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給個紀曉嵐從生到老壹生的成就和職位?

給個紀曉嵐從生到老壹生的成就和職位?

雍正二年 甲辰 1724年 1歲 六月十五日午時出生於直隸河間府獻縣崔爾莊(今屬河北滄縣)。 其時,祖父天申五十九歲,繼祖母張氏四十七歲;父容舒三十八歲,母張氏二十九歲。 雍正三年 乙巳 1725年 2歲 河間、獻縣大饑,祖父天申捐米六千石,煮粥賑濟災民。 四月,大將軍年羹堯被貶為杭州將軍,嶽鐘琪署理川陜總督。 雍正五年 丁未 1727年 4歲 從師於交河(今屬河北泊頭)老儒及孺愛,開始讀書寫字。 雍正七年 己酉 1729年 6歲 三月,嶽鐘琪為寧遠大將軍,分領西部和北部兵營,籌備出征準噶爾部。 六月,雍正帝誓師南海子。因西北即將用兵,設軍機房,即此後之軍機處,代替內閣。軍機處制度,由大學士張廷玉擬定。 雍正九年 辛亥 1731年 8歲

紀曉嵐故居和紀曉嵐墓地(11張)  四月,準噶爾部進犯吐魯番。 雍正十年 壬子 1732年 9歲 五月十四日,祖父天申卒。 十月,嶽鐘琪因用兵失誤,被奪公爵,削職拘禁。 雍正十壹年 癸醜 1733年 10歲 二月,愛新覺羅·弘歷被封為寶親王。 夏,隨侍祖母於滄州上河涯別墅。 雍正十二年 甲寅 1734年 11歲 父容舒官戶部,隨父進京,寓於嶽鐘琪虎坊橋故邸。 雍正十三年 乙卯 1735年 12歲 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駕崩,寶親王弘歷即位,次年改元乾隆。 是年,南宮(今屬河北)鮑梓出任獻縣教諭。 乾隆元年 丙辰 1736年 13歲 三月,諭令頒《十三經》、《二十壹史》於各省會及府州縣學,又命將康熙帝禦制《周易折中》、《性理精義》、《朱子全書》及《詩》、《書》、《春秋》各傳、說,匯纂成書,存諸太學,刊示士子。 九月,舉行博學鴻詞科,各省督、撫***保薦壹百七十六人,取中劉綸等十五人,分別授予編修、檢討、庶吉士。 乾隆二年 丁巳 1737年 14歲 是年,聽史松濤先生與父容舒講壹貪官故事,後寫入《灤陽消夏錄》。 乾隆三年 戊午 1738年 15歲與陳楓崖、竇鼐、劉補山、蔡季實、劉西野、李應弦、陸青來等人,同師事董邦達。 夏,返回獻縣,與從兄紀昭、紀易讀書於崔爾莊三層樓上。 乾隆四年 己未 1739年 16歲 與東光(今屬河北)李雲舉、霍養仲就讀於北京生雲精舍,師事 

紀曉嵐

李雲舉之兄李若龍。 乾隆五年 庚申 1740年 17歲 自京師還鄉,準備應童子試。婚娶東光馬永圖之女為妻。馬氏年長曉嵐三歲。 乾隆六年 辛酉 1741年 18歲 正月,詔令各省督撫、學政留心采訪近世“研究六經,闡明性理”之著述,隨時進呈。 十二月,左都禦史劉統勛奏請裁抑大學士張廷玉勢力。 乾隆七年 壬戌 1742年 19歲 三月,革職侍郎方苞奉旨在三禮館效力贖罪,分纂《周禮》已竣。後因年老多病,賞給翰林院侍講頂戴,準其回籍。 乾隆八年 癸亥 1743年 20歲 讀書於嶽父馬永圖家,學問日進。 正月,撰《〈安陽縣誌〉序》。 十二月二十七日,長子汝佶生。 乾隆九年 甲子 1744年 21歲 仍就讀於嶽父馬永圖家,得見《馬氏家乘》舊譜。 在河間府應科試,學使趙大鯨擢為第壹名秀才。 乾隆十年 乙醜 1745年 22歲 冬,在河間應歲試。