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需要什麽:
1甲板................................................40張以上,不設上限。
按照以下規則自行形成的卡組:
Deck有40多張牌,沒有上限。
最多只能放三張同名的牌。
此外,在使用OCG制定規則時,設定限制制卡和準限制制卡。請參閱頂部的受限牌表了解詳細信息。
建議:雖然套牌沒有上限,但是牌越多,得到想要的東西的幾率越小。
2舷甲板......................15張。
不要在決鬥中使用。在三局兩勝的對戰戰中,決鬥和決鬥之間可以根據需要壹對壹交換套牌。形成舷側甲板時,請遵守以下規則:
副牌的數量必須是15。
套牌總共只能放3張同名牌(制定規則時有1張限制牌和2張準限制牌)。
必要場合使用的物品:
1硬幣
兩個骰子
3指示器(可用硬幣等小物品表示)
為了方便而使用的東西。
1計算器
2個卡套
當OCG卡(日本卡)和TCG卡(美國卡)混在卡組中時,必須使用背面的不透明卡套來防止欺詐。
3決鬥場
以下是對決鬥場區域的描述。
1怪物區:打完的怪物牌壹般放在這個區域。場上最多可以同時放置5張怪物卡。表現形式基本分為:正面攻擊表現、正面防禦表現、背面防禦表現。(因為某些卡牌的效果,可能會有回攻的表示,但不是基本的表示。)攻擊所代表的怪物卡垂直放置在場上。防禦所代表的怪物卡橫放在場上(詳見後面的解釋)。
魔法陷阱區:魔法陷阱卡在啟動時放置在這個區域。沒有開始的也可以在這個區域覆蓋。壹次只能放5張。魔法卡在發動前要放在這個區域,所以如果場上已經放了五張魔法陷阱卡,就不能再發動魔法了。
3墓地:已經被摧毀,犧牲,送去墓地等的怪物卡。,而已經用完的魔法陷阱卡肯定是放在這個區域的。決鬥時隨時可以確認對方在墓地的情況。墓地擺放牌的順序不得隨意改變。
4甲板區:把妳的甲板放回這個區域。玩家抽取頂牌作為自己的手牌,不得隨意改變牌的順序。如果卡牌中的牌因為卡牌效果而被確認,那麽應該在效果處理後重新洗牌,然後放回這個區域。
5地形卡區域:魔法卡中的“地形魔法”放置在這個區域(無論是正面還是背面註明)。這張牌不算在魔法陷阱區的5張牌中。而且全站只允許有壹張正面表示的地形卡,當新的地形卡上線時,原有的地形卡會自動銷毀。
6融合卡組區域:“融合怪物”作為壹張特殊的怪物卡,構成壹張“融合卡組”,放置在該區域而非卡組內。和套牌壹樣,只允許三張同名的牌。融合牌組中的牌數沒有上限,並且不計入主牌組中的牌數。
*不屬於決鬥場的區域:
排除區:放置排除牌的區域,這是壹個概念區。排除區域的卡牌按照排除效果擺放,可以相互確認(時間膠囊、聖光封印之劍等效果因為在裏面所以無法確認)。
兩張卡的類型和用途
1怪物卡
1基本怪物卡包含以下信息:
卡牌名稱:卡牌的名稱是規則中判斷是否是同壹張牌的依據。卡名相同的卡視為“同名卡”,在規則中享受同等待遇。
等級:星星數量代表的怪物等級。LV5以上的怪物召喚時需要犧牲犧牲。
屬性:怪物卡被賦予了光明、黑暗、大地、風、水、火六種屬性。有些牌的效果會對特定屬性的牌產生影響。但是不存在屬性互斥影響怪物之間戰鬥結果的情況。
種族:怪物卡分為20個種族:龍、妖、機、巫、天使、雷、不朽、蟲、水、戰士、恐龍、炎、獸戰士、巖石、爬蟲、獸、魚、植物、鳥獸、海龍。和屬性壹樣,有些卡牌的效果會對特定種族的卡牌產生影響,但也不存在怪物之間戰鬥的結果受到種族對抗影響的情況。
卡號:根據卡片的包裝在卡片上標註的號碼,便於卡片的查找和整理。
攻擊力和防禦力:數值高的怪物卡會在怪物之間的戰鬥中處於有利地位。詳見以下說明。
