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畫是用膠水和紡織顏料直接在普通布料上做出的畫。不受繪畫工具、布料、尺寸的限制,防水不褪色。由濉溪縣畫家馬泰先生和李玲女士創作。因為紡織繪畫打破了傳統的表現觀念,新的藝術觀念和新的繪畫材料賦予了它新的面貌,給人以全新的藝術視覺效果。紡織畫既能畫出油畫的厚重和水彩畫的通透,又能畫出中國畫的神韻,是中西繪畫相結合的嫁接藝術。紡織畫比油畫更省時省力。剪繪方便,適合收藏保存,裝裱快捷。畫畫的時候可以像國畫壹樣在平板上畫,也可以像油畫壹樣在畫框上畫。色澤鮮亮,透明,品種豐富,滴水不漏,色調淡雅和諧。它是膠水和色彩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藝術。當多種顏料接觸在壹起時,色彩借助膠水的靈性產生各種美麗有趣的視覺效果,這是其他繪畫無法比擬的。馬泰夫婦先後創作了50多幅紡織畫,其中《生命之泉》、《山之父》、《黃河醉秋圖》、《憤怒的山神》、《故土》、《九俠爭霸》等作品被有關單位和個人收藏。
淮北大沽
淮北大鼓誕生於淮北市濉溪縣,明末清初已初具規模。起初只有鈴鼓伴奏,用順口溜說唱。清朝中期,藝術家們對這種工藝進行了改革。他們用簡單的支架把鈴鼓固定住,然後表演就變成了在固定場地唱歌。新中國成立後,淮北大鼓達到了頂峰。淮北大鼓的樂器主要有鼓、鼓架和板。鼓用檀香木或棗木挖成壹圈,鼓的頂部和底部用蒙牛皮包裹。邊緣用大頭釘固定,周圍加鐵環,敲擊時發出諧音。鼓棒由柘樹或石榴制成,前端加工成肘形,這樣擊打時鼓皮不會受損。鼓架由六根竹竿支撐成三角形支架。用細麻繩系住鼓,固定鼓。有兩種板:鋼板和手板。鋼板形似半月牙,材質為鋼或銅,也叫“月牙板”、“梨花片”,手板為三棱。
淮北大鼓以唱為主,說為輔,唱腔響亮婉轉,地方特色濃厚。多采用地方小調或吸收其他地方劇種的曲調,語言詼諧幽默,深受淮北地區廣大群眾的喜愛。
淮北古畫戲
淮北古畫戲流行於蘇皖北部邊界,並延伸到蘇州河、澮河北面的較小區域。是少有的具有特殊民族唱法的劇種之壹。據說最早可以追溯到明初,1930年代就有記載。解放後,淮北、豐、沛、蕭、黨等地區的民間花鼓班已有100多個。
淮北古畫戲是在沒有音樂伴奏的情況下演唱的,用鑼、鼓和梆子打。常用的板型有大頂板、直板、小頂板。他擅長表演悲劇,唱腔似泣,跌宕起伏,哀婉纏綿,句子之間用吸氣濁音或對比音連接,連續如流。尤其是“冷調”在含淚嘆息中唱出,別具壹格,個性十足。民間有句話叫“花鼓戲難學、難唱、醜。聽了三天,迷得不輕”。其唱腔保留了中華民族“唱和抒情”的原始風貌,充分展現了淮北地區女性獨特的抒情方式和濃郁的地方特色。並吸收了許多地方小調和民歌的營養,形成了蘇州調、環北調、口子調、漢辦調、貨郎調等豐富的演唱曲調。其舞臺表演完全保留了中國傳統戲曲“虛演”的原始狀態。所有場景都是純虛擬的手段表現,男女演員可以互相扮演各種角色。現有淮北傳統劇目80余個,如龍慶海的《傷逝》、《蜜蜂的故事》、《王的《望塔》、《雙鎖櫃》、《蘇三拍》、《抽打紅橋》、《甘龍的私人拜訪》等。
“花鼓走”是淮北花鼓戲最具特色的“絕活”。表現形式為公角背花鼓(稱“鼓架”)。在“鼓”和“八句”中,舞蹈多姿多彩。女角紮繡球,舞長綢,腳紮靠墊——穿“三寸金蓮”繡花鞋。表演技術難度大,演員需要有深厚的基本功和表演技巧。《紮席》是淮北古畫戲的壹大創舉。它不僅是藝術美的創造,而且展現了中國古代婦女“纏足”的歷史現象,1990年應邀到安徽懷遠時被美國藝術家譽為“中國的民間芭蕾”,是不可多得的活史料。
淮北秦書
