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丁聰的著名漫畫家

丁聰的著名漫畫家

丁聰(1916年—2009年5月26日10時54分)別名小丁。

中國著名漫畫家,舞臺美術家。1916年生於上海,祖籍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筆名小丁。擅長漫畫、插圖。2009年5月26日病逝,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開始發表漫畫。自幼受家庭影響,在上海清心中學讀書時就開始發表漫畫。抗日戰爭後為《救亡漫畫》雜誌作畫,編輯《良友》、《大地》、《今日中國》等畫報。1940年至重慶任中國電影制片廠美術師,曾為話劇《霧重慶》設計布景。1942年在桂林、重慶、成都、昆明等地,擔任《欽差大臣》、《正氣歌》、《北京人》等美術設計,同時在重慶舉辦個人畫展。抗戰勝利回到上海,繼續從事諷刺漫畫的創作和舞臺美術設計。1947年去香港,參加人間畫會的活動。1949年出席第壹屆青年代表大會。全國文代會,後歷任《人民畫報》副總編輯、全國青聯常委、全國政協委員,《裝飾》雜誌主編等。主要作品有《阿Q正傳插圖》、《四世同堂插圖》等,出版有《丁聰漫畫選》。

筆名由來    丁聰在中學時就開始發表漫畫,原來是用丁聰的名字,但“聰”字筆畫太多,做版後,小了看不清,大了占畫面太多,不好看,後經張光宇建議,何不用“小丁”﹖張光宇說:“妳爸叫老丁(朋友們都這樣稱呼他),妳就叫小丁好了”。從此,丁聰就用“小丁”作筆名。 抗日戰爭時期,轉輾於香港及西南大後方,從事畫報編輯、舞臺美術設計、藝專教員和畫抗戰宣傳畫等工作,同時也以漫畫參加過多次畫展。在上海、香港等地編輯《良友》、《大地》、《今日中國》等畫報。後在重慶、成都等地從事舞臺美術設計,創作了《阿Q正傳插圖》、《現象圖》等;1944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1945年後在上海主編《清明》文藝雜誌。1945-1947年在上海發表過不少較有影響的以“爭民主”為題材的諷刺畫。

建國後,歷任《人民畫報》副總編輯,全國青聯常委兼副秘書長,中國美協第壹、三屆理事和漫畫藝術委員會主任。是第二、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期間丁聰通過其妹丁壹薇結識了上海復旦俄語專業畢業的沈峻,兩人與1957年結婚,

1957年後的二十多年裏,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被迫下放到黑龍江墾區,沒有條件發表漫畫,直到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才又畫起諷刺漫畫來。有《魯迅小說插圖》、《丁聰插圖》及諷刺畫集《昨天的事情》、《古趣集百圖》等。1980年以後,為了彌補失去的時間,他以超常精力,從事文學書籍插圖及諷刺漫畫工作,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其數量大超過以前作品的總和。他經常在各大報刊上發表作品,1979年《讀書》創刊起,他的漫畫專欄,始終沒有中斷過。

2009年5月26日,丁聰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93歲。 丁宅是四室無廳。壹進大門,走道裏就堆著書。要說“堆”,絕對恰如其分。因為這些書,不是放在書櫃裏或書架上,而是打著捆堆在地上,就好像準備搬家或剛剛搬來。其實這些書既不是剛搬來也不準備搬走,而是堆了很多年。

丁聰好讀書和好買書是有名的。進了書店如果不買本書,他就會感覺有點對不起書店,或者對不起自己──白來壹趟嘛。

總而言之,丁聰絕不肯空手走出書店,結果就是把書從書店往家裏搬。身為漫畫家,丁聰固然買書比較雜,但他說:最喜歡買的還是畫冊。書買回家來,過去當然是往書櫃和書架裏放,放不下了只好往地上堆。只是畫冊肯定被永遠放置在書櫃和書架裏。不過丁聰說,如果買書回到家,最頭痛的是給書找不到安身的地方,不要說書櫃和書架上連個縫隙都沒有,就連地板上也沒有空地了。

