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其實起源於日本,它的制造靈感來源於蝙蝠翅膀的開合。北宋時期,折扇作為貢品傳入中國,但並未廣泛使用。到了明清時期,已經相當繁榮。便於攜帶,舒適,成為文人墨客的掌上明珠。扇骨由象牙、龜甲、檀香等珍貴材料制成。扇面分灑金、混金、打金、畫香三種。有的還請能工巧匠在扇骨表面精心雕琢,使之成為珍貴的藝術品,壹把扇子的價格就值幾百金。折扇呈半圓形,上寬下窄,向四周輻射,所以在構圖、筆法、意象上都有獨特的魅力。北宋時,詩畫寫在折扇上。明清以來,知識分子喜歡在扇面上跳舞,使得扇面書畫藝術在中國大放異彩,題材廣泛,風格多樣。寫出來的扇面雖然規模不大,但已經成為中國繪畫中壹個特殊的藝術品種,花鳥蟲魚,山水仕女,人物故事,造型多樣。
扇子是人們的日用品和裝飾品。因其物美價廉、方便實用、雅俗共賞而深受人們喜愛。扇子分為折扇、竹扇、絹扇、羽扇、葵花扇、草扇六大類。除了實用性,作為藝術品,它融合了編織、雕刻、字畫、刺繡等多種工藝技能,還可以作為戲曲、舞蹈、曲藝等表演藝術的道具,有時甚至可以作為壹種身份的象征。在中國民間流傳的濟公活佛的形象非常受歡迎。他戴著壹頂破頭陀帽,衣衫襤褸,手裏拿著壹把破蒲扇。他瘋了,但他愛幫助別人,是壹個眾所周知的傳奇人物。三國時期,蜀相諸葛亮足智多謀,魅力四射,幫助劉備建立了壹個霸主地位。每次他穿著黑色的絲巾,羽毛扇總是留在他的手裏,這成為他的身份和智慧的象征。由於扇子代代相傳,相關的傳說和軼事數不勝數。相傳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曾經遇到過壹個賣扇子的老婆婆。她擔心粉絲滯銷,王羲之即興為其題詞,使得老婆婆的粉絲大賣,成為佳話。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扇子的國家,後來逐漸傳入日本和歐洲的許多國家。扇子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虞舜時代。《晉人古今筆記》中記載:“順廣受眾,求聖賢自助,使其五明?。"明代也有“舜初造扇”的記載,說明舜帝早就有了扇子。到了商周時期,人們用雄雉華麗的長尾做成“齋扇”,出現了長柄的“雉扇”。這時,扇子成了帝王尊嚴的象征。到了唐代,雉雞毛扇變成了孔雀毛。據考古發現,四川成都出土的戰國銅壺上刻有仆人手持長柄扇子為主人扇風的圖案,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扇子圖像。漢末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壹種用動物尾毛制成的吹塵器,稱為“發扇”。另壹種用家禽羽毛制成的羽扇,質地潔白,柔軟蓬松,輕盈舒適。以白鵝毛制成的羽扇在江南最為著名,常被用作朝廷貢品。到了漢代,絲織業開始發展,出現了“萬帆”。因為是用白絲做的,所以又叫“絲扇”。除絲綢外,斜紋、絲、紗等絲織品也可作為材料,因“似明月”故又稱“團扇”。這種類型的扇子深受中國古代婦女的喜愛,並且作為壹種主流有了很大的發展。在結構和裝飾上力求精致、華麗、有趣、緊湊,外形上有橢圓形、海棠形、長方形、曲線形等。這些扇子有的是檀木做的,另壹個拿在手裏,清香撲鼻,沁人心脾,情調十足。今天常見的折扇,大約出現在宋代。因為可以折疊,所以也叫折扇。折扇方便實用,在民間廣為流傳。國劇裏的文人,手裏往往有壹把折扇,就成了壹種象征。折扇畫詩始於明代永樂年間,扇畫將扇子升華為另壹種藝術形式,為歷代收藏家所珍視。古往今來,許多文人騷客留在扇面上的詩詞書畫被人們所珍藏和收藏,這就催生了另壹種傳統藝術形式——扇面書畫。扇面書畫是中國傳統藝術中的壹朵奇葩,給後人留下了豐富多彩的墨寶和藝術瑰寶。上海博物館藏明代代謝物所繪的《舒婷鉤船圖》是傳世最早的明代扇面畫。扇畫常見的題材有仕女、山水、花鳥魚蟲、詩詞書法藝術等。有時壹把普通的扇子壹旦被壹位著名的藝術家題寫和繪畫,就價值百倍。扇子的精湛工藝與傳統書法、詩歌、繪畫的完美結合,兩者相得益彰,融為壹體,真是有趣又迷人。明代唐伯虎、文徵明、沈周等人都喜歡在扇子上題詩。清代扇畫最為豐富,名家輩出,如石濤、八大山人、任伯年、吳昌碩等。,都是扇畫大師,所以此時的扇畫有著多姿多彩的風格和流派。折扇在明嘉靖年間發展為杭扇、蘇扇、範寧等流派,其藝術風格和制作技法各具特色。杭帆與杭州的龍井茶、絲綢並稱“杭城三絕”。它的制作形式多種多樣,其中以黑紙扇最為著名。用柿子汁塗抹,顏色為黑色,經久耐用,既能消暑又能遮陽。蘇州的折扇以白紙為主,做工精致。杭州扇子和蘇州扇子多以竹子和紙絹制成,典雅精致,被稱為“蘇杭崖扇”。
現在,扇子主要產於中國的浙江、江蘇、四川、廣東等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扇子作為實用產品的功能逐漸淡化,更多的人看重它的藝術性,用來收藏和把玩。這壹傳統手工藝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煥發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