乾隆十壹年 丙寅 1746年 23歲 四月,介福由太仆寺卿遷內閣學士。介福,紀曉嵐會試座師之壹。 乾隆十二年 丁卯 1747年 24歲 三月,路過天津,聞有烈女張氏未嫁夫死,自溺以殉,次年作《張烈女詩》。 八月,應順天鄉試,名列第壹,座師阿克敦、劉統勛,房師陳鍔。從兄紀昭同年舉於鄉。 九月十三日,次子汝傳生。 是年,結識劉統勛之子劉墉。 乾隆十三年 戊辰 1748年 25歲 參加會試,因“以經破題”,落第。 三月,清廷繼續用兵於大金川。 四月,諭今嶽鐘琪為征剿大金川提督。 是年,與秦大士、盧文弨、張坦、周筠奚、陳筠亭、王又會、左羹塘、丁藥圃、錢大昕、從兄紀昭等人結成文社,看花命酒,詩句唱和。 同年,納侍姬郭彩符,郭時年十三。 乾隆十四年 己巳 1749年 26歲 在京師準備應禮部試。 十壹月,大學士張廷玉以原官致仕。 乾隆十五年 庚午 1750年 27歲 四月十六日,母張氏卒。 乾隆十六年 辛未 1751年 28歲 在京師習制義,與田中儀、宋弼、董元度等過從甚密。 乾隆十七年 壬申 1752年 29歲 七月,與聶際茂、法南野、田中儀、宋清遠(宋弼之父)聚會於宋弼家,大談狐仙故事。 是年,聶際茂被曉嵐聘為西席。 乾隆十八年 癸酉 1753年 30歲 乾隆十九年 庚午 1754年 31歲 四月三十日,會試中第二十二名,正考官為大學士陳世倌,副考官為禮部侍郎介福、內閣學士錢維城,房師孫人龍,讀卷官為楊錫紱;廷對奏策,列二甲第四名,進士及第,改翰林院庶吉士。 夏,同年姜炳璋將史榮著《風雅遺音》贈與曉嵐。 

《鐵齒銅牙紀曉嵐》劇照

逝年,父容舒雲南姚安知府任滿,回鄉守母孝。 準噶爾部的阿睦爾撒納率眾來降。 戴震至京。 乾隆二十年 乙亥 1755年 32歲 與錢大昕、王昶、朱筠等折節結交戴震。曉嵐聘戴震為西席二月,清廷兩路出師,進攻達瓦齊,平定伊犁。 三月,準噶爾各部先後來降,行獻俘大禮,曉嵐撰《平定準噶爾賦》。 是年,父容舒刊訂《景城紀氏家譜》。 編次《張為〈主客圖〉》。 鮑梓因病辭去獻縣教諭。至此,鮑連任獻縣教諭七屆,長達二十年, 為獻縣培養出五個 進士,曉嵐即出其門下。 乾隆二十壹年 丙子 1756年 33歲 二月,阿睦爾撒納復叛,清軍開至伊犁,阿逃往哈薩克。 夏,為戴震刊印《〈考工記〉圖註》,並為之序。 秋,因纂修《熱河誌》,扈從熱河。 乾隆二十二年 丁醜 1757年 34歲 散館,授編修,擢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充日講起居註官。 從兄紀昭成進士。 是年,撰《沈氏四聲考》二卷,斷定陸法言《切韻》“實竊據沈約而作”。 乾隆二十三年 戊寅 1758年 35歲 大考,列二等第七名,充武英殿纂修。 五月十七日,三叔容雅卒。 秋,好友田中儀卒。 乾隆二十四年 己卯 1759年 36歲 充功臣館總纂。 正月二十日,撰《書張氏重刊〈廣韻〉後》。正月二十五日,閱《通考》所載《五音韻譜》前後二序,撰《書毛氏重刊〈說文〉後》。 二月,撰《〈沈氏四聲考〉序》。 六月,《唐人試律說》由外甥馬葆善繕勒成卷。 業師董邦達招飲,為曉嵐作《秋林覓句圖》;秋,錢塘沈朗為曉嵐作小像,董邦達又為其補成《幽篁獨坐圖》。 七月,充山西鄉試正考官。 乾隆二十五年 庚辰 1760年 37歲 充任國史館總纂,並充會試同考官。 二月,審定史榮《風雅遺音》,自為序。 九月,復閱《唐人試律說》,重為點勘增補,重自為序。 