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三國孫吳《古浪碑》書法考

三國孫吳《古浪碑》書法考

三國孫吳《古浪碑》書法考

劉興華

三國戰亂頻仍,是壹個政治混亂的時代,但人民的思想、文化、藝術卻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發展。自三國以來,書法藝術進入了壹個自覺發展的時期,延續了漢末的洪流,先鋒書法家大量湧現。漢代隸書盛行,三國時期隸書發展處於低谷階段。三國時期的石刻書法雖然與漢末刻在碑上的隸書差別不大,但字形趨於方,字趨於豎。所以三國是隸書向楷書的過渡時期。三國時期書法發展的主要特點是過渡性的,表現在這三個方面:第壹,就相關制度而言,三國時期制定的許多制度是後來書法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第二,從字體的演變來說,字母和線條的發展是三國時期的中世紀。第三,從書法家的情況來看,很多三國時期的書法家其實成長於漢末,而很多成長於三國時期的書法家進入了西晉,所以傳承的特點非常突出。

壹、三國時期孫吳書法的概述

吳,地處江東,建都時間不長,書法兇險神秘,楚風十足;魏晉繪畫“承漢末遺風而繼之”(在潘天壽),吳書法也是承漢。當時碑上還刻著隸書或篆書。三國吳的隸書多為直體,筆畫不呈波浪狀則與楷書十分相似。孫吳碑刻數量雖少,但其書法價值和歷史地位卻很高。孫吳傳世的碑文有《天壇碑》、《國山碑》、《古浪碑》、《格佐碑》等。吳在草書、楷書、隸書方面都有相當的成就,尤其是幾個重要的碑刻更是楷書的前身。其中,古浪碑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著非常特殊的文化地位,它實際上是中國現存的第壹塊楷書碑。古浪碑的碑文字體與漢末成熟期的隸書壹脈相承,結構工整,筆力強勁,不減的憨厚之風,有異軍突起之勢,其韻味在晉代猶存。其實古浪碑開啟了魏晉書風的先行者,而且是深遠的。三國時期,吳的書法處於新舊書風交替的時期。首先,吳書法與中原書法並存,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其次,吳書法分為“吳師書”和“俗書”。“吳師叔”具有兩面性,從銘文中可以看出,它既有繼承,又有發展。隸書由隸書變為隸書的現象,反映了當時人們追求簡美的審美理想和趣味。第三,吳書法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清代“碑學”書法家們力圖改變“帖學”書風的積弊,他們借鑒過去的資源就包括這壹時期的書法。可見,三國時期吳的書法在書法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歷史地位。

二、顧朗及其顧朗紀念碑簡介

谷浪(218—272),桂陽縣(今湖南省耒陽縣)人。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古浪出生在壹個官宦家庭。他三歲時失去了母親,十壹歲時失去了父親。他和哥哥壹起伺候後媽,友善孝順。他有時被稱為“曾參”。二十歲在吳國做官,做了縣官。吳赤武三年(240年),弘揚孝道,選拔人才,任楊安昌。由於他治理有方,他的政績是最好的,當他任期滿的時候,他被調到了王宓。先後在長沙任大夫、秘書、史、縣官、瀏陽令。在治理瀏陽時,他關心李殊的疾苦,以善為民,贏得了瀏陽市民的愛戴。不久,和商被調任為參與政務的樞機主教。古浪忠厚謹慎,名聲很高。深得武帝賞識,升任廣州都督校尉。他以身作則,捍衛疆土,抵禦外敵入侵,保障邊疆大清洗,人民安居樂業。後調任朝鮮,拜五官科大夫,遷大正,專事考察人才。建恒元年(269年)十壹月,古浪率兵經張思番禺,直搗交趾,討伐交趾路興,交趾路興投降九真、日南。第三年(271),吳建衡遷居九真太守(今越南河內南順以北地區)。吳鳳凰元年四月病逝,葬於耒陽,時年五十歲。其墓在耒陽馬水鎮木村虎山。古浪的邊疆整肅卓有成效。為了顯示他的功績,吳鳳凰元年(272年),他的後人顧奇峰、顧尚誌為其立碑,就是顧朗碑。古浪碑的全稱是古武九鎮谷府總督紀念碑。它由青石制成,高176厘米,寬72厘米,厚24厘米。此碑初刻至清代,置耒陽城東5裏古夫寺,清代移至耒陽城北杜工部寺。碑的兩側,清初顧氏後裔的原始碑刻依然存在,但逐漸消逝。50年代初,蔡侯祠維修後,古浪碑移至蔡侯祠。1966年,古浪碑被砸成三截,棄於池塘中。1979年,碑被撈出修復,中間有碎痕,後仍放在蔡後宮。2004年,蔡侯祠西南建有古浪碑,園內建有仿漢碑亭。古浪的紀念碑就放在裏面。現為省級重點文物,湖南省僅存的三國誌碑,湖南省現存最早的古代石刻。

