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潮劇的劇種簡史

潮劇的劇種簡史

潮劇又名潮州戲、潮音戲、潮調、潮州白字(頂頭白字)、潮曲,主要流行於潮州地區,是用潮州話演唱的壹個古老的漢族地方戲曲劇種。

潮劇在國內主要流布在廣東東部、福建南部、臺灣、香港、上海,以及東南亞、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等講潮州話的華僑、華裔聚居的地區 。

潮劇經常在廟會上演出,表示於對“老爺”(指 神明)的尊敬,老百姓也喜愛在非常熱鬧的氛圍下觀看,使節日氣氛更加濃厚,因此,潮劇要比其它劇種更具濃郁的民俗色彩。

潮劇是宋元南戲的壹個分支,由宋元時期的南戲逐漸演化,是壹個已有4 4 0多年歷史的古老劇種,主要吸收了弋陽腔、昆曲、梆子、皮黃等特長,結合本地漢族民間藝術,如潮語、潮州音樂、潮州歌冊、潮繡等,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

我國戲曲在12世紀至13世紀形成北方雜劇和南方戲文(南戲)。北雜劇在宋金原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至元代達到繁榮;南戲是12世紀初葉,在浙江溫州首先形成發展起來的。在宋元二百多年的流傳發展中,南戲向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流傳,形成了弋陽腔(江西),海鹽腔、余姚腔(浙江),昆山腔(蘇州),以及泉潮腔(閩南粵東)等聲腔劇種。

南戲流傳到各地並形成地方聲腔劇種,壹般有兩種情況,“壹種是南戲原有的曲調流傳到各地之後,被戲曲演員以當地語言傳唱著,由於語言、語調上的差別,使之不斷變化,在風格上也逐漸地方化起來;壹種是當地的漢族民間音樂——從秧歌、小調、直到某些宗教式歌曲,不斷地被采用到戲曲中來,豐富著原有的曲調。這兩種因素相互滲透,便形成了若幹不同風格的聲腔劇種。”  明本潮州戲文的發展,證明了現潮汕地區在元明時期有過繁榮的南戲演出活動,壹些在史籍上記載已佚的宋元南戲早期劇本,如《顏臣》(即《陳顏臣》,演陳顏臣與連靜娘的故事)、《劉希必金釵記》,就是早期南戲曾在現潮汕地區流傳的佐證。

其次,《蔡伯喈》、《劉希必金釵記》,均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南戲劇本,說明南戲流傳到現潮汕地區之後,潮州藝人曾用潮州方言演唱,由於語音、語調上的不同,使原有的曲調起了變化,同時還吸收潮州的民間音樂、小調等,從而在南戲的基礎上形成了新的聲腔——潮腔。明代戴璟在《廣東通誌》所載:“潮俗多以鄉音搬演戲文”。清初屈大均在《廣東新語》所載:“潮人以土音唱南北曲,曰潮州戲。”這兩手抄演出本的出土,是潮人以鄉音唱南北曲的佐證。

其三,《荔枝記》、《荔鏡記》是以潮州漢族民間故事編寫,結構完整、手法嫻熟、用潮腔演唱的劇本,說明潮腔在嘉靖年間已趨於成熟,那麽,它形成的年代,自然應在嘉靖之前。前到什麽年代呢?有的戲曲研究專家根據有關的史料,認為“明中葉以前,泉潮腔已很盛行,它有獨特的劇目和演出形式,流傳在泉州、漳州、潮州壹帶”。“明中葉以前”即15世紀初,距今已有500多年了。如果從《荔鏡記》刊刻的嘉靖丙寅(1566年)算起,潮劇歷史的絕對數字,也有4 5 0多年了。

經過明清的發展之後,潮劇在近代走過了壹段曲折的歷程。

抗日戰爭時期,潮劇處於衰落階段,原先多個班社,到此時寥寥無幾。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文藝得到重視,潮劇又得以復興,潮劇在過去壹直實行童伶制,小生、青衣、花旦均由兒童藝人擔任,這些藝人長大後,聲音改變,即被淘汰,這壹體制嚴重阻礙潮劇藝術的發展。新中國成立後,廢除了童伶制,並在各方面銳意改革,培養了壹大批優秀演員,使潮劇這壹古老藝術煥發出新的光彩。50到60年代的黃金年代,各地專業與業余的潮劇團發展到近200個,出現廣受好評的第壹代“五朵金花”。並先後2次進京演出,受到各方好評如潮。

“文化大革命”期間,這些劇團全被解散,直至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後才得到恢復。