是年,又撰《書韓致堯〈翰林集〉後》、 《書〈八唐人集〉後》,繼而點閱《香奩集》。 乾隆二十六年 辛巳 1761年 38歲 以京察壹等,道府記名,充庶吉士小教習、方略館總校。 春,告假養病,天津北倉趙姓姻家請題主,奉父命前往,歸宿於楊村。 十月十日,編定《庚辰集》,自為序。 乾隆二十七年 壬午 1762年 39歲 閏五月二十四日,刊刻《庚辰集》,再為序。 六月,從座師錢維城處借閱《後山集》,開始鉤稽繕錄。 秋,充順天鄉試同考官。 十月初八,離京赴福建學政任。 乾隆三十壹年 丙戌 1766年 43歲 服喪裏居。 七、八月間,門人李文藻求曉嵐為其父撰墓誌銘。 九月二十七日,三子汝似生。 是年,續修《紀氏家譜》,撰《景城紀氏家譜序例》,又撰《〈馬氏重修家乘〉序》、《〈渠陽王氏世系考〉序》、《〈河間孔氏族〉序》、《〈棠樾鮑氏宜忠堂支譜〉序》、《〈汾陽曹氏族譜〉序》等,並刪正《帝京景物略》,自為二序。 乾隆三十二年 丁亥 1767年 44歲 正月,服闋赴補,補授翰林院侍讀,充日講起居註官,授左春坊左庶子。又任三通館提調兼纂修,奉詔續修《通典》、《通誌》, 改訂《文獻通考》。 是年,刪削浦起龍註《史通》,名之曰《史通削繁》。 乾隆三十三年 戊子 1768年 45歲 二月初九,補授貴州都勻知府。乾隆帝以其“學問素優,予以外任,轉恐不能盡其所長,著以四品銜,仍留庶子任”。 四月十四日,乾隆帝於太和殿親試翰林等官,曉 嵐列二等十六名,授翰林院侍讀學士。 六月二十五日,兩淮節年提引案發,涉及曉嵐姻親盧見曾(曉嵐長女嫁見曾孫蔭文),將查封其家產。曉嵐先為漏言傳信,獲罪革職。 八月,謫戍烏魯木齊。途中過陜西,在同年謝寶樹官署小住。 乾隆三十四年 己醜 1769年 46歲 到達烏魯木齊,任戍所印務章京。 二月,朱珪出任山西布政使。 五月至十壹月,門生李文藻為謁選居京師百順胡同,多次到曉嵐家問候,並為之檢曝書籍。 七月,業師董邦達卒,謚文恪。 乾隆三十五年 庚寅 1770年 47歲 仍在烏魯木齊佐助軍務。 八月,從兄紀昭卒。 十二月,乾隆帝召還曉嵐。 乾隆三十六年 辛卯 1771年 48歲 正月,土爾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皇的重重壓榨,東歸祖國。 二月,治裝東歸,途中吟詩壹百六十首,名之曰《烏魯木齊雜詩》。三月初壹,自為序。過山西,在朱珪官署留數日。 六月,至京師,同年錢大昕往候。 八月,為多次點評的《蘇文忠公詩集》寫序作跋。 八月初六,評閱《文心雕龍》畢。 十月初七,迎乾隆帝於密雲(今屬北京),立成五言三十六韻《禦試土爾扈特部歸順詩》,頗得乾隆帝優獎,復授翰林院編修。 十二月,撰《〈瀛奎律髓刊誤〉序》。 是年,與曉嵐壹別十六年未見,年已七十二歲高齡的老友聶際茂自山東長山(今山東鄒平)騎驢至京師看望曉嵐,令其激動不已,感賦長句。 同年,點勘《王子安集》、《韓致堯集》、《唐詩鼓吹》諸書。 《鐵齒銅牙紀曉嵐》劇照 乾隆三十七年 壬辰 1772年 49歲 重任庶吉士小教習。 正月初七,撰《〈史通削繁〉序》。 三月三十日,侍姬郭彩符歿。 十月,座師錢維城卒,謚文敏。 乾隆三十八年 癸巳 1773年 50歲 春,小金川叛亂起。 二月二十壹日,諭令開《四庫全書》館。大學士劉統勛薦曉嵐任總纂官。 五月初三,業師裘曰修卒,謚文達。 六月二十五日,座師劉綸卒,謚文定。 