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我來到了宇都宮。
至於是如何來到這裏的,寫起來太麻煩了,請允許我任性地省略掉吧。
總之,接下來的壹年,我都會在這裏工作、生活,在這座人們過著“都市田園生活”的城市,慢慢地感受、體驗,讓這裏成為我生命的壹部分。
宇都宮是日本栃木縣(日本的縣相當於中國的省)的縣廳所在地,位於整個縣的中部偏南壹點。不過今天要寫的是另壹個地方(就是這麽任性。捂臉),位於縣東南角的益子町。
當初定下來栃木縣工作以後,我就開始查閱資料,想要多了解壹下這個地方。這裏有全日本最美味的草莓、有僅次於北海道的乳制品生產規模,有釀造出個性鮮明的日本酒的四十七處酒藏,有日光東照宮、中禪寺湖、鬼怒川溫泉等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和美麗的自然風光,還有以益子燒為代表的各種傳統手工藝。
也許是因為內心對傳統手工藝和匠人壹直懷有濃厚的情結,所以當日本同事M君問我最想去縣內的哪些地方看看時,我脫口而出:制作益子燒的地方!
於是,在進入五壹黃金周之前的那個周末,M君開車帶我來到了益子燒的產地——益子町,體驗關東地區無論是規模還是名氣都首屈壹指的陶器市集。
益子燒陶器市集
益子燒陶器市集每年照例會在五壹黃金周期間(春季市集)和11月3日前後(秋季市集)各舉辦壹次。第壹次市集可以追溯到昭和41年(1966),到今年春天這次已經是第99屆了。
市集上的售賣方除了當地的五十多家店鋪之外,還有大約500處帳篷浩浩蕩蕩、連綿不絕地分布在街巷兩側,售賣的陶器從傳統的益子燒到咖啡杯、盤子等各類日常用品不等,甚至還有美術工藝品的展覽。
除了陶器,還有各種地方小吃的美食攤位,人們可以邊逛邊吃,也可以找個攤位坐下,大快朵頤的同時舒舒服服地休息片刻。據說每年春秋兩季***有約60萬人來益子町逛陶市,電視臺也會當做全國的壹大盛事來報道,不愧是關東地區最有名的陶器市集啊!
我們這次來的是春季市集(4.29—5.7)。從宇都宮市到益子町,驅車大約1小時即可抵達。
進入益子町之後,我發現路上壹個人都沒有,連車都很少見,忍不住問M君:“怎麽都沒人呢?是全城出動去趕集了麽?”
M君默默了壹秒,說:“平時也沒什麽人。”
“啊哈哈哈······”好冷。這可讓我怎麽接話嘛。
M君是個誠實的好青年,實話實說有什麽錯呢?要怪就怪我提的問題太古怪,從壹個人山人海的國度來到常住人口只有2萬5千人的小城,自然覺得街上的人少得讓人心裏發慌。
對了,M君是摩羯座,就是那個以毒舌、腹黑、冷幽默、思慮過甚和經常性負面情緒爆棚而著稱的星座。
既然要逛益子燒的市集,還是要了解壹下此地陶器發展的歷史,對伐?接下來就回顧壹下往昔,講壹講益子燒發展歷史上最重要的兩位人物。
大冢啟三郎
益子生產陶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奈良時代,不過現在的“益子燒”這種藝術風格是到了江戶時代才出現的。是由大冢啟三郎在嘉永6年(1853)創立的。
這位啟三郎於文政11年(1828)出生於下野國芳賀郡福手村(今栃木縣芳賀郡茂木町),是衫山次郎平的第二個兒子。少年時代跑去常陸國箱田間黑(今茨城縣笠間)的鳳臺院慈眼寺拜二十壹世大周雄山為師,三不五時地就被師傅帶去笠間久野窯拜訪,就這樣耳濡目染學會了制陶。
後來啟三郎入贅到益子的大冢平兵衛家當上門女婿,從事農耕,無意中發現益子大津澤的土非常適合制陶,於是就在幹農活兒的間隙嘗試制陶。漸漸地,越發有了自信,便在自家房屋附近架起窯爐打算燒陶。
然而——有趣的來了——卻被藩裏以有可能引發火災為由給制止了(原諒我忍不住笑出了聲)。不過呢,後來黑羽藩為了振興本地產業,又將根古屋(益子町內地名)的土地賜給啟三郎,並允許他在此築窯燒陶。益子制陶業由此發端。那壹年是嘉永六年(1853),大冢啟三郎26歲。幸好黑羽藩後來改了主意,否則也許就沒有今天的益子燒啦。大冢啟三郎也被後世尊稱為栃木縣的“鄉土偉人”。
益子最初主要生產陶缸、陶壺和陶鍋這類生活用品。再加上緊鄰江戶這個龐大的消費市場,益子生產的這些日常用品正好滿足了江戶人生活的需求。就這樣,益子發展為關東首屈壹指的制陶產地。
濱田莊司
大冢啟三郎開創了益子壹地的制陶業,濱田莊司則賦予了益子燒藝術性的壹面。
濱田莊司(1894-1978)於1894年出生於神奈川縣川崎市。1913年考入東京高等工業學校(現東京工業大學)窯業科,與河井寬次郎結為至交。畢業後與河井壹起進入京都市立陶瓷器試驗場工作,研究釉藥。
1919年去千葉縣我孫子(我孫子是地名!不許笑!)的柳宅拜訪英國陶藝家伯納德(Bernard Howell Leach)時,與柳宗悅相識。翌年,濱田和伯納德壹同赴英,在康沃爾郡的聖艾夫斯開始了創作生活。1923年在倫敦舉辦了個展並獲得成功。
在得知日本關東大地震的消息後,他於1924年回到日本,並在京都河井寬次郎的家中,引見柳宗悅與河井相識。同年,為了尋找壹個可以紮根創作的場所,移居到了益子。此後他又去沖繩壺屋窯學習了壹段時間,從1930年開始,濱田開始了在益子的創作生涯。
這期間,他還與柳宗悅、河井寬次郎等人壹起開展了“民藝運動”。民藝即“民眾工藝”的簡稱,就是大眾手工藝。他們從日本各地的日常雜貨、器具、日用品等無名匠人制作的大眾工藝品中挖掘出真正的“美”,竭力向世人普及這種“用之美”。
他的作品風格自然、質樸,透著極強的生命力。他善用流掛、赤繪和鹽釉等技法,並創造了名為“黍文”的獨特紋樣。我很喜歡他的作品,古拙大氣,仿佛能嗅到森林、水田和泥土的清新氣息。
濱田本人曾說過,“我在京都找到了路,在英國起步,在沖繩學習,在益子成長。”
1955年濱田莊司被指定為“人間國寶”(第壹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濱田等人推進的民藝運動,對益子當地的制陶匠人們產生了巨大影響,益子燒從此兼具了“藝術品”的特性。在益子,有為了紀念濱田莊司而建造的益子參考館,裏面展示了濱田莊司收藏的世界各地的陶藝作品。
益子人以他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