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美元對歐元匯率的波動。

美元對歐元匯率的波動。

歐元的前景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

2002年6月65438+10月1日,歐元紙幣和硬幣正式投入流通。為此,歐洲中央銀行系統印制了價值6330億歐元的紙幣,鑄造了價值6543.8+06億歐元的硬幣,總計近6500億歐元。其中,40%的紙幣和2/3的硬幣已經在2001、12、31之前交付給商業銀行,總計約2600億歐元。根據歐洲中央銀行的統計,到2002年6月65438+10月65438+7月,已經進入流通領域的現金價值為2049億歐元,但與此同時,還有價值1487億歐元的舊幣沒有收回。目前,歐元已普遍成為歐元區的主要交易中介。荷蘭於65438+年6月28日、愛爾蘭於2月9日、法國於17年2月正式宣布原“國家貨幣”完全退出流通,歐元成為流通中的唯壹法定貨幣。歐元區其他國家最遲也在2月28日這樣做了。與此同時,歐元的國際化進程也不慢。即使是歐盟成員國但未正式采用統壹貨幣的英國,也有約30%的大型零售商店願意接受歐元支付,其中超過壹半的商店支持使用歐元。目前,在歐元區之外,超過50個國家的貨幣與歐元掛鉤。

雖然歐元的正式流通起步比較順利,但國際上還是有很多質疑。他們主要是擔心歐元長期會不會跌,歐元中短期會不會站穩,尤其是對美元。這些質疑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歷史上歐洲1865的“拉丁貨幣聯盟”協議和1874的“斯堪的納維亞貨幣聯盟”協議,都是因為在困難時期缺乏中央協調和政治決心而失敗的(當然也有成功的例子,比如1815的德國聯盟和1859的意大利貨幣聯盟。二戰後的現實,歐洲人為了統壹貨幣奮鬥了30到50年。在此期間,雖然逐漸取得了進步,但也屢遭挫折,尤其是從199965438+10月到2001+2月的三年間,歐元似乎壹直缺乏“人氣”。自2002年以來,情況開始好轉。6月29日,美元對歐元匯率達到1:0.9992的價位,接近平價,也是29個月以來的最低點。但眾所周知,美元仍被高估。

我們認為,歐元目前的狀況基本正常健康。至於它的未來,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壹是“歐洲建設”事業的進展;其次是歐洲、歐盟,當然還有歐元區本身的主要經濟指標;最後是外部環境,尤其是來自美國及其貨幣美元的影響。

“歐洲建設”的進展是歐元長遠未來的決定性因素。

“歐洲建設”的起因主要是指歐盟“三大支柱”的建設進展。首先,基礎支柱(歐盟目前的表現形式)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其核心是統壹貨幣歐元和內部統壹市場),能夠對歐洲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和歐洲改革起到積極作用。第二,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促進歐洲聯盟的另外兩個支柱,即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內政和司法合作?

歐元將促進歐洲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繁榮,歐元本身也需要後者的支持。

冷戰後歐洲的政治穩定主要取決於歐盟的健康發展。歐元的正式流通象征著歐洲身份的增強,歐洲聯合事業的鞏固和進步意味著歐洲聯合和歐洲改革將得到有力推動,這預示著歐盟的吸引力將進壹步增強,歐洲將比過去更加堅定地聚集在歐盟的金星旗幟下。1999 1自10月歐元問世以來,對美元匯率的波動並沒有使歐洲國家分裂,反而加強了它們之間的協調和互利合作。

至於歐元對歐洲經濟繁榮的推動,這首先來自於它的直接影響:歐元區貨幣匯率風險的消失,匯兌費用的節省,金融成本的降低,各國遵守《馬斯特裏赫特條約》規定的條件所形成的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歐洲央行奉行的低利率政策, 自三年前歐元誕生以來,歐洲經歷的罕見的貨幣穩定時期,歐元區近年來成為成功逃脫金融市場危機影響的避風港。 其次,更重要的是,隨著歐元的正式流通,始於1993的歐洲統壹市場將進壹步完善,歐洲金融市場將逐步統壹和建立。