十月,清廷平定小金川叛亂。 十壹月,補翰林院侍讀。 十壹月十六日,座師劉統勛卒,謚文正。 乾隆三十九年 甲午 1774年 51歲 正月,清軍進兵大金川。 正月初八,乾隆帝設詩宴於重華宮,曉嵐以內廷翰林被召。 三月初三,與《四庫全書》總篡官陸錫熊,纂修翁方綱、朱筠、林澍藩、姚鼐、程晉芳、任大椿、周永年、錢載等三十九人,出右安門十裏,至草橋,且聚於曹學閔齋中,舉修禊故事。 四月,諭令武英殿所刊《四庫全書》活字版定名為武英殿聚珍本。 五月十四日,因獻書壹百零五部,為北方藏書家 之首,蒙賜內府初印《佩文韻府》壹部。 七月,奉旨編撰《四庫簡明書目》。 八月,諭令仿浙江寧波範氏天壹閣規制,建文源、文淵、文津、文溯四閣,以備收藏《四庫全書》。 九月,直隸鹽山縣民遣兄投送字貼案發,牽扯到曉嵐,幸未獲咎。 十二月,長子汝佶因與債家涉訟,吏部議處,降三級留任,仍令在館辦理總纂事務。 是年,納侍姬沈明玕,沈時年十三歲。 乾隆四十年 乙未 1775年 52歲 吏部開呈翰林院侍讀學士名單,本無曉嵐之名。乾隆帝以其在《四庫全書》館盡心 盡力,命壹並列名。 十壹月,任《勝朝殉節諸臣錄》總纂官。 乾隆四十壹年 丙申 1776年 53歲 二月,調侍講學士。 大金川首領索諾木降。至此,大、小金川全境蕩平。 曉嵐撰《平定兩金川雅》、《平定兩金川頌》。 夏,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成。 其後,京郊圓明園文源閣成。 六月,擬定文淵閣的人員編制。 九月,充文淵閣直閣事、日講起居註官。 九月三十日,諭令刊印《四庫全書考證》。 乾隆四十二年 丁酉 1777年 54歲 正月初四,與曹學閔、曹文埴、王昶等小聚。 三月二十四日,四庫館臣校書訛誤,交部議處,曉嵐等三人以特旨免。 五月二十七日,摯友戴震卒,享年五十五歲。 十月二十九日,乾隆帝賞賜四庫館臣哈蜜瓜,曉嵐等壹百五十四人聯句謝恩。 十壹月十九日,伯兄紀晫卒,享年七十二歲。 是年,京察壹等。 是年,撰《翰林院侍講寅橋劉公墓誌銘》,為姻親蘇蘭成 撰《交河縣歲貢生友菊蘇公合葬墓誌銘》。 乾隆四十三年 戊戌 1778年 55歲 撰《書〈吳觀察家傳〉後》。 乾隆四十四年 己亥 1779年 56歲 三月,擢詹事府詹事。 四月,擢內閣學士,總理中書科。至是,始出翰林院。 十二月,四庫館應辦各項書籍已全部進呈完畢。 乾隆四十五年 庚子 1780年 57歲 正月,乾隆帝南巡,曉嵐撰《五巡江浙恩綸頌》。 五月,尹壯圖由太仆寺少卿遷內閣學士。 六月,刪削《明懿安皇後外傳》。 七月,曉嵐受知師、《四庫全書》正總裁、文淵閣大學士程景伊卒,謚文恭。 八月十三日,乾隆帝七旬萬壽慶典,曉嵐撰《七旬萬壽賦》。 九月,奉命與陸錫熊、陸費墀、孫士毅等領纂《歷代職官表》。 冬,因校書訛誤,被記過三次。 是年,應獻縣日華書院講席邵玉清之請,撰《日華書院碑記》。 乾隆四十六年 辛醜 1781年 58歲 二月十六日,修成《四庫全書總目》二百卷。 三月,姻親、山西按察使袁守誠卒(曉嵐次女嫁袁守試第三子袁煦),撰《山西按察使司按察使曙海 袁公墓誌銘》。 十月十六日,諭令曉嵐等“詳加校勘,依例改纂” 《契丹國誌》。 是年,同年朱筠卒,曉嵐制挽聯。 乾隆四十七年 壬寅 1782年 59歲 正月,第壹份《四庫全書》告成,貯於文淵閣, 曉嵐上《〈欽定四庫全書〉告成恭進表》。 