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甲午戰爭中中日戰爭爆發的原因

甲午戰爭中中日戰爭爆發的原因

1894 ~ 1895中國抗日戰爭。1894(清光緒二十年)是甲午戰爭,史稱甲午戰爭。

戰爭的起因和雙方對日軍發動侵華戰爭的軍事準備是蓄謀已久的。早在1868年(清同治七年),日本明治天皇在登基之初就極力鼓吹軍國主義,把實行對外擴張作為基本國策,壹開始就把侵略的矛頭對準了鄰國朝鮮和中國。明治政府狠抓軍制改革,推行現代軍事教育和訓練,積極擴軍備戰。甲午戰爭爆發前,日軍已建成6個野戰師團和1近衛師團,現役兵力123000人。甲午戰爭,日本實際動員240616人,其中174017人在國外參戰。戰前,日本海軍擁有32艘軍艦和24艘魚雷艇,排水量超過62000噸。大量特工被派往中國和朝鮮收集軍事情報,繪制詳細的軍事地圖。

清政府深知日本的侵略野心,北洋大臣李鴻章曾指出日本將是“中土之禍”。1874年日本侵占臺灣省後,特別是中法戰爭後,清政府加強了海防建設,重點是首都門戶北洋,以日本為主要防禦對象。1888年,北洋水師正式訓練成軍,艦艇25艘,官兵4000人。甲午戰爭前,北洋艦隊的大古、阿哈瓦(今山東威海)、旅順(今遼寧大連)基地相繼建成。而清朝的政治腐敗和軍隊改革基本停留在改進武器裝備的低級階段。陸海軍雖然總兵力80余萬,但體制不順,編制落後,管理混亂,訓練懈怠,戰鬥力低下。

1894年春,朝鮮爆發“東學黨”農民起義,朝鮮政府於6月3日請求清政府出兵協助鎮壓。清軍第壹批部隊於6月8日抵達朝鮮。早在6月2日,日本內閣就做出了入侵朝鮮,然後直接與清軍開戰的決定。日軍先以欺騙手段引誘清軍入朝,然後以清軍入朝為借口向朝鮮派遣大量日軍,迅速奪取了從仁川到首爾的戰略要地。同時建立戰時大本營,作為指揮侵略戰爭的最高機構。19年7月,日本駐朝鮮大使圭介根據其外務大臣盧奧宗光的指示,強迫朝鮮政府廢除中朝貿易條約,將清軍驅逐出境。23日,日軍悍然攻占朝鮮皇宮,成立了以大庭院君主李雲英為首的傀儡政府。25日,大鳥命令大元軍廢除中朝壹切商業協議,“授權”日軍驅逐駐紮在雅山的清軍。同壹天,日本聯合艦隊在豐田展開海戰,只對豐田附近海域的中國運兵船和護航艦發動突襲。日軍第5師團第9旅也於29日向清軍由雅山移至城環的葉誌超部發起攻擊,清軍退守平壤。1年8月,清政府被迫對日宣戰。同壹天,明治天皇也發表了宣戰。

雙方的戰略方針在挑起這場戰爭之前,日本的戰時大本營制定了海軍和陸軍統籌考慮的“總作戰方針”。其戰略目標是在中國直隸平原與清軍展開決戰,擊潰清軍,壓迫清政府屈服。人們認為,這壹目標能否實現取決於海軍作戰的結果。為此提出了兩個作戰方案:壹是派壹支陸軍部隊進入朝鮮牽制清軍;海軍正在尋找機會與中國海軍主力決戰,迅速奪取黃海制海權。後來的戰鬥,取決於海軍的勝敗:如果海軍勝利,掌握了黃海制海權,陸軍登陸渤海灣,進行直隸平原決戰;如果海上決戰勝負不分,艦隊將控制朝鮮海峽,協助主力部隊占領整個朝鮮;如果艦隊決戰失敗,制海權歸中國,陸軍主力實施本土防禦,海軍守衛本土海岸。並努力實現第壹種情況為基本戰略方針。

清軍方面,戰前沒有明確的戰略方針和作戰計劃。

由於統治集團對主戰、主戰、主戰意見不壹,相互掣肘,事先沒有形成專門的作戰指揮機構,沒有統籌規劃的戰略指導。他先是寄希望於俄、英等國的“調停”,後又在陸海早已開打的情況下倉促宣戰,命令北洋大臣李鴻章“嚴令速派各路人馬鎮壓”,“待日船駛入沿江沿海各港口時,迎頭痛擊,壹網打盡”。(《清光緒朝日交涉史料》卷十六)實際上是守海攻陸的作戰方針。據此,清廷決定向朝鮮增兵,先集中在平壤,再將日軍驅逐出朝鮮南部;隨著海軍艦隊在各自防區鎮守海口,北洋艦隊集結在黃海北部,鎮守渤海海峽,保障京畿門戶安全,配合清軍在朝作戰。

