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編碼:211700代碼:320830區號:0517拼音:盱眙縣盱眙縣xyíXiàn。
此數據來自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盱眙縣【1】位於江蘇省西部,洪澤湖南岸。總面積2483平方公裏。2008年底,總人口為758,400人。全縣轄14個鎮和5個鄉:程序鎮、馬壩鎮、官灘鎮、舊鋪鎮、桂五鎮、關震鎮、何橋鎮、鮑集鎮、黃花塘鎮、明祖陵鎮、鐵佛鎮、淮河鎮、邱集鎮、坎農集鎮、魏橋鎮、電母鎮、王店鄉、古桑鄉、興隆鄉。三河農場縣人民政府駐鎮。
明祖陵[1]距縣城西北15公裏。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祖父、曾祖父、明祖陵。
[1]高爺爺的衣冠冢,也是朱元璋的爺爺朱楚儀的實際葬地。始建於明朝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完成於明朝永樂十壹年(公元1413年),歷時28年。規模宏大,氣勢恢宏。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黃河奪淮,與泗州古城壹起被洪水摧毀。1953年春旱時,首次浮出水面,被當地人稱為墓頭。1963再次浮出水面,被江蘇省專家發現,確認為失蹤已久的明祖陵。泗州城被湖水淹沒的時候,明祖陵也被湖水吞沒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為了保護明祖陵,修建了壹條3000米的堤壩將陵墓與湖隔開,沈入湖中300多年的文物被重新發掘出來,成為旅遊景點。東陽城址秦漢東陽城址是江蘇省保存最完好的古遺址。魏東陽城遺址
江蘇、安徽兩省交界處的盱眙縣馬壩鎮東陽古城,現有東陽市東陽城遺址和北崗韓氏集團遺址,周圍的大雲山、霄雲山也有相當數量的漢墓。地下文物極其豐富。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這裏出土了大量具有極高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其中,1974年出土的西漢木刻星圖比世界公認最早的耶魯撒冷彗星圖早110年。古泗州城遺址古泗州城遺址被專家認為是中國壹種新型的古城。因為中國現存的101歷史文化名城,從古至今都是建築混雜,包括世界遺產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只有古老的泗洲城“固化”了325年前的狀態,這樣的城市在世界上極為罕見。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張敏表示,應將泗州古城定位為“中國唯壹的災難性城址”。這就是泗州城的魅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泗州古城的發掘將有條件申報“中國十大發現”。盱眙縣馬壩鎮雲山村大雲山有壹處非常壯觀的墓地式漢墓考古遺址。
西漢墓葬3座,兵器坑2座,車馬坑1座,各等級墓葬13座。中國第九件金玉衣就在這裏出土。並且陪葬的兵器上出現了大量的深色花紋,進壹步證實了墓主人的高層身份。專家表示,暗紋是春秋戰國時期吳越鑄造青銅兵器的“專利技術”,在西漢考古史上很少發現。目前研究結果表明,這種裝飾手法是用化學材料在物體表面繪制圖案,所以摸起來很光滑,沒有凹凸感。今天,這項技術還不能完全復制。由於工藝復雜,暗紋在古代只用於裝飾少數珍貴的武器。大雲山漢墓出土的這些暗紋兵器,再次印證了墓主人的皇家地位。目前,大雲山漢墓的考古工作尚未完全完成。黃花塘新四軍舊址位於黃花塘鎮,距縣城35公裏。6月初1943至2月底1945,在抗日戰爭由相持向反攻過渡的關鍵階段和高潮,新四軍總部遷至黃花塘。、陳毅、張、、等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裏運籌帷幄,決勝千裏。景區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距縣城45公裏,面積70.58平方公裏。