二月,以《四庫全書》成,乾隆帝臨幸文淵閣賜宴,並賞賚有差。 四月,調補兵部右侍郎,仍兼直閣事。改任不開 缺,曉嵐創此先例。 七月,《四庫全書》第二、三、四份抄成。乾隆帝命再續繕三份,分存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杭州文瀾閣。 七月十四日,諭令纂修《河源紀略》 ,曉嵐、彭元瑞、陸錫熊、陸費墀、吳省蘭、任大椿、王念孫等 皆預其役。 秋,平原(今屬山東)董元度將東歸,翁方綱、方昂等在城南東湖柳村崇效寺為其餞行,曉嵐等亦前往與其戀別述懷。 是年,《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二十卷勒成。 乾隆四十八年 癸卯 1783年 60歲 三月,轉兵部左侍郎。 六月十五日,六十壽辰。翁方綱贈《紀曉嵐少司馬六十壽詩》二首。 是年,為門生梁章鉅祖父撰《梁天池封翁八十序》; 又為王啟緒撰墓誌銘。 乾隆四十九年 甲辰 1784年 61歲 二月,乾隆帝南巡出發前,以禦制《濟水考》寄曉嵐,命其據各說經家及輿地家之說詳考之,文成後復奏。 三月,充會試副考官。洪亮吉應此次會試。該房編修祥慶閱卷最遲,至四月四日方將全部試卷呈遞正、副主考。曉嵐奇賞洪卷,必欲置第壹。監試豐潤、鄭澄等因得卷遲而疑之,欲移之四十名外。曉嵐堅執與爭,胡高望調停其事,遂置不錄。曉嵐在洪亮吉卷尾賦《惜春詞》六首寄意,又去洪之寓所相訪。 十壹月二十七日,四子汝億生。 是年,又知武會試貢舉。 乾隆五十年 乙巳 1785年 62歲 正月初六,乾隆帝在乾清宮設千叟宴。曉嵐以兵部侍郎赴宴,賦《乙巳正月預千叟宴恭紀八首》。 同月,授左都禦史。 是年,撰《翰林院侍講蔭臺王公墓誌銘》、《直隸棗強縣知縣寓圃任公墓誌銘》。 乾隆五十壹年 丙午 1786年 63歲 七月二十四日,閱舊題張氏重刊《廣韻》,疏所未及,再書其後。 乾隆五十二年 丁未 1787年 64歲 正月,遷禮部尚書,充經筵講官。 四月二十日,充殿試讀卷官,管鴻臚寺印鑰。 五月十九日,乾隆帝因曉嵐、陸錫熊、陸費墀等 所校閻若璩《古文尚書疏證》有引李清、錢謙益言論 未經刪削,以及《黃庭堅集》有連篇累頁空白未補,令曉嵐、陸錫熊二人壹體分賠,令陸費墀自己出資,照文淵等三閣式樣罰賠。 冬,為校勘文津閣存《四庫全書》,至承德避暑山莊。 是年,撰《禦制題明朱載堉〈琴譜樂律全書〉 恭跋》。 乾隆五十三年 戊申 1788年 65歲 秋,為校《四庫全書》復至避暑山莊。 十月,賜紫禁城騎馬,充武會試正考官。 是年,王昶外遷江西布政使,離京前,曉嵐邀同年夜聚,為其餞行。 《四庫全書》總校官陸費墀卒於杭州西湖文瀾閣。 撰《直隸廣平府同知前湖北武漢黃德道蘊齋盧公墓誌銘》。 乾隆五十四年 己酉 1789年 66歲 五月,為校《四庫全書》,又至避暑山莊,成《灤陽消夏錄》六卷。 是年,撰《戶部陜西司員外郎季荀馬公墓誌銘》。 納侍姬玉臺,玉臺時年十六歲。 乾隆五十五年 庚戌 1790年 67歲 三月十八日,遣三子汝似之婦井氏還鄉致祭四叔母亡靈,***撰《祭四叔母文》。 八月十三日,乾隆帝八十壽辰,舉行隆重慶典。 十壹月,內閣學士尹壯圖參奏案發。 是年,第三女卒,年僅十歲。 乾隆五十六年 辛亥 1791年 68歲 正月,改任左都禦史,劉墉任禮部尚書。 四月二十五日,侍姬沈明玕卒,享年三十歲。 夏,跋李綬自定年譜後。 王昶邀曉嵐、陸健男等至其寓小聚。 