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硯的歷史

硯的歷史

硯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筆墨硯始以粗見雛形。

剛開始時以筆直接蘸石墨寫字,後來因為不方便,無法寫大字,人類便想到了可先在堅硬東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磚、銅、鐵等。

殷商時青銅器已十分發達,且陶石隨手可得,硯乃隨著墨的使用而遂漸成形,古時以石硯最普遍,直到現在經歷多代考驗仍以石質為最佳。

可以作硯的石頭極多,我國地大物博,到處是名山大川,自然有多種石頭。

產石之處,必然有石工,所以產硯的地方遍布全國各地。

七十年代末,在陜西姜寨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了壹套繪畫工具,其中有石硯、研棒及硯蓋,距今約7000年左右。

1975年,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戰國墨硯,是用鵝卵石打磨制成。

不過,那時的墨為天然礦石,因而硯還需用研棒輔助,才能將墨磨至細。

硯這種附帶磨杵或研石的形制從什麽時候才開始發生改變,即取消磨杵或研石,而接近於現在的硯呢?目前所知,要直到兩漢時期。

漢代由於發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硯上研磨,故不需再借助磨杵或研石研天然或半天然墨了。

如此看來,磨杵或研石經過史前及夏商周***三千多年的漫長跋涉,才逐漸消隱,盡管今天已不為所用,但其為傳播文化立下的功績仍不可沒。

我國傳統有四大硯,即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

著名的有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的歙硯、山東魯硯、江西龍尾硯、山西澄泥硯。

端硯產於廣東端州(肇慶市)東郊端溪,唐代就極出名,李賀有詩日:“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贊石工攀登高處鑿取紫色巖石來制硯。

端硯有“群硯之首“的稱譽,石質細膩、堅實、幼嫩、滋潤,捫之若嬰兒之膚,。

溫潤如玉,磨之無聲,發墨光潤。

石上且有鴝鵒眼等自然紋理,歙硯產於徽州,徽州是府治,歙縣是縣治,同在壹地。

所以歙硯與徽墨乃是“文房四寶”中同產壹地的姐妹。

歙硯的特點,據《洞天清祿集》說:“細潤如玉,發墨如饑油,並無聲,久用不退鋒。

或有隱隱白紋成山水、星鬥、雲月異象。”端硯資源缺乏,名貴者已不多;歙縣地處黃山之陽,取材廣泛,近年仍有鏤刻工極細之藝術大硯出產。

洮河硯之石材產於甘肅臨洮大河深水之底,取之極難。

澄泥硯產於山西絳州,不是石硯,而是用絹袋沈到汾河裏,壹年後取出,袋裏裝滿細泥沙,用來制硯。

另有魯硯,產於山東;盤谷硯,產於河南;羅紋硯,產於江西。

壹般說,凡石質細密,能保持濕潤,磨墨無聲,發墨光潤的,都是較好的硯臺。

種類硯,按材質來分,可有石類、陶瓦類、金屬類、漆砂類等,而硯的主要材質是各種硯石。

硯石壹般以產地命名,我國出產有200多種硯石,其中最的當屬四大名硯--端硯、歙硯、洮河硯、紅絲硯(另壹說法為澄泥硯)。

洮河硯(洮硯),產於古洮州(今甘肅省卓尼、臨潭壹帶)洮河流域,故名。

洮硯始於唐代,至今已有壹千多年歷史,傳唐代柳公權論硯:“余蓄硯以青州為第壹,絳州次之,後始重端、歙、臨洮”,而洮河硯石具體開采年代無從可考。

宋時,洮河硯與端硯、歙硯、紅絲硯並稱“四大名硯”。

洮河石石質堅潤細膩,顏色碧綠沈靜,花紋綺麗奇妙,發墨而利筆,為上乘名貴硯材。

宋代趙希鵠《洞天清祿集》雲:“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

綠如藍,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巖。

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宋代蘇軾《魯直所惠洮河石硯銘》:“洗之礪,發金鐵,琢而泓,堅密澤。”

