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考古人員在挖掘壹座古墓時,可以根據墓中的隨葬品和墓主人的服飾來推斷朝代和身份。
重慶曾經發現過壹個古墓,墓主人的身份起初讓很多專家困惑。為什麽後來很多韓國人都來朝拜?
墓中的龍袍
上世紀80年代,在重慶江北區的壹個工地上意外發現了壹座古墓。上報文物局後,考古人員前去挖掘。
古墓規模不小,隨葬品也不少。有關人員經過初步勘察,認定其為元末明清時期的古墓,推測是壹位皇家貴族的葬地。但隨著進壹步發掘,墓中發現了四件繡有龍紋的衣服。
古往今來,大多數皇帝和權貴都在中原或易守難攻的地方建都,如北京、洛陽、開封等都是著名的古都。
但在重慶,似乎沒有哪個大帝把它定為首都。那麽,墓中的龍袍從何而來?
《明太祖實錄》中有這樣壹句話“人頗儉,善文,蜀人粗安靠李熙熙之殘暴”。這是對大夏王朝皇帝於震的描述。
大夏的存在時間很短,除了史書記載,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這個朝代的存在。但是重慶的古墓證明了壹切,它曾經是千載難逢的都城。
大夏王朝
元朝末年,朝廷腐敗,君主無能,百姓苦不堪言。在這種背景下,各地農民軍紛紛崛起,壹時間四戰四督。
其中最大的地方勢力是壹支被稱為“田灣”的起義軍。田灣的擴張非常迅速。短短幾年,就有了強大的勢力,在民間有了壹定的口碑。
1935年,首領徐壽輝在湖北建立田灣政權,自稱皇帝,手下將領有明於震、陳友諒等人。
政權建立後,徐壽輝向周邊地區擴張,繼續進攻尚未屬於它的都城。明朝的於震是壹位勇敢的戰士。他是農民出身,他利用了亂世。當時很多人高呼“英雄”。
1357年,明於震率軍攻川,進軍重慶。從那時起,他就占據了天府之國。
明於震在徐壽輝的指揮下,本應投降四川。但恰逢陳友諒兵變,殺了徐壽輝,占領湖北。
明於震壹直與陳友諒不和,壹氣之下與陳友諒絕交,在重慶稱王,史稱“甘蜀之王”。
由於他的農民背景,他對當地人非常友好,受到他們的愛戴。在劉真的建議下,明於震成為壹個自立的政權,定都於重慶,國號“大夏”。
夏天的命運
明代院士方孝孺曾說:“夏主黨誌在治蜀,各郡臣民皆被綠巾所虐。沒毛病。夏主黨幸行節儉,興文教,立異端,收薄稅。壹方鹹壹方賴小康。歲月雖未天長地久,百姓至今哀嘆不能人盡其才。”其中,夏勛爵指出了。
明於震稱帝後,他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希望給四川人民提供壹個足以安身立命的王朝。在劉真等名人的協助下,他先是下令安置流民,後又下令放寬扣稅。
他也樹立了榜樣。盡管他是壹個皇帝,他仍然保持著簡單的生活方式。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夏天異常繁華。
38歲時,明於震去世,他把皇位傳給了他的兒子旌鳴。當時,旌鳴只有十歲,沒有能力治理國家。再加上朱元璋在收復陳友諒和張士誠之後,也將目光投向了夏。
不久,旌鳴上級朱元璋派兵收復了夏州。旌鳴知道自己寡不敵眾,於是向朱元璋投降,夏天就此註定。
夏的存在時間不長,但無論是在國都的位置上,還是在明於震的治國方式上,都有壹定的歷史價值。
旌鳴和韓國人
旌鳴投降後,被朱元璋接回。本來朱元璋是想斬首示眾的,但是旌鳴年齡太小,覺得可惜,就幹脆提拔他為歸義侯,允許他在京生活。
旌鳴在北京見到了陳友諒的兒子陳立。雖然兩個孩子的父親壹生不和,但他們興趣相投,經常在壹起玩耍。
有壹次,和陳互相訴苦,被朱元璋看見了。朱元璋非常懷疑。他怕旌鳴將來受到蠱惑而瀕危,於是下令把旌鳴壹家送到朝鮮,也就是現在的韓國。
在古代,韓國屬於中國,對來自中原的漢人非常尊重。抵達朝鮮後,旌鳴受到當地權貴的熱情接待,並承諾他們可以享受貴族待遇。
天生喜歡高麗,十六歲時娶了的女兒尹。此後,他壹直生活在韓國,他的家庭也成為了當地的貴族家庭。直到現在,仍有後裔生活在朝鮮。
韓國人認祖歸宗。
明於震古墓被發現後,壹個名叫“明宰律”的朝鮮人來到這裏。經過認真仔細的調查,他終於確認明於震是他的祖先。明將這壹消息傳回韓律後,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經過近600年的繁衍,現在有多達40,000名朝鮮人是明朝於震的後裔。
這些明朝的後代,有的靠家族族譜,有的靠世代口述,有的聽了家族秘史,得知自己是明太祖於震的後代。他們聚在壹起,組成了“明氏大社”,明宰祿就是大社的壹員。
每年清明節,都會有很多韓國人來參觀明於震的皇陵,大型協會的會長會慢慢講述明家的故事。
每次參訪團來到這裏,都會感慨萬千,熱淚盈眶。大規模協會會長曾說,在南韓,他們也為明於震建了陵墓和祠堂,但只有重慶才是他們明家的根,以後會有更多的後人來這裏祭奠。