然而,從長遠來看,歐元能在多大程度上促進經濟繁榮,關鍵在於它對歐盟和歐洲改革的推動作用。世界上許多著名的經濟學家幾乎都同意這個問題。在談到歐元作為國際貨幣的未來前景時,格林斯潘指出,“歐元區國家必須消除法律法規上的差異。”[1] Mandre認為,“未來歐元對美元的匯率將取決於這些貨幣如何克服各自的弱點。美國的主要弱點是國際收支逆差,歐元的弱點在於歐元區各國政府有‘超支’的傾向。”[2]平托強調,歐元難以與美元抗衡的主要原因是歐洲存在兩個“真空”:政治和金融。[3]但在解決方案方面,觀點並不十分壹致。就歐元對區域內貿易的影響而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家羅斯領導的壹項研究認為,單壹貨幣的建立將使歐洲內部貿易增加兩倍;但法國經濟學家朗岡認為,邊界造成的各種不連續性(包括行政法規和標準、社會和宗教現象、地理和自然資源等能力條件、經濟發展水平和基礎設施、信息差異、語言障礙等。)不會隨著貨幣的統壹而自然消失。[4]歐洲人還需要做出很多努力,尤其是在經濟改革方面。

歐元將進壹步促進歐盟壹體化,歐元本身也需要後者的支持。

歐元顯示了更高層次的歐洲認同。這對促進歐洲聯盟極其重要。歐洲央行行長杜伊森伯格寫道,“歐元讓我們深感歐洲化。歐洲壹體化發展到什麽程度,歐元是最明顯的信號。隨著時間的推移,象征歐洲身份的歐元也將在歐元區形成自己的生活、歷史、文化和價值。”[⑤]

至於目前和未來如何推進歐盟,我們相信隨著歐元的正式流通,歐洲人會同時重視“三大支柱”的建設。1992年簽署的《馬約》宣布了“歐洲政治、經濟和貨幣聯盟”(簡稱歐盟)的誕生,明確規定歐盟基於三大支柱:* *同壹機體,* * *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內政和司法合作。這裏所說的* * *同構,是20世紀50年代建立的“歐洲煤鋼同構”、“歐洲經濟同構”、“歐洲原子能同構”的統稱。內部統壹市場和歐洲貨幣聯盟(包括歐元)都是歐洲同壹範圍內的問題,都是超國家的,未來應該鞏固和發展。除了* * *共同體事務,歐盟還有第二、第三支柱,但目前這兩個領域的問題只是成員國政府之間的合作,由代表成員國的理事會討論決定,而歐洲體育委員會在這兩個方面的作用還非常有限。這壹政治“真空”如果不小心逐步填補,將對歐元構成威脅。此外,歐盟第五輪擴大(通常稱為“東擴”)將在2004年前將成員國數量增加到25個左右,這主要是出於歐盟的戰略考慮和政治決定。事實上,壹些申請國並不具備經濟條件,而且存在壹些復雜的政治問題。因此,“東擴”需要新老成員國的壹系列相互承諾和妥協。與包括“東擴”在內的“歐洲建設”進程相聯系,歐盟國家仍要經歷壹個艱難的調整和適應過程。這是歐洲近幾年和未來的“弱”因素之壹。但從中長期來看,隨著“歐洲建設”和調整適應過程中的壹步步推進,歐洲的“實力”會逐漸顯現出來。穿過泥濘的沼澤,前方是壹條平坦的道路。歐洲人正在這些方面努力。

歐元將推動歐洲改革,歐元本身也需要後者的成功支持。

在過去的1/4世紀,歐洲社會彌漫著惰性,歐洲經濟缺乏活力。歐洲迫切需要改革。它包含三個層次的內容:

首先,歐盟和歐元區層面的機構、機制和立法改革旨在適應歐洲壹體化不斷深化和擴大的新形勢,從而進壹步推動歐洲壹體化進程;其達標的手段主要是通過修改歐盟條約。《羅馬條約》即《歐洲條約》經過三次修改,即1985年頒布的《單壹歐洲法案》、1991年通過的《馬斯特裏赫特條約》和1997年通過的《阿姆斯特丹條約》,為統壹市場和統壹貨幣的誕生奠定了基礎,也為“三足鼎立”的建設奠定了基礎。目前,新壹輪政府間會議正在2003年底-2004年初舉行,該會議將對歐洲條約進行第四次修訂,使歐盟機構和機制更有效地運作,使歐洲的政治未來更加明朗,使歐洲單壹市場和貨幣發揮更大和更積極的作用。

