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政治問題

政治問題

苗族

苗族音樂舞蹈歷史悠久,采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制作等工藝美術享譽國際。苗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活躍在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人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崇拜祖先。節日很多,除了傳統節日和祭祀節日,還有和吃有關的特殊節日。苗族的節日很多,但不同地區的名稱和規律不同,苗族年是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苗族禁忌

:當妳是客人的時候,妳不能吃雞頭。客人壹般不能放雞肝,雞雜,雞腿。雞肝和雞雜要尊重老年婦女,雞腿留給孩子。避免交叉過孩子的頭,否則孩子長不高。禁止女性與長輩坐在壹條長凳上。忌殺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在苗家祠堂裏,不能用腳踩炕上的鼎;在家或晚上不吹口哨;不能射灰吃火烤的糠;嬉鬧時不準用捆綁的苗族;門上掛草帽、樹枝或婚喪儀式時,不要進屋;魯豫新婚燕爾,不要經過中間等。

彜族禁忌

:禁食狗、馬、熊和其他動物的肉;過年三天內禁止新鮮蔬菜進屋,否則就是對祖先最大的不尊重;婦女不吃分娩時死去的牲畜的肉;新年七日內禁止推磨,否則會使家庭貧困;吃完飯不要把勺子扣在碗邊上,因為這是給死人獻食物的壹種方式。禁止女性穿過男性的衣服,更不要說從男性的身體和頭部穿過。女客人禁止上樓。禁止女性將自己的首飾和衣服送給他人,否則會影響生育能力和孩子的順利成長。

壯族人

壯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雲南、廣東、貴州三省。壯族信奉多神教,崇拜巨石、古樹、山川、土地。祖先崇拜占據主要地位。每座主宅都供奉著“天地親師”的神位。有些人仍然信仰佛教。

壯歌久負盛名,定期為歌賽的歌曲舉辦“歌圩”節;壯族刺繡、竹編篷和“幹欄”建築藝術遠近聞名。

如果有客人來訪,總會熱情接待。主人為香煙讓座,雙手奉茶。如果家裏有客人,不要大聲說話。從客人後面進出。與客人用餐時,妳應該分開雙腿與肩同寬,不要交叉雙腿。

飲食主要是大米、玉米和土豆。認為狗肉和野味是山珍海味。吃飯的時候,壹定要等年紀最大的老人坐下後才能吃;晚輩壹定不能吃長輩沒動過的菜;給長輩和客人端茶遞飯時,壹定要雙手捧著,不能當著客人的面或背著長輩遞。先吃完的人,離開前要對長輩和客人壹壹說“慢用”;後輩整桌都吃不下。

壹般喜歡喝酒。桌子上有酒招待客人是很隆重的。敬酒的習俗是“喝壹杯”。其實是用白瓷勺代替杯子。

龍州等地的婦女也有嚼檳榔的習俗,有些地方檳榔還是待客的必需品。

不喜歡胡蘿蔔、西紅柿、芹菜等。

尊老愛幼是壯族的傳統美德。魯豫的老人要主動打招呼、讓路,不要蹺二郎腿、罵人或從老人身上跨過去。殺雞的時候,雞的頭和雞的鼻子壹定要尊重老人。

壯族人忌諱在農歷正月初壹殺生;壹些地區的年輕女性避免吃牛肉和狗肉;前三天(有的是前七天),禁止女性讓外人入內;尚未分娩滿月的婦女被禁止訪問她們的家。登上壯族人的竹樓,壹般都要脫鞋。壯族人被禁止戴帽子和攜帶鋤頭或其他農具進入他們的家。唐火和澡堂是壯族家庭中最神聖的地方。嚴禁用腳踩唐火上的三腳架和火爐。壯族青年結婚,孕婦是禁止參加的,尤其是孕婦不能見新娘。孕婦不得進入產婦家中。如果家裏有產婦,禁止在門上掛袖子樹枝或插刀。那些不小心闖入產婦家中的人,必須給嬰兒起壹個名字,給嬰兒壹套衣服,壹只雞或者相應的禮物,做孩子的米歇爾·普拉蒂尼和教母。