改革開放以來,在各種新娛樂方式和市場經濟的沖擊下,潮劇同其他中國傳統戲曲壹樣,在艱難中前進,不斷探索新的發展道路。

潮劇明末已在潮州、閩南的詔安、雲霄等地廣為流傳,與梨園戲關系密切。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由建陽麻沙出版的《荔鏡記》劇目,用“泉、潮二腔”演唱,同時,吸收南戲的音樂曲調。據清順治《潮州府誌》載:明末清初,潮劇是“雜以絲竹管弦之和南音土風聲調”。乾隆版《潮州府誌》載:“所演傳奇,皆習南音而操土風”,“聲歌輕婉,閩、廣參半。”演出劇目的唱白以閩南方言雜潮語,故清李調元認為“潮音似閩”。

清代,潮劇在潮汕及閩南十分繁盛。乾隆十三年(1748年),漳浦蔡伯龍在《官音匯解釋義》中稱:“做正字,唱官腔;做白字,唱泉腔;做潮調,唱潮腔……”嘉慶二十壹年(1816年)《雲霄廳誌》載:“俗好演劇,導淫增悲,豈可使善男女見之?今雖不能盡革,亦當取其有裨風教者,編成歌曲,庶聽之者可以興起良心,不為無助。”

從清末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潮劇發展興盛時期。據《雲霄縣誌》卷四“風土”載:“按本邑今唯潮音劇盛行,查此劇喜演鄉曲,流傳鄙俚不堪之小說,以迎合婦孺。每壹唱演,則通宵達旦,舉國若狂。”而且“每歲壹街社最少演出十數臺,所費不貲。”龍巖近城各坊也“越境招致”,“競聘潮劇”演出。所演劇目,按內容題材分為大鑼戲、小鑼戲和蘇鑼戲三大類。大鑼戲多為傳統劇目,保留有《蔡伯喈》、《劉智遠》、《郭華》、《拜月記》、《荊釵記》等壹批宋、元南戲;小鑼戲多取民間題材,為生活小戲,如《桃花搭渡》、《益春藏書》;蘇鑼戲則屬於公堂戲和武打戲。

潮劇是什麽年代,在什麽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研究者曾有不同的說法,壹說是從潮州巫術“關戲童”發展起來的,壹說潮劇是弋陽腔的壹支,是“弋陽腔在各地流傳後的直接產物”。

直到世紀30年代以來,流存於海外的明代潮劇劇本的發現,以及明代藝人手抄南戲劇本在潮州出土,潮劇的南戲淵源得到了史料佐證的論說。

1936年,我國歷史學家向達,在《北平圖書館館刊》上,發表《記牛津所藏的中文書》壹文,首次介紹存於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的潮劇明代刻本《班曲荔鏡戲文》(即《陳三五娘》劇本)。戲文的全題《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人詩詞北曲勾欄荔鏡記戲文》。牛津大學所藏的這個刻本,因“最後壹頁有殘缺,不能知道此書究竟刊於何時”,但向達認為“就字體各插圖形式看來,類似明萬歷左右刊本”。

向達介紹牛津的《荔枝鏡》藏本之後,二十年過去了。1956年,梅蘭芳和歐陽予倩率中國京劇團到日本訪問,在日本天理大學見到了另壹明刊本《班曲荔鏡戲文》,以及另壹個藏於東京大學東洋大學研究所的《重補摘錦潮劇金花女大全》(附刻《蘇六娘》)。藏於天理大學的明刊本《班曲荔鏡戲文》,與英國牛津大學所藏的《班曲荔鏡戲文》是同壹刻本。但該本保存完好,末頁是書坊告白的文字和及“嘉靖丙寅年”字樣。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熜年號,嘉靖丙寅年即公元1566年。藏於東京大學東洋大學研究所的《重補摘錦潮調金花大全》,沒有刊刻年號,但據專家考證,系明代萬歷年間刻本(見《明本潮州戲文五種後記》)。

嘉靖刻本卷末刻有書坊壹段告白:“重刊荔鏡記戲文,計壹百五葉,因前本荔枝記字多差訛,曲文減少,今將潮泉二部,增入“顏臣”,“勾欄、詩詞、北曲、校正重刊,以便騷人墨客,閑中壹覽,名曰荔鏡記,買者須認本堂余氏新安雲耳”。說明這個“重刊”本,是從舊本“荔枝記”,揉合潮泉二部,增“顏臣”、北曲等內容,並“校正”舊本荔枝記文字的差訛而成的。

