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是中國久負盛名的佛教寺院,禪宗祖庭,少林功夫發源地。位於登封市城西12公裏處的嵩山五乳峰腳下,是嵩山風景區的主要核心景點之壹。少林寺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為安頓印度高僧波斯陀而建。因建於嵩山密林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度高僧達摩來到少林,在少室山五乳峰的壹個天然山洞裏住了九年,第壹次傳禪。在這壹點上,少林被稱為“禪宗祖庭”。初唐時期,少林寺的智劍、坦宗等十三棍僧在討伐王的戰鬥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受到了統治者的褒獎。這壹時期,由於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發展迅速,贏得了“天下第壹寺”的美譽,少林功夫也從此名聲大噪。明朝達到了鼎盛時期。民國時期軍閥石友三放火燒少林寺大部分建築,千年基業毀於壹旦。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國家的關懷和支持下,少林寺得以復興,尤其是1982的壹部電影《少林寺》,讓少林寺和少林功夫風靡全球,成為河南乃至世界的頂級旅遊產品。少林寺自建立以來,禪、武、醫享譽世界,經久不衰,積累了豐富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內涵。被評為“鄭州市十大旅遊景區”和全國首批“4A級景區”,年接待遊客超過654.38+0.5萬人次。是名副其實的中原旅遊明珠,中國旅遊勝地。少林寺簡介,山門應為“三門”。佛經上說,三門是三界門的簡稱,廟門稱為三門,取其入道之意。目前少林寺有三門,建於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修繕時。重建於1974。正門上方橫掛壹塊長方形金匾,上書“少林寺”四個字,是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冊封的。三門殿的神龕裏供奉著彌勒佛像。神龕後面是韋陀的雕像。三門前有壹對石獅子,眉毛直立,眼睛凸出,清純威武;雕刻精美,元明舊物。三門八字墻外,有兩座建於明嘉靖年間的石坊,東西對稱,形制相同。天王殿是寺廟的第二個入口,與大乘殿和藏經閣壹起被稱為三大大殿。原建築於1928年毀於“火娥”,1982年按舊制重建。外面塑兩尊金剛,裏面塑四尊天王。大雄寶殿是寺內佛教活動的中心。原建築於1928年被毀,1986年重建。該寺供奉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掛在墻上的是清朝康熙皇帝寫的禦書“包書蓮舫”。影壁後墻上掛著觀音像。兩邊是十八羅漢。法堂位於大雄寶殿後面。高僧講學與聲明辦公室。裏面有元明清三藏大藏經,少林拳秘笈,明代大藏經銅版,清代少林寺編年史木版,佛法影石。1928年軍閥混戰,國軍石友三放火燒了少林寺、法堂及其儲物,得知被火燒毀,十分痛心。現存的法堂是1992年按舊制度重建的,裏面有壹尊漢白玉臥佛,長七米,重16.5噸。東西壁櫃存放著中國大藏經、日本大正大藏經、韓國大藏經以及佛教和少林武術書籍。方丈室是寺院中住持居住和指揮的地方。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九月三十日,清帝李鴻巡視少林寺時,將方丈室作為自己的行宮,故又稱“龍庭”。千佛殿是少林寺的最後壹個大殿,也是少林寺現存最大的佛堂。因殿內繪有500羅漢大型壁畫而得名。寺內供奉毗盧佛,故又稱毗盧閣。在神龕後的北壁和東西壁上,繪有“五百羅漢對毗盧”大型壁畫:壁畫高7.5米,長42米,面積約320平方米。構圖嚴謹,形象生動,氣勢磅礴,世所罕見。寺內至今還保留著48個足印,是寺內練武的僧人傳下來的。清朝朝廷禁止民間習武,少林僧人只好選擇最僻靜空曠的千佛殿練武。慈雲堂是少林寺最集中的古跡,在三門內永路東側。廊內有北齊以下石碑124塊,故又稱碑廊。北齊武平六年少林寺碑、永春二年唐代禦詩碑(王之敬書)、宋宣和四年長城塔(蔡書)、宋代第壹山(米芾書)、元代清代碑(趙孟頫書)、元十四年春卓才禪師書。