洮河石以碧綠色為主,譽稱“鴨頭綠”,另有鸚鵡綠、柳葉青、蛾綠之說。

宋代晁無咎《硯林集》:“洮河石貴雙趙璧,漢水鴨頭如此色。”宋代張文潛和山谷詩:“明窗試墨吐秀潤,端溪歙州無此色。”宋代楊信相詩:“但見洮州琢蛾綠,焉用歙溪眉子為。”洮河石膘,以色澤金黃為主,亦是秀美可愛,歷來為人所重,故有“洮硯貴如何,黃膘帶綠波之說。”另有洮河紫石,稱為?鵜血。

洮河石紋綺麗,故洮河石又被譽稱為“綠漪石”、“綠歌石”。

宋代黃庭堅《以團茶、洮河綠石硯贈無咎、文潛》詩:“洮河綠石含風漪,能淬筆鋒利如錐。”韓軍壹《甘肅洮硯誌》文:“崖石之文理佳者,如薄雲散開,縹緲天際。

或花紋微細,隱約浮出。

或有水波瑩回,似川流壹脈。

或色沈綠,通體純潔無痕,瑩潤可觀。

或水氣浮津,金星點綴,石嫩如膏,按之溫軟而不滑者。

凡此數類,皆津潤涓潔。

綠顏如茵,雖暑之盛至,貯水猶不耗,發墨庶乎有光。

墨沈所積,細密而薄,撥之隨手脫落。”

洮河硯石采石坑口頗多,有喇嘛崖、水泉灣、水城右邊(納兒)、碣仔巖、濱上巖、紮甘巖、大谷巖、沙紮、結拉、中溝、圈灘溝、鷹子嘴、拐洞灣、石虎梯等多處,以喇嘛崖、水泉灣水坑等老坑硯石為上乘,又以宋代老坑喇嘛崖所產崖石為最優。

洮河石產地地處偏遠,蘇軾稱之在“西山之西,北山之北”,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開采十分困難。

金元好問《賦澤人郭唐臣所藏山谷洮石硯》雲:“舊聞鸚鵡曾化石,不數?鵜能瑩刀。

縣官歲費六百萬,才得此硯來臨洮。”更有“洮河石貴雙趙璧”、“得之為無價之寶”之說。

自唐代成名以來,老坑洮硯壹直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賈才能擁有的。

如宋代趙希鵠曰:“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

綠如藍,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巖。

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

晁無咎《硯林集》中有詩並銘:洮之崖,端之谷,匪山石,唯水玉。

不可得兼,壹可足溫。

然可愛,目鴝鵒,何以易之,鴨頭綠。

金代元好問曰:王將軍為國開臨洮(今卓尼),有司歲饋,可會者,六百鉅萬,其於中國得用者,此硯材也。

近代“老坑洮硯”作品屢次作為國禮贈與國外元首,敦煌菩薩硯以甘肅省 *** 名義贈與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反彈琵琶硯贈與日本前首相竹下登。

稀少。

老坑石形成於古生代的泥盆系,大約為四億萬年至三億五千萬年前。

屬泥盆系中水成巖變質的細泥板頁巖石,礦帶運動復雜,很難形成巖石層,儲量極少。

礦藏量經千年開采,幾近枯竭,加之開鑿之地崇山峻嶺、懸崖大壑、氣候多變,采集難度極大,比端硯、歙硯更為難得。

趙希鵠《洞天清祿集》:“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

綠如藍,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巖。

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

隨著文化回歸,硯作為文房四寶之首,使用、送禮、收藏的需求都在擴大,洮硯作為中國四大名硯之壹,市場也在逐漸擴大。

市場供應緊缺。

市場上98%以上都不是老坑石,多以假亂真,使得很多喜歡洮硯的人誤解,收藏數百方作品而無壹方老坑洮硯的人也是有的。

隨著洮硯老坑石的開采越發艱難,石料越來越少,今後壹方真正的老坑洮硯更會壹硯難求。

端硯,產於古端州(今廣東肇慶)羚羊峽斧柯山和北嶺山壹帶,故名端硯。

據清代計楠《石隱硯談》記載:“東坡雲,端溪石始於唐武德之世。”那麽端硯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

端硯歷來為世人所重,唐代已被列為貢品,宋時與端硯與歙硯、洮河硯、紅絲硯(另壹說法為澄泥硯),並稱“四大名硯”。

後世端硯流傳甚廣,影響益深,逐漸被推上”諸硯之首“的位置。

端硯石細膩溫潤,“體重而輕,質剛而柔,摩之寂寂元纖響,按之如小兒肌膚,溫暖嫩而不滑”,發墨利筆,是上佳硯材。

端硯石石品豐富,有石眼、魚腦凍、冰紋凍、天青凍、蕉葉白、青花、翡翠、火捺等石品,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端硯按硯石顏色可分為紫端、綠端、白端等,另有黑端的記載。

