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的證詞:
當寫他的時候,人們仍然認為他是壹個有爭議的人物。但是,他的事跡和指揮風格打動了我。他的事跡在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十余家報紙、電臺、雜誌上發表。,很快在前線引起震動,對整個戰場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榮立壹等功,楊副親自給他頒發了壹枚金質獎章。
在武永奎的手稿中,首次提出了“強調戰場效益”的作戰思想,成為前線戰士克敵制勝的強大精神力量,並迅速在老山戰場流行開來。
壹個強調戰場效益的年輕軍官。
——還記得老山前線壹級指揮員武永奎嗎?
經濟建設講效益,特別是在戰場上。——武永奎的話
他,壹個瘦弱的男人,身高只有1.68米,卻有著當代軍人特有的素質。他最早提出強調戰場效益的作戰思想。何,壹個在連隊外轉業的小連長,憑借出色的指揮藝術脫穎而出,在老山戰場小有名氣。他所指揮的“錘子”團七連與越軍交戰116次,抵抗了敵人4500余發炮彈的轟擊,擊斃敵人50余人,擊傷大批,全連無壹人死亡。他指揮戰鬥不動用壹個營以上的火炮,充分發揮手中武器的效能,靈活探索運用14種戰術,實現了小消耗大戰果,創造了老山戰場的奇跡。
他的名字叫武永奎,壹個具有現代智慧和勇氣觀念的年輕指揮官,“越南鬼子的克星”
“給士兵們壹個戰術頭腦”
晚上,天很黑。嶗山前線某地,下著傾盆大雨,雷聲陣陣,閃電像黑鵝絨壹樣撕開天空。閃電照耀著鋸齒狀的環形工事和憤怒的士兵。
“誘敵深入,炮兵配合!”夜色中,壹個瘦弱的年輕軍官用清脆短促的聲音指揮著。
他就是武永奎,正在指揮連隊在夜間特殊天氣條件下保衛師團,反攻越軍,加強步兵連實戰考核演練。
武永奎1957年出生在四川宣漢縣的壹個貧苦農民家庭。1976年入伍,1978年9月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Xi陸軍學院學習。家境貧寒,養成了他自強進取的性格。在校學習期間,他貪婪地吸取知識的營養,閱讀了大量軍事書籍。世界上各種新的軍事信息豐富和充實了他的心靈。從那以後,他決心在軍隊中有所作為。部隊要進行對越防禦作戰,上級反復強調要實現中央軍委的作戰思想,以小代價換取大勝利。武永奎心裏有特殊的考慮。
他們的對手是壹群打了幾十年仗的軍國主義戰爭老兵。對付這些家夥,不僅要講究指揮藝術,還需要訓練有素的士兵。武永奎重讀了《戰爭論》、《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毛澤東軍事論文》、《劉伯承用兵錄》等軍事著作。研究了中東、馬島、兩伊戰爭、越南戰爭,寫下近20萬字的軍事筆記。
武永奎和指導員布經常潛伏到前線了解敵情。
在黨支部會議上,他提出了壹個大膽的訓練計劃:“從基礎訓練開始,開設山地叢林作戰高難度訓練課目,把‘十八般武藝’全部練好,讓連隊每個人都懂戰術、會配合、會熟練使用連隊的各種槍械……”他激動地用拳頭捶著桌子說:“讓越南鬼子嘗嘗中國軍人的厲害!”
壹股七連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培訓熱潮已經形成。越軍的戰史、裝備、作戰特點等信息不斷註入每壹個幹部戰士的腦細胞。爭先恐後,格鬥,重型越野;日以繼夜,汗流浹背,泥沙俱下,昨天還被母親寵著的小兵,今天已經變成了硬漢。
武永奎說:“幹部要講究策略,給士兵戰術頭腦;沒有戰術大腦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至少不是80年代的士兵!“他強迫他的士兵。
壹個覆蓋著茂密叢林的山坡上出現了新挖的戰壕、崗哨和貓耳朵洞。這是武永奎精心設計的特殊訓練場。他把三個排分成三個訓練單元,輪流練習攻防對抗,鍛煉他們的戰術智能。壹夜不見五指,擔任防禦的三排七哨戒備森嚴,嚴陣以待。但是直到淩晨壹點,什麽都沒有發生。“張緒鵬怎麽了!”代理排長段不耐煩了,責怪他的對手。壹點,陣地前方100米處傳來了“沙沙”的聲音,段命令各哨所做好戰鬥準備!
