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父親為我們樹立了壹個坐標,為我們鑄造了展翅飛翔的翅膀。父親節就到了,我整理了有關父愛的簡短小故事,歡迎閱讀。
父愛的簡短小故事 篇1他是壹位農民,又是壹位慈父,為了深愛著的兒女,他辛勤勞作,經過多年的努力,成為富甲壹方的莊園主。他的土地富饒肥沃,面積很大,邊界是壹處陡峭的懸崖,崖下是潺潺的河水。
壹天,他把最小的兒子帶在身邊,到莊園裏去查看。孩子才5歲,見什麽都新奇,趁父親不註意就溜到園子裏,壹個人玩開了。正午時分,他發現兒子丟了,四處尋不見,最後,在小河裏發現了兒子的屍體。
遭遇如此不幸,他簡直要發瘋了。為了能夠天天“看見”兒子,他在莊園裏壘了壹個小墳冢。每天黃昏,他都步行到陵墓前,佇立在風中懺悔,傷心欲絕。
這壹年是公元1797年。
又過了好多年,他家道中落,不得不出賣自己的莊園。出於對兒子的愛,他對承買人提出了壹個要求:我兒子的陵墓必須作為土地的壹部分,永遠不要毀掉。他將這壹要求鄭重地寫進了契約。
墓草青了又黃,黃了又青。壹年年過去,土地的主人換了壹茬又壹茬。在百年流轉的過程中,孩子的名字都流失了。但是這個無名孩子的陵墓在壹張又壹張契約的保護下完好無損。
幾十年後,這塊風水寶地被政府圈定為格蘭特將軍的陵園。紐約市政府遵守關於墓地的契約,把這個無名孩子的陵墓保留下來。格蘭特將軍就安葬在這個無名孩子墓的旁邊。孤獨百年的孩子,有了壹個偉人做伴。格蘭特將軍是美國第18任總統,南北戰爭時期的北方軍隊統帥。這麽壹個英武的將軍,改變歷史的風雲人物,死後竟與壹個無名孩子毗鄰而居,這不能不算是世界壹大奇觀。
1997年,即孩子死後的200周年,時任紐約市市長的朱利·安尼來到已是河濱公園壹部分的格蘭特將軍陵園,隆重紀念格蘭特將軍逝世120周年。與此同時,朱利·安尼市長作為土地主人的代表親自簽約,承諾要讓無名孩子的墓永遠存續下去,並把這個故事刻在墓碑上,豎在無名孩子陵墓旁。如果孩子父親在天有靈,知道契約流轉百年依然不變樣,壹定會含笑九泉。
誠信如金。無疑,這個孩子和他的父親是幸運的。誠實守信,對於整個人類來說,也是壹種莫大的幸運。
父愛的簡短小故事 篇2正月間,我和爸爸去舅公家拜年的車上,爸爸給我講了個故事。
從前有個男人,當他還是個舅舅的時候,在他的身上發生了這樣壹件事。事件的起源來自壹個民間迷信,大致是這樣的,正月不能理發,不然要死舅舅。這個男人的外甥要去理發的時候,被他的外公也就是這個男人的爸爸阻止了。男人看見了,笑著對他的父親說,“沒事啦,這些都是迷信啊。”而當這個男人長大了,變老了,也成為外公的時候,男人的外甥要去理發的時候,被男人阻止了。男人的兒子說,“沒關系呀,妳當年不是也不信嗎?”男人回答:“當年,我是舅舅,可是現在我是妳父親。”
故事開講之前,爸爸也沒告訴我這個故事叫什麽名字,聽完之後,我也給爸爸講了壹個故事。
從前有個老人要去城裏兒子家住了,可是農村裏還有壹頭陪伴他的老牛,他舍不得這頭牛。於是他希望找到壹個好的買主,來代替他照顧這頭牛。買主甲說,“我壹定會好好對它的。”老人問,“怎麽個好法。”甲說,“像對老漢兒壹樣對它。”老人轉身走了。後來,又有壹位買主乙,他說,“我會像對待兒子壹樣對他的。”老人聽完,熱淚盈眶,把牛送給了他。
爸爸說,我給妳講的那個故事,名字叫父愛大過天。我說,我懂。
驀然回首,自己已經長成壹個大姑娘了,可是過馬路時總會有壹雙溫暖的手牽著,也許這雙手壹天天會把我的手交到另壹個人的手上,他當時可能噙著淚水,但是臉上卻綻放著微笑。
父愛的簡短小故事 篇3《父愛無言》
曾經認為,父親是個感情遲鈍的人。小時候放風箏,陪我的是我的母親,撿風箏的是我的父親。學習騎自行車,扶起摔倒的我的是母親,站在壹旁喊著讓我爬起來繼續的是父親。小時候闖了禍,打我的是我的父親,給我上藥的是我的母親。舉辦生日聚會,陪我吹蠟燭的,是我的母親。替我吹氣球的,是我的父親。手指感染,上醫院摘除壞指甲時微微顫抖地攥著我且反復告訴我別害怕的,是母親,被我緊緊攥著且壹聲不吭的,是我的父親。莫非是父親不會表達感情,還是……