其次,歐盟和歐元區國家對歐洲層面的改革進行了適應性調整,包括真正將眾多的歐盟立法轉化為成員國的國內法。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但目前的情況並不十分令人滿意。雖然歐盟成員國壹半以上的經濟立法來自歐盟總部,但實際上,歐盟內部尚未建立起真正統壹的市場機制。例如,在電信、能源、交通等部門,各國市場壹體化程度只有20%左右;在金融領域,雖然貨幣已經統壹,但歐元區各成員國的監管法規仍然五花八門。對此,歐盟委員會於2006年4月17日發布特別報告,批評成員國經濟改革進展緩慢。該報告對15成員國的市場機制改革進行了評估:在36個可量化的項目中,只有20個,即55%,能夠在2006年6月5438+0之前的預定時間內完成。但是他們都在努力。

最後,歐盟和歐元區成員國內部的改革。主要涉及五個方面:調整國家與市場的關系,增加市場,減少國家,同時完善國家,完善市場;調整政府與企業的關系,適當放寬政府限制,減少對國有企業的補貼和減稅;調整國家與公民的關系,保留歐洲社會福利制度的基本理念和核心部分,杜絕濫用,削減部分福利項目;調整雇主和雇員之間的關系,增加靈活性、自願性和多樣化,同時繼續兼顧“社會平衡”;適當發展“股東文化”。在所有這些方面,歐洲人都在進步,但速度和程度似乎都不夠。

總之,“歐洲建設”任重道遠。這裏有很多矛盾,國家主權壁壘,經濟利益差異,社會文化差異,但同時也有各種動因,歷史發展慣性,國際環境壓力,巨大利益吸引,主體推力,倒退成本阻力,歐洲發展潛力。可以預計,“歐洲建設”將繼續沿著過去半個世紀的軌道緩慢推進。歐元的長期前景趨於樂觀。

歐洲主要經濟指標的表現是歐元短期走勢的基本依據。

歐元的短期走勢,首先是對美元的匯率,主要取決於歐洲自身的經濟表現,同時也受美國經濟及其貨幣美元的影響很大。主要的有:

經濟增長率

上世紀90年代,美國的年均GDP增長率為3.2%,而歐元區11國家(希臘當時沒有加入)的年均GDP增長率為2.0%,歐洲明顯落後。2001年,歐美經濟低迷,增速1.5%。2002年,歐洲經濟將繼續低迷,而美國經濟的未來不確定。有人認為,美聯儲將在2001年降息4.75個百分點,這將使美國2002年的GDP增長2%。加上總額近2000億美元的財政刺激,經濟將增長2.5%。[6]當然,對此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克魯格曼認為這次美國經濟衰退會是二次探底。但美國2002年的經濟增長率可能仍略高於歐洲的1.6%。

但從經濟增速來看,有兩點值得關註:壹是未來10年歐美經濟增速可能比較接近。過去10年的美國經濟領導地位已經不復存在。根據世界銀行2000年做出的預測,美國和歐洲從1999年到2008年GDP年均增長率為2.8%[⑦](而美國從2002年到2012年GDP年均增長率可達3.1%)。其次,歐洲經濟雖然沒有美國那麽有活力,但是比美國相對穩定,雖然有時候比較低。美國經濟的主要問題是諸多不確定因素,包括股市動態、消費狀況、沈重債務、美元政策和資本流入流出等。然而,歐洲經濟的主要問題是社會經濟慣性,對統壹市場和貨幣的適應遠未完成。同時缺少“牽引國家”和“牽引部門”。但歐洲既沒有美國那樣的巨額外部赤字——經常賬戶赤字占GDP的4%,也沒有日本那樣的巨額內部赤字——中央和地方政府累計財政赤字已經超過65438+GDP的0.30%。可以說,歐盟是目前世界上相對穩定的經濟區域。