61.58平方公裏的次生林海和群山環繞的9平方公裏無比純凈的天泉湖,構成了極其獨特的小氣候環境。野生動物40多種,鳥類170種,高等植物280種,中草藥800種,大部分是南北地區的邊緣物種。它是動植物的天然基因庫。該地區的山、森林、泉水、湖泊、巖石和洞穴都是自然而美麗的。鐵山寺森林度假村集休閑、娛樂、保健於壹體。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觀測基地已入駐園區,其附屬設施——盱眙鐵山寺天文科技園於2001年7月30日對外開放。亞洲第壹、世界第三的小行星觀測基地建成使用,成功發現並命名壹顆空間小行星“旭星”。第壹山國家森林公園第壹山位於縣城,原名南山。北宋書畫家米芾,從北宋都城汴京(今開封)經汴水到了漣水縣令。壹路平川,入淮,忽見南山秀麗,詩情滿懷。接著他又唱起了千古絕唱《戀戀第壹山》:“羅京之塵猶在千裏之外,弓出青紗帳。別說橫火撞星,是東南第壹山。”而大書《第壹座山》則是三個雄渾飄逸的人物。從此,南山改名為“第壹山”。第壹座山左為翠屏峰,右為馮坡嶺,背倚青峰山,面向長淮水,群山環抱,有拱門。壹個高峰是獨特的。山上有美麗的森林和山谷,豐富的文化,眾多的名勝古跡和美麗的風景。八仙臺景區位於電母鄉西南,寧連高速10公裏處,盱眙縣八仙臺出土的國寶西漢金獸。
全市只有17km,面積10.1 km2,其中水域面積3 km2。根據傳說,當八仙環遊世界時,他們路過這座山。當他們看到美麗的風景,茂密的森林和優雅的環境時,他們選擇了這個地方作為他們修仙的住所。因此,後人將此山命名為八仙山,八仙修行的平臺命名為八仙臺。景區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植物500多種,中草藥180種,野生動物60種,候鳥100種。景區內山、水、鳥、林、石、泉、洞相映成趣,自然環境優雅。景區內還出土了戰國時期舉世無雙的稀世國寶和國家級文物——陳壺、應城、西漢金獸。據考證,宋代巾幗英雄穆曾在此駐兵練兵,故名。竇良公園,位於第壹山景區南部,是歷屆中國龍蝦節的主會場。公園內新建的中國龍蝦節廣場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山地廣場。鬥量館位於其中,中國龍蝦節博物館設在其中。該館收藏了2000余件歷屆中國龍蝦節代表性實物,展現了中國龍蝦節的輝煌歷程,位列“中國十大節慶”、“中國十大美食節”之首。公園裏的楊大山、鬥笠山、磨盤山都有自然風光。公園裏的道路暢通無阻。象山國家礦山(地質)公園。
,縱橫交錯。夜幕降臨,華燈怒放,五彩繽紛,熠熠生輝;清晨,鳥兒在歌唱,綠色醉人,清風沁人心脾。公園免費對外開放,成為廣大市民的最佳休閑場所,也是遊客遊覽盱眙的必去之地之壹。[2]象山國家礦山(地質)公園位於縣城北部,淮河大橋右側,項目區面積2平方公裏。起源於象山建材礦,是清末進行建築石料露天開采的百年老礦。2002年礦區關閉,現已進入地質生態環境恢復治理階段,治理成果不斷顯現。2005年底,治理區被列為盱眙縣“十壹五”旅遊景區開發的重點項目,也被國土資源部批準為國家礦山公園開發建設項目。盱眙縣城市規劃展覽館總面積約400平方米,投資約200萬元。策劃、設計、展示制作由上海建培模型公司承擔。展館展示內容包括五個部分:壹是城市規劃主體模型,重點展示盱眙至2020年城市總體規劃;二是城市重點發展區行政中心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模式;三是縣域城鎮體系規劃的壁掛式模式;四、全縣19鄉鎮、村莊布局規劃展示館;五是再現盱眙歷史變遷和城市建設亮點的掛壁畫。在展示方式上,采用全自動多媒體移動演示程序,語言控制動態模型,內部追光,外部投影,視頻動態程序自動演示,全面展現盱眙未來城市的實景畫卷。同時,新館設置了自動觸摸式規劃咨詢臺,讓市民有壹個順暢的平臺參與盱眙的城市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