作為壹個種植水稻的民族,壯族人民非常喜歡青蛙。有的地方壯族有專門的“蛙拜儀”,所以壯族地區禁止殺蛙或吃蛙肉。

白(巴)

主要集中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雲南各地、貴州省畢節地區和四川省涼山州。白族人自稱“白剛”、“白妮”、“白子”,中文意思是“白”。1956年,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命名為白。白族有許多傳統節日。有著上千年歷史的“三月街”是白族每年最大的節日,現在被命名為“三月街民族節”。還有“火把節”(又稱七夕節)等民族節日。

土家族

大多數土家族居住在湖南、湖北和四川。土家族自稱“比茲卡”(意為當地人),有自己的語言。大部分人說漢語,只有少數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土家族人非常重視傳統節日,尤其是春節。每年農歷二月初二被稱為“社會日”,在這個時候妳會吃壹頓社會餐。端午節吃粽子。巴巴是在重陽節玩的。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他們每年過年都要對祖先大敬,初壹、十五也要小敬。48.圖圖人主要居住在青海省的互助、民和、大通三縣,其余散居在甘肅省的勒布、門源、天祝等地。土族自稱“蒙古樂”或“蒙古孔”(意為蒙古人),過去稱“青海土人”,藏族稱“堂”。土族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和農業,尤其是養羊業。“七日會”是土族人民慶祝豐收的狂歡節。土族的許多節日都與宗教密切相關。在節日期間,應該有各種祭祀活動和節日食品。

哈尼族

據史料記載,哈尼族、彜族、拉祜族起源於古代羌族,現在主要分布在滇西南。哈尼族自稱很多。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教,崇拜祖先。傳統節日主要有“元旦節”(10月)和“吃紮紮”(五月節)。此外,還有兩個小節日,即“栽秧節”(又稱“黃米節”)和“嘗年節”,是我國少數民族之壹。現有人口1253952。主要居住在滇南紅河與瀾滄江之間的元江、墨江、盧純、金平、江城縣,也有思茅、西雙版納、瀾滄等市州縣。主要從事農業,好梯田。

哈尼族在中國史籍的名稱中可以找到,如“何壹(滿)”、“何尼”、“沃尼”、“阿尼”、“哈尼”等。自稱的有30多種,如哈尼族、悠妮族、比約族、卡多族、倪好族、百紅族、布都族、多尼族、耶徹族、阿木族等。

哈尼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彜語支。可分為哈(妳)仙(妳)、比(越)卡(多)、好(妳)白(洪)三種方言及部分方言。哈尼族原本沒有文字。20世紀50年代,他們為他們創造了壹套拼音文字,至今仍在試用。

哈尼族大多生活在海拔800-2500米的山區,以農業為主,梯田稻作文化尤為發達。墨江紫膠產量居全國首位。西雙版納彜族聚居的南諾山是普洱茶的主要產地之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蜿蜒的哀牢山有廣闊的原始森林和許多國家保護的珍禽異獸。紅河州個舊市是中國著名的“錫都”。

哈尼族相信萬物有靈,人不會死,所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盛行。有豐富的口頭文學和民間舞蹈。男女老少都喜歡隨身攜帶巴烏、笛子等樂器。以農歷十月為壹年的開始,傳統節日是“紮勒特”(十月,新年)和“紮紮”(五月節)。

哀牢連綿起伏的群山中,數十、數百個梯田從山腳沿著山坡向上延伸,層層疊疊,直通茫茫雲海,蔚為壯觀。

千百年來,面對高山峽谷的生存空間,哈尼族創造和總結了壹套豐富的梯田耕作經驗。他們根據不同的地形和土質築堤築堤,利用“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的自然條件,將壹年四季源源不斷的山泉、溪流通過水溝引入梯田。初春的時候,形狀大小不壹的梯田裏灌滿了清泉,明媚的陽光下,山風微微吹來,波光粼粼;三四月,梯田綠得滴水,就像綠色的掛毯;夏末秋初,稻谷成熟,放眼望去,壹片金黃。這簡直就是壹幅奇特、簡單而美麗的水墨畫。

