下佛跡等許多風景。

香山教寺 位於九龍湖旁邊, 始建於唐天寶年間, 距今已經有1250年 歷史 。寺院三面環山依山而建,掩映於翠綠竹海之間,建築為唐朝風格,既有古風古韻,又兼磅礴大氣,蔚為壯觀。

香山寺景色優雅古樸,寺前有天然的放生池,有壹葉孤舟飄零在水面,顯得更加蒼涼。院內松竹挺拔,山巖、溪水、清泉、奇石、古木等景觀,亭臺廊榭、小橋、院墻、石刻點綴其間,有壹種出塵脫俗的意味。

湖心島亦稱 猴島 ,島上有石子鋪就的小道,蜿蜒曲徑, 有“九龍神龜”及“龍女獻珠”等奇景。龍女為漢白玉石雕,體態婀娜,腳下九龍戲水,若嫻若妖,神韻各異。

島上 有野生猴群,見人不驚,蹦躥跳躍,甚為頑皮。島上還有壹處百鳥園,百余品種,上千只珍禽,可帶給妳最原始的自然氣息。

覆卮 (zhī) 山位於紹興市上虞區, 地處上虞、嵊州、余姚三市(區)的交界地區, 因東晉詩人謝靈運潑墨揮毫,留下“ 登此山飲酒賦詩,飲罷覆卮 ”而得名。

覆卮的原意是把酒杯倒置過來,不知道為什麽就用了這個古怪的名字,估計是當地讀書人太少了吧,哈哈。

這裏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原野翠綠,風光旖旎;春可踏青、夏宜避暑、秋適登高、冬能燒烤,是領略田園風光的桃源勝地。

覆卮山最著名的是“ 冰川石浪 ”這種奇景,巨石像奔騰的激流,從山頂滾滾而下,氣勢磅礴,經過專家考證,確認為第四紀留下的冰川遺跡,距今已有290萬年至350萬年之間。

十二條規模不壹、大小各異石浪群,集中分布於覆卮山西北和東北的山谷之間,呈扇形線性分布。低緯度、低海拔地區還保存著如此規模的冰川遺跡,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堪稱“世間奇景,天下壹絕”。

覆卮山盛產毛竹,青翠欲滴的竹林也是壹道不錯的風景,山頂還有蔥郁的高山草甸,躺下來看著蔚藍的天,恍惚中傳來壹陣的空明。

站在 山頂,映入眼簾的是 覆卮山的另壹個勝景,從山腳到山腰,疊層而上的“ 千年梯田 ”,錯落有致,宛如壹幅古色古香農家山水畫卷。

每年春季,覆卮山的千畝梯田開滿了金色油菜花,油菜花上到處是追逐的蝴蝶,眼前的壹切將會帶給遊人極大的視覺沖擊。

山下有 東澄村 依山而建,與田為鄰,樸實中蘊含古韻,燦爛間彰顯平凡,蜿蜒而上的村道由鵝卵石鋪就,沿途溪水潺潺,幽遠中情趣盎然!

三都鄉位於麗水市松陽縣東北部,東鄰蓮都區麗新畬鄉,東南、南與象溪鎮毗連,西南、西與西屏街道相連,西北、北與四都鄉毗鄰,東北與金華市武義縣三港鄉為鄰,被譽為“ 江南最後的秘境 ”。

三都鄉是典型的“ 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山區農業鄉,綠植漫山遍野,環境優雅、空氣清新,被譽為“林海、雲海、花海”三海歸壹的生態勝景。全鄉擁有古木名樹三百多株,其中世界珍稀的南方紅豆杉在水竹、裏莊、紫草等村落成林生長。

由於晝夜溫差變化較大,又緊臨松古平原。在雨後或濕度較大的早晨,極易出現變幻莫測的雲海奇觀。同時,三都鄉擁有萬畝水果林地,每年春季,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鮮艷的杜鵑花與金黃的油菜花子爭奇鬥艷、春意盎然,形成蔚為壯觀的花之海洋。

松陽自古被譽為“浙南桃花源”,古村落多,古道多。三都作為江南秘境,擁有十八個行政村,無數的自然村,村村都有古道相連,尤其是遠離縣城的偏遠村落,保存更為完整,更有原始的韻味。

三都鄉徒步的路線可以自由選擇,比如從下田出發,過楊梅坪、山蒼殿、嶺上、紫草、裏莊、上莊、朱竹回到下田;或者從黃嶺根出發,過呈回、紫草、裏莊、外畬回到黃嶺根的繞行線路,基本上囊括三都的古村落,算是兩條經典的路線。