半個小時過去了,陣地的前方卻風平浪靜,段有些納悶。等他發現什麽的時候,十幾個“越軍”已經摸到了陣地前沿,他猝不及防,終於尷尬了。要不是預備隊及時救援,他們早就讓“越軍”包抄交子了。段心裏感到很不舒服。他發誓“復仇!”組織班長、副班長研究新戰術。
5月22日晚,越軍壹個加強排向七連陣地發起攻擊。武永奎(右壹)沈著應對敵人,指揮戰鬥。
又是壹個漆黑的夜晚。武永奎特意為壹個排加強了兩個班。張緒鵬絞盡腦汁,把加強的兩個班組織成八個小組,向二排全線出擊。同時利用自己掌握的三個班分四波偷襲二排,但每次都被二排打敗。張緒鵬見自己戰無不勝,只得收兵回營。
排裏攻防對抗訓練告壹段落,武永奎把部隊拉到深山老林紮營。他在六個山頭上分別修建了設施不同的單兵掩體工事,並擺開兩個排,壹個班占壹座山。規定壹名士兵守山頭壹天壹夜,壹個排扮演越軍進行偷襲,每班每周輪換壹次。他命令守山的士兵只帶壹壺水和壹天的幹糧,吃、住、藏、打自己想辦法。為了鍛煉士兵潛在的聽覺辨別能力,他還從老百姓手裏買了7只大小不壹的狗,晚上放在不同的位置,讓士兵辨認判斷。
起初,壹名士兵獨自站在山上。到了晚上,動物奇怪的叫聲,螢火蟲閃爍的光芒,吹來時樹葉的嗖嗖聲,足以讓這些士兵毛骨悚然。在任何時候,他們都有被“越南特工”襲擊並被裝進麻袋帶走的危險。“連長想嚇死我們!”壹些士兵抱怨武永奎。“不練怎麽對付狡猾的敵人!”大多數士兵理解連長的良苦用心。壹次兩次,慢慢的,這些小戰士學會了在山間叢林中生存、戰鬥、應對各種復雜情況;我學會了用帽子和衣服煮飯。
艱苦的適應性訓練,讓七連的戰士變得聰明堅韌。這天晚上的考核,團裏讓壹個步兵連和壹個間諜連偷襲,強攻七連,但戰術用盡,屢戰屢勝。監督考核的副師長用拳頭打了武永奎的胸口,誇道:“小夥子,妳真行!”他擁抱了武永奎,並讓攝影官專門拍了壹張彩色的集體照。這是對壹個基層指揮員的莫大褒獎!
武永奎下令不要開槍,幾發炮彈讓越軍落荒而逃。
“消費不等於勝利”
有人說:“我們軍事實力強,用人也會拖累越軍。”
武永奎生氣地說:“胡說!軍人是母親的心,妳不能拿軍人的生命當籌碼!”
有人認為我們擁有強大的火炮,數倍於敵人的炮彈,以及豐富的物質力量。有了這些優勢,我們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武永奎堅決反對這種觀點:“經濟建設講究效率,尤其是在戰場上。炮彈是人民用血汗做的,每壹發都要打中最有用的地方!”他說:“畢竟這是壹場現代軍人從事的戰爭。以智取勝,以少耗取勝,以精兵取勝;研究教材和戰例,跳出來探索自己的新路。然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是我們作戰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做法。”
他告誡他的士兵:“‘兩怕’精神要永遠發揚光大,能打硬仗絕不是英雄;戰勝敵人需要勇氣、膽量和軍事技能,更需要智慧。我們打的是防禦戰,把消耗等同於結果不是勝利!”他給戰士們壹個公式:“消耗≠勝利。”讓軍人永遠記住以小消耗、小代價贏得大戰果。
武永奎用兵有個原則:敵情不明就不要打;能打就不打;如果有必要就努力戰鬥。由於他善於用兵,七連陣地上的崗哨和掩體很少暴露,越軍始終無法探知他們陣地上的真實情況。於是越軍調集兵力對付七連,在炮火的配合下,特工頻頻出動。相反,這給武永奎提供了壹個捉弄敵人的機會。他開了壹篇高地衣服的文章,規定高地A白天在輜重外拿十件衣服,高地B拿三十件衣服,高地C拿兩件衣服.....每兩天調整壹次。這個可疑的計劃讓敵人對七連的真實實力更加摸不著頭腦。
武永奎秘密傳授了包圍夜間進攻的越南軍隊的戰術。