哀牢山哈尼族有句話:梯田是年輕人的臉。小夥子漂亮不漂亮,主要看他種地幹得怎麽樣。如果他築埂、鏟堤、耕田,就會受到大家的稱贊,贏得姑娘們的喜愛。壹個姑娘漂亮不漂亮,要看她在梯田裏幹的活。

梯田是哈尼族重要的衣食來源,所以特別珍惜水。為了不錯過農時,民間自古就有“雕木定水”的約定:根據壹口山泉可以灌溉的面積,人們通過友好協商,算出每塊田地應得的水量,並根據水流過田地的順序,在溝渠和田地的入口處設置橫木,在橫木上刻上那塊田地應得水量的位置,讓水自行流入田地。

哈尼族家庭也習慣在梯田裏養魚。陽春三月種下秧苗後,人們放入魚苗,讓它們自然生長。深秋時節,在收割稻谷的同時,壹筐鮮魚成了餐桌上的美味。

水牛是耕種梯田的得力助手,所以哈尼族尊牛習俗經久不衰。母牛生小牛時,全家人上山找嫩草餵它,有的甚至加了肥肉和紅糖水;如果天氣寒冷,不要猶豫,用舊衣服和棉絮包裹起來禦寒。小牛出生後的第三天早上,主人家在馬廄前放了壹大盆蒸好的糯米飯,根據家庭人口數和水牛母子數,做了幾個碗那麽大的飯團。給每頭牛餵完壹個球,壹家人就拿壹個球在當地吃。這個習俗意味著人和牛的地位平等。

哈尼族服飾

哈尼族的服飾因支系不同而因地而異,壹般喜歡用海軍哈尼土布做衣服。男人穿雙排扣夾克和褲子,用黑色或白色的布包裹頭部。婦女通常穿著右翻領的無領上衣、長短不壹的褲子或裙子,在翻領和袖子上繡上五顏六色的花邊,繡上腰身,胸前佩戴各種款式的銀飾。

在紅河縣的壹些地區,有葉車的婦女的服裝是獨特的。女人戴著用白布縫制的尖軟帽,後面壹個燕尾的邊緣繡著精致的圖案;身著靛藍色雙排扣短袖闊口土布,無領無扣,腰間系壹條10 cm寬的彩色腰帶;穿緊身的超級短褲,靠短褲的松緊度,直到臀部漂亮,短褲下面全部裸露。直到最近,無論夏冬,他們都盛裝下地耕作,上山砍柴。被稱為“拉巴”的短褲深受女生喜愛。他們自己割自己縫自己。他們穿著的時候,褲子壹層壹層地卷到臀部靠近大腿處,向內分開。最後,短褲被打褶成七車道的倒“八”字形。

車裏的女人以衣服多為榮,因為這代表家裏有錢,長得好看。上衣分為外套、襯衫、內衣。通常在內衣下擺加幾條藍綠色的假邊,很刺眼。但是,在大年初壹這個喜慶的日子裏,姑娘們真的穿得更多了:七件外套,七件襯衫,壹件內衣。同時佩戴銀手鐲,胸前掛壹對銀鏈,腰兩側掛銀片銀泡,走路時叮當作響,顯得色彩斑斕,合體。

這種古雅的服裝來自它的歷史傳說。相傳,很久以前,葉車人從昆明南遷時,曾被壯士圍攻。為了生存,他們用鍋灰往男人臉上抹,女人則換上短褲,多方出擊,最終成功突圍。最後,他們搬到雲南南部各地定居。為了紀念這壹突破,葉徹的女人們繼承了當時的裝扮。

哈尼蘑菇屋

傳說在古代,哈尼族人住在山洞裏。後來,當他們搬到壹個叫“葉洛”的地方時,他們看到山上長滿了巨大的蘑菇。他們不怕風吹雨打,還允許螞蟻和蟲子在下面築巢,於是就建了這樣的蘑菇房。