這裏僅以股市為例對比歐美經濟。美國股市對經濟生活的影響遠遠大於歐洲。美國股市市值是歐元區的3倍(654.38+0.38萬億美元到4.3萬億美元);美國投資者占50%,德國17%,法國20%;美國證券(股票和債券)占企業外部資金來源的70%,歐洲企業約占30%。因此,美國股市的波動對經濟的影響很大,導致波動的因素也在進壹步增加,包括壹系列大公司做假賬。但由於歐美經濟的相關性,比如13%的美股掌握在外國投資者手中,而40%的歐洲股票掌握在盎格魯撒克遜投資者手中。歐美股市的相關系數在非技術領域約為0.5,在信息技術股票領域高達0.8。[8]因此,美國股市的波動也會對歐洲產生很大的影響。盡管如此,股市波動對歐洲經濟的短期影響不如美國。但是,從長期來看,歐洲股市的相對不發達並不壹定是好事。外部資金70%來自銀行貸款,這也是歐洲企業缺乏活力和冒險精神的原因之壹。歐洲需要適當地進壹步發展“股東文化”。

成本-投資回報-采用新技術的積極性-勞動生產率增長率-成本的關系。

歐洲勞動力成本高導致生產成本高於美國,而美國是“新經濟”的“先驅”,這是導致美國投資回報率明顯高於歐洲的因素之壹,而美國公司的高回報率又促使其采用新技術,最終導致美國的勞動生產率增速快於歐洲,進而導致成本降低。根據美國經濟審查委員會的計算,今天美國的生產力增長率是歐盟的三倍。在這裏,投資回報率尤為重要。格林斯潘認為,歐元作為國際貨幣的未來前景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歐元區國家能否達到美國的投資回報率(197高峰年為10%,2000年為6.5%,2006年為3.5%,5438+0,歐元區壹般為3-4%)。這也是歐洲資本大量流向美國的主要原因之壹。根據洛杉磯的企業兼並統計,在過去三年中,外國公司接管了2779家美國公司,總價值為7660億美元,其中3/4來自歐洲。(10)然而,隨著各種經濟和政治因素的影響,這種資本流動可能會發生變化。事實上,自2002年以來,資本流動出現了壹些不利於美國的變化。

通貨膨脹率和利率

從長期來看,壹種貨幣的強弱主要取決於通貨膨脹。自65,438+0,999,65,438+0年6月歐元誕生以來,歐洲的通脹率普遍低於美國(約2%至3%),這也是人們對歐元走勢做出樂觀估計的依據之壹。至於利率,美國65438到0999-2000年的利率明顯高於歐元區,這是導致美元走強、歐元走弱的重要因素之壹。自2001以來,在美聯儲11次降息後,歐元區當前利率壹直高於美國1.5個百分點(3.25%至1.75%),這可能成為制約美元持續走強的因素之壹。

總之,美國經濟更有活力但充滿不確定性,歐洲經濟相對穩定但缺乏活力。他們的主要經濟指標未來表現如何,還有待觀察。看起來,局勢可能不會在中短期內迅速變得對歐洲有利,但風向變化隨時都有可能。法國《回聲報》刊登了2002年2月18日歐元對美元匯率的曲線圖,稱兩者的理論匯率應為1: 1.02,而7月初的實際匯率為1:0.97-0.99,歐元仍低於美元。這種美元強勢不僅取決於美國和歐洲的主要經濟指標,還取決於各自的匯率政策,尤其是美國的匯率政策,以及其他許多因素。不過,值得關註的是,這種強勢美元政策會持續多久。80年代上半期,美國大力托起美元,後半期又拼命壓低美元,世人記憶猶新。

外部環境是影響歐元國際地位的重要因素。

歐元自1999問世以來,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第二大國際貨幣。歐元未來的國際地位主要取決於歐洲自身各方面的表現,也會受到外界的影響。

歐元目前的國際地位

歐元已經是主要的國際貨幣之壹。歐洲人口超過3億,加上周邊國家的居民,大約有5億人經常與歐元打交道。歐元區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對外貿易已經用歐元結算。15%的全球貿易以歐元結算。歐元已占全球官方外匯儲備的12.5%。歐元已經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重要貨幣。歐洲債券已達7.5萬億元,約占近年來國際債券市場發行額的1/3-1/2。

歐元未來的國際地位首先取決於歐洲經濟——貨幣本身的表現,尤其是加強歐元的穩定性,這將降低這種貨幣形式持有者的資金風險;匯率堅挺,這將避免投資者的資金損失;建立壹個巨大的金融市場,流動性好,能讓股東大掃除,股權多元化;強有力的管理將危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同時,歐元未來的國際地位也將受到外界的影響,主要是美國和美元,此外還有英國、日本和該地區其他國家的信任和支持。

