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粒沙中的世界,
壹朵花中的天堂。
雙手握著無限,
瞬間就是永恒。
以上四行是長詩《天真的預兆》的前四行。作者名叫威廉·布萊克(威廉·布萊克1757-1827),也是水彩畫家和版畫家。有趣的是,這首詩的前四句雖然家喻戶曉,但全詩並不在布萊克的代表作之列,評論界也鮮有論及。
意思是生活中的壹切本來就是由細節組成的。如果壹切井然有序,決定成敗的將是細節。
詩歌全文:
從壹粒沙子看到壹個世界
壹朵野花裏有壹個天堂,
把無限握在妳的手心裏,
永恒也就消融於壹個時辰。
籠子裏的知更鳥
讓整個天堂陷入憤怒。
充滿了鴿子和鴿子的鴿舍
整個地區都在顫抖。
壹只狗盯著主人的大門
預示著國家的毀滅。
壹匹馬在路上被誤用了
向天堂呼喚人血。
被追捕的野兔的每壹聲叫喊
大腦的纖維會撕裂。
壹只翅膀受傷的雲雀,
壹個天使停止歌唱。
鬥雞準備戰鬥
初升的太陽會害怕嗎?
每只狼和獅子的嚎叫
從地獄中喚醒壹個人的靈魂。
野鹿四處遊蕩,
讓人類的靈魂遠離憂慮。
羔羊misus會滋生公共沖突,
卻原諒了屠刀。
黃昏時掠過的蝙蝠
已經離開了不會相信的大腦。
呼喚黑夜的貓頭鷹
說出了不信者的恐懼。
誰會傷害小鷦鷯
永遠不會被男人所愛。
激怒牛的人已經走了
永遠不會被女人所愛。
殺死蒼蠅的放蕩男孩
將感受到蜘蛛的敵意。
折磨金龜子精靈的人
在無盡的夜晚編織壹座涼亭。
葉子上的毛毛蟲
向妳重復妳母親的悲傷。
不要殺死飛蛾和蝴蝶,
因為最後的審判臨近了。
誰將訓練馬去打仗
永遠過不了極地酒吧。
乞丐的狗和寡婦的貓,
餵養它們,妳就會變胖。
唱著夏日之歌的小昆蟲
毒藥來自誹謗的舌頭。
蛇和蠑螈的毒液
是嫉妒之腳的汗水。
蜜蜂的毒素
是藝術家的嫉妒。
王子的長袍和乞丐的破布
守財奴的袋子上有毒菌。
不懷好意地說出的真相
勝過妳能編造的所有謊言。
這是正確的,它應該如此;
人是為快樂和悲傷而生的;
當我們正確地認識到這壹點,
我們安全地穿越世界。
歡樂和悲傷編織得很好,
神聖靈魂的衣服。
在每壹次悲傷和憔悴之下
用絲般的細繩帶來歡樂。
嬰兒不僅僅是繈褓中的帶子;
在所有這些人類的土地上;
工具是由手制造和誕生的,
每個農民都明白。
每只眼睛的每滴眼淚
成為永恒的嬰兒;
這是由聰明的雌性捕捉的,
回到它自己的快樂。
咩咩叫著,咆哮著,咆哮著,
是拍打天堂海岸的波浪。
在下面哭泣的嬰兒
寫死亡領域的復仇。
乞丐的破布,在空氣中飄動,
會讓天撕成碎片。
士兵,用劍和槍武裝起來,
麻痹襲擊了夏天的太陽。
這個窮人的壹文不值
比非洲海岸上所有的黃金都多。
從實驗室主任手裏擰出壹枚硬幣
將買賣守財奴的土地;
或者,如果被保護起來,
整個國家都在買賣。
嘲笑嬰兒信仰的人
在年老和死亡時會被嘲笑。
誰應該教孩子懷疑
腐爛的墳墓永遠不會出來。
尊重嬰兒信仰的人
戰勝了地獄和死亡。
孩子的玩具和老人的理由
是兩個季節的果實。
提問者,如此狡猾地坐著,
我將永遠不知道如何回答。
回答疑問的人
熄滅了知識之光。
已知最強的毒藥
來自凱撒的桂冠。
沒有什麽能使人類變形
就像盔甲的鐵支架。
當黃金和寶石裝飾犁的時候,
和平的藝術應該羨慕鞠躬。
壹個謎語,或蟋蟀的叫聲,
就是懷疑壹個合適的答復。
埃米特的英寸和鷹的英裏
讓蹩腳的哲學微笑。
懷疑自己所見的人
永遠不要相信,做妳想做的。
如果太陽和月亮懷疑,
他們會立刻出去。
激情是妳可以做的,
但是如果妳心中有激情,那就不好了。
妓女和賭徒,由國家
許可,建立那個國家的命運。
妓女在街上叫賣
將編織老英格蘭的卷布。
勝利者的呼喊,失敗者的詛咒,
在死去的英格蘭靈車前跳舞。
每個夜晚和每個早晨
壹些不幸的人出生了,
每天早上和晚上
有些人生來就甜蜜快樂。
有些人生來甜蜜快樂,
有些人生來就是為了無盡的黑夜。
我們被引導去相信謊言
當我們不通過眼睛看的時候,
壹夜之間誕生,壹夜之間毀滅,
當靈魂在光束中沈睡。
上帝出現了,上帝是光,
對那些住在夜晚的可憐的靈魂;
但是壹個人形會顯示嗎
對於那些生活在白天的人。
全詩翻譯:
天真的預言
威廉·布萊克
從壹粒沙子裏窺視世界。
在壹朵野花中尋找天堂
把握在妳手心裏的就是無限
壹瞬間,就變成了永恒
當真理被惡意利用時
比所有編造的謊言更兇殘。
這就是現實。
人天生就要面對快樂和痛苦。
只要妳能明白這壹點。
我們不會再受傷了。
編織快樂和悲傷。
把它放在我神聖的心上
窮人手裏的壹枚硬幣。
抵得上非洲海岸所有的黃金。
從工人手中砸碎的壹便士
可以買下守財奴的所有土地
如果妳得到上帝的保護,
妳甚至可以買賣所有的土地。
誰嘲笑過純粹的信仰?