我開始用心去尋找答案。每次,我的自行車出了小毛病,第二天,它卻被修好了,並且被擦得鋥亮,事後,才知道是父親做的。每次考試前壹天早上,我的寫字臺上都會擺好削好的.鉛筆,事後,才知道,是父親做的。每次當我為突然的跳閘而氣憤時,電視屏幕總會刷地壹亮,我知道,是父親做的。每次我放學回家,幾乎都能吃上熱乎乎的飯菜,我知道,是父親做的。寫字臺上整理好的卷子,是父親擺的。床頭上那心愛的鬧表,是父親修好的。小屋墻上的印記,是父親抹沒的。
猛地,我察覺到:不是父親“遲鈍”,而是我的愚笨,是我沒有體會到那沈默背後迸發出來的溫暖啊!光無聲,照亮了大地;愛無言,溫暖了心田。父愛,無言。
父愛的簡短小故事 篇4七條短信裏的愛
漂流了壹下午,渾身疲乏,在溪邊找了家小攤,先填飽肚子再說。攤主是壹位跛足的老人,只是微微地笑著,沒有言語。他滿面滄桑,額頭上的慘淡尤為深刻,似是年逾古稀。
我坐在壹旁的石頭上吃了起來。天氣轉涼,遊客明顯少了,老人的生意也冷清了。
老人坐在另壹塊石頭上,從上衣口袋摸出壹款嶄新的諾基亞手機,小心或者說笨拙地按著鍵,按幾下,想壹會兒,時不時憨笑壹聲,難道是玩小遊戲勝了?
老人忽然怔怔地看著我,說:“我能問妳個字嗎?”壹聽他開口說話才知他並不老,他訕訕地說:“明年才入花甲呢!”
“妳想問什麽字?”我的余光看見,他不是在玩遊戲,而是在發短信。
老人說:“熬,熬夜的熬。”他不會普通話,認識幾個字,能用筆畫輸入法。
都是石頭,沒處可寫,我就直接幫他在手機上按了出來。瞟了壹眼屏幕上的字,看說話的口氣,應該是發給孩子的。
老人沒有絲毫羞赧,只是憨憨壹笑,說:“我就是笨呢,村裏壹個小夥子,手把手教了我好幾天都還不會用呢。”
老人沒有生意,我也不急著回家,兩個人就閑聊起來。
老人的老伴很早就過世了,有七個兒女,都在外地打工,也都還沒成家,老人覺得很對不起他們。而他們沒有絲毫怨言,每人每月從血汗錢中擠出六十元給老人。
老人沒有花過壹毛錢,都存在銀行,天真地想用這點兒錢給兒女們買房結婚。春天忙於耕種,夏秋兩季就推著三輪車來漂流區,賣些烤芋頭、玉米、荸薺、茶蛋。遊客雖多,攤販也多,所以收入並不豐厚,不過老人看起來似乎很滿足。
手機不是老人買的,也不是別人送的,是人家漂流時掉的。手機裏沒有保存的號碼,他等了壹個月,失主也沒打電話來,就起了“壞心”。
“我老早就想要買個手機。去年中秋,二閨女回來,發現我在院子裏累暈倒了。兒子說要接我出去,不然傷了病了,都沒人知道。我不肯。女兒說至少要給我買個手機,每天報壹次平安。手機多貴啊!我告訴他們我有事會托鄰居到村委會給他們打電話的。”
老人怯生生地縮了壹下身子,說:“撿的不算偷,不犯法,對吧?”
我提醒老人,如果撿到數額巨大,或是價值高的,不報警上交,也是違法的。這款手機七八百就可封頂,人家也沒來電詢問,那是根本不在乎了。
老人在保存短信時,又遇到困難了。他把要發給七個子女的短信都保存在草稿箱裏,每條短信都兩頁多,內容也差不多:
第壹句都是說“我今天很開心,很健康”;第二句都是問“妳今天情況怎麽樣”;第三句開始各不相同,是零零碎碎的家常,還有壹些城裏鄉間的趣事;最後壹句又是壹致相同:“對自己好,對別人好,做好人,有事不怕,還有老爹!”
我心底湧上壹股暖流,問他為什麽不發出。他說:“我怕等會兒想起來,還有話要說。”
我笑了:“那可以再發呀!”
老人搖搖頭:“要壹毛錢壹條呢,發壹回就是兩毛,我還是等天黑後再發出去吧。”
窮人表達愛的載體,往往是卑微的,而表達出來的情感卻壹樣至真至純!短信是多麽微小的載體,而老人把對七個兒女的愛都濃縮在七條短信裏,卻又顯得多麽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