美、英、日對歐元的政策

從1999開始,美國壹直在壓榨歐元。美國學者(和英國學者)對歐元持不同意見:有的非常重視(伯格斯滕等。),有的表現冷漠(平托等。),還有壹些仍然認為“歐元是個錯誤”(弗裏德曼等。).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伯格斯滕認為,隨著歐元的誕生,美元的地位將受到挑戰;歐元對世界政治的影響也很大,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將被分別以歐洲和美國為中心的兩極貨幣體系所取代。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前美國商務部副部長加滕認為,使用單壹貨幣歐元建立歐盟將是全球經濟最重大的變革,這壹事件的影響將超過人們所能想象的任何其他經濟事件。歐元於2002年6月5438+10月正式流通。最初階段可能會有壹些政策混亂和技術問題,但壹旦塵埃落定,歐洲貨幣聯盟將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區。歐元的使用將對歐洲和世界產生巨大影響。在歐洲境內,購銷便利、競爭加劇、企業重組、歐洲新的大公司出現、歐洲資本市場統壹、勞動力市場促進等改革將對歐洲產生積極影響;在歐洲邊界之外,歐元將成為美元爭奪各國央行儲備和交易資本的強勁對手,俄羅斯和所有東歐國家遲早會被吸引加入歐元區,使其處於西歐的政治影響之下。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政府實際上已經從中得出了壹個嚴肅的結論。可以預計,美國會繼續擠壓歐元,直到歐元發展到壹定程度,美國才會更加重視與其平等合作。

自然,美國擠壓歐元、強化美元的政策並不是歐元兌美元匯率三年來壹直保持低位,從1999到2001的全部原因。這就好比歐美的匯率政策很難解釋清楚。在過去的30年裏,歐元(及其前身EUA和歐洲貨幣單位)的匯率在56美分和1.47美元[11]之間大幅波動。歐元1999推出的前三年,對美元匯率從高點1.18跌至0.82,幅度超過30%。這其中,還有其他因素,比如美國經濟,股市、債市、房市的繁榮,美元需求旺盛,美元匯率高估,國際資本大量流入美國。根據美國財政部的統計,在1993年,外國投資者對美國證券的年度凈購買額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並在2001年達到532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2000年美國的外國直接投資高達28654.38億美元。【12】累計結果是,目前外國人持有2/5的美國國債,1/4的美國公司債,13%的美股。【13】相反,從2001春夏開始,人們對美國經濟及其股市的信心受挫,國際資本因為“9.11事件”及隨後的恐怖預期、四年後國內外雙赤字的同時再現、著名大公司的信用危機、美元的高估而流入美國。2002年第壹季度,外國人在美國購買了450億美元的公司股票和其他債券,僅為去年同期的壹半,這是使2002年第二季度美元對歐元匯率下跌約14%的重要因素。當然,所有這些因素都可能隨時逆轉——尤其是在歐洲經濟仍處於疲軟狀態的時候。但整體來看,美國經濟和美元的“巔峰”時期似乎已經過去,歐元對美元匯率逐步回到1歐元對1.05美元應該是壹個合理的位置,但其間仍可能有起伏。

英國繼續對歐元采取支持政策。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80%的英國人認為英國最終將加入單壹貨幣。畢竟英國和歐洲國家的貿易額是和美國的三倍。[14]但考慮到英國社會中的“歐洲懷疑論”,其中涉及到歐元,英國人首先擔心接受歐元區平衡預算的約束,放棄英國央行自主調整利率的權力(英鎊利率高於歐元利率);同時,英鎊匯率被高估,大約是1歐元兌0.64英鎊,而英國有人認為理想的匯率應該是1:0.70。英鎊以什麽匯率加入歐元也是個大問題,會影響英國的競爭力。如何調整“兩率”使英國加入歐元區,又不對英國在金融、就業、外貿、吸引外資、通貨膨脹等方面產生負面影響,著實讓英國人煞費苦心。所以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麽56%的人認為英國應該在歐元成功運作後加入。老練的英國人總是這樣。壹旦英國加入,歐元將提振它;但也可能帶來新的麻煩。