三。解讀《古浪碑》碑文

清代陸所著《進士續》中有記載:“碑(古浪碑)高五尺二寸,寬二尺四寸五分,十八行字* * *,滿二十四字。”碑文為18行,每行24字,字徑約4厘米,* *為404字,碑文為11字為415字。沒有作者的名字。第壹行碑文前後,有明代谷姓人的碑文,碑文在題名或題名前已重新刻制。碑文記述了顧朗的生平、德行、為官經歷和政績。歷代金石學家的記載很多,如趙明誠的《金石錄》、王昌的《金石集》、翁方綱的《漢代金石錄》、瞿中榮的《古泉山亭碑記》、陸增祥的《八瓊石校勘》、康有為的《廣益雙舟》、楊的《金石錄》等。碑文解釋如下:“傅君諱,字意為先。他是桂陽耒陽人,於君的曾孫,龔福君的孫子,郎的兒子。其前身出自顓頊,受益於舜禹,賜其以贏姓。至於封號,是封在秦谷,所以不命名。妳傳承宏遠的清流,珍惜人間的高質,循道而思順,備德而行。他三歲喪母,十壹歲喪父,和哥哥相依為命。照顧好妳的繼親,並善待他們。孝友文公,曾敏之操,可以為所欲為。弱冠官郡,歷右職。對於楊安昌,蜀國請了,然後把他提拔到了。除了博士的歷史,郡在中。遷長沙瀏陽,傳播教育之利,向布示好,至府末,征貢忠臣尚維舒朗,為名將。壹個遷居廣州監軍的上尉,身率體面,不畏新疆皇權,清清白白渾渾噩噩,萬裏幹凈利落。功成後革職,拜五感,遷大中正,平資歷,與義倫談。在州時,竊城造反。我開著車,開著車,沒打。皇上和我商量,和集團商量。她認為妳是周楠的首腦,韋恩也壹直在那裏。移到九真的是很大的防禦。妳是壹個高貴的人,妳得到了過去的榮耀,所以妳應該延長妳的生命,贊美皇室。怎麽可能不天長地久?春秋時期五十分之四。鳳元年四月,病逝。唉!每壹百位先生,大費周章,就是要豎立壹座紀念碑,以示敬意,展示他們的成就。他的話裏說:俞樂府君子,性情自然,閨閣門檻,九族和睦。羽去了北京,德國和雲騰。入舞丹,夜靜而恭敬。出於百姓的安逸,風已移俗,功名約產,榮縱。當妳永遠黃了,羽翼撐帝,天懸,哲人在末,士紳雲集,所向披靡。萊斯宣石和永光是無窮無盡的。”

四、古浪碑書法家鑒賞及現存拓片概述。

據清代陶瑞軒出版的《積善論疏釋稿》註釋,古浪碑“刻於三國吳鳳凰元年”。歷經1700多年,這座紀念碑已經破舊不堪,但總體保存完好。清代以前,只有歐陽修和趙明誠兩人記載了這壹碑,直到清初才引起碑刻家的重視。古浪碑的書法端莊渾厚,在韓立頗有趣味。字體介於隸書和楷書之間,很多書法家都有記載和評論。(見下表)比如閆科軍稱之為:“莉法不惡,字寫得極其笨拙。”康有為稱之為古厚,這是終極真理。

後世書家對古浪碑的鑒賞與描述統計

清末到民國時期,古浪碑上的碑文幾經剜除,筆畫肥碩,失去了神韻。在剜出這塊碑之前,雖然許多文字已經磨破,它有古拙的趣味,但剜出之後,有許多錯誤。古浪碑兩側原有的“古上”稱謂在清初仍有,但逐漸消失,故碑兩側的古後裔稱謂在更早的拓片中得以保留。代代相傳的拓片,都是以碑兩邊顧家後人看得見名字的為準。明代的拓片很少見,清初的拓片是珍品,而道光鹹豐年間的拓片堪稱稀世珍品。故宮博物院有古浪碑原石阿明拓片,整體包裝,長132 cm,寬75 cm。紙墨古老,拓片精良,是見過的最古老的拓片。行尾可見“興業大義”的題款,有褚德意、陳的附言,而在最近的拓款中,“興業大義”和題款均已遺失。“清末四年非秋”的字樣後來被鑿掉,但作品沒有記載。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古浪碑》裝幀最好的是壹幅清初拓片,由嘉興朱竹庵(義尊)、石門沈蕓、岷縣鄒安、陳懷生交卷。光緒十五年(1889)沈伯雲、陳懷生題寫。附光緒十六年沈蕓、民國十壹年鄒安、民國十六年陳成秀。有、曾觀、博鑒賞、沈伯雲金石學書法、篆刻、丁、白雲、顧、壽琦、懷勝批、陳誠制印等。