1964年,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主任、漢學家龍彼得教授,在奧地利維也納國家圖書館,又發現潮劇的另壹個明代刻本,這就是刊於明萬歷辛巳(公元1581年)的《新刻增補全像鄉談荔枝記大全》。這個“新刻增補”的潮劇本,不稱《荔鏡記》,而稱《荔枝記》,是與《荔鏡記》同壹故事內容的不同演出本。它的底本是不是嘉靖重刻的荔鏡記依據的原本,沿難斷定,但這個刻本是“新刻增補”本,說明在萬歷之前,已在原刻(初刻)存在了。這個刻本的卷首,刻有“潮州東月李氏編集”字樣。地方戲曲向不登大雅之堂,戲曲編劇者署上名字也不多見,這個刻本把編劇者潮州人李東月也刻上了。

就在流傳於海外的潮劇明代刻本被陸續發現期間,1958和1975年,在揭陽縣漁湖和潮安縣鳳塘兩地的明墓中,相繼出土《蔡伯喈》(即《琵琶記》)和《劉希必金釵記》手抄劇本。這兩個抄本的出土,引起國內外戲曲專家的高度重視,認為“是研究戲曲發展史的珍貴文獻”,是“新中國建國以來戲曲文物的壹次重大發現”。

新中國以來,潮劇界開展了壹系列的傳統劇目傳承活動。

潮劇現有的這批傳統劇目,大致可以分成兩類。第壹類是經過加工提煉具有很高藝術水準的劇目。這當中最有代表性的,長戲當屬《荔鏡記》《蘇六娘》,折子戲則有《掃窗會》《蘆林會》《辯本》《鬧釵》《刺梁驥》《鬧開封》等。

在五六十年代,潮劇界能人甚多,老藝人和新文藝工作者濟濟壹堂,社會上的文人學者也無微不至地關註著潮劇,當時對傳統的整理傳承達到了壹個高峰。專家學者對大量的傳統劇目進行了甄別篩選,絕大多數有提煉價值的劇目經過加工,成為潮劇的經典和保留劇目。這批劇目劇本緊湊,立意高,唱詞文雅,文學價值很高;音樂既保留了傳統,也融入了新素材;動作設計與人物塑造緊密相連,並保留了潮劇細膩典雅的特色和獨有的表演程式。

此外,也增加編寫了壹批優秀的新編歷史劇,如《辭郎洲》、《袁崇煥》等。

另外,揭陽揭東小梅花潮劇團以及廣東小百花潮劇團的成立都在努力把古老潮劇的藝術魅力向青少年傳遞,取得了壹定的成績,其中小梅花還聘請著名潮劇演員林舜卿老師指導。

此外韓山師範學院的學生開發的卡通潮劇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註。

現狀

潮劇是中國古老戲曲存活於舞臺的生動例證,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表現形式的代表之壹,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和較高的審美價值。1990年以後,潮劇受到市場經濟的制約和多種現代文藝形式的沖擊,投資減少,人才流失,藝術水平下降,優秀的傳統表演藝術瀕臨滅亡,正處在艱難發展的狀況之中,亟待保護和扶植。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潮劇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已在廣州成立“廣東省潮劇發展與改革基金會”。2012年9月24日,第四屆潮劇節在汕頭開幕,潮劇向聯合國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目標

不但深受廣東、福建潮語區人民的喜愛,也流行和影響於香港、臺灣及東南亞壹帶。是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潮劇的藝術魅力,潮劇的文化品位,是潮州傳統文化中極為重要的壹部分。為弘揚潮州文化,讓潮劇這朵藝術奇葩綻放得更加鮮艷,讓大家在網上欣賞到家鄉文化,這是我們在所不辭的責任。

註解

①見蕭遙天《民間戲劇叢考》。

②見張庚、郭漢城主編《中國戲曲通史》。

③《蔡伯喈》,1958年在揭陽縣漁湖公社西寨村的壹座明墓發現。***出土五冊,其中三冊在出土後毀損無存。抄本《蔡伯喈》***兩冊,其中“總本”壹冊,五十四葉。“生本”壹冊,三十八葉。殘文三葉,總***九十五葉,“總體”從“高堂稱慶”至“糟糠自懨“,是全劇上半部的寫本。“生”本從“南浦送別”至“壹門旌表”,中間有殘缺。

《劉希必金釵記》1975年12月23日,在潮安縣鳳塘公社西山溪壹夫婦合葬的明墓中發現。寫本正文七十二葉,計戲文六十七出(中間缺四出),附鑼鼓譜“三棒鼓”,“得勝鼓”壹葉、散曲“黑麻序”二葉,***七十五葉,正文葉中間有“宣德六年”,末頁有“宣德七年六月”字樣,是明宣德年間寫本。

④⑤⑦⑧⑨劉念茲《南戲新證》。

⑥黃仕忠《蔡伯皆琵琶記初探》。

  • 上一篇:淳於珊珊電視劇,比較冷門但很好看的8部國產電視劇
  • 下一篇:壹些美好的四字成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