楚祖安位於少林寺西北約壹公裏處的五乳峰下的壹座小山上。這是宋人為了紀念早期始祖達摩的面壁而修建的寺院,又稱“面壁寺”。第三,面朝溪流,古樹參天,是山中勝景;站在院子裏,可以仰望烏如峰山頂的達摩洞和大達摩像。目前,尼姑庵的主要建築有山門、大雄寶殿和千佛閣。山門,建城日期不詳,建於金元,1986年按舊制重修。大雄寶殿始建於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歷代每次修繕,主要構件還是北宋的原物。它是河南省最古老的木、石結構建築,具有重要的建築科學價值。寺門口有壹幅磚雕對聯:“西天二十八祖過東土開少林。”寺內供奉有二祖惠科、三祖和尚、四祖道心、五祖五祖弘忍大滿禪師等法身塑像。東、北、西三面墻上仍有23幅人物畫像,另有5幅歷代修復毀壞,原始人達摩以下有36位禪宗創始人的內容。這幅畫創作於明朝末年,描繪了古拙的簡單形象。下面畫著的肩石上雕刻著精美的浮雕,還有十二根檐柱、四根內柱和須彌山神龕的束腰部分。內容包括人物、動物、花卉和風景等。畫面十分豐富,造型生動,構思巧妙,意境悠遠,刀法剛健。均為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25年)建堂時所刻,距今已有800余年。是少林寺石雕中的瑰寶,是中國石雕藝術寶庫之壹。廟前,據說六祖種了壹棵柏樹,周長四米多。據說六祖慧能回少林祭祖,用碗把樹苗從廣東帶回來種在這裏。千佛閣是明初安祖寺住持福元創建的。為佛法,也為觀音菩薩。千佛閣前有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舍利石函,四面用電線描繪。圖中天王怒目而視,或持劍,或持杵;女士們手捧鮮花和水果,姿態優美;鬼王留著長發,壹臉兇相。刀法流暢自如,不愧為上品。寺內至今仍有40多塊石碑,其中著名的有:庭劍的《法華頌》、宋的《法華寺》和明刻的《法華寺》。塔林,位於少林寺庭院以西約300米處,因塔如森林般錯落有致,故稱塔林。寶塔是古印度音“Tapo”的縮寫,意思是墳墓,在中國指的是僧侶的墳墓。在塔中,通常放置死者的靈魂或死者的衣服。塔林是少林寺方丈和有成就、有貢獻的僧人的墓群。佛教制度規定,只有名僧高僧去世後,才立宮塔、刻石記錄,以示功德,激勵後人。塔的形狀和水平,除了各歷史時期的風尚和特定條件的影響(如戰爭時代、朝代更叠等。),也反映了死者生前在佛教界的地位、成就和威望。塔林現存隋代以來的墓塔232座,其中隋塔1座,唐塔1座,宋塔2座,金塔7座,元塔43座,明塔139座,清塔10座,當代塔2座,年代不清塔20座。占地面積14000多平方米。它是中國最大的塔林。這些塔的造型五彩繽紛,分為單層和多層,最高壹層為七層,被譽為世界“七級寶塔”,最高高度為15米;按平面形狀分,有正方形、長方形、六邊形、八邊形、圓形。按類型分,有密檐型、擋浪型、喇嘛型。大部分是用磚和石頭砌成的,有些是用整塊石頭鑿成的。塔上往往刻有精美的圖案和浮雕。塔碑文的內容更為豐富,每座塔的正面都有塔額,用以識別塔主的名字;有的佛塔後面有佛塔碑文,幾個有影響的僧人袖手旁觀佛塔,他們還立碑詳細記錄塔主生平事跡,法門傳承,立塔人,立塔年代等等。因此,少林寺的塔林不僅是研究我國古代磚石、書法、雕塑的藝術寶庫,也是研究佛教和少林寺歷史的非常珍貴的資料。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元明時期是少林寺歷史上最重要的時期之壹。自元初,學庭扶余大師入少林,禪宗曹東回到祖籍,直至明末。這壹時期名師高僧眾多,史稱“少林復興時期”,尊雪亭扶余為“中興之祖”。結合禪宗歷史傳記可以看出,少林寺的這個黃金時期也是曹洞宗黃金時期的主要表現,也是那個時期中國佛教的重要表現。少林寺塔林中的元明墓塔和碑刻,對元明禪宗史的學術研究尤為珍貴。除塔林外,還有唐代以來散落在少林寺內外的17座墓塔,其中唐塔4座,五代塔1座,宋塔2座,元塔1座,明塔2座,清塔4座,年代不明的塔3座,價值也很高。其中法如塔建於唐代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塔室內有碑,對研究早期禪宗歷史有較大價值。方丈房後的李雪亭,是明鄭德七年(公元1512)為紀念惠科法師而建,殿內供奉的是初祖達摩。神龕上方“雪印心珠”匾額是清朝高宗皇帝李鴻巡視少林時的禦用稱號,匾額是“乾隆禦筆之寶”的印章。神社後,緊那羅是服務,鑄鐵,簡單和強大的形狀。