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祖國兒女報效祖國的故事

祖國兒女報效祖國的故事

關天培,鴉片戰爭中著名的抗英將領。字次因,號子樸。江蘇楊珊(今淮安)人。1803(清嘉慶八年)是中武狀元,曾任總經理。後來,他被提升為將軍。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步設置了漕運海運,關天培的1000多名運糧船安全抵達天津,在此晉升為副將。次年,連長。1832年春,任江南提督。1834年調任廣東水師任提督。上任後,他勘測地理形勢,將虎門口的沙角、大角堡改為新堡堡。重修南山堡(改稱威遠),重修嶺和鎮遠堡,修築永安,鞏固炮臺,控制東西水道;虎門底,重建大虎山炮臺。此外,還鑄造了40門重量超過6000公斤的大炮來安裝電池。同時抓緊訓練,制定春秋兩季演習規則。1838年,在鎮遠堡和威遠堡之間修建靖遠堡,首次安裝了西方青銅炮,並在橫檔東側的水道中設置了兩排鐵鏈。1839年,欽差大臣林則徐赴廣東禁煙,協助抓煙販,沒收鴉片,指揮海軍多次與英國船只交火。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欽差大臣祁山前往廣東,壹心求和,疏於防衛。1841 1 10月7日,英軍發動虎門戰役,企圖以武力迫使岐山屈服,出動10余艘戰船攻占沙角和大郊炮臺。2月26日,英軍以10戰艦和3艘汽船,在登陸部隊的伴隨下,猛攻橫灘島6連壹線。關天培頑強抵抗靖遠堡督軍,鳴炮轟擊敵人。他受了傷,犧牲了。辦理了廣東海防的奏折,叢書為《養海第壹集》。

徐悲鴻。(1895-1953)是壹位集中西藝術之長的現代繪畫大師和藝術教育家。徐悲鴻出生在農村,家境貧寒。父親許是壹名鄉村教師,擅長花鳥和人物畫。徐悲鴻4歲開始在家學習,從小對繪畫產生興趣。9歲隨父學畫,10歲,能夠做父親的助手。農忙時打零工,生活清貧,使他養成了吃苦耐勞、樸實無華的作風和清正廉潔的品格。13歲時,遇到荒年,跟隨父親闖蕩江湖,以賣畫為生。17歲那年,父親病重,家裏每況愈下。壹家八口的生活重擔從此落在了徐悲鴻的肩上。他在中小學做繪畫老師,也去上海等地賣畫為生。19歲時,父親去世,家裏更窮了。

1915徐悲鴻又去了上海。在朋友的幫助下,他待在“休閑俱樂部”(當時的賭場)的壹個角落裏,努力工作,並在夜校學習法語。他畫了壹匹馬,送給了美術圖書館館長高。他的弟弟高奇峰非常欣賞他的繪畫技巧。此時,徐悲鴻雖然考上了震旦大學,卻沒有錢讀書。幸運的是,他得到了高奇峰的資助。後來認識了康有為,有機會觀察了康的碑刻集。他的藝術觀也受到康有為的影響。1917徐悲鴻去東京學美術,秋天回到北京。應蔡元培的邀請,他被任命為北京大學繪畫研究會的導師,並結識了陳師曾。1919去法國留學。曾在著名畫家大洋的畫室學習素描,1921去德國,在畫家康普的畫室學習,次年回到巴黎。1925經新加坡回國。第二年春天,他又去了巴黎,去了比利時布魯塞爾作畫,又去了瑞士和意大利旅行。

1927回國後,歷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上海南國藝術學院藝術系主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1933年,他帶著中國現代繪畫作品赴法國、德國、比利時、意大利和蘇聯展覽。抗戰時期,他帶著作品到南洋、印度等東南亞國家展覽,收入全部捐給祖國的難民。

解放前夕,國民黨政府派飛機接徐悲鴻和壹批著名教授到南京,但徐悲鴻拒絕了。解放後,他作為中國代表應邀出席世界和平會議,並擔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常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表、中華全國美術家協會主席。1952年,他在生病的時候,把自己畢生的創作和所有珍藏的作品都捐給了國家。1953病死,只活了59歲。國家在北京為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建立了徐悲鴻紀念館,保存了他的1000多件作品。他壹生創作了數以千計的作品,培養和發現了壹大批優秀的藝術家。

徐悲鴻擅長中國畫、油畫,尤其是素描。他的畫充滿了激情和高超的技巧。著名油畫有《我身後的小河》、《田橫五百書生》,中國畫有《九方高》、《龔宇壹山》、《與東京會師》。沒有什麽比他畫的馬更能體現徐悲鴻的個性,更能表達他的思想感情。他對馬的肌肉、骨骼和面部表情進行了長期的觀察和研究,並繪制了數千張草圖。因此,他畫的馬圖是雄渾的,奔放的,含蓄的,強烈的,宏偉的,充滿了形式和精神。其他人物、獅子、貓等作品也是保質保量。他的繪畫堅持“師法自然,求真”的原則。

童第周,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學家、教育家,我國實驗胚胎學研究的奠基人之壹。曾任山東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首任所長、中國海洋湖泊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生物系主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山東大學動物系主任、教授。

童第周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也是國際知名的科學家。他從事實驗胚胎學研究近半個世紀,是我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奠基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縣壹個偏僻的山村。由於家境不好,從小就跟著父親學習文化知識,直到17歲才入學。

他在中學的時候,因為基礎不好,學習非常努力,第壹學期期末平均成績只有45分。學校勒令他退學或者留級。經過他的再三請求,學校同意讓他和他的班級壹起試用壹個學期。

從此,他壹直和“路燈”在壹起:天亮了,他在路燈下讀外語;晚上關燈後,他在路燈下學習檢討自己。好事多磨。期末他的平均分達到了70多分,幾何也考了100分。這件事讓他認識到壹個道理:別人能做的事,我也能通過努力做到。世界上沒有天才,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之後,這成了他的座右銘。

大學畢業後,他去比利時留學。童第周留學期間,學習刻苦,好學,深受老師好評。獲得博士學位後,他回到災難深重的祖國,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進行科學研究。

沒有電燈,他們在黑暗的院子裏,用自然光在顯微鏡下切割分離雞蛋;沒有培養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用的顯微解剖器只是自己拉的壹根很細的玻璃絲;實驗用的材料都是從野外采集的蛙卵。在這個簡陋的“實驗室”裏,童迪洲和他的同事們完成了多篇關於金魚卵發育能力和青蛙胚胎纖毛運動機制分析的論文。

解放後,童第周作為山東大學副校長,研究了在生物進化中起重要作用的文昌魚卵的發育規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晚年與美國鄧普頓大學的牛·滿江教授合作研究細胞核與細胞質的關系。他們從鯽魚卵的細胞質中提取了壹種核酸,註射到金魚的受精卵中。結果出現了壹個既有金魚特征又有鯽魚特征的後代,這條金魚的尾鰭從雙尾變成了單尾。這壹創造性成果在世界上屬於先進水平。

  • 上一篇:盤點央視叫停的六部抗日劇,每壹部都在侮辱觀眾的智商。他們是哪六個?
  • 下一篇:空山不空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