蘑菇屋,顧名思義,就是形狀像蘑菇的房子。它的墻基是石頭或磚做的,地上半米,地下半米。在上面移動壹段堅實的泥土,用膠合板形成壹面墻,最後用多個茅草將屋頂覆蓋成四個斜面。內部結構通常由正房、前廊(相當於正房的前廳)和耳房組成。兩三層的蘑菇房建築設計獨特:前廊與主房前墻相連,廂房與主房壹(二)側相連;前廊和廂房頂部是堅實的土臺,既可以休息納涼,又可以晾曬收獲的莊稼;主屋第二層用泥土完全封死,然後蓋三四米高的茅草屋頂。從第二層到屋頂的空間被稱為“堆積建築”。Bank up建築通常用木板隔開,用來存放谷物、瓜類和豆類,供學齡兒童喜愛和停留。底層用於飼養牲畜和堆放農具。中層分為左、中、右三個房間,中間有壹個方形的火坑。客人來了,主人會圍坐在壁爐旁,讓妳吸壹口長長的水煙,喝壹杯熱騰騰的“糯米香茶”,喝壹碗可口的“悶罐酒”。趁著酒熱潮,主持人打開了嗓門,向大家展示了哈尼族淳樸洪亮的歌聲,祝來賓們好運和友誼。

菇房經久耐用,冬暖夏涼,在中國民俗文化中獨樹壹幟。與高聳入雲的山峰、迷人的雲海、五彩斑斕的梯田壹起,構成了哈尼山的奇妙景觀。

跳舞迎接新娘和“打新郎”

自稱阿木人的墨江哈尼族,在整個婚禮儀式中,自始至終都離不開舞蹈。婚禮前夕,男女雙方都要在屋外搭壹個松竹棚,作為迎新、待客的活動場所。婚禮當天,婚宴隊伍的壹部分人留在回程的路上迎接他們,其余的人跟著新郎去女方家。當他們來到婦女村時,村子裏到處都是鼓點和音樂,歡送會的人跳著傳統的舞蹈來到村子裏,壹個個向親人敬酒敬茶,然後大家跳舞進村,直到到達棚子。稍事休息後,壹對夫婦站在壹張八仙桌前,他們的親戚用手指夾著壹片竹葉圍著八仙桌跳舞,以求避禍,祈求好運。

新郎新娘在迎親隊伍和送別隊伍的簇擁下,在去往男方家的半路上,與另壹部分等候已久的家人相遇。大家當場圍成壹圈,隨著鑼鼓聲的節奏盡情起舞,互相表示祝賀。當他們壹起來到男家時,棚子裏外早已擺滿了豐盛的酒席。客人壹入座,壹個能歌善舞的女人從最後壹個座位上走到桌前,後面跟著壹個男人,男人拿著壹個簸箕,上面放著三個碗和壹個酒葫蘆,從每張桌子上拿了壹些食物和酒。宴會快結束時,壹個廚師從廚房裏出來,拿著八個大碗的竹篩,手舞足蹈地走向每壹個宴席,客人們象征性地端上菜肴。最後,在他的壹聲“該跳舞了”的指揮下,所有的嘉賓都陸續離開,圍著圈子載歌載舞。大家熱烈祝願這對夫婦結婚,並鼓勵他們勤儉持家,尊老愛幼。

平等自稱卡多的哈尼族,有壹種婚禮上新娘“打新郎”的喜劇。當婚禮隊伍到達女方家時,主人和客人相互寒暄了幾句,並開懷暢飲。雙方父母也在那裏吃吃喝喝,說著閑話,仿佛忘記了那天是新娘的大喜之日。過了很久,頭戴紅綾、胸戴銀飾的新娘羞澀而緩慢地出現在婚禮隊伍的前面。走到新郎面前時,她突然生氣了,舉起雙手,對著新郎的臉打。這時,大家歡呼起來。我看到新娘哭著打,新郎躲閃著沒有還手。當新娘打夠了,突然淚流滿面時,新郎說:“現在該走了。”。當他們形影不離時,母女倆又哭又唱。此時,新娘的哥哥姐姐們強行將他們分開,抱起新娘跑了出去,婚禮隊伍緊隨其後。據說“打新郎”的初衷是為了考驗新郎對愛情的忠誠。