淮北舒勤是地方曲藝的主要劇種之壹,歷史悠久,積澱豐厚,旋律優美,板塊風格豐富,有強大的文學支撐。不僅可以說唱傳奇書籍,還可以演唱抒發情懷的歌曲。是壹種以說唱為主的民間藝術形式,流行於蘇皖、豫東、皖北、魯西南壹帶。按照老藝術家的說法,沒有揚琴伴奏的時候叫“絲弦”。當盲人唱這種音樂時,群眾稱之為“盲人”。壹人拔胡子,蹬腳,唱曲子,稱為“三口”。師傅教這門藝術,徒弟必須先學會“三張嘴”,才能學會笑話和大部分書。後來隨著揚琴的傳入,演唱弦樂並由揚琴伴奏的人被稱為“揚琴人”。後來他們在唱揚琴的時候,學會了說大部分的書,所以被稱為“揚琴書”。唱壹本琴書的“三口”,就是敲琴、打板、唱歌。淮北舒勤歷史悠久,確切年代無法考證。
淮北秦書的曲牌有大班、小五班、對班、慢板、快板、喜調、悲調。琴書開篇前,合奏壹首名為《大阪》的曲子,被群眾稱為“拍打舞臺”,被藝人稱為“拉場曲”(吸引觀眾聽書)。優美、愉悅、歡快的音樂吸引聽眾後,開始唱短曲,然後“開原”(唱大部分書)。在演唱壹小段之前,懷北秦書還用語言和唱段與觀眾交流,以顯示藝術家謙虛善良的態度。
淮北舒勤演出的劇目以人文劇為主,被當地人稱為“鞋籃戲”。由於舒勤的悠久歷史和老藝人的不斷創新,壹些武俠劇也逐漸出現了唱腔。淮北的《八盤》曲調鮮明,跌宕起伏,變化無窮,尤其是落胡的伴奏,更是充分顯示了它的特色。皖北能編曲唱淮北舒勤的老藝術家不多。作為淮北舒勤老藝術家王風成之子,王沂東自幼隨父學習,在舒勤有很深的造詣。他創作的《寶貝》、《百靈鳥怪壹只笨雞》等歌曲在中央、省、市演出中多次獲獎。
粘土李子
泥塑是中國比較悠久的民間藝術,有5000多年的歷史。從民間泥巴戲到幽靜雅致的寺廟,無處不在。據史料記載,泥塑藝術在商周時期得到了普及和應用。人們不僅用粘土制作各種歷史人物、民族英雄和神靈,還用粘土制作動物和社會所需的各種容器,燒制成為陶器。特別是陶俑等隨葬品的發明和應用,結束了用活馬埋葬活人的歷史。隋唐時期,泥塑藝術最為盛行,尤其是佛教傳入西域,帶來了泥塑藝術的蓬勃發展,但到了上世紀中葉,泥塑藝術的發展出現了很大斷層,在西方雕塑藝術的沖擊下,雕塑市場被石膏、蠟雕等藝術占領,泥塑藝術隊伍的老化面臨消亡和滅絕。
泗州戲
泗州戲,原名“牽魂戲”,是淮北地區的主要劇種。流行於安徽、蘇北、魯南壹帶,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據說與江蘇、山東的柳琴戲同源。泗州戲是典型的由民間說唱發展而來的板腔戲。他的唱腔南北方風格交融,婉約豪放。演員可以在旋律某壹音調的基礎上,根據劇情的需要和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靈活掌握旋律的節奏,自由運用各種花腔音調,發揮各自的特長。藝人們稱這為“纏弦調”(即弦樂伴奏必須跟隨人聲),也叫“易信調”(根據泗州戲早期形式比較簡單,從壹個人在板上唱,壹個人陪柳葉琴,逐漸發展成小戲班,泗州戲的藝術表演以“浮雕場”為基礎,分為“單壓”和“雙壓”,具有明快、酣暢、粗獷、有力的鮮明特點。解放後,泗州戲在聲樂、表演藝術和劇目的創作與編排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和發展。除了挖掘整理《呂蒙正逼出壹份快餐》、《樊梨花》、《小南堂》、《喧囂的歲月》等傳統劇目外,還創作了《婚前》、《兩面紅旗》、《扔豬盆》等壹批優秀的現代劇目。
雕花絲綢畫
世人對剪紙知之甚多,對雕絲畫卻知之甚少。雕絲畫是畫家何芙女士將民間剪紙與版畫及其他繪畫相結合,深度拓展創作題材和內容,在材料、技法、裝裱等方面進行突破的藝術表現形式。它的表現方式是刀雕,不是切割;是絲的,不是紙的,在裝裱後面組裝。畫面突破了剪紙尺寸和內容的限制,不僅是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