作者:帝屍鼠於2005年8月22日23: 57回復此言論。
-
2 OCG規則[轉自OCG]
怪物卡的智力:通常這個欄目是怪物是怪物時對怪物的描述文字,這個欄目是怪物是效果怪物時對怪物特殊能力的說明。在混合怪物時,這壹欄也標明了混合怪物的混合材料。儀式怪物標有相應的儀式。
怪物卡的分類:
通常是怪物:有黃牌的卡片,沒有特殊能力,按照基本規則使用。
融合怪物:壹張牌面為紫色的牌。“融合卡組”是獨立形成的,不放在卡組中,情報欄和“融合”魔法卡中標記的特定怪物稱為“融合召喚”,標記的怪物稱為“融合材料”。有些人有特殊能力。
融合怪物召喚:1融合材料在手場聚攏時推出“融合”牌。宣布發射後的“融合”牌放在魔法陷阱區。確認“融合”的發射和效果後,將融合材料送至墓地,在融合卡集中找到對應的融合怪物正面攻擊或正面防禦。最後,“福星”被送到了墓地。融合通話結束。如果要使用融合怪,請在決鬥開始前將融合卡牌背面朝上放在融合區,不要互相確認。
儀式怪物:壹張牌面為藍色的牌。儀式怪是用特定的儀式魔法發動的,祭祀祭祀後專門召喚的怪物。儀式怪物放在甲板上。單獨的儀式魔法或儀式怪物不能專門召喚儀式怪物。他們中的壹些人有特殊的能力。
儀式怪物召喚:1手中有儀式怪物,手中或場上有儀式魔法記錄的怪物需要祭祀。發動相應的儀式魔法。將宣布的儀式魔法放置在魔法陷阱區域。在確認儀式魔法的啟動和效果後,將場上或手中需要獻祭的怪物作為祭品送到墓地。祭祀怪被送到墓地後,手中的儀式怪表示正面攻擊或者正面防禦。最後,儀式魔法被送到了墓地。儀式召喚結束了。
效果怪物:卡面為橙色的卡片,具有超出規則的特殊效果。
效果怪物的效果可以分為以下五個基本類別:
翻轉效果:卡片從背面換到正面時自動強制啟動的效果。玩家反向召喚怪物,背面所代表的怪物在戰鬥傷害計算中因卡牌效應而變成正面代表的過程稱為“翻轉”,滿足翻轉效應的啟動條件。效果速度1。例子:神聖的魔術師,食人者
啟動效果:當妳的回合存在於己方場地正面時,它就可以啟動,啟動時間在每張牌上都有不同的說明。如無說明,默認主舞臺為1,2。使用此類效果時,在發動宣告後支付效果中指定的費用。有效速度1例:關懷科學家,同壹個家庭感染病毒。
永久效果:這張卡在場上是正面的,效果持續有效。這個效果沒有“開始”和“開始時間”的概念。該效果在怪物的正面代表出現在場上時適用,離開場上或成為背面代表時失去效果。例子:黑暗惡魔引導女孩,殺死龍。
誘導效果:滿足條件時發動的效果,比如戰鬥、給予傷害、送墓地、召喚成功等。,效果速度1例:黑森林裏的女巫,殺手番茄。
即時誘導效果:滿足啟動條件時,即使在對手回合也能啟動,速度為2,可以連鎖啟動魔法和陷阱(我的理解是類似於陷阱中的反擊陷阱,啟動條件苛刻,但比同類效果更快更連鎖)。例子:栗子球,神龍大俠。
以下兩項是官方規則中沒有的效果類型,是實踐中為了交流方便而人為總結的,僅供參考。
規則效果:與遊戲規則改變直接相關的效果(比如召喚方式的選擇,比如雷霆大劍師,不屬於召喚條件,不受蘇生限制。還有融合材料替代品,凱撒海馬等。)
特效怪物:壹般都變成了壹系列的效果,比如漫畫,靈魂,聯盟等等。
召喚條件:只有滿足條件或支付特殊費用才能被召喚的怪物。例如:神聖的靈魂,暗黑破壞神古洛夫。
註意:有些怪物可能同時擁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效果。
怪物的呼喚:
壹輪中只有壹次:
召喚(祭祀召喚)
手中怪物卡正面攻擊表示打。召喚LV5以上的怪物需要犧牲:召喚前不犧牲自己的領域就不能召喚另壹個怪物。這時的召喚也叫“祭祀召喚”。召喚LV5-LV6的怪物時需要犧牲1個怪物,召喚LV7以上的怪物時需要犧牲2個怪物。
