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瓷虎枕的具體情況!(王朝)

瓷虎枕的具體情況!(王朝)

布老虎是自古以來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壹種工藝品。它也是壹個很好的兒童玩具,室內裝飾,禮品和個人收藏。它種類繁多,流傳甚廣,是壹種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民間工藝品。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老虎是驅邪避災的象征,也可以保護財富。

它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所以至今廣受人們喜愛。在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期間,民間流行為兒童制作布老虎,或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老虎臉,象征健康、力量和勇氣。布老虎的種類很多,有單頭虎、雙頭虎、四頭虎、母虎、情侶虎、布老虎枕、虎套等等。

歷史上的布老虎之所以成為布制玩具的代表,是因為它與中國的民俗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約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原始部落就在陶器、石器和玉器上有類似老虎的圖畫。在河南出土的仰韶文化時期的墓葬中,虎和龍分別生活在死者周圍,由此可見虎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近幾十年來,在全國各地發現了大量的漢初巖畫,這些巖畫也充分展現了自然界中虎的形象,畫中的老虎正撲向羊群獵食。

在社會生產力低下的時代,人們無法科學地認識自然和疾病,只能歸結於看不見摸不著的邪氣。人們希望打敗它,於是把希望寄托在理想的英雄和猛虎身上。老虎成為百獸之王,自有它的道理。從原始墓葬中的壁畫到絲綢、象牙和木材制成的藝術品,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們異口同聲地贊美老虎。老虎體態矯健,身材高大,很有力量。黃色的皮毛搭配黑色的條紋,額頭中間清晰的條紋猶如“王”字,襯托出無比的勇猛,所以人們稱之為“獸中之王”。老虎的形象也出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布老虎最早的造型很難考究,但它的出現與中國的壹些民俗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工業生產更加發達的今天,人們仍然喜歡手工縫制的布老虎,因為它不僅體現了中國女性特有的聰明才智,也體現了老壹輩對新壹代的期望和祝福。從壹針壹線的縫制,滿滿的愛都縫進去了。民間的布老虎沒有統壹的規格和樣式,心靈手巧的女性因為手頭材料不同,用自己的審美觀念創造出了形態各異的布老虎。

特點這些布老虎,用黃布包裹,手工縫制,扭曲了老虎的原始形狀,身體和尾巴大大收縮,四肢縮短。然而,老虎的主要特征並沒有被忽視。而且,虎頭給出了刻意的描述。它圓溜溜的大眼睛和咧著嘴笑的造型明顯誇張。除了形象上的誇張,老虎的表情被誇張的更加準確生動。就像中國傳統藝術所追求的那樣,“就像在找壹個神,但是在找。”這種把現實中的老虎和幻想中理想化的老虎融合在壹起的老虎形象,具有人的性格,充滿了人情味,所以特別可愛迷人,天真無邪。這些俗與雅並存的藝術作品,大多出自農村農婦之手,是民間藝人辛勤勞動和智慧的結晶。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些老虎的造型千差萬別,有的沈穩安靜,有的活潑靈動。這些風格各異的老虎造型有壹個共同的特點。都是以誇張變形為基礎,用不同的方式處理老虎的外形,而這種特點也被融入到民間的布老虎中。由於我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不同,必然會帶來不同的地方特色,但無論形式如何變化,民間布老虎都遵循著誇張變形的基本特征。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風俗習慣,會形成形態各異的布老虎。

布老虎的制作材料和工藝也各不相同。常見的是縫制棉布和絲綢,在裏面填充鋸末、谷殼、棉花或香草,並在表面繪畫、刺繡、剪貼、挖掘和修補,以描繪老虎的面部特征和圖案。布老虎用它的大頭、大眼睛、大嘴和大尾巴突出了它的勇敢的樣子。虎頭和五官透著天真和稚氣,透露著孩童時的可愛。

除了端午節,其他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以及新生嬰兒的“洗三天”(出生後三天)、百歲、壹歲生日、兩歲生日,人們經常制作各種形式的布老虎,也有驅邪、祛病、祈福的美好寓意。