鐘樓和鼓樓位於大雄寶殿兩側,東有鐘樓,西有鼓樓。它們有四層樓高,45米高,這在中國很少見。1928年,少林寺“被燒”,鐘樓被毀,大鐵鐘落地,裂成幾截。這座鐘樓是1994年按照舊體系重建的。銅鐘於1995年按原型鑄造,重6.5噸。鐘樓北角平臺上的破大鐵鐘,也就是四年前金泰和鑄的真品,上面有銘文,因果報應記載的很詳細。鼓樓在1928年被大火燒毀。現存的鼓樓是1995年按舊制度重建的。少林寺歷史悠久的少林寺——位於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3公裏處中嶽嵩山西麓,背靠五乳峰,對面少室山如翠屏,林木蔥郁,景色迷人。群山環抱,峰巒相連,錯落有致,形成了少林寺的天然屏障。1983年,國務院確定少林寺為全國重點佛教寺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上的嶽翎像嵩山;山中道場,少林勝。少林寺是中國禪宗和武術的發源地,因此被譽為“禪宗祖庭、武林勝地”,聞名於世。少林寺創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篤信佛教,印度高僧波斯陀東來洛陽弘法,深受皇帝推崇。孝文帝命他在少室山北建廟,供他衣食。因該寺建在少室山深林中,故名“少林寺”。波斯特陀是第壹個來到少林寺的和尚。他在少林寺潛心翻譯佛經,收了慧光、道芳、蒂希和尚等數百名弟子。少林寺第二個和尚就是傳說中的達摩。相傳達摩是南天竺(古印度)凈飯王的兒子,他的老師般若波羅蜜多是古印度佛教的第27世祖師。達摩達摩之後,他漂洋過海三年,梁武帝聽說了達摩,就派使節來南京接他。但這並不是達摩與梁武帝對話的機會,於是他過了河,來到嵩山,在少林寺後面的五乳峰洞內壁住了九年,創立了中國的禪宗。後人尊達摩為禪宗始祖,少林寺也被稱為禪宗祖庭。公元574年,“吳州滅佛”,少林寺也未能幸免。幾年後,周景帝將少林寺改名為“胡勇寺”,恢復了寺廟和佛像,並派慧遠、弘尊等120余名僧人留守胡勇寺。隋朝大力提倡佛教。皇帝在位期間,恢復了“少林寺”舊名,並在白古屋贈予100公頃荒地,使少林寺成為具有壹定經濟實力的莊園。隋朝末年,各地兵臨城下,少林寺遭遇第壹場大火,許多寺廟被毀,只剩下殘存的佛塔。唐初,少林十三僧救了秦王李世民,為保家衛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唐朝不斷給少林寺財物,建了很多建築,建了佛塔殿。皇帝和皇後經常參觀少林寺,並把它視為佛教的寶庫。當時少林寺有14000畝,寺基540畝,寺廟建築5418座,僧人2000余人。正如《少林寺碑》所記載:“廟中閣,俯瞰山林,金剎寶鐘,撼滿清。”特別是723年,唐玄宗下令壹位天文學家和尚壹行在少林寺修建了壹座玉殿。和尚壹行精心設計建造了壹座“梵天宮”,雕工極其精美,“使其發光,建佛園,移雲。”當時少林寺輝煌,天下第壹。元年(公元695年),武則天冊封嵩山,改國號為“登封萬歲”元年。登封縣名由此而得。唐代少林寺有名的高僧很多,有善念、誌向、壇宗、明禪、法如、同光等等。宋代理學興起,佛、道、儒融合。理學受禪宗影響,禪宗及其祖庭少林寺也有所發展。宋永熙統治時期,少林寺有9500多卷佛經,被稱為“天下第壹寺”。元朝是少林寺復興時期,扶余方丈是少林寺。他建立了鐘樓和鼓樓。“興之則廢之,弟子言施者如嶽,客者如市。”當時有2000多名僧侶。少林武術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在明朝,少林寺經常被翻修,使它煥然壹新,金碧輝煌。明政府免除糧差,為少林寺新建千佛殿。清代,少林寺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和重建。雍正十三年,皇帝親自看了廟會計劃,批準了計劃,雍正十二年省下的米價和河南省積累的公款全部花光。寺廟周圍的柏樹被砍倒,山門被造,千佛殿和老房子被重建。1750年,乾隆皇帝遊覽少林寺,在方丈室過夜,並寫詩立碑。清末,少林寺日漸衰落。尤其是1928年,熾焰寺的國軍,石友三,燒毀了法堂、天王堂、大乘殿和數千部珍貴經卷。大火持續了幾十個晝夜,千年古寺的大部分寺廟化為焦土,成為壹片廢墟。
上一篇:電子書的壹般格式是什麽?下一篇:眉毛繪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