作者:帝屍鼠於2005年8月22日23: 57回復此言論。
-
3 OCG規則【轉自OCG】
涉及
基本規則和召喚壹樣,只不過怪物是由後面的守備放在場上,SETLV5以上的怪物也需要犧牲祭品。
召喚和掩護在規則中統稱為“通常召喚”。
壹輪中不限次數:
反向召喚
場上的後防禦代表壹個怪物,玩家自己將其變為正面攻擊的過程稱為“反向召喚”需要註意的是,雖然壹輪反向召喚次數沒有限制,但也屬於“表情變化”。所以怪物不能在被覆蓋的回合中逆向召喚。也不能是把後防線代表的怪物改成前防線。
特殊召喚(特殊召喚怪物)
指定了特殊召喚方式的怪物用指定的方式召喚的過程稱為“特殊召喚”。這類怪物被稱為“特殊召喚怪物”或“有條件召喚怪物”。從墓地召喚這類怪物請遵循“蘇生極限”。關於蘇生限制的描述可以在頂部的鏈接中找到。
特殊呼叫(根據卡的效果)
根據卡牌的效果召喚怪物的過程也叫“特殊召喚”,但和“有條件召喚怪物”的特殊召喚有本質區別,所以這裏分開處理。從墓地特別召喚怪物時請遵守“蘇生極限”。
戰鬥方法和勝利條件:
戰鬥方法
1遊戲的贏家叫做“決鬥”。但為了勝負的準確性,壹般需要進行三次“決鬥”,也就是所謂的“對決”。
在比賽中,兩次決鬥的勝者被認為是勝利者。(所以輸了兩場靠“勝利龍”東山再起是不成立的。)當1勝兩平時,視為1勝。1勝1平1負視為平局。
決鬥的獲勝條件:
1玩家全部與8000LP展開決鬥,對方LP降至0。
2對手必須抽牌(抽牌階段,牌的效果)且套牌無牌可抽。
3因為各種卡的影響(死亡)
戰前準備:
1互相洗切自己的副牌,送給對手“切牌”。
2切完牌後切換回妳的牌組,把它們放在牌組區域。使用融合卡組的玩家將融合卡組放在融合卡組區域。
3確認對方側副牌是否正好是15。側面板背面朝上放置。當副牌與副牌在決鬥中交換時,確認交換的次數是否相等。
猜拳後(硬幣等。),勝者決定進攻順序。但在比賽中,前壹場決鬥的失敗者有權決定這場決鬥的進攻順序。最後互抽五張牌,進入決鬥。
決鬥正在進行:
決鬥的過程分為“回合”和“階段”。壹個基本回合包括六個階段。
抽卡階段:
在初始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玩家可以抽取其牌組的頂牌來加入他的手牌。如果壹副牌中沒有可抽的牌,決鬥失敗。抽卡後會自動進入下壹階段,此時可以發動快攻魔法和陷阱。
抽牌階段必須做的事情:抽1張牌。
抽卡階段可以做什麽:快攻魔法,陷阱的發射。
準備階段:
處理在準備階段有效果的卡片的效果。當有多個效果時,玩家依次決定效果的順序。然後進入下壹階段。
準備階段必須要做的是處理好準備階段有效果的卡的效果。
準備階段可以做什麽:快攻魔法,發射陷阱。
主舞臺1:
主階段是玩家可以自由輪流操控的階段,怪物的召喚、效果的使用、卡牌的擺放、怪物表情的變化都可以在這個階段進行。
可以執行的主要階段有:
怪物召喚:通常召喚1次(結合主階段2),反向召喚和特殊召喚次數不限。
怪物表象變化:基本上壹個怪物壹輪只能做壹次表象變化。怪物召喚和特殊召喚回合不能改變。
啟動各種卡牌的效果:此時可以啟動效果怪物(大部分啟動效果)、魔法和陷阱效果。只要符合條件,啟動次數不限。
魔法陷阱卡的覆蓋:覆蓋場上的魔法陷阱卡,只要不超過上限,就可以覆蓋幾張。
戰鬥階段:怪物戰鬥的階段,整個階段分為幾個“步驟”。戰鬥階段不是必要階段。當場上有怪物時,玩家可以決定是進入戰鬥階段還是直接進入結束階段。
作者:帝屍鼠於2005年8月22日23: 57回復此言論。