古道沿途風景眾多,全路基本都以古道相連,八索嶺、肚腸嶺、十八窟、蛇嶺等古道壹直是松陽人進出三都甚至麗水、金華的重要通道。

三都鄉古道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古村、古祠、古廟、古樹、古橋、古渠、古井、古墓、古碑等在沿途隨處可見,展現了浙南地區燦爛的 歷史 文化。

古道壹般用大石塊堆砌,表面光滑,略顯滄桑,留下了多少歲月的印記。路面寬約壹米,便於步行,古道兩邊整潔幹凈,看起來很舒心。

小村落顯得特別唯美、樸實而自然,依山而建,傍水而居。高聳的馬頭墻, 鱗次櫛比,錯落有序 。由於地處偏遠,很多村子很久都沒有新建民居,故而保持了村落傳統的風格。

現有的民居大多是明清風格,有壹字屋、三合院、四合院,建築材料大多是就地取材,以土、木、石為主。民居壹般在正廳設置神龕,供奉祖先牌位,充分體現了傳統的宗法制度。

在這裏,妳能見到具有生活氣息的小山村,純樸的村民、土法的竈臺、斑駁的泥墻,讓妳遠離現代的都市,帶妳進入壹個原始的鄉村。

在三都鄉古道上值得品味的地方有很多,每壹座古宅、每壹條小巷、每壹塊牌匾都有自己的故事,古老的傳承和文化都蘊藏在這壹片天地之間。我們只是匆匆過客,揮壹揮手,走向下壹站旅程。

被譽為“ 千洞之島,萬福之地 ”的蛇蟠島位於臺州市三門縣,全島面積17.4平方公裏,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海島洞窟風景區。蛇蟠島毗鄰甬臺溫高速公路,距海岸線最近處僅余兩公裏,從六敖鎮的上敖碼頭乘渡船約十分鐘左右可到達。

蛇蟠島出產江南名石——“蛇蟠石”,盛產中國名蟹——“三門青蟹”。

這裏有國內規模最大的海島采石場遺址, 自宋代以來的大規模采石,在島上留下了大小洞穴***有1300多個,被人們稱為“ 千洞之島 ”。 特別是“千洞連環洞”,堪稱壹絕。 千年盡露波濤聲,萬古猶存斧鑿痕。

有大洞小洞、寬洞窄洞、橫洞豎洞、直洞彎洞、水洞旱洞,並且支洞百出,洞中有洞。

洞內有水,水中藏洞,另有奇峰異石,雲霧繚繞,花草樹木,淺水遊魚,溪流濺瀑,千姿百態,奇妙無窮。

蛇蟠島上有海盜村、野人洞、黃泥洞古村等景點,獨居原始的鄉野氣息,讓人壹見傾心。

海盜村 是國內唯壹壹個以海盜為主題的海島洞窟景區。 歷史 上,蛇蟠島曾經是海盜的巢穴,不僅匯集了千百年來中國海洋史上赫赫有名的“東海梟雄”、“山海會盟”、“海洋經略”和“北歐盜”,再現了當年叱咤風雲的中外著名海盜和其各種“兇名”,為妳講訴亦“盜”亦“道”的傳奇。

在蛇蟠島,還藏有壹個在沿海赫赫有名的石窟藝術殿堂,那就是 野人洞 。初聞其名,便覺得不寒而栗,仿佛壹下子要回到 茹毛飲血的世紀 ,讓人思緒難平。難道這優雅秀麗的洞穴裏,還有野人生活的遺跡?其實不然,這是因為三門才子 包定留下的詩句“野人家住神蛇頂,石骨撐空芒射日”而得名, 這裏的“野人”是指山野村人,純樸島民。

洞內藏有壹座天池,泉水沿著石壁飛流直下,形成數道小飛瀑,亦動亦靜,為幽靜的洞穴憑添幾許活力。此時洞中淅淅瀝瀝的水滴,滴答滴答灑向水面,宛若大珠小珠落玉盤般美麗, 相互碰撞,營造出濃濃的詩意。

壹洞壹世界,壹石壹菩提,壹洞壹景,洞移景異。蛇蟠島作為臺州的第壹大島,集海洋文化與石窟文化於壹體,是壹座得天獨厚的文化創意海島。來到 蛇蟠島 ,既能體會洞內的四季如春,還能遠眺海上的波光帆影。

諸葛八卦村原來叫高隆村,位於金華蘭溪市西部,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諸葛亮後裔的最大聚居地。村中建築按照"八卦圖"的樣式布局,中間低平,狀若鍋底,四周漸高,好似層層外衣。

村中大多是明清風格的古民居,是國內罕見的古文化村落。諸葛八卦村中心最低,八方來水匯集,形成壹個水池,取名鐘池,亦是納財之意。

鐘池 是諸葛八卦村的核心,也是“八卦陣”的陣眼,半邊有水,半邊無水,形若太極圖案,奇妙無比。以鐘池為中心,有八條小巷通向八方,直達村外八座土崗,整個村的平面酷似八卦圖。

