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文中提及的書名還有《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夢覺主人序本正式題為《紅樓夢》,在此之前,此書壹般都題為《石頭記》,此後《紅樓夢》便取代《石頭記》而成為通行的書名。成書於清朝乾隆中期(甲戌,1754年),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文學成就的古典小說,是中國長篇小說創作的巔峰之作,並被認為是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首,它的影響已經超越了時代和國界,是世界文學歷史上壹顆璀璨的明珠,甚至在現代產生了壹門以研究紅樓夢為主題的學科“紅學”。
在20世紀初,“紅樓夢作者究竟是誰”這個問題曾經引起中國學界的爭論,這個爭論至今仍然存在。大致上可分為二說:壹、紅樓夢是由曹雪芹所撰寫的;二、紅樓夢的作者另有其人。
至於紅樓夢本身則在第壹章中說:這個故事真正作者已不可考,是由曹雪芹傳抄、批閱及增刪數次而成。壹般而言,認為曹雪芹是本書作者是比較主流的看法。
《紅樓夢》最初以手抄本形式流傳。1792年程偉元和高鶚在程乙本《紅樓夢引言》中說:“是書前80回藏書家抄錄傳閱幾30年矣”。可見,《紅樓夢》在社會上流傳當開始於1763年或1764年,也就是曹雪芹去世後不久,這本書就在社會上流傳開來。這些手抄本有的把這本書定名為《石頭記》。普遍認為《石頭記》或者《紅樓夢》的前八十回出自曹雪芹的手筆,但是這八十回並沒有形成壹本完整的書。所以在後世出現了很多人續寫《紅樓夢》。其中現在流傳最廣的是程偉元高鶚整理出版於1792年的120回版本,通稱程乙本。
《紅樓夢》流傳至今的抄本有:
甲戌本: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存1—8,13—16,25—28,***16回,分裝為4冊,4回壹冊。第壹回有其它各本沒有的壹句話: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故得名。甲戌,1754年。此本有壹千多條批語,被稱為“脂批”。
乙卯本: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存1回—20回,31回—40回,55回(後半),56,57,58,59回(前半),61—63,65,66,68回—70回。在31回—40回這壹冊的目錄頁上,有“乙卯冬月定本”六個字,故稱己卯本。己卯,1759年。
庚辰本: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存78回,1—80,缺64,67回。裝成8冊。10回壹冊。後四冊目錄頁有“庚辰秋月定本”字樣,故名。庚辰,1760年。
王府本:名石頭記,發現於清代壹蒙古王府,故名。120回。
戚序本(石印本,上海本,南京本):名石頭記,有戚蓼生序,故名。80回。
楊本:又稱“夢稿本”,120回。曾為楊繼振收藏,故名。
舒序本:名《紅樓夢》。存1-40回。有舒元煒1789年(己酉)序,故名。
俄藏本:現存俄羅斯彼得堡東方研究所。存78回,缺5,6回。沒有總書名。除少數幾回名紅樓夢外,各回皆名石頭記。不只壹處,它本文字皆誤,而此本正確。最好壹例是黛玉眉目的第二句,此本為:壹雙似泣非泣含露目。與第壹句“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可謂絕佳之對。它本皆遜色多了。此句當為雪芹原筆。已有影印本。
夢覺主人序本(甲辰本):名《紅樓夢》,有夢覺主人序。80回。
鄭藏本:存23,24回。曾為鄭振鐸收藏,故名。
以上個本又稱脂本,以有脂硯齋評語故. 這些抄本現在都出版了影印本(上海本南京本除外)。後來,有了活字印刷本:
程甲本(1791):程偉元、高鶚於1791年出版的活字印刷本,120回。
程乙本(1792):程偉元、高鶚於1792年出版的活字印刷本,120回。對程甲本作了不少修改。
諸本關系
這些本子的關系,是壹個有趣的研究課題。有壹位論者認為,這些本子都出自曹雪芹的同壹個傳世稿本。諸本間的差異,是在傳抄中形成的,雪芹並沒有多個稿本傳世。他以***同異文版本群統計表加上其它壹些論據,論證了諸抄本都是配抄本(包括己卯本和庚辰本),因而,版本關系的研究不能以“本”為單位,應當以“回”為單位。有時,還要深入到壹回的內部。
後40回續書
紅樓夢原稿80回後散失.有人認為,後40回由程偉元委托高鶚續寫。普遍的看法是續書在文學價值上與曹雪芹的前八十回相去甚遠,在立旨上也與曹雪芹大相徑庭,但是大體上保存了原作的故事結構,對於紅樓夢的廣泛流傳有很大功勞。也有人認為,後40回乃他人所作,高不過是整理人.
主要人物關系表
《紅樓夢》寫了幾十個栩栩如生的人物,至於全書出現的人物則不下數百人,當為世界長篇小說之最。書中眾多人物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主要人物
賈寶玉--壹般認為他是紅樓夢壹書的男主角,書中的情節主要是以他為中心,故事從他的前世寫起,幾乎就是在寫他壹生悟道的經過。脂硯齋評賈寶玉用“情不情”二字,指賈寶玉具有深廣的人文主義思想,能夠對將自己的感情賦予沒有感情的人、事、物。
林黛玉--壹般認為她是紅樓夢壹書的女主角,與賈寶玉相映襯,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性靈形象的典型。脂硯齋評林黛玉用“情情”二字,指林黛玉能夠對將自己的感情賦予自己所愛的人。
薛寶釵--
史湘雲
王熙鳳--普遍認為是紅樓夢中最為鮮活的人物,具有強烈的世俗氣息。
李紈
賈元春
賈迎春
賈探春
賈惜春
秦可卿--金陵十二釵中唯壹由曹雪芹執筆完成的人物,她第五回出場,第十三回死亡。同時脂硯齋評指出原有“秦可卿淫喪天香樓”壹節,後刪去。
妙玉
賈母
劉姥姥
襲人
晴雯
紫鵑
鴛鴦
平兒
次要人物
尤二姐,尤三姐,小紅,賈蕓,倪二,秦鐘,柳湘蓮,薛蟠,賈赦,賈政,賈珍,賈璉,香菱,司棋,金釧,玉釧,芳官,賈環,趙姨娘,茗煙,邢夫人,王夫人
主題
由於這部巨著是以數個大主軸穿插眾多小故事而成,因此關於《紅樓夢》的主題,至今並沒有壹個統壹的說法,但是其中最為人所重視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及薛寶釵之間的三角戀愛,也有人認為這部巨著是在描寫封建時代貴族生活的腐敗,全書中有很多關於佛教、道教、儒家的思想,富含神話的色彩,並且反應著作當時的政治禮教、社會生活、經濟制度及文化發展,乃至服裝穿戴、飲食藥膳、建築亭閣、舟車行轎等等層面。
改編電影、電視與其他表演方式
電視劇《紅樓夢》初在中國中央電視臺播放
《越劇紅樓夢》
《黃梅戲:紅樓夢》
《昆曲:紅樓夢》
電影:紅樓二尤(京劇)
《電視劇:紅樓夢》臺灣華視電視公司制作,於1996年11月至1997年10月播出;劇本並非改編自流通最廣的小說版本,是其特色。
《現代舞:紅樓夢》雲門舞集十周年紀念舞碼,林懷民於1983年編舞,2005年春季封箱演出。與其他表演方式最大的差別在於紅樓夢現代舞中並無強調十二金釵的角色,而由舞者的服裝讓觀眾自由想像,並借舞臺的布景和燈光產生春夏秋冬四季交替,表現大觀園由盛而衰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