整個戰爭持續了近九個月,根據戰場的變化和雙方戰鬥態勢的變化,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壹階段,清軍的軍隊從平壤撤退到鴨綠江,日本海軍獲得了黃海制海權。8月初,清軍總指揮官魏、、左和副指揮官等壹萬多人先後抵達平壤。當時占領首爾的日軍是混成第9旅,有8000多人。

8月中旬,日本大本營海軍主力決戰時間難以預測,年內無法進行直隸平原決戰。因此,對其第壹階段的“業務政策”進行了修訂。除了把第五師的剩余部分派到了外面,還派了第三師參戰,兩個師合編為1軍。陸軍在朝鮮的遏制行動改為進攻行動,1軍進行平壤之戰,用相機進攻奉天(今沈陽)。同時決定組建第二軍,並取遼東半島待命,為直隸平原決戰建立前進基地。

9月初,日軍第5師團和第3師團從首爾等地出發,分四路向平壤挺進,包圍了平壤的清軍。最近被程煥打敗的知府葉誌超,奉平壤總統各部之命清軍。由於他無力為戰爭辯護,各部產生了分歧。15年9月,日軍分三路進攻平壤,戰鬥十分激烈。下午,玄武門失守。夜幕降臨後,葉誌超等人棄城而逃。到26日,他們都撤退到鴨綠江以北的中國。

在陸軍為朝鮮半島作戰的同時,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也出征黃海西部,甚至趕赴阿哈瓦和旅順軍港挑戰,企圖尋找機會與北洋艦隊決戰。豐島戰役後,北洋艦隊奉命“護艦禦敵”,主要在威海和旅順之間巡航,將黃海的制海權割讓給日本海軍。9月初,鑒於平壤戰事,清廷計劃迅速派兵海上援助,北洋艦隊奉命護航。9月17日,北洋艦隊完成護航任務後正準備從大東溝口返回,突然遭遇正在搜索前進的日軍聯合艦隊,隨後爆發了著名的黃海海戰。戰鬥持續了五個多小時。北洋艦隊擊沈5艘,擊傷4艘,日本聯合艦隊擊傷5艘。

第壹階段作戰,日軍及時調整作戰計劃,海陸同時進攻。平壤之戰不僅在朝鮮打敗了清軍,而且壹舉將戰線推進到了鴨綠江邊,直接威脅到了中國。由於平壤撤退迅速,清軍不僅“守海攻陸”的總體計劃失敗,而且來不及在鴨綠江組織堅固的防線,因此在第二階段作戰中仍處於被動。海戰中,北洋艦隊實力被嚴重削弱,日本聯合艦隊實現了控制黃海制海權的目的,使後續戰局向其第二階段作戰計劃第壹種情況的方向發展。

第二階段,日軍在平壤之戰和黃海海戰中突破清軍鴨綠江防線,在花園口登陸後,為實施“作戰方針”中的直隸平原決戰計劃,日本決定以陸軍第二軍登陸中國遼東半島,突破渤海灣門戶。陸軍1軍在鴨綠江對清軍防線發起攻擊,對清軍祖墳造成巨大壓力,掩護二軍登陸作戰。而清廷則采納了李鴻章的建議,實行“嚴防渤海鞏固都城屏障,防沈陽固東省之根”(《李文忠公權書稿》七十八)。在實際兵力部署上,由於對日軍主攻方向的誤判和對祖墳的過分照顧,在鴨綠江和奉天、遼陽之間集中了重兵。同時,為了保衛北京,又派各省在山海關和秦皇島之間,以及天津、大沽、通州(今北京通縣)駐軍。這樣壹來,地處渤海門戶前沿的遼東半島兵力不足,大部分都是臨時充防禦力量。再加上黃海的制海權已被日軍獲得,海軍掩護已失,防禦極為空虛。

鴨綠江保衛戰始於65438年10月24日。清軍82營約3萬人,駐守鴨綠江北岸,四川提督宋慶任軍長。防線分中、東、西三段,以九連城風景名勝區為主要防禦陣地。部隊部署成壹線,各部之間缺乏協調,沒有強大的縱深儲備。日軍1部隊成功突破九連城風景名勝區上遊安平河口,隨後在虎山附近的鴨綠江上搭浮橋,奪取虎山。清軍其他各部聞虎山失陷,不戰而逃。26日,日軍不抵抗占領了九連城風景名勝區和安東(今丹東)。清軍鴨綠江防線崩潰。