-
5 OCG規則【轉自OCG】
戰鬥階段能做的:怪物戰鬥,陷阱和快攻魔法發射。
戰鬥階段的過程:
開始步驟
↓
戰鬥步驟←→傷害步驟
↓
結束步驟
開始步驟:回合中的玩家宣布“進入戰鬥階段”。
戰鬥步驟:從己方場上面攻所指示的怪物中選擇1,只取對方壹個怪物作為攻擊對象,發出攻擊宣言。在對手場上沒有怪物的情況下可以直接攻擊對手。申報後,進入傷害步驟。傷害步驟後,再次進入戰鬥步驟,以此類推。但是基本上1怪物只能攻擊1次。
傷害步驟:計算傷害和判斷戰鬥結果的步驟。詳情請參考後面的“怪物戰鬥規則”。破壞階段結束了。回到戰鬥步驟。
結束步驟:重復戰鬥步驟和傷害步驟,直到沒有怪物可以攻擊,宣布“召喚階段結束”。那麽戰鬥階段就結束了。
戰鬥階段回滾:在戰鬥階段,本回合玩家指定自己的怪物和對方的怪物或者玩家自己進行攻擊宣言後,如果對方領域的怪物情況因卡牌的效果而發生變化,本回合玩家可以重新選擇怪物攻擊目標或者放棄攻擊。這種行為稱為“回滾”
註意:回滾發生後,玩家要在回合中重新確定指定怪物的攻擊目標,但如果放棄這個怪物的攻擊,被自己領域內的其他怪物攻擊,則默認放棄這個怪物的攻擊力。在這個戰鬥階段,這個怪物將不能再與宣言戰鬥。而且,既然戰鬥宣言已經做出,這個怪物在主階段2就不能再改變自己的表現形式了。
主階段2:戰鬥階段後的第二個主階段,只有進入戰鬥階段後才會出現。基本能做的和主舞臺1壹樣。需要註意的是,已經在戰鬥階段進行了戰鬥宣言的怪物,即使在1主階段沒有改變代表,也不能在該階段改變代表。
PS:如果由於卡牌的效果,主階段1和戰鬥階段都被跳過,由於主階段2必須跟在戰鬥階段後面,所以回合會自動從準備階段直接進入結束階段。
主階段2能做什麽:怪物的召喚,表示形態的變化;卡片效應的引發;覆蓋魔法陷阱卡
結束階段:在壹個回合的最後階段,玩家宣布“回合結束”。處理卡片的效果,卡片上寫著“在壹輪結束時…”和“在過程結束時…”。在這個階段結束時,如果玩家的手牌超過6,他將棄掉6張牌,玩家將選擇這些牌並將其送至墓地。
末期必須要做的事情:末期發動的效果的處理和手數的調整。
最後階段能做什麽:快攻魔法,陷阱發射。
4戰鬥和鎖鏈
怪物的戰鬥規則
戰鬥處理中的註意事項(受傷步驟)
傷害計算是傷害步驟中最優先的,壹般效果將無法介入這壹步,所以只有在這壹步結束後才會清算。
卡牌發動限制:在傷害步驟中,不能發動基礎怪物攻防力增減效果和反擊陷阱以外的效果。此外,這種影響的開始限於傷害步驟開始和傷害計算之前的時間。
攻擊後面:攻擊後面防禦代表的怪物時,在傷害步驟中,先把怪物變成側面防禦代表再進入傷害計算。
翻轉效果啟動:當攻擊背面指示的怪物是翻轉效果怪物時,翻轉效果啟動。效果的處理是在傷害計算之後。當翻轉效果是選擇發射的對象時,確認在戰鬥中被消滅的怪物不會是被選擇的對象。
損害的確定
戰鬥傷害的計算方法隨著攻擊目標對手怪物的表情不同而不同。
當攻擊對手和攻擊怪物時
攻擊怪物的攻擊力VS被攻擊怪物的攻擊力。
勝利:當攻擊的怪物攻擊力大於被攻擊的怪物時,被攻擊的怪物被戰鬥消滅,送進墓地。給予對手相當於攻擊怪物比被攻擊怪物攻擊力高的部分的戰鬥傷害。
鐵:當攻擊怪物的攻擊力與被攻擊怪物的攻擊力相等時,戰鬥雙方的怪物被戰鬥消滅,送進墓地。雙方都沒有受到戰鬥的傷害。
特別提醒:0VS0沒有給對方實質性的戰鬥傷害,所以兩個怪物都沒有被消滅。
失敗:當攻擊怪物的攻擊力小於被攻擊怪物時,攻擊怪物被戰鬥消滅,送進墓地。本人受到相當於攻擊怪物攻擊力低於被攻擊怪物部分的戰鬥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