端硯石主要顏色是紫紅色,色澤古樸典雅,莊重大方。

端硯石按坑口可分為老坑、坑仔巖(另稱“巖仔坑”)、麻子坑、宋坑、梅花坑、半邊山、朝天巖、古塔巖、宣德巖、白線巖、有凍巖、蚌坑、龍巖、斧柯東(沙浦諸坑)、七星巖等,而其中以老坑、坑仔巖、麻子坑出產石質最佳,稱為“上三巖”。

端石石質最好的,當首推老坑諸洞硯石,開采十分困難,蘇軾《端硯銘》雲:“千夫挽綆,百夫運斤,篝火下縋,以出斯珍。” 歙硯,產於古歙州(今安徽、江西壹帶),故名。

歙硯種類較多,產地各異,其中以產自今江西婺源龍尾山的龍尾硯石質最優,最負盛名。

據宋代唐積《歙州硯譜》記載,龍尾硯石開采於唐代開元年間,距今已有近1200多年的歷史了。

唐開元二年,玄宗曾以龍尾山金星石所制“龍鱗月硯”,賜宰相張文蔚、楊涉等人。

五代時,龍尾硯倍受南唐後主李昱推崇,據宋代闕名《硯譜》記載:“李後主留意筆劄,所用澄心堂紙、李廷圭墨、龍尾石硯,三者為天下冠。”宋代歙硯發展達到頂峰,歙硯名聲愈顯,與端硯、洮河硯、紅絲硯並稱“四大名硯”。

龍尾硯石質堅潤,發墨利筆,宋代歐陽修《硯譜》雲:“其石堅勁,大抵多發墨......論其優劣,龍尾遠出端溪上”。

宋代蔡襄《詠徐虞部龍尾硯》詩雲:”玉質純蒼理致精,鋒芒都盡墨無聲。

相如聞道還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

歙硯石品紋理豐富,有羅紋、金星金暈、銀星銀暈、眉子、水波紋、玉帶、龜甲等,欣賞、收藏價值較高。

其中,羅紋又細分為細羅紋、粗羅紋、暗細羅紋、刷絲羅紋、金花羅紋、金暈羅紋、算子羅紋(算條羅紋)、角浪羅紋、瓜子羅紋、牛毛羅紋、犀角羅紋、泥漿羅紋、水波羅紋、烏丁羅紋、龍鱗羅紋、松皮羅紋(松紋羅紋)、倒地羅紋、石心羅紋、卵石羅紋等,宋代蘇軾《萬石君羅文傳》,稱龍尾羅紋硯為“萬石君”。

眉子(眉紋),又細分為細棗心眉子、粗棗心眉子、長眉子、短眉子、粗眉子、細眉子、線眉子、對眉子、笑眉子、金星眉子、金花眉子、白眉子、鱔肚眉子、雁攢湖眉子、錦蹙眉子、海浪眉子、簇眉子、闊眉子等,觀賞價值較高,歷來為世人所喜愛。

金星,又可細分為雨點金星(暴雨金星)、粟米金星、谷粒金星、綠豆金星、鳳眼金星、葵花金星、金線、金暈等,金星金暈形態萬千,如舞鶴、如寒雁、如鴛鴦、如遊魚、如臥蠶、如仙人、如朝霞、如雲氣、如星鬥、如暴雨,宋代蘇易簡《文房四譜》雲:“(龍尾石)其質堅勁,大抵發墨,前世多用之以金星為貴。”

龍尾硯采石坑口眾多,有羅紋坑、金星坑、眉子坑、水舷坑、水蕨坑、橋頭坑、葉九坑、碧裏坑、緊足坑、溪頭坑、外莊坑、驢坑、濟源坑、羅紋裏山坑、莊基坑(學校背)、柴林等。

其中,羅紋坑、金星坑、眉子坑、水舷坑為龍尾硯石四大老坑,所產硯石最優。

  • 上一篇:網名有點萌可愛。
  • 下一篇:秦始皇 文字 度量衡 原因和影響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