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悟到了: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我要耐心點,總會有人發現我的長處。
有的人悟到了:石頭畢竟是石頭,我既然沒有天份,就不要想那麽多了。
……
妳悟到了什麽呢?
很多人以為金子都是天生的,是直接從金礦裏挖出來的。他們不知道: 金子原本都是石頭。
如果妳去金礦裏看壹看,就會發現金礦石是這個樣子的:
從金礦裏挖出來的,不過是含有少量黃金成分的石頭,甚至只是混有黃金的沙子。 開采出來的礦石雜質很多,根本不能稱之為金子,需要經過層層工序的加工提純。
在這個過程中,礦石經歷了無數次割舍,無數次鍛造,不斷剔除自身的缺點。有的放棄了家庭,有的放棄了朋友,有的甚至放棄了自己。在飽受痛苦煎熬之後,才變成了我們喜聞樂見、黃澄澄的金子。
然而, 人們只記住了金子的燦爛,以為它是天生的驕傲,卻遺忘了其背後經歷過的苦難。
很少有人知道,在那句著名的廣告語“鉆石恒久遠,壹顆永流傳”深入人心之前,鉆石也不過是壹塊平凡的石頭罷了。
價值不是天生的,而是人賦予的。 金子也好,鉆石也罷,若不能交換他物,那便壹文不值。在饑荒年代,壹袋金子可能還不如半斤小米有用。
石頭平凡且易得,因而價賤;金子出眾且稀少,因而價貴。然而,這是建立在人們普遍奉行拜金主義的前提下,將石頭和金子做比較得出的結論。 價值是相對的,只有在進行比較的時候,才會產生意義。
不平凡的石頭也是存在的,比如作為收藏品的各類奇石,又如價值連城的翡翠瑪瑙。名冠天下的和氏壁,也不過是壹塊石頭而已。
倘若將壹塊金子放進壹堆金子裏,便不再出眾。若是將其放入鉆石堆中,那金子便會自慚形穢了。
自滿的金子選擇留在石頭堆裏,享受那種鶴立雞群的優越感。久而久之,自己身上的黃金成分越來越少,石頭成分卻越來越多,最終自己也變成了壹塊石頭。
謙虛的金子明白: 只有和金子在壹起,才能保證自己的純度 , 而黃金 的純度是沒有上限的。 雖然自己不再總是出類拔萃的那壹個,但卻能從其他金子那裏不斷學習並持續進步。
自私的金子壹味追求自身的純度,不允許自己身上有任何雜質的存在。他們以和石頭接觸為恥,對其不屑壹顧,卻忘記了自己也曾是壹塊石頭。可惜金子總是會磨損的,當有壹天它需要從礦石中獲得補充時,沒有石頭願意幫助他,最終只能絕望地看著自己消耗殆盡。
慷慨的金子清楚地記得自己的由來,不計回報地將自己身上的黃金分享給其他石頭,幫助他們也變成金子。雖然得到金子幫助的石頭們,有的不知珍惜,將其揮霍壹空;有的反對金子挑肥揀瘦;但仍有很少的石頭借此發力,最後真的變成了金子。
許久之後,當年自私的和慷慨的金子都已經不復存在,遍地都是金光燦燦的石頭。然而, 被石頭們記住的,只有那塊樂於分享的金子。
石頭也喜歡和金子待在壹起。
愛虛榮的石頭因為各種機緣來到了金子身邊,並以整日和金子為伍而沾沾自喜時常拿和金子的合影、金子的簽名出來顯擺,顯得自己非同壹般。卻從沒有想過金子是怎麽變成金子的,更沒有想過自己能不能也變成金子。
當機緣散盡,金子仍是金子,愛虛榮的石頭仍是石頭。 離開了金子的石頭,還不時向周圍的石頭們訴說那段和金子在壹起的時光,迎接他們羨慕的眼神。
勤奮的石頭不甘平庸,不惜壹切代價也要來到金子身邊。石頭抓住壹切機會向金子學習,雖然有時會被冷落,有時會被鄙夷,但總有少數友善的金子願意提供幫助。
石頭好不容易進到金子的世界,但怎樣描述也不能讓自己的石頭夥伴們理解這裏發生的壹切,因為 石頭的世界和金子的世界是有區別的。 夥伴們笑他太認真,笑他太做作,笑他太傻。
久而久之,當勤奮的石頭迎接石頭們仰慕的眼神時才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變成了壹塊金子。
時間,會證明壹切。
金子不會長時間呆在石頭堆裏,石頭也不可能長時間呆在金子堆裏。最終, 大部分的金子和石頭都會自然地各自聚集成群,二級分化會越來越嚴重。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只有富人家才請得起醫生,窮人得了病只能靠自己扛。現今資源豐富,選擇多起來了,就出現了大多人信奉的唯精英論。不管幹什麽事都要找最好的人、最好的環境。
於是乎,知名醫院和著名專家的科室人滿為患,而社區醫院和普通科室門可羅雀。甚至連給孩子配個眼鏡,有的家長都要找號販子去買知名眼科專家的號。
其實,看個感冒、縫個傷口,任何壹名具備專業修養的醫生都足以勝任。最優秀的專家和經驗豐富的住院醫師之間的差距往往微乎其微,甚至在壹些細節的處理上,住院醫師比專家處理得更為得當。
“有”和“好”之間只是量變,但“有”和“沒有”之間卻是質變。 在滿足基本需求之後,進壹步追求質量的邊際效益是遞減的。有車的人比沒車的人具備了壹種可能性,因此在生活質量上存在本質上的差距,而普通車和豪車之間的差距並不那麽明顯。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壹塊石頭,而不是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