七月二十壹,撰《〈如是我聞〉序》。 七月,為蔣秋吟《考具詩》作跋。 因誤校揚雄《法言》,再次獲咎,申飭議處。曉嵐傳齊原赴熱河各員,赴圓明園文源閣校書。 九月,文源閣圖書全部校勘完畢。 十二月,再次將文淵閣圖書細心校勘。 是年,侍姬玉臺卒,享年十八歲。 乾隆五十七年 壬子 1 春,《四庫全書》總纂官陸錫熊病死於去盛京(今遼寧沈陽)文溯閣校書的途中。 三月二日,與劉墉等在朝房值班,自擬挽聯示之眾人,曰: “沈浮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 三月,攜從侄汝倫校書於圓明園文源閣。 四月,攜從侄汝倫校書於避暑山莊文津閣,並為汝倫所撰《遜齋易述》作序。 五月,上疏乾隆帝,為畿輔災民請賑。 六月, 《槐西雜誌》四卷成書,自為序。 八月,復遷禮部尚書。 乾隆五十八年 癸醜 1793年 70歲 七月二十五日,《姑妄聽之》四卷成書,自為序。 是年,為德州李東圃《周易義象合纂》壹書作序。 乾隆五十九年 甲寅 1794年 71歲 春,應朝鮮貢使通文館教授金成中之請,為《李參奉詩鈔》作序。 五月,因禮部遲誤祈雨祭典,被罰俸兩年。 七月,朝鮮冬至兼謝恩正使洪良浩到京。 冬,結識洪良浩,並為其《耳溪詩集》、《耳溪文集》作序。 是年,撰《黎君易註序》、《都察院左都禦史杏浦李公合葬墓誌銘》、《德宏王公合葬墓誌銘》、《劉文定公配許夫人墓誌銘》。 乾隆六十年 乙卯 1795年 72歲 四月初八,元配馬氏夫人卒,享年七十五歲。 四月,以禮部尚書兼署左都禦史。 九月初三,乾隆帝立第十五皇子颙琰為皇太子,定明年為嘉慶元年。 冬,結識朝鮮進賀副使徐有功,並為其《明臯文集》作序。 是年,領纂《八旗通誌》,撰《〈月山詩集〉序》、《郭茗山詩集序》。 嘉慶元年 丙辰 1796年 73歲 正月,乾隆帝傳位,自稱太上皇帝,皇太子愛新覺羅·颙琰即皇帝位,改元嘉慶。 正月初五,嘉慶帝奉太上皇臨幸寧壽宮星極殿,舉行千叟宴。 三月初六,充會試正考官,撰《丙辰會試錄序》、《會試策問五道》。 六月初壹,調任兵部尚書。 七月,孫士毅卒,謚文靖,享年七十七歲。 撰《兵部尚書劉恪簡公合葬墓誌銘》。 九月,刑部左侍郎李封卒,為撰墓誌銘。 十月十四日,調左都禦史。 是年,又撰《伯兄晴湖公墓誌銘》、《祭理藩院圖》、《題蔣秋吟〈保陽詩〉後》。 同年,朝鮮友人洪良浩之子洪熏谷至京,多次拜 望曉嵐。 嘉慶二年 丁巳 1797年 74歲 六月,撰《刑部河南司員外郎前江蘇按察使司按 察使檢齋王公墓誌銘》,為其仕途坎坷、屢遭株連受 貶而惋惜不平。 八月,遷禮部尚書。 秋,在積慶亭家賞菊,為其祖父撰《積靜逸先生經義序》。 嘉慶三年 戊午 1798年 75歲 二月初八,與同人小聚城南,有詩記之。 五月,扈從避暑山莊,撰《田侯松巖詩序》。 七月,《灤陽續錄》六卷成書,初十於禮部直廬自為序。 八月,扈從避暑山莊,撰《振斯張公墓誌銘》、《內務府郎中黃鐘姚公墓表》。 嘉慶四年 己未 1799年 76歲 正月初三,太上皇愛新覺羅·弘歷駕崩,享年八十八歲。 正月初四, 褫和珅軍機大臣、九門提督等銜。 初八,下和珅於獄。十五日,宣布和珅二十條罪 狀。十八日,賜和珅自盡。 二月,充高宗實錄館總裁。 三月,朝鮮書狀官徐有聞曰:“和珅專權數十 年,內外諸臣,無不趨走,唯王傑、劉墉、董誥、朱珪、紀昀、鐵保、玉保等諸人終不依附。” 