吃新谷長龍宴

紅河沿岸的哈尼族,在農歷七月的第壹個龍日,有“吃新谷”的習俗。吃新谷的那壹天,家家戶戶都要按照老規矩,在東方魚肚白的時候,從自家的水田裏拉壹小捆連根帶穗的米回來。拔米時要選擇株數單壹的米洞,遇到陌生人或熟人也不打招呼,否則會覺得不吉利。

下午把早上撿回來的稻穗搓掉,放在有殼的鍋裏烤,直到稻子開花。每個人都應該在吃之前給狗壹些米花。自古以來就有這樣的說法,壹場洪水過後哈尼族恢復的種子是狗帶來的,要感謝它。吃完稻花香,也要把當年種的瓜、豆、菜都拿出來嘗嘗新的。同時壹定要吃壹碗嫩竹筍,象征來年的收成和新竹壹樣高。也想把閹割過的大肥雞宰了,希望來年的生活充實幸福。

哈尼族最大的節日是“十月年”,持續六天。根據他們的古代歷法,農歷十月的第壹個龍日是新年的開始(相當於漢族的第壹天)。大年初壹,每個寨子都要殺豬。不管豬的大小,肉都是按戶平均分配的,即使心、肝、肺、腸、胃的數量有限,也要分配給每個人。下午,每個家庭都給他們的祖先提供他們那份豬肉和水。節日期間會舉行家庭聚會,附近其他民族的朋友也會被邀請參加。他們壹整天都充滿了歡呼,特別是唱古老的民歌,講述節日的起源和民族的歷史,歌唱豐收的喜悅。

在新年的後半段,每個寨子都會在寨子的中央擺壹個長長的宴席,全村人壹起歡度象征著他們團結、和諧、吉祥、幸福的傳統節日。這種宴席像壹條長龍,所以叫“長龍宴”。因為地處街中間,所以人們也叫它“街酒”。如果是小村子,街邊的酒壹個下午就能喝完。如果是大村,就按戶分成三組,分三個下午舉行,每組輪流當主持人。

到了約定的日子,主人家壹大早就把八仙桌擡到幹凈的街道中心,壹張壹張地擺放,幾百張桌子連成100多米的長龍。下午,寒暄過後,主人家爭先恐後地把各自的拿手菜和酒擺上餐桌。酒菜越好,越體面,所以很多人甚至獻上平時都舍不得吃的美食。乍壹看,魚雀、河泥鰍、鯉魚、竹筍、木耳、蘑菇、大肥雞...每桌20碗,桌上香氣四溢,展現了哈尼族人民辛勤勞動和傳統烹飪技藝的成果,展現了哈尼族最悠久、最盛大的宴會的風采。在鑼鼓喧天的嘈雜氛圍中,人們根據不同的年齡、興趣愛好自願入座。這時,鑼鼓停止了,鑼鼓隊擡著鑼鼓接受人們的敬酒和菜肴。然後,壹對姑娘代表大家逐壹向老奶奶們敬酒。女人先吃,然後男人舉杯動筷。街頭幾個小時的宴席,熱烈和諧,喜氣洋洋,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夜幕降臨,壹堆堆篝火被點燃,青年男女在鑼鼓、三弦、竹笛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夜深了,人們漸漸離去,那些情侶去棕櫚林和金竹…

哈尼族敬老節

每年的臘月十五是哈尼族的敬老節。壹大早,老人們穿上新衣服來慶祝他們自己的節日。大人在家裏殺雞鴨,準備壹頓美餐。小夥子扛著壹棵小松樹在節日草坪旁,姑娘們挑著幹凈的水給它澆水,象征著年輕人祝願老人們像松樹壹樣健康長壽,永葆青春。