丁聰的書房──也許更準確的叫法是畫室,只有12平方米。書桌──或者叫畫案,是壹塊畫板搭在幾個書箱上,畫板的下面堆滿了書,畫板上四周也堆滿了書和各種資料,像壹座座小山,只剩下中間壹小塊盆地。丁聰說,自己既不畫油畫也不畫國畫,畫的漫畫都是16開的,所以畫案上有塊16開大小的地方就可以了。當然,有時候小山太高,不僅隨時有倒塌的危險,就是依靠盆地工作的丁聰也常常被小山擋住,讓別人無法看見他是否在裏面。丁聰的書房不僅地上面積緊張,墻上面積同樣緊張。書櫃和書架,再加上各種各樣的工藝品、照片、畫等等,把墻面遮得密不透風。人家送了壹張丁聰夫婦合影的大照片,非常好,可就是找不到掛起來的墻面。環顧丁聰的書房,惟壹還有空白的只剩下天花板了,但是無法利用。

丁聰的書房稱為“山海居”,是黃苗子題寫的。“山海居”聽起來風光很好。但丁聰解釋,山指的是書房裏亂,書堆得像山壹樣,而他找東西都像海裏撈針壹般難。原來如此!

丁聰自稱是老年小家庭。兒孫在國外定居,家裏只有夫婦二人,自己八十多歲,夫人七十多歲。但是他們沒有請保姆,因為沒有地方給保姆住,只好請了壹個小時工。不要說沒有地方給保姆住,就是兒孫從國外回來探親,同樣也沒有地方住。他們只好花高價租房讓兒孫去住。

從走道裏都堆著書,就不難想象丁聰的四個房間裏有多少書。丁聰夫人的房間是夫人的工作室,也是他們夫婦的餐廳。可是飯桌上堆滿了稿子和信件,只剩下四分之壹的地方供吃飯使用。丁聰說,他們從不在家裏請客,因為沒有地方為客人擺碗。

丁聰的書房很另類,因為不裝修——十幾年前搬進來時還不興裝修呢,當時就是想裝修也無法讓丁聰歇工三個月,因為淩亂不堪。丁聰的書房又很主流,因為書房是給自己用的,不是給別人看的,而且別人看似淩亂其實自己使用時卻是井然有序。況且書房的功能是讀書和工作,又有誰能不承認,這十幾年是丁聰先生的創作高產時期呢。因此,也應該為這間書房記上壹筆。 作者:李 輝

“來世上走了壹趟,很高興做了壹件事,這就是畫了壹輩子漫畫”著名漫畫家丁聰先生有壹個很別致的筆名:小丁。人們熟悉這個筆名,他就像這筆名壹樣:幽默、快樂、淡薄。

“小丁”,不到20歲開始使用,用了七十幾年,壹直用到了昨天……2009年5月26日,93歲的丁聰先生因病去世。

“勞動模範”再也不能為讀者勞動了

10天前,記者曾去病房探望丁聰。丁夫人沈峻女士說,他已昏迷不醒好幾天,眼睛也沒有睜開過。我們交談時,他忽然睜開了眼睛,卻已沒有了過去熟悉的眼神,但看到他的眼角有壹滴淚水流出。

2009年5月26日下午,沈峻女士在電話中說:“他生前的遺願,壹切從簡,不舉行告別儀式,骨灰也不要。他常說自己來世上走了壹趟,很高興做了壹件事,這就是畫了壹輩子漫畫。”

獲悉丁聰去世,著名作家王蒙非常難過。丁聰曾為王蒙畫過漫畫肖像,王蒙也是丁聰漫畫作品的老讀者,對其人其畫非常了解,他這樣談到印象中的丁聰:“他的筆名叫‘小丁’,永遠表現出天真、誠懇、善良,而且不管哪壹類作品,都能給讀者帶來壹種愉快。即使是形象辛辣諷刺性強的作品,在犀利之中也有人性本身的厚樸,漫畫家有諷刺的鋒芒,但他又存在著圓潤、可愛之處。”

在人們的記憶中,丁聰永遠年輕。每逢聚會,只要丁聰在場,關於他的黑發,關於他的永遠年輕,總會成為人們的話題。88歲時,大家感嘆他的年輕,只有他自己頗有今不如昔的感覺。他會這樣說上壹句:“不行了!前兩年坐公***汽車沒有人讓座,現在倒是有人讓座了,可見還是老了!”話是這麽說,還是有人建議,別看如今市場上挖掘出那麽多所謂永葆青春的宮廷秘方,還不如丁聰現身說法令人信服。可是,問他有什麽秘方,回答是:“不鍛煉!不吃水果!不吃蔬菜!吃肉 !”