四月,嘉慶帝詔尹壯圖至京,賜給事中銜,令其回雲南原籍侍母,他年再候旨來京供職。曉嵐應尹壯圖之請,為其母撰《尹太夫人八十壽序》,並借此為尹鳴不平。 十月初六,充武會試正考官。 十壹月,朝鮮使節對劉墉、曉嵐評價極高:“剛方正直推劉墉,風流儒雅推紀昀。” 是年,孫紀樹馨由蔭生選授刑部江西司員外郎。 戈源卒,曉嵐撰《戈太仆傳》。 嘉慶五年 庚申 1800年 77歲 正月,兵部尚書金士松卒,謚文簡,為其撰墓誌銘。 閏四月,江蘇布政使方昂卒,為其撰墓誌銘。 八月,《閱微草堂筆記》五種、二十四卷,編定刊行,門人北平盛時彥作序。 九月,雲南迤南兵備道龔敬身卒,為其制挽聯。 為朝鮮醫學著作《濟眾新編》作序。 是年,應甲戌同年姜炳璋之孫之請,為其《詩序補義》作序。 嘉慶六年 辛酉 1801年 78歲 十月初壹,撰《直隸遵化州知州鼎北李公墓表》。 十壹月初八,充《大清會典》館副總裁。 是年,又撰《〈鶴街詩稿〉序》、《鮑肯園先生小傳》。 嘉慶七年 壬戌 1802年 79歲 二月初四,充京師監糶大臣。 三月初六,充會試正考官 。 是年,撰《都察院左副都禦史岸淮劉公墓誌銘》、《雲南迤南兵備道匏伯龔公墓誌銘》。 嘉慶八年 癸亥 1803年 80歲 正月,鐵保調任山東巡撫,有淄石硯寄曉嵐,曉嵐有詩回贈。 二月,門人蔣士銓遣專使求曉嵐為趙渭川《四百三十二峰草堂詩鈔》作序。 春,偶見趙渭川新修《安陽縣誌》,贊其“體例謹嚴,考證詳確”,欣然為之作序。 四月初二,嘉慶帝擬將乾隆帝禦制詩文及續辦《方略》、《紀略》等書,續繕於《四庫全書》內,諭令曉嵐詳悉具明,開單具奏。 六月十五日,八十壽辰,嘉慶帝特命上駟院卿常貴頒賜珍品,以誌祝賀。 六月,署理兵部尚書,並教習庶吉士。 七月,易縣(今屬河北)太平峪地宮竣工,孝淑皇後靈柩移此安葬。因辦事王大臣具奏儀折內言詞不妥,嘉慶帝對有關人等各予處分有差,惟對曉嵐頗為諒解: “紀昀久任禮部,向來於典禮事宜尚為諳習。惟年已八旬,於各處事務不能兼顧。紀昀無庸署理兵部尚書,並革去文淵閣直閣事、教習庶吉士,仍帶革職留任。” 九月,工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彭元瑞卒,謚文勤,曉嵐為制挽聯。 十月,孝淑皇後奉安禮成,寬免日前各王大臣的處分。 是年,山東巡撫鐵保疏請增設左丘明世襲五經博士,曉嵐率禮部議駁。 為劉墉臨王羲之帖撰書後。 嘉慶九年 甲子 1804年 81歲 十二月,體仁閣大學士劉墉卒,謚文清。 是年,次子汝傳擢滇南知州,孫樹馨升任刑部陜西司郎中。 山東巡撫鐵保再次上疏,另請設漢儒鄭玄為五經博士,曉嵐再率禮部議駁。 同年錢大昕卒。 撰《工部右侍郎齋園蔣公行狀》。 嘉慶十年 乙醜 1805年 82歲 正月二十六日,以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 子少保,管國子監事。 二月初四,與朱珪聯轡入內閣,同赴翰林院中堂任。 二月初十,病;十三日朱珪登門探視;十四日酉時卒於北京虎坊橋閱故宅。 嘉慶帝命散秩大臣德通帶領侍衛十名,往奠茶酒,賞銀五百兩治喪,謚文達,並親自撰寫禦祭文和禦賜 碑文,高度評價了紀曉嵐的壹生。

  • 上一篇:紅山文化的詳解
  • 下一篇:美國是「這樣懲罰孩子」,不打也見效!永久收藏 !值得分享!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