八條小巷間衍生出許多橫向修築的小弄堂,弄堂之間通向村民的門戶,小巷之間縱橫交錯相連,似斷非斷、似通非通,就好像壹個巨大的迷宮,外人進入小巷,沒有路標指引的話,往往很難走出來,甚至會迷失方向。

雖然鐘池曾經是諸葛八卦村布局上的中心,但現在 上塘 更像是古村的中心,這裏人流很多,也是晚上唯壹亮燈、接待遊人的地方。

每當夜幕降臨,路邊會點起壹排排紅燈籠,池塘掩映著的燈籠就像是兩條火龍。周圍有許多經營的商鋪,有酥餅、孔明燈、孔明鎖,還有飯館、大排檔,遊人如織,好不熱鬧。

天上不時地就有孔明燈飛上天空,引來遊人壹片歡呼。看著飛向天際的孔明燈,讓我們默默許下心願:願古村壹直保留這份淡然,樸實永留人間!

諸葛八卦村不僅布局奇特,民居也非常罕見。據文獻記載,該村始建於宋元時期,後代屢有續建、改造,至清康乾時期盛極壹時。目前,全村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築有二百余間,散布於村中的小街小巷間,原汁原味,古韻古風。 面對這些村中的雕梁、畫棟、屋檐、門臺、青磚、灰瓦、馬頭墻、直梁、立柱等,以及如迷宮壹般縱橫交錯的小巷、弄堂,妳會在恍然不覺中,贊嘆深藏在民間的智慧與技藝。

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村中的祠堂建築。據說,極盛時鎮中有各類祠堂十八處,大多雕梁畫棟,工藝精湛,其中最著名的是大公堂、丞相祠堂等。

清漾古村是江南毛氏發祥地、毛澤東祖居地,位於衢州江山市石門鎮南部江郎山麓,全村數百戶人家皆姓毛。這裏也是蔣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和民國第壹位總理熊希齡夫人毛彥文的祖籍地,自江南毛氏第八代先祖清漾公毛元瓊遷到這裏已有1500年的 歷史 。

說實話,第壹次到清漾古村才知道毛主席祖居地是江山市,漲知識了。

清漾村又叫青龍頭,村子東、北、南三面環山,山嶺蜿蜒起伏、曲折盤旋,猶如壹條昂首青龍環繞,西側萬頃良田。古村猶如壹顆明珠,在溪流、農田和山嶺包圍之下,形成壹幅遊龍戲珠的山水畫卷。

清漾古村景點眾多,主要有清漾牌樓、毛氏文化林、毛氏祖祠、清漾毛氏名人館、毛澤東陳列館、清漾祖宅、荷花池、毛子水故居、將軍館、鳳尾池、清漾塔、清漾公之墓等。

清漾的千年古村,風水極佳,是江南毛氏發祥地。千百年來,清漾毛氏人才輩出,出了6位尚書 (有說8位) 、83位進士,而最著名的是出了壹代偉人毛澤東。

古村院落布局按古意新作,簡約雋永,雖為人造,宛若天成。 壹樣的江南風格,卻有不壹樣的心靈和視覺沖擊 ,它是“江山”上的壹顆明珠。

“毛氏祖祠”現為清漾古村最為宏大精致的傳統磚木結構建築,雖為新建,但是完全采用仿古材料,建造工藝精良。

古村中部的清漾祖宅為三進三堂的古建築,面積達430平方米,宅院門樓單挑,兩側是三組馬頭墻,顯得氣勢不凡。大門上方的“清漾祖宅”匾額為胡適先生親筆題寫。

雲中大漈,咋壹聽名字,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漈”在方言中是瀑布的意思,而雲中大漈,就是雲中大瀑布。 雲中大漈位於麗水市景寧縣中南部,在海拔千米的高山盆地內,境內山巒起伏,群山環抱,霧氣繚繞,景色宜人,素有“雲中桃源”之美譽。

景區內有時思寺、雪花漈、上山頭、柳杉王等景點,還有壹直沿襲的“搶豬節”、“大漈罐”、“花鼓戲”等民俗文化。

在麗水這壹片地區,佛教的影響源遠流長。時思寺就是此地最有名的壹處寺院,始建於南宋時期,明清時期進行了重修擴建。 雖說是寺院,卻沒有供奉菩薩,沒有香火的打擾,沒有如織的香客,就莊嚴地肅立在那裏,像是處於遺落的世界,落寞中帶有無盡滄桑。