其實,真正讓丁聰永遠年輕的還是他的達觀精神。壹生的風風雨雨,著實讓他經歷了不少磨難,可是,從來沒有改變過他對生活和藝術的熱情。他慶幸自己熬過右派生活,走過了“文革”,在晚年獲得了難得的創作高潮。

丁聰晚年為《讀書》雜誌畫了整整30年的漫畫。《讀書》原主編沈昌文說:“我們印象最深的是他埋頭苦幹,從不發表意見,讀者只知道他給《讀書》畫漫畫,不知道我們每期的版式都是他設計,有事找他,他來者不拒。我們都說他是勞動模範。”

今天, “小丁”這個“勞動模範”,再也不能為讀者勞動了。 丁聰1916年出生於上海。父親丁悚是中國現代漫畫的先驅者之壹,既畫諷刺社會現象的政治漫畫,也畫月份牌上的時裝女人。上世紀20年代劉海粟創建中國最早的美術學院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時,丁悚擔任教務長。1933年前後,丁悚組織成立了中國的第壹個漫畫協會,協會招牌就掛在丁家門口。

丁家壹時間成為明星、藝術家們會聚的場所。每到周末假日,這裏儼然是上海壹個熱鬧的沙龍,張光宇、葉淺予、王人美、黎莉莉、周璇、聶耳、金焰……

作為長子的丁聰,雖然還在上中學,卻已成了這些明星們喜歡的小成員。他坐在他們中間,聽他們談笑風生。聶耳來到丁家,與年少的丁聰成了好朋友。壹次他曾這樣對丁聰說:“妳想過沒有,為什麽妳姓丁,我姓聶,寫起來,壹個最簡單,壹個最麻煩。”丁聰也曾纏著聶耳走進他在“亭子間”裏的小房間,給他講壹個個恐怖的故事。“有壹次聶耳喝醉了酒,走到天井裏,順著墻爬到閣樓上去睡覺。”壹次記者陪同丁聰重回上海,指著舊居的墻角,他說:“聶耳就是從這裏爬上去的。”

說到自己藝術修養和風格的形成,丁聰總是會壹再提到在上海舊書店閱讀那些歐美時尚雜誌、電影畫報的經歷。正是這樣壹些雜誌,還有不斷上演的好萊塢影片,使年輕的丁聰的思路活躍起來,眼界開闊起來。

丁聰為何對父親的沙龍情有獨鐘?不只是因為他在這裏度過快樂的少年時代,也不只是因為那些名流在這裏留下過歡樂的笑。更讓他留戀的,顯然是當時上海呈現的文化多元形態,而父親的沙龍不過是壹個生動的寫照。他也許就是在那時開始形成了這樣的觀念:畫自己心中所想,畫身邊眼睛所見。醜惡者鞭撻之,美好者頌揚之。

雖然父親是漫畫家,卻不願意兒子今後也走同樣的路。但丁聰自己喜歡上了漫畫。十六七歲時,有壹天,他忽然把自己畫的京劇速寫拿出來給前輩們看,他們不由得感到吃驚,他的筆觸竟然如此生動而準確,能夠把舞臺上戲劇人物的造型、神態和動態感表現出來。他們沒有想到,經常跟著父親觀看京劇的丁聰,不僅學會了拉京胡和吹笛子,還拿起了畫筆。

丁聰在上海美專雖只抽時間自學了不到壹年,卻為他的繪畫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他的筆從未停過,壹雙眼睛機敏地觀察著周圍的人與事。理發店、電車、教室、麻將桌、公園、動物園,所到之處,都成了他捕捉速寫對象的場所。教室裏圍觀的學生們,頭戴禮帽橫坐在電車條凳上的乘客,麻將桌上專註的婦女和好奇凝望的孩子……丁聰保存下來的畫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大教室裏自學期間的生活速寫,以及發表於1936年前後的生活漫畫,讓我們看到了他在藝術上最初起步的姿態。 針砭時弊,譏彈世態

從走上畫壇初顯身手的時候起,年輕的丁聰便學會了用批判的目光觀察社會。身處光怪陸離的上海灘,丁聰與他的前輩和同輩漫畫家壹樣,專註於描繪貧富之間的強烈對比,勾畫那些社會暗角的醜陋。丁聰最初顯露出的這種社會諷刺的特點,在後來的創作中蔚為大觀,它與政治諷刺密不可分,融為壹體,成為他的創作中最有分量的作品。