4月29日,越軍以小股兵力進攻七連陣地。A高地陣地負責人張緒鵬報告說,陣地前方約200米處繼續出現罐頭的沖擊,武永奎立即意識到敵人的企圖。他命令張緒鵬準備足夠的手榴彈,註意前方敵情變化,重點監視兩翼,嚴密守衛後方;采取以沈默誘敵,閉門打狗的戰術。
正如武永奎所料,越軍已經從兩翼包圍了A高地,同時在我軍陣地前打罐頭制造假象。50米,40米,30米,壹個高地沒有任何動靜。當所有敵人進入我射擊目標時,武永奎抓起電話,冷靜地命令:“炮兵班斷後,先步機槍,手雷打心臟!”“著火了!”炮彈準確地在敵群中爆炸,迅速堵住了敵人的退路。“打!”炮彈爆炸的同時,機槍先開火,手榴彈雨點般落在敵群身上。這突如其來的打擊讓敵人亂作壹團,突圍的敵人誤入了我們的雷區。槍炮聲、手榴彈聲、地雷爆炸聲和敵人的哭喊聲頓時打成壹片,敵群血肉模糊。
越軍在未能制定計劃的情況下,又制定了另壹個計劃,並於5月6日打出了“東引西進”的招數。敵人在普通人特有的錯覺下用炮火攻擊A高地,以此來吸引我的註意力。這時B高地報告發現,武永奎識破敵人企圖分割B高地,控制制高點,直接拿下A高地。他亦步亦趨,命令炮兵班向A高地射擊,A高地的炮聲增加了越軍進攻B高地的勇氣,當敵人正幻想偷襲時,武永奎命令炮兵班調整炮口,猛烈炮擊B高地。可恨的炮彈壹在敵群中開花,很多敵人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打死了。敵人遭受了又壹次可恥的失敗。
5月15日淩晨,越軍以壹個加強排向A高地發起突襲。壹處高地火光沖天,碎石橫飛,許多工事被炸毀,所有電話線被炸斷。情況非常緊急。陣地指揮官張緒鵬通過無線電呼叫武永奎,說他們被敵人包圍了,敵人加強了排的兵力,要求用炮火掩護A高地。
“妳慌什麽!”壹向以冷靜沈著指揮著稱的武永奎發脾氣了。“什麽加強排,敵人最多兩個班,沒什麽大不了的!我用炮火支援妳!”他命令張緒鵬只留幾個骨幹在陣地上觀察,其他人都進洞防炮。
事實上,武永奎非常清楚,進攻A高地的敵人至少有壹個加強排。但當敵人火炮狂轟濫炸,陣地緊張時,必須采取措施緩解其情緒。他相信他的士兵能打敗敵人。
他的舉動真的很有效,張緒鵬在連長的憤怒聲中冷靜了下來。他只在陣地上留下7名戰鬥骨幹,采取直射、斜射、交叉射擊、來回變換戰位等戰術,在運動中消滅敵人。敵人抓不到目標,處處被動挨打。戰鬥持續了三個小時二十分鐘,但是越軍沒有占到便宜。反而死傷十六人。7名戰士打敗了越軍的壹個加強排,創造了老山戰場上以少勝多的典型戰鬥範例。
戰鬥中,武永奎和士兵們用清泉解渴。
“管理就是效益”
武永奎說:“壹個戰場上的連長,要對國家的威信負責,對連隊負責,對士兵的父母負責,對士兵的生命負責。”他提醒班領導:“戰場上的傷亡是不可避免的,但也取決於部隊的素質和指揮管理水平。指揮得當,管理得當,計劃周密的士兵可以減少消耗和傷亡,避免不必要的犧牲,產生效益。
壹天早上,經過壹夜的激戰,陣地上只是風平浪靜,霧氣蒙蒙。在連隊的指揮所裏,武永奎布滿血絲的眼睛閃閃發光。他講今昔,縱橫對比,向班長們講解戰場紀律和管理的重要性和原則。他從軍事心理學的角度,把防禦作戰分為三個階段:初期、中期和後期。針對這三個階段部隊緊張、麻痹、急躁等心理特點,他制定了每個階段的《班排長管理守則》和《陣地管理細則》,對連隊的作戰、生活、人員流動等作出了具體規範。他還提出了改造和增設反炮工事的計劃。
“80年代的軍人有文化,愛思考。我們不應該依靠壓力來執行這些規定。要啟發士兵的思想,讓他們明白為什麽要這樣做,明白在戰場上自覺遵守紀律和管理規定的重要作用。”他對這些班的排長指出,“科學嚴格的管理,就是戰鬥力,就是戰場效益!"