他會被歲月和死亡嘲笑。
誰想動搖無罪的信念?
他將永遠被埋葬在陳腐的墳墓裏。
誰能尊重純粹的信仰?
他將征服地獄和死亡。
如果妳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永遠不知道如何信任,請跟隨妳的心。
如果太陽和月亮是可疑的
他們會在瞬間消失。
被激情包圍,才能擁有美好。
情欲會導致自我迷失。
每天晚上,每天早上
有些人生來就為不幸而悲傷。
每天早上,每天晚上
有些人天生就被幸福擁抱。
有些人天生就被幸福擁抱。
有些人生來就被漫漫長夜包圍。
如果不是我親眼所見,
我們會相信謊言。
謊言在黑暗中誕生和消亡。
靈魂在光明中沈睡
對於在黑暗中掙紮的人來說
上帝放射光芒。
對於生活在白天的人來說
上帝變成了人性。
詩歌欣賞:
把握無限,永恒在壹瞬間。
壹粒沙中的世界,壹朵花中的天堂,
壹樹壹菩提壹葉壹佛。
天真的預言,明白千年的話。
在芬芳中,妳體會到生命的奧秘。
在傳統佛教經典語言理論中,有壹句名言:“壹花是世界,壹葉是菩提”。壹朵花可以看到整個世界,壹片葉子可以代表整棵菩提樹。佛教是壹門高深的學問,很多深奧的哲理是我們正在成長的幼小心靈所無法企及的。同樣,對於這句經常縈繞耳畔的名言,我也只能做壹些粗淺的猜測。
同時,傳統佛教中並不只有“壹花壹世界,壹葉壹菩提”的思想。早在公元18世紀,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布萊克也在壹首名為《天真的暗示》的詩中寫道:“壹粒沙子裏看到壹個世界,壹朵野花裏看到壹個天堂。”我想,無論是佛教的“壹花壹世界壹葉壹菩提”,還是文學的“壹沙壹世界壹花壹天”,它們的含義應該大致相同吧!
“壹沙壹世界壹花壹天”是永恒的原始人生哲學。
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生命應該是無窮無盡的,物質將永遠發展。但是,在天體的自轉和歲月的循環中,我們清楚地看到,每個個體所擁有的單個生命,在時空的循環中是單薄而無力的,我們單個個體,很可能還不如宇宙中的滄海壹粟那麽渺小。但是,活著的人不願意死,哪怕是痛苦,他們也希望。所以壹個人對另壹個人的希望是兩個人的希望,兩個人繼續下去的希望是壹個民族的希望,壹個民族對另壹個民族的希望是兩個民族的希望,兩個民族繼續下去的希望是全人類全宇宙的希望。作為個體和自我個體,希望是卑微的,但若幹個卑微的希望翅膀凝聚在壹起,這就是壹個物種的巨大生命力。人類的個體是壹代壹代更新的,人類的歷史是壹天壹天展開的。我們身邊有多少王朝的興衰?有多少文明在我們眼前興衰?然而生命的物種卻穿越了時空的阻隔,頑強地延續著。
“把無限握在手心,讓永恒收藏瞬間”是生命永恒存在的原始見證。有限的人類個體可以編織出無限的人類歷史;無限的時空宇宙可以用有限的生命沈浮來衡量,永恒之筆可以記錄人類文明的變遷。
歷史書能承受歲月滄桑的巨變。當歷史的車輪碾過人類發展的足跡,道路兩旁會綻放出無數的文明;當宇宙塵埃落定在這些文明上,又壹個美好的春天即將成形。如果是這樣的話,有限和無限的概念是否可以互換,可能根本不重要。那麽,有限將是時間和空間的無盡循環,無限卻是人類靈魂深處的強大羈絆。當有限和無限之間沒有界限的時候,那麽對於人類來說就沒有永恒和收藏,更談不上個體的生死。這才是真正的“壹花壹世界壹葉壹菩提”的境界。
如果從它不變的角度來看,物我無窮。
“壹粒沙中見壹個世界,壹朵野花中見壹個天堂”是人類生活的充分自信和自由,這是壹個浩瀚廣闊的物種起源的原因。從壹個卑微個體的生命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整個物種的生命力,但這恰恰是“把無限放在妳的手掌上,永恒在壹瞬間。”
這樣的壹首詩,看到這裏應該覺得是對人生自信自由的謳歌,只是它的標題叫《天真的預兆》。作者說的“幼稚”是什麽意思?從此,意義不是大不相同了嗎?是作者對人生的含蓄嘲諷,還是對仕途的無奈自慰?恐怕猜不出來,因為我對布萊克的了解還只是停留在文字層面。我只知道布萊克討厭偉大的哲學家培根,認為偉大的詩人華茲華斯“不是詩人,而是敵視壹切真正的詩歌和靈感的邪教哲學家。”雙方都是浪漫主義者和現實主義者,思想分歧可見壹斑。而我們也可以從布萊克的另壹首詩《沙》中得到壹些線索:“笑吧,笑吧,伏爾泰盧梭,笑吧,笑吧,但都是徒勞。妳朝風扔沙子,風又把它吹回來。”但是,要想真正更深入地理解布萊克的原創思想,還需要更深的歷史和文學的雙重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