動詞 (verb的縮寫)論古浪碑書法的藝術價值

孫武的《古浪碑》是三國時期著名的碑文,也是漢末隸書的傑作。碑文字體與漢末成熟期的隸書壹脈相承,書法蒼勁有力,至今仍有不少中國書法風格。字雖然叫隸書,但其實很接近楷書,所以也有人把它定義為楷書。但是,與後世的魏碑和唐凱相比,它卻有著濃厚的官方味道。不減韓立的憨厚風格。他的書法圓潤規整,含蓄古雅。隸書的浪潮幾乎消失了,字形卻保留了典型的特征,如碑中的“之”、“子”、“易”三個字,部首“符”的左耳,“器”的側面,“門”的側面,都是隸書結構,由此可見隸書變化的痕跡。孫武的《古浪碑》雖是隸書,但幾乎是楷書,沒有隸書波紋,橫筆豎筆,全是楷書結構,地域特殊性與好景碑十分相似。楷書點畫的圖案基本都有。與魏碑和唐凱相比,它具有強烈的隸書意識,但隸書的浪潮是隱蔽的。同時也具有篆書的魅力。結構類似“謝秀北”,是由李轉凱的先驅。此碑書法風格整齊劃壹,但在整齊劃壹和穩定中體現了書寫技巧的靈動之美,能體現出自身的個性和特點。可見這塊碑不是壹般書法家寫的,而是壹位非常優秀的書法家寫的。

書法風格的特征隨著書法的成熟而變化。由於該書風格的不完全性、寫作運動中的交融性和流動性以及作家美學思想的傾向性,許多風格和精神往往體現在該書的壹種風格中。隸書在東漢達到頂峰後,在三國魏晉以後逐漸變化。這壹時期,楷書、行書、草書逐漸成熟,尤其是行書、草書在實踐中逐漸取代了隸書,隸書逐漸衰落。但作為字體,隸書依然存在,作為書法風格,依然有其藝術魅力,並將長期延續。漢字由隸書演變為楷書,但具有官義的楷書卻壹直廣泛存在,這是字體隨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壹歷史時期,隸書前期沿襲韓立,具有明顯的波浪筆法意味,後來成為楊守敬所說的“折刀頭”的書寫風格,直到後來,甚至隸書與楷書都十分相似。

三國時期,楷書興起,隸書衰落,文字缺乏漢書全盛時期的和合精神,所以影響力遠不及漢書。雖然三國時期的石刻與漢末刻在碑上的隸書差別不大,但其字形都趨向於方形,文字都趨向於豎排。所以三國是隸書向楷書的過渡時期。古浪碑看似非隸書,看似是隸書向楷書演變中的壹種書寫形式。原來的楷書其實是下層平民或者下層官員寫的。但此碑功力極深,筆觸沈穩有力,極具藝術魅力。刻字雖以刀代筆,但技術嫻熟,大多能做到筆畫流暢,點畫準確,靈活傳神。放在特定的時代環境中,是那個時期的主要文化精神。《古浪碑》充滿力量,充滿醇厚,內斂,光芒四射。字體方方正正,筆畫圓潤,文筆古雅,很像漢魏之間寫在竹簡上的意思。筆端結實,中文單詞還是很多的。人物雖然叫李,但其實接近真模,所以也有被定為楷書的人。不過之所以叫“真模”,是因為當時的習慣。

孫武的《古浪碑》屬於隸書的過渡體,但隸書的筆法尚未成熟,也是隸書,既能看到隸書的影子,也初步具備了隸書的規模。他的筆畫從李殊的波浪逐漸演變為直線,字體從李殊的扁平逐漸演變為方形,但始終沒有脫胎換骨,顯得幼稚而笨拙。《古浪碑》面目奇特,魅力獨特,能給書法家的“求變”和“合”帶來諸多啟發。清朝以後,古浪碑的影響更大。“揚州八怪”之壹的金農是第壹個被提升的,他的書法采取了《天蔔碑》和《古浪碑》的形式。曾,湖南衡陽人,深受古浪貝的滋養,其書古樸典雅,光芒四射。總之,《鼓浪碑》是楷書初創時期的壹部重要碑文。其書法蒼勁凝重,筆畫與其他漢碑不同。沒有轉折的跡象,但好像是楷書,不是楷書,結構工整,筆畫圓潤。公平的風格有很多變化,相映成趣。可以說是法無中生有,法無中生有。

方駿在這塊碑上的書法簡潔,透露出壹種自由、隨意、瀟灑的自然魅力。《古浪碑》亦官亦開,官與開的結合堪稱高明。中國歷代書法有北碑雄渾豪邁,古樸質樸之說;南鐵古樸,精致,華麗。作為南方的碑銘,古浪碑也充滿了北方的古拙和淳樸。總體來看,孫武的《古浪碑》結構工整,筆畫剛勁,風格古樸典雅,與同時期中原和北方地區的許多碑刻略有不同,為楷書逐漸取代隸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是隸書第壹次變趣。它是中國書法史上重要的碑刻之壹,開啟了楷書的大門。就書法本身而言,孫武《古浪碑》既有漢代隸書的剛健飄逸,又有後世楷書的工整端莊,集隸書、法、意於壹體,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

  • 上一篇:紙扇是什麽時候發明的?
  • 下一篇:蘇梅島自由行泰國蘇梅島自由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