在成為右派被迫停筆多年之後,晚年丁聰又揮動起他的筆。

今天的讀者,大多是通過《讀書》每期必有的丁聰漫畫而熟悉了他的名字。他與陳四益先生在《讀書》雜誌長期聯袂推出的“世象寫真”專欄,圖文並茂,盡現近30年間中國社會的世態萬象,成了這段歷史不可或缺的記錄。從未衰老的丁聰,就這樣用他的目光,壹直關註著每日變化著的中國,用他的畫筆,表達著壹個畫家的良心與思考。他數以千計的漫畫涉獵廣泛,政治風雨、世態萬象,盡在筆下。自稱“小丁”,丁聰揮動的卻是壹支如椽大筆。

以創作諷刺詩而著稱的池北偶先生,也是丁聰的壹個長期合作者。他這樣評價丁聰的漫畫藝術:“丁聰是我最敬佩的壹位藝術家。他壹生坎坷,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幾十年間卻創作了數以千計的作品,特別是他的許多漫畫,針砭現實,譏彈世態,充分表現出他對國家和世界命運的關心,體現出他對社會、人民的責任感。”

池北偶特別難過地說:“從80年代起,我與他有許多次合作,他為我的諷刺詩配過將近200幅漫畫。前兩年他因病不得不放下筆,去年年初,丁夫人沈峻為了鼓勵他,特地要我新寫壹首詩,他居然真的配了壹幅畫。我把他的漫畫選了100幅,每幅配壹首詩,編了壹本書《世態譏彈》,出版社說這幾天就要出版,沒想到書還沒有出來,他就離開了我們。”

為池北偶畫的這幅漫畫,竟成了小丁——壹個畫了70多年的藝術家的——絕唱! 丁聰的漫畫名播天下,盡人皆知。吳祖光說過:“小丁的畫有他獨具的特殊風格,畫中每壹根線條都是他小丁的,而不可能是任何壹個別人的;他的風格是這麽的鮮明和強烈,是這麽與眾不同!假如有壹千幅畫擺在我面前,其中只要有小丁壹張畫,我可以保證壹眼便能把這壹張畫認出來”。至於為什麽丁聰後來的畫都屬名“小丁”,這其中還有壹段故事———“我開始畫漫畫時,簽名曾用過真名‘丁聰’,但繁寫的‘聰’字筆畫很多,寫小了,版面做出來看不清,寫大了,在壹幅小畫上占了很大壹塊地方,看上去很不相稱,於是張光宇就建議我署名‘小丁’。我以為有理,就采納並沿用至今。第二個原因是:中文的‘丁’有‘人’的意思,‘小丁’即‘小人物’,這倒符合我這壹輩子的基本經歷———盡管成名較早,但始終是個‘小人物’,連個頭兒也是矮的”。

丁聰的這段自白,倒是給了喜愛他的漫畫的收藏者壹個提醒,凡是屬名“丁聰”的必是時間上比較靠前的。這裏出示的三幅丁聰的早期漫畫,有二幅屬“丁聰”,《狩獵圖》屬“小丁”,顯然是聽了張光宇的勸說之後的作品,而那兩幅顯然是更早壹些的了,妳看那“丁聰”二字的簽名式是不是很繁瑣很不好看很不好認?註意孫瑜和金焰臉下那個簽名。雖然簽名筆畫多不好安置,但是,早期的作品比之晚期的作品,從收藏意義上講,當然是願意早而不願意晚了,越早越少,越少越珍貴。

筆墨當隨時代。丁聰漫畫的題材也離不開社會大環境及個人生活際遇變遷的影響。我們看丁聰的早期漫畫,從中可以窺視出壹個畫家成長的足跡和周圍生活圈子對創作內容的折射。丁家是朋友常來常往的聚所,是非常熱鬧的沙龍,來客多是新聞界、演藝界、文化界的朋友……張光宇、葉淺予、王人美、黎莉莉、周璇、聶耳、金焰、黎錦暉……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丁聰把漫畫的主要對象就鎖定在這些生活圈內的電影界的人物上了。我們從後來許多關於丁聰的老照片中也可以看到他和演藝界的明星們無拘無束親密無間的合影,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麽丁聰的早期漫畫會有那麽多的電影明星,不熟悉他們,何以表現他們?