就在日軍1進攻清軍鴨綠江防線的同壹天,大山巖將軍指揮日軍2軍2.5萬人在日艦的掩護下,在旅順後路花園口登陸。日軍的登陸活動持續了十多天,清軍居然坐視不管。165438+10月6日,日軍攻占錦州(今大連)。7日,我們分三路進攻大連灣,發現清軍已經潰散,輕松得到大連灣。17日,日軍開始向旅順口推進。清軍駐守旅順口地區的7個指揮官互不隸屬,1.4萬余官兵分散註意力。18日,日軍前鋒入侵土城子,只有連長徐邦道指揮龔偉軍奮勇作戰。22日,日軍落入旅順口,血洗全城。

在戰爭的第二階段,清軍節節敗退。

清廷內部的和諧思想逐漸盛行。旅順口淪陷後,日本海軍在渤海灣獲得了壹個重要的前進基地。從此渤海灣門戶打開,北洋艦隊隱入阿哈瓦港,戰局急轉直下。

第三階段,清軍在山東半島、遼東戰場徹底擊潰日軍,攻占旅順後,大本營因渤海灣冬季結冰,登陸困難,決定暫時擱置直隸平原決戰計劃,代之以進攻阿哈瓦、摧毀北洋艦隊的新計劃,進壹步為直隸平原決戰提供保障。於是,以陸軍第二軍為基礎,成立了“山東作戰軍”,由大山巖將軍任軍長兼主官,2.5萬余人。此外,聯合艦隊配合山東作戰軍作戰,陸軍1軍佯攻遼東戰場,繼續吸引清軍主力。

清廷又壹次誤判了日軍的主攻方向,以為日軍1和2軍會壹起進攻奉天,以他們的主力打開錦州走廊,進逼山海關,再以渤海灣登陸的部隊進攻北京。因此,以重兵駐守奉天、遼陽及天津至山海關壹線,山海關內外總兵力達654.38+萬余人,而在日軍主要進攻方向山東半島,僅部署官兵3萬人,其中榮成(今榮成)僅654.38+0.40萬人。至於北洋艦隊,根據李鴻章“水陸相依”的防禦方針,退守阿哈瓦港。

1895 65438+10月20日,日軍“山東作戰軍”在榮成龍須島登陸,占領榮成。隨即從威海南浜堡分南北兩路抄過來。30日,南邦堡陷落。1年2月,日軍占領威海衛城。此後,日軍水陸配合,攻打劉公島和在港的北洋艦隊。北洋艦隊提督丁·,先後自殺。17年,阿哈瓦海軍基地淪陷,北洋艦隊淪陷(見威海衛之戰)。

遼東之戰持續了很長時間。日軍自突破清軍鴨綠江防線後,先後占領鳳凰(今遼寧鳳城)、岫巖、海城等地。清政府調兩江總督劉坤壹為欽差大臣,全權指揮山海關內外的軍事,並任命湖南巡撫吳大成、宋慶為副使,以求挽回頹勢。從1895 65438+10月17,清軍對海城進行了數次大規模反攻,均被擊潰(見海城之戰)。2月28日,日軍從海城進攻,3月4日占領牛莊(今海城西北),7日拿下營口,9日落入田莊臺(今大窪以南)。10天內,清軍100多個營6萬多人逃離遼東。

早在日軍占領遼東半島時,清廷就開始通過外交途徑向日本求和。阿哈瓦失陷後,清廷更加渴望和平,於是派李鴻章為全權公使,前往日本講和。17年4月,中日馬關條約簽訂,甲午戰爭結束。日軍在直隸平原沒有決戰就達到了預期的侵略目的。

此後,日本人民對《馬關條約》進行了堅決的鬥爭。臺灣省軍民在劉永福等人的領導下自發組織起來,抵抗日軍對臺灣省的占領,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沈重的代價(見《日本軍隊與臺灣省人民的抗日戰爭》)。

甲午戰爭對遠東的戰略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日本不僅占領了臺灣省,還獲得了2.3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其資本主義經濟以此為契機發展更加迅速,並進壹步擴軍備戰,開始成為遠東戰爭的主要策源地。日本的崛起,改變了英俄在遠東原有的對抗和霸權格局。大國在遠東日益激烈的競爭預示著壹個更加動蕩的時代的到來。

甲午戰爭中國的失敗,進壹步加快了半殖民地化的速度,加深了民族危機。同時也促使中華民族日益覺醒,資產階級維新運動和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迅速興起。在更加困難的情況下,清政府開始改革軍事制度,中國近代軍事改革開始進入實質性階段。

  • 上一篇:清代陶瓷的清代陶瓷藏品精品欣賞
  • 下一篇:吠陀文學:窮人生活的無盡書海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