哈尼節

哈尼族的節日有十月、六月、吃新米節、端午節和中秋節。

十月是新年,根據哈尼族的歷法,十月是壹年的開始。節日持續六天左右,具體日期可以在各村稍晚。這個時候,正是大春上臺,豬在馬廄裏養肥的時候。有條件的人都殺了牲口,做了糯米飯,蒸了年糕,給天地的祖先染了黃糯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親戚朋友互相拜訪;有男孩的家庭經常在這個節日裏邀請媒人充當媒人,結婚的女孩也帶著酒、肉和粑粑回父母家拜年。村裏的老人輪流拜訪收到訂婚禮物的人或女孩回家分享壹些禮物。墨江的部分哈尼族在過年的時候經常會吃壹頓團圓飯(自帶食物)。還有壹個特殊的習俗,前壹年結婚的新娘要在村外的山野集合,互相講述新婚生活,禁止男人偷聽。

六月也是壹個快樂的節日。紅河地區被稱為“苦澀的紮紮”。日期通常在6月24日左右,節日持續三到六天。在節日期間,牛被獻祭給村莊的“秋室”,牛肉戶被分開來祭拜他們的祖先。年輕人聚在壹起“蕩秋千”,摔跤,打獵,唱民歌,其樂融融。

內地紅河南岸的哈尼族也過正月、端午節、中秋節。農歷正月後三五天,有條件的人殺豬祭祖,初壹吃湯圓,親朋好友間互相招待。端午節和中秋節與中國的習俗大體相同。

“裏瑪領主”節

居住在紅河邊的哈尼族崇拜布谷鳥,稱之為“河伯阿媽”(布谷鳥媽媽)。每年春天的三月,山茶花盛開的時候,大家無論男女老幼,第壹次聽到杜鵑的歌聲,都會說“我聽到了”,表示對春天的歡呼。據說這個回答可以讓勤勞善良的哈尼族農民五谷豐登,六畜豐收,壹年四季平安健康。

據傳說,布谷鳥是由神阿波摩米派遣,從遙遠的地平線上的壹個洞穴中飛出來,向世界傳達春天的消息。當它飛過壹個叫“阿香窩尼崩瑪”的海時,它不能飛了,它就要掉進海裏了。突然,壹條龍尾從海面升起,然後龍尾變成了壹棵枝繁葉茂的樹,杜鵑在那裏休息。布谷鳥終於歷經千辛萬苦,向世人傳遞了春天的信息。

按照前輩們傳承下來的規矩,大部分人聽到杜鵑的叫聲,都會在某個羊年聚會準備好吃的,把糯米泡在大樹的花汁裏,蒸出金黃的糯米,煮出紅色的鴨蛋,虔誠地供奉給杜鵑。這壹天,村寨裏的少男少女們都是滿面笑容,身著節日盛裝,聚集在壹片適中的草坪上,慶祝壹年壹度的“日馬主人”節(春天的盛會),以此來選擇對象,談情說愛。節日過後,每個家庭都選擇了壹個好日子。在鳥兒未出巢,四山寂靜的時候,父母悄悄在自家地裏插上三叢秧苗,寓意“開秧門”。據說秧門壹開就聽不到鳥叫了,今年莊稼免於災,會有個好收成。

“抓蚱蜢節”

抓蚱蜢節,哈尼語稱為“阿寶年”,在六月(每年農歷6月24日)後的第壹天舉行。哈尼族生活在山區,種植壹季稻。六月後,水稻開始抽穗。為了保證水稻豐收,哈尼族采取了“捉螞蚱”的方式驅趕和躲避蟲害。

“捉螞蚱”那天,寨子裏的男女老少都去地裏捉螞蚱。每家抓夠竹簡(約兩公斤)後,把壹只螞蚱散成四份:壹堆頭、壹堆腿、壹堆身、壹堆翅;為了恐嚇蚱蜢和其他沒有被抓住的昆蟲,它們被依次放在田埂和排水溝中。半個小時後,這些螞蚱又會被裝進竹筒裏。帶回家或者和粑粑拌著吃。據說螞蚱肉很甜。出了場,人們會不停地喊:“哎呀,螞蚱,三天不抓妳,三個月妳就吃不上飯了!”"

  • 上一篇:祝福英文短語
  • 下一篇:七壹晚會生日祝福語七壹晚會微信賀卡祝福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