寺前有清澈見底的沐鶴溪環繞,古老的護關橋連接兩邊。 寺院建築既有宋代建築遺風,又受福建地方建築之影響,構思巧妙、形式獨特,是浙江元明建築體系中獨樹壹幟的代表。

來大漈,最不能錯過的就是“雪花漈”了。 雪花漈地處壹片斷崖,上下落差高達到百米,沐鶴溪從北向南汩汩流淌,途徑此地,忽然沒了河道,只能猛地沖下深深的峽谷,水花飛濺,形成百仞飛瀑,猶如飄逸雪花,漫天飛舞,雪花漈大概由此得名,也因此被評為浙江綠谷十佳美景之壹。

在這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面前,能讓人忘記煩惱,凡塵俗世中的壹切似乎顯得微不足道,內心歸於平靜。如果妳在生活感到壓力,想要放松心情,不妨考慮這裏,安坐“聽瀑亭”,觀如畫風景,聽瀑布轟鳴,讓神奇的大自然凈化妳的內心。

大漈"柳杉王"生長在時思寺門前東側斜坡上,據考證,已經存活了1500多年。樹王原高47米,樹徑最寬處達4.47米,前幾年被雷電擊中主幹,目前僅剩28米。令人稱奇的是,樹王根部有個樹洞,大得不行,壹人可自由進出,擡頭可見日光,仿佛坐樹觀天。

歷經歲月洗禮的柳杉王見證了大漈的過往,護佑了當地的村民,指引著為遠方的遊人,還必將繼續守護著大漈這壹片土地。

在古木環繞的深山之中還隱藏著 素有“江南梯田”美譽的小佐梯田,周圍綠樹成林,格外茂密,放眼望去,田在林中,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宛若畫中的風景。

小佐梯田坐落在深藏參天古木中的小佐古村旁邊,每天清晨,雲霧彌漫,薄如蟬翼,繚繞於梯田之間,若隱若現,氣象萬千,宛若仙境。

除此之外,大漈還有不少美景,如“如來掌”、“觀鷹臺”、“九盤雲梯”、“冠鷹墓”、“水果園”等散落在各處,可到實地逐壹探尋。“雲中大漈”地勢偏遠,道路難行,但也印證了壹句古話,無限風光在險峰。正因為大漈遠離塵世,沒有過度開發,保留了很多生態本源的韻味。

公盂村位於臺州市仙居縣城的西南處,與神仙居、景星巖。淡竹、十三都並稱為仙居五大美景,有“華東香格裏拉”的美譽。

仙居公盂 以巍峨著稱,氣勢雄渾,多為階梯狀 喀斯特地貌 。整個公盂屹立於山區,橫亙無際,崖連著崖,峰對著峰,既相互守護,又自為壹體。除了山峰、懸崖,還有竹木、石林以及洞窟、小溪,是壹個冬暖夏涼的休假勝地。

公盂景區的主要景點有 公盂崖、竹林、柯九思故居、二十四郎、神龍瀑、雙獅守天門、龍母洞、旗桿巖、小龍門等。

公盂村是 壹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落, 位於海拔1150米公盂山峰圍成的壹個小盆地裏,攀登上村南邊的公盂巖背,整個公盂山美景便盡入眼底。小村 出門即是竹海與梯田,層層疊疊,與古木、村莊、藍天白雲相互呼應,仿佛走進了世外的洞天福地。

仙居公盂沒有小橋流水的詩情,但有被雲霧籠罩的仙氣,以及金黃的稻田收獲時節的田園風光。這裏有畫壹般的梯田,晨霧從山谷中徐徐升起,在空中徘徊,若隱若現,仿佛真正來到了神仙居住的地方。眼前的屋舍、農田、老牛、炊煙,還有勞作的人們,無不是壹幅幅質樸的畫面。

說起公盂村,還有壹個不得不提的 公盂古道 。因為公盂村是浙江省唯壹不通公路的村子,石階路泥路是上山唯壹的路,沿途原生態的風景也造就了這處戶外徒步天堂。

到公盂徒步的人壹般都從山腳 前坑村 出發,壹條石子鋪就的古道延伸至山頂,大約需要步行兩個小時,體力差壹點的人,可能需要的時間更多。

公盂村,不僅是徒步者的天堂,還是攀巖者的聖地。普通旅行者,大概只能到村子為止,想要爬上海拔千米以上公盂背,必須帶好繩索和其他專業裝備,還需要有勇氣和耐力,否則還是不必去冒險。

對於仙居公盂的旅程,可以用壹句話來形容: “似世外,不似世外;非桃源,豈非桃源?”

總結

人生就像是壹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妳不知道沿途會遇見什麽,只要記得我們曾經擁有的風景和壹顆不變的初心。生命不息,旅行不止,讓我們行走在路上!

浙江還有哪些美麗且冷門的景點,歡迎大家推薦!

  • 上一篇:Ospop解放鞋解放鞋
  • 下一篇:三國殺所有武將的臺詞,越完整越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