日本采取了有限的政策來應對歐元。歐元正式流通後,日本政府官員紛紛發表講話,對歐元的誕生表示歡迎,並表示將加快日元的國際化進程。雖然日本GDP世界第二,但日元在世界外匯儲備和國際貿易結算中僅占5%。除非日本在參與東亞區域合作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或者其經濟迅速出現積極而重大的轉折,否則日元的作用無法與美元相比,未來也無法與歐元平起平坐。日本現在所說的日元國際化,就是努力在世界上保住壹席之地。然而,日元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其他外部因素,主要是能源、原材料市場價格和國際金融波動。

2001年,歐盟15國家的能源消耗為8億噸石油和5億噸天然氣,其中5億噸石油和2 . 5億噸天然氣進口。油價每上漲10%,歐洲的經濟增長率就會減少0.1個百分點,而通貨膨脹率則會增加0.1個百分點。[15]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也會對歐元產生復雜的影響。例如,阿根廷最近的債務危機對歐元產生了負面影響。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調查,西班牙銀行因阿根廷債務遭受的損失排名第壹,為6543.8+083億美元,其次是美國,為6543.8+0654.38+02億美元,德國為88億美元。外匯市場將阿根廷的資不抵債視為拋售歐元的理由。[16]

總之,歐元的誕生是世界經濟和國際政治生活中的壹件大事。從長遠來看,歐元最終會成功;中短期來看,歐元仍難以強勢挑戰美元,但會逐漸發展壯大。這不僅是市場力量發展的過程,也是政策演變的過程。對此,伯格斯滕在2002年6月4日美國經濟學會年會上的書面發言中認為,現有的國際貨幣秩序具有惰性:如果從經濟“總量”和“規模”來考慮,即目前歐美GDP大致相當,歐元區比美國少20%左右,外貿歐元區比美國多20%左右,發展趨勢對歐洲有利;歐洲壹體化目前在壹些重要領域的落後狀況以及未來可能取得的進展;美國在國際收支等方面的巨大弱勢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決策變化,這壹切,到了壹個“時間點”,美元匯率會下跌20%甚至更多,其概率很大。雖然匯率變化未必完全反映貨幣力量的相對變化(就貨幣力量而言,目前美元優勢突出,在世界各國外匯儲備中所占份額約為美國GDP在世界上的三倍,約為75%至25%,而歐元在各國外匯儲備中所占份額目前小於歐盟GDP在世界上的份額,約為15%至25%,這種情況還將持續壹段時間。屆時,歐元將逐漸成為與美元平起平坐的國際主導貨幣。但是,人還是需要耐心的。

(作者:邱元倫,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國盈2003年2月編譯)

-

[1]引自法國《歐中經貿》雜誌2002年第1期《美英日看歐元》壹文。

[②]2002年6月9日,曼德雷對法新社記者談到歐元。

[3]丹尼爾·平托:“沒有歐洲主權的歐元影響不大”,發表於《論壇報國際先驅》2001 12 19。

[4][英]《經濟學人》周刊文章《邊界與壁壘》2006年2月1。

[5]德·伊森貝:《歐元讓我們深深感到自己是歐洲人》,載於[法]歐中經貿2002年第1期。

[6]顏恒元:《美國經濟似乎要走到盡頭了》,發表於《環球時報》2002年6月65438+10月31。

[7]世界銀行:《2000年全球經濟展望》。

[8]德維特·錢伯斯:《歐洲經濟不會出現多米諾骨牌現象》,發表在[日本]雜誌《選擇》上。

[9]轉引自王建生:《美國企業利潤大幅下滑的影響》,發表於《經濟參考報》2002年2月19期。

【⑩】【美】商業周刊2006 54 38+0 7月9日。

[11][德國]商報2000年5月9日。

[12][美]《新聞周刊》網絡版2002年7月1日。

[13][英]2002年6月8日《經濟學人》文章《令人興奮的美元》。

法國《費加羅報》2002年2月。

[15][法]費加羅報2006 54 38+0 9月27日。

【16】引自儲平:《歐元徘徊低位》,發表於《國際貿易報》2001 12 31。

  • 上一篇:科技發展的巨大弊端舉例
  • 下一篇:茶幾用什麽木材比較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