山西民間玩具由於地域性、地理條件、生活習俗的差異,略有不同。晉南主要沿黃河、汾河,成為晉陜豫黃河三角洲。地處河谷和水道,有著悠久的古文化和古老的民俗。這壹帶的民間玩具比較古樸典雅。晉中地區地處平原,地理條件優越,經濟文化繁榮,生活富裕,民間玩具精美典雅,精致細膩;山西北部多為山地丘陵,與高原接壤,民間玩具豪放、粗獷、淳樸。雖然各有各的絕活和興趣,卻有著鮮明的三晉神韻的壹致性。像香囊壹樣,晉南的人和動物主要是縫制的,布老虎踩的是蛇,蠍子,壁虎,蟾蜍,蜈蚣。形象生動,充滿迷茫,多彩清新,以聞喜、新疆、稷山、萬榮、永濟為代表。

在太昊陵,尤其是農歷二月二至三月三的太昊伏羲陵古廟會上,隨處可見琳瑯滿目的布老虎,有單頭虎、雙頭虎、臥虎、玩具虎、枕虎等等,形態各異,大小不壹。這些老虎並不是深山老林裏的兇獸,而是可以拿來玩的裝飾性、個性化的布匹。他們天真活潑,童真可愛,像可愛的孩子。雖然它們不再是老虎的自然形態,但人們看到它們時仍然認為它們是老虎。

圖例圖例1:

布老虎之所以在太昊陵廣為流傳,經久不衰,源於壹個奇妙的傳說。相傳古代因“天崩地裂”,只有伏羲和女媧兩兄妹。為了繁衍人類,兩人各自去尋找配偶。因為到處都找不到人,他們就用軋機作為媒介。女媧羞於見哥哥,於是扮成老虎,用草帽蒙住臉,嫁給了哥哥,使中華民族得以延續。所以布老虎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裝飾品、吉祥物、玩具。體現了華夏子孫對始祖伏羲、女媧的懷念和敬仰,是人類早期生殖崇拜的物化和象征。後來女人結婚,頭上要戴紅色蓋頭,就是由此演變而來的。

圖例2:

很久以前,壹座風景優美的山上種滿了桃樹。這兩兄弟名叫申屠和雷宇,負責這片桃林。他們非常強大和熟練。為了管理這片桃林,兩兄弟馴服了山上的老虎,命令它們守護桃林。通過兄弟倆的辛勤勞動,桃樹長勢茂盛,看起來好像要迎來壹個豐收年了。桃子即將成熟的消息引來了壹群惡鬼,他們沖上了山,企圖強行搶奪別人的勞動果實。兩兄弟命令老虎與鬼魂作戰。哥哥用桃棍把鬼打倒,弟弟用葦繩把鬼捆起來。打翻壹個綁壹個;綁壹個老虎吃壹個!不壹會兒,大部分惡鬼被消滅,剩下的惡鬼見勢不妙,狼狽而逃。這場戰鬥勝利了,申屠和雷宇的名字傳遍了全世界。後來,世人把申屠和雷宇奉為門神,老虎的名聲大振,成為百獸之王和惡靈的克星。

貴州獨山獨山縣布老虎刺繡工藝起步於明清,以“布老虎”、刺繡、絨繡為代表作品。20世紀50年代中期,獨山縣成立了刺繡工藝廠,產品包括羊絨刺繡、掛毯刺繡、抽紗、十字繡和馬尾繡。精美的民族手工藝品不僅在省內外比賽中多次獲獎,還創造了非凡的銷售業績。

據了解,在獨山,從事“布老虎”等刺繡工藝品制作的有300多人,骨幹藝人有30多人,年齡大多在40歲以上。他們經驗豐富,但缺乏創新、現代管理知識和進入市場的能力。他們仍然處於小作坊生產的粗放狀態。“布老虎”什麽時候出山?

據有關專家分析,獨山“布老虎”之所以遇到諸多困難,原因在於:壹是對“布老虎”的文化價值和開發利用認識不足,缺乏強烈的宣傳、保護和開發意識;二是缺乏強有力的協調管理和扶持政策,長期停留在民間藝人、小廠的小生產上,無法整合資源做大產業;第三,市場開發和培育能力弱,僅靠零星訂單和親友推薦很難做到規模化。

  • 上一篇:獅子的物種學史
  • 下一篇:男生更喜歡黑色還是白色內衣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