按照各崗位的規定,紀律大討論開始了。武永奎壹連提出了十五個為什麽。士兵們都在思考,每個人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最後他們得出了同壹個結論——“制度和紀律是生命的支撐,就是戰鬥的勝利!”武永奎滿意地笑了。
公司所有的工事,該加固的加固,該翻新的翻新。武永奎計劃壹個接壹個。他對每個結構點都做了仔細的安全檢查,然後穿越,讓大家在指定區域施工,杜絕雷擊傷害。在短短的壹個月時間裏,他們修築了40多處工事和15處防禦工事,建成了陣地上最大的反炮工事,可以抵禦越南160火炮的直接打擊。
七連的陣地固若金湯,加上有效的管理,整個陣地白天異常安靜,很少有人流動,看起來像是壹個密不透風的謎,壹種神秘的氣氛。
武永奎有時會生氣。
有壹次,七連高速機班長朱立色悄悄路過幾個槍癮犯,被武永奎發現,立即追查。朱麗斯謊稱槍走火了,武永奎合上槍保險扣動扳機,說:“保險沒關的槍怎麽會走火?”朱曉見袋子裝不下了,順口答道:“妳剛才不是開槍了嗎?”戰場上打幾發子彈有什麽大不了的!”“多少子彈?妳知道壹顆子彈多少錢嗎?這是人民的血汗!"武永奎的臉漲得通紅,他的眼睛似乎壹眨壹眨的。"如果妳傷害了別人怎麽辦?“亂射就是指使敵人炮擊目標!妳明白嗎!”朱麗莎看到幽默的連長今天這麽生氣,她知道自己錯了,羞愧地低下了頭。第二天,武永奎找他談話,眼淚滾出眼眶說:“連長,我錯了!”"
還有壹次,六班的新戰士趙,趁著搬東西下山的機會,買了壹瓶白酒。武永奎看到後問:“這瓶酒多少錢?”“三元五角。”士兵回答道。他立即從口袋裏掏出三元五角錢給了那個士兵。然後他拿著酒說:“規定位置上不準喝酒,喝酒容易犯大錯;這酒我不能喝,妳也不該喝。”他當著士兵的面打碎了酒瓶。這個故事從壹個字傳到十個,從十個傳到壹百個,很快就傳遍了全公司。連長紀律如山,誰敢有壹點馬虎。
紀律嚴明,管理科學,質量優良,祁連就像壹臺技術性能良好的機器。連隊100多人分散在近100個哨所,卻是壹體的。武永奎是這個有機體的中心。陣地上的每壹個微小情況,每壹個鏡頭和鏡頭,都能在武永奎這裏敏銳地體現出來;他的每壹個決心和意圖都能在各個崗位上及時準確地貫徹執行。他的戰場效益概念明顯增值了。陣地布雷密集,越軍炮火往往不分青紅皂白。冷槍冷炮不斷,越軍頻頻出擊,偷襲得手。七連陣地無人傷亡。僅消耗了720余枚機彈、數千枚手榴彈和少量六o炮彈,實現了他小消耗大成果的設想。士兵們很高興,真的很佩服連長非凡的勇氣和高超的指揮能力。“提振國威、弘揚軍威就夠了,不要讓我們80年代的軍人難堪!”武永奎的心也得到極大的滿足和安慰。
本文發表於:1986年7月22日嶗山前線《火線》;1986前沿青年雜誌第9期;1986 10 6月18中國青年報;1986 165438+10月11人民軍報社;1986 165438+10月16雲南日報;1986新壹代雜誌編號12;1986 65438+2月30日解放軍報;1987 65438+10月13《Xi晚報》第壹版;1987人民日報出版社《硝煙下的報道》收藏此文;1988時代雜誌第6期。
作者簡介:韓陜西禮泉人,大學學歷,講師職稱,上校軍銜,安市小雁塔軍轉幹部辦公室退休幹部。出生於5月,1955,8月參加工作,1969,2月入伍,1974。歷任61師汽車連戰士、班長、排長、指導員、師後勤部主任、師政治部新聞官、182團宣傳科長、1865438團三營教導員。Xi安軍校合作中心工作人員,Xi安政治學院教務處工作人員,學員隊副隊長,學員隊政委等,三次榮立三等功。1985至12至1987年7月參加老山地區對越作戰,榮立二等功。
1992至10,任Xi安鄭源廣告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1998年8月至今,任陜西鄭源廣告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長,中國廣告協會會員;陜西省廣告協會常務理事、廣告公司委員會第壹副主任;Xi廣告協會副會長。2000年7月,被陜西省廣告協會授予“資深廣告人”榮譽稱號。2003年6月,被評為陜西省“十大廣告人”。2008年9月,被評為“改革開放30年Xi廣告行業最佳創業廣告人”;2065438+2005年6月被評為“為陜西省廣告業奉獻青春和心血30年的陜西省廣告業負責人”。他的事跡被收入《中國專家姓名詞典》。
韓寫了《戰場上的100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