韓蘭根與劉繼群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影壇的壹對活寶,滑稽風趣,壹高壹矮,壹胖壹瘦。到了丁聰的筆下,這兩個活寶更搞笑了,壹個端槍瞄準射擊打得著打不著還沒譜呢,另壹個就忙著塞耳朵聽不得槍聲響還打什麽鳥獵?這幅漫畫還是彩色漫畫,似從未向公眾展示過,彌足可珍。

這壹幅四人肖像漫畫:導演二人、演員二人:蔡楚生、孫瑜、鄭君裏、金焰。吳祖光說的丁聰特有的線條在這四幅肖像漫畫上表現得並不醒目,妳可以將後來丁聰的人物漫畫與之相比較,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後期的人物像線條是圓潤的可親的,而早期的是見棱見角十分地剛直不阿,四條漢子都只露壹只眼。不告訴妳,妳不會壹眼即知這是丁聰畫的而非他人畫的。

《銀河星浴圖》是丁聰1935年的作品,這壹年丁聰還不滿二十歲。在後來天下太平的時候,有人問到丁聰藝術修養和風格是如何形成的,丁聰總是會壹再提到當年上海灘流行的那些歐美大畫報對他的影響,還有不斷上演的好萊塢電影對打開他藝術創作思路的啟發。丁聰學習國外漫畫家的筆法和風格,但不是照抄。我們可以以丁聰早期漫畫風格中依稀辨出外國某漫畫家的影子。曾經見過壹幅外國漫畫家畫的《好萊塢明星海浴圖》場面寬廣,中近遠景皆備,人物眾多(有五六十人),色彩艷麗,有可能丁聰的中國版《銀河星浴圖》是受到了“海浴圖”的啟發。

《銀河星浴圖》是張大型漫畫,但相比於“海浴圖”卻只有人物的近景特寫塞滿畫面,缺少景深、海灘,亦無廣闊無垠之感,只有幾把遮陽傘放在壹個角落裏點綴著。身著泳裝的男女影星分別是(從右到左):孫敏、宣景琳、顧蘭君、顧梅君、舒繡文、鄭小秋、葉秋心、胡蝶、黃耐霜、龔稼家、梅熹、徐來、王獻齋、高倩蘋、高占非、嚴月閑,***16位,5男11女。這其中現在的讀者比較熟悉的是“標準美人”徐來,“影後”胡蝶,在重慶時期被譽為“四大名旦”之壹的舒繡文。也只有非常熟悉舊時影星人物的相貌體態的讀者才能壹壹分辨他(她)們並準確無張冠李戴地壹壹對號入座。右下方托腮的是舒繡文,中間上坐者是胡蝶,徐來我也能認出來,坐在兩個指手畫腳大開玩笑的男星下面撐著胳膊的女子便是。

隔了不算久遠的七十載歲月,星光燦爛已化為往事如煙,今天我們只能從丁聰的漫畫中,依稀感覺舊日電影人物曾經擁有過的光環和喧嘩了。 丁聰14歲那年父親帶他來上海市楓涇鎮涇尋根問祖,祭掃祖墳。2002年,應吉林電視臺邀請拍攝專題片《回家》,回到家鄉,看到楓涇的巨變,心中十分高興。他欣然同意,在家鄉陳列館展出他的漫畫作品。

經過壹年的籌備,由他的世交好友,中國美術史學家、評論家、著名書法家黃苗子題寫館名的丁聰漫畫陳列館在楓涇建成並開放。 在《人物肖像》作品展室,沈從文、秦怡、蕭乾、巴金、冰心、方成、馮驥才、新鳳霞、老舍、魯迅、茅盾、黃苗子、錢鐘書、聶紺弩、夏衍、王蒙等等,壹個個名人以漫畫的形態,惟妙惟肖地展現在參觀者面前。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丁聰在中國文化藝術界結交的廣泛。他與中國文藝界好多知名人士都有深厚的友情。《名著插圖》展室裏可看到,他為魯迅、老舍、葉聖陶、沈從文、許地山等名家作品繪過插圖。茅盾在1980年6月與丁聰重新見面時,情不自禁地揮筆寫下了壹首《五絕》:

“不見小丁久,相逢倍相親。童顏猶如昔,奮筆鬥猛人。”

不僅寫出了他們間的友誼,而且對丁聰的作品和人格予以高度評價。此詩手跡也展示在陳列館內。陳列館還有壹間錄像室,展出了他創作和生活用過的壹些物品,丁聰把它們取名為‘小丁實物”。墻上還有他在十三陵水庫勞動期間,為京劇界知名人物梅蘭芳、荀慧生、馬連良、蓋叫天、周信芳、侯喜瑞、李少春、蕭長華等畫的人物畫像。丁聰自畫像,他的兒子、孫子等漫畫像也在這裏展出。

  • 上一篇:科特·柯本的人